目前搜尋結果為 733 - 74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1%國考逆轉勝:宅男爆笑高普考日記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44p.
摘要: 在這本圖文漫畫中,葉小星用他獨特的幽默筆調,畫出了宅男工程師的辛酸,還有如何蒐集國考資訊,選擇補習班,從分類繁雜的公務員系統中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和報考目標。從小到大深諳讀書和整理資料的葉小星也提供他獨門的考試和記憶方法,讓你輕鬆打敗數萬名國考競爭對手,輕鬆選擇你要的人生道路!(編者)
關鍵詞: 讀書法,學習方法,國家考試,通俗作品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高中校長對圖書館轉型教學資源中心認知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44p.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資訊教育實施以來,高中圖書館轉型為教學資源中心的現況,並探討高中校長實際參與轉型工作的經驗與認知,期能提出有助於學校圖書館經營、運作,與發展的建議。本研究首先採行調查研究法,調查台北縣市87所高中圖書館的發展現況,對象以圖書館人員為主,有效回收率100%。隨後採行個案研究法,訪談7位參與圖書館轉型教學資源中心的高中校長。根據問卷與訪談的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之結論:一、高中圖書館轉型教學資源中心的發展現況(一)台北縣市高中圖書館,過半數以上被認定為轉型成教學資源中心(二)圖書館名稱更改與否,不影響圖書館轉型的進行(三)因圖書館轉型而加入的人員,以具有資訊專長的人才居多(四)圖書館人員數量明顯增多,對於功能是否發揮無法做正向推論二、高中校長實際參與圖書館轉型的歷程(一)醞釀過程大多長達數年以上且政策推動有實質助益(二)人事異動多為圖書館轉型的觸媒(三)實際推動多以業務規劃和人員歸屬做為考量(四)成功條件莫過於有適當人才的協助三、高中校長對圖書館的未來期許(一)現實阻礙以人員間認知不同較為關鍵(二)庶務性的資訊業務委外經營為永續發展的趨勢之一(三)修訂圖書館相關法規的理想目標仍無法達成共識(作者)
關鍵詞: 學校圖書館,高中圖書館,教學資源中心,組織轉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高中圖書館電子資源館藏及其服務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43p.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在當今電子資源多元且豐富的情況下,高中圖書館如何選擇與組織電子資源以及教師是如何將這些資源應用於教學中。學校圖書館是數量最多也最重要的圖書館類型,除了供應教學資源,同時應培養學生閱讀與利用圖書館之習慣,其中,高中圖書館更擔負著培養學生養成自我學習能力之重任,使學生及早適應未來獨立學習與思考的大學生活。因此首先,高中圖書館必須蒐藏豐富的資源以達此目的。本研究分析圖書館選擇與組織電子資源之原則、提供之服務、並瞭解其使用情形。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內容分析法與訪談法,以臺北市高中為抽樣母體,採立意取樣,最後訪談了12所高中共15位圖書館主管人員。透過對圖書館網站所做的內容分析結果,於訪談時針對各館不同的情況進行更深入的探究。本研究有以下結論:第一,高中圖書館的電子資源類型以資料庫及網路資源為主,資源來源主要為圖書館自行決定及教師推薦,而且除了圖書館外,校內各學科領域也提供教學相關資源;第二,高中圖書館普遍未訂定電子資源選擇政策,大部分由負責選擇的人員依自己的原則決定。此外,在選擇與組織電子資源時皆遇到許多困難,而且這些電子資源多未編目,僅以清單方式提供給師生使用;第三,高中圖書館透過多種管道提供電子資源服務,也與教師合作將其應用於教學;第四,高中圖書館大多沒有進行使用者調查,因此對教師及學生的使用情況不甚瞭解。本研究建議高中圖書館應訂定電子資源選擇政策,並聯合各校圖書館共同採購或蒐集資源,並與校內其他單位整合,朝教學資源中心發展,提供師生更完整的電子資源及服務。此外,對師生使用電子資源的情況也應進行調查,以探討是否有需要改進之處。在未來進一步的研究方面,應進行使用者研究,並對其他類型的學校圖書館、或不同類型的高中圖書館,如高職圖書館的電子資源館藏及其使用進行探究。(作者)
關鍵詞: 高中圖書館,電子資源,電子資源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OAIS 與 OAI-PMH 系統介面整合設計與應用之探討:以行動載具為例;The Study of Interface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for the OAIS and OAI-PMH Interconnection: Application Illustration on Mobile Devices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41p.
摘要: 數位典藏的主要目標是要促進典藏內容的有效散佈與長久保存藏品。為了能夠快速與有效地提升典藏品的可存取性與能見度,可以從整合國際標準這個關鍵開始著手,例如OAIS注重長久保存與資料管理,而OAI-PMH則運用網際網路及後設資料兩種技術改善典藏單位資料互通與強化檢索功能。近年來,國內外已有相關文獻討論OAIS與OAI-PMH整合的方式,更進一步產生如DSpace的整合式典藏系統實作,足以顯示出OAIS與OAI-PMH彼此之間配合的重要性。本研究基於國內已能有效的利用OAI-PMH於數位典藏聯合目錄,並且認為OAIS中的ArchivalStorage、DataManagement與Access功能和OAI-PMH中Repository與DataProvider所扮演之角色有相似與可結合之處。故以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為基礎,比較及探討OAIS與OAI-PMH如何進行雙方面深度整合,並設計實作系統雛型以驗證其可行性,希望藉由本研究之探討與國際上數位典藏研發新方向結合,作為國內相關單位建置整合式應用系統的參考。另外,本研究利用行動載具透過整合雛型系統中外部服務提供者(ServiceProvider)檢索資料,成為新型的資訊發佈管道,與提供數位典藏加值應用一個新做法。並廣泛邀請專家學者來支持本研究之設計框架。(作者)
關鍵詞: 行動載具,Mobile Devices,OAI-PMH,OAIS,後設資料,Metadata,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s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書目紀錄品質研究:以台灣六所大學為例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41p.
摘要: 近年來根據許多研究及調查結果皆顯示,網路工具的便利性與使用者逐漸改變的資訊資源使用習慣,導致圖書館目錄的使用率正在下降中。面對這樣的改變,圖書館的目錄若要維持其功能與角色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是要能提供更高品質的書目紀錄。尤其對大學圖書館而言,若要在全球化的時代及變動快速的高等教育環境中扮演好知識入口的角色,更需重視書目紀錄品質並對品質進行把關,以提升使用者利用圖書館目錄的信心與信任感。本研究之目的是以FRBR使用者工作為評量基礎,探討國內六所大學圖書館書目紀錄之品質,首先探討六所大學圖書館書目紀錄品質現況,包括六所大學圖書館書目品質符合國家圖書館簡略書目標準之情況及其滿足FRBR使用者工作的程度;繼而分析六所大學圖書館書目紀錄的完整性及正確性。研究方法為內容分析法,主要採用程式比對並輔以人工審核方式。根據研究結果顯示:(1)六所大學圖書館書目紀錄未能完全符合基本的品質要求;(2)目前六所大學圖書館書目紀錄品質滿足FRBR使用者工作之程度偏低,顯見紀錄品質有待提升;(3)國家書目品質政策有助於各合作館提升書目品質;(4)六所大學圖書館書目紀錄完整性比例偏低;(5)六所大學圖書館書目紀錄主題及聚合元素不完整性高於描述元素;(6)六所大學圖書館書目著錄的欄位未能符合FRBR使用者工作的要求;(7)六所大學圖書館書目紀錄並未注意書目加值的重要性;(8)六所大學圖書館書目紀錄部分紀錄內容仍有錯誤。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1)大學圖書館應遵循編目標準及書目資料處理原則,重視並加強書目品質控制;(2)大學圖書館若要滿足FRBR使用者工作的需求,應以建立完整級書目為目標;(3)大學圖書館應重視主題編目之重要性;(4)大學圖書館應重視書目加值之重要性;(5)大學圖書館應注意與掌握編目作業的最新趨勢與發展;(6)大學圖書館應將建立書目品質視為組織文化的一部分;(7)編目人員應重視書目品質並能與時俱進持續加強編目的專業知能;(8)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應積極著手修訂中文編目規則並會同國家圖書館推廣FRBR概念模式,以增進編目單位與編目人員對FRBR模式的瞭解與應用;(9)國家圖書館應掌握書目控制新趨勢並儘快提供具體的行動方案。(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FRBR,使用者工作,書目紀錄品質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部落格迴響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41p.
摘要: 圖書館因應web2.0時代發展出許多應用服務,其中以部落格在圖書館的應用最為廣泛。相關文獻多數是從圖書館角度探討部落格服務,比較少部落格使用者的相關研究。而圖書館服務是以讀者為導向,宜從讀者的角度檢視圖書館部落格服務的效益。另外,部落格的特性中以迴響最能展示圖書館與讀者互動之情形,並反應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意見。且近年來我國已有多所大學圖書館提供部落格服務,本研究分析圖書館部落格的迴響,從讀者的角度探討圖書館的部落格服務。具體而言,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及擬探討之問題如下:1.分析我國大學圖書館部落格迴響之內容。哪一種類別圖書館部落格迴響較為踴躍?迴響的類別?館員與讀者之間的互動行為為何?2.探討大學圖書館讀者對於圖書館部落格及迴響之看法。哪些因素影響讀者迴響?讀者對圖書館部落格之看法為何?3.探討部落格對圖書館服務的影響。圖書館處理讀者迴響之過程為何?館員對圖書館部落格服務之看法為何?讀者迴響是否對圖書館服務產生影響?本研究首先以內容分析法分析我國大學圖書館部落格迴響之內容,研究對象為臺灣地區之33所大學圖書館80個部落格。接著以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分別了解館員及讀者對於大學圖書館部落格之看法,研究對象為內容分析中迴響數量最高之5所圖書館部落格之館員與讀者。根據內容分析結果,大學圖書館部落格類別以資料/資源類型部落格最多,其次為圖書館消息,綜合類別之部落格位居第三。其中以特定使用者類別之部落格有迴響文章數量較高,平均每發佈3篇文章即有1篇文章有讀者迴響。以圖書館服務類別之部落格迴響數量較為踴躍,平均每1篇有迴響文章其迴響數量為21.4則。攸關讀者權益之文章主題迴響數量較多。迴響類別以「回應作者」最多,其次依序為廣告迴響、圖書館回饋、個人導向、爭議性迴響、其他、延伸主題。關於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互動行為,各類別之大學圖書館部落格最慢在3日內會回覆讀者的迴響。迴響格式讀者以口語表達方式居多,館員用字遣辭則較為嚴謹。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填答者會以「加入我的最愛」之方式持續追蹤圖書館部落格,以瞭解圖書館的最新消息以及館藏資源。然而,填答者於部落格上留下迴響的意願較低。關於大學圖書館部落格服務及迴響之看法,多數填答者對於圖書館的回應感到滿意,並且認同部落格可促進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溝通。根據訪談結果受訪館員表示圖書館建立部落格目的包括改善傳統網站問題、傳遞訊息和推廣閱讀等。館員會每日瀏覽部落格,並以匿名的方式回覆讀者的迴響。此外,館員認為可從部落格的迴響數量得知讀者關心的議題,並且瞭解讀者的意見與需求。最後,建立圖書館部落格須整體性的規劃,如建置目的、部落格內容、管理人員、推廣及機構首長的支持等,才能使部落格發揮最大效用。(作者)
關鍵詞: 部落格,迴響,大學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採訪決策之探討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40p.
摘要: 社會性標記(socialtagging)的發展已成為新一代網路應用的重要趨勢之一。然而,現有的許多標記系統所產生的標籤大多是缺乏結構化與組織的結果,因而可能難以提供具語意結構的、多面向的資訊,較無法有效支援資源的瀏覽或檢索。有鑑於此,本研究提出以層面分類作為改善標記品質的方法,嘗試將層面分類的概念運用在標記系統中,以探討層面分類結構和社會性標記相結合的可行性與應用成效。本研究選擇以圖書作品做為標記的資源對象,並討論以下問題:(1)透過層面分類結構進行標記與否,對於圖書標記結果是否會造成影響並產生差異?(2)當面對不同的圖書作品文類時,層面分類結構對於標記結果的影響是否因而有所差異?(3)層面分類結構的提供是否為使用者所需,又使用者對於該層面分類結構的看法或態度為何?本研究採取實驗法之設計,並透過自行設立之標記系統與問卷蒐集相關實證資料,以統計檢定分析測量結果。研究結果發現:(一)在標籤集合特性方面,以層面分類結構進行標記有助於產生較多的標籤數量、較多重疊語意之詞彙、較高共識程度與聚集現象、以及較多面向之標籤類型;(二)在標記操作成本方面,層面分類結構的提供會導致標記者花費較多完成時間,且在標記過程中覺得較不順利;(三)在標籤自評結果方面,以層面結構進行標記者對於所建標籤的滿意度和正確度評價皆顯著偏低;(四)層面分類的提供對於標籤平均數量的影響不會因圖書作品文類而產生顯著差異;(五)比較小說與非小說文類之間的標籤結果,小說作品具有較少的相異標籤、較高的同義標籤相似度、以及較高之標籤使用集中程度;(六)多數標記者都認同層面結構之助益,但是他們對於未來繼續使用層面分類結構建立標籤的意願程度卻不高。最後研究針對層面分類於標記之應用提出實務建議:(一)提供更具彈性化和多樣化的層面分類結構;(二)在標記系統介面上同步呈現依層面欄位輸入標籤後的資訊;(三)增加標記系統的易用性,以減少使用者的標記操作成本;(四)提供相關的額外系統輔助功能;(五)增加標記之動機與誘因,以鼓勵使用者多花費一些心力來產出較佳的標籤品質。(作者)
關鍵詞: 電子資源,採訪,館藏管理,決策,組織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Koha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在台灣之應用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40p.
摘要: 隨著時代的變遷,圖書館員和使用者對於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功能和現況漸漸產生許多不滿與問題。由於系統的開發過程封閉且原始碼無法取得,使圖書館只能另覓其他的自動化系統產品。開放程式的發展在二十一世紀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受到重視。開放程式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讓使用者除了使用還可以有複製、散佈、研究、改寫、再利用的自由。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開放程式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引進與發展現況,以Koha系統為研究對象,首先由文獻探討獲得圖書館自動化的現況、開放程式碼的發展,及開放程式應用於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現況,並依據TAM科技接受模式為基礎設計問卷問項與進行分析,接著由訪談的方式深入瞭解台灣使用Koha系統的現況與問題,訪談對象包括使用Koha系統之圖書館以及與Koha系統相關的單位或個人,最後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資料整理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1.台灣開放程式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現況:台灣引進Koha系統始於2005年,由輔大圖資系毛慶禎副教授提倡Koha中文繁體的發展。使用對象多為中小學圖書館與對開放程式有興趣者,由於政府政策的影響,未來繼續使用Koha系統之中小學圖書館將銳減。2.圖書館使用開放程式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動機:(1)圖書館未自動化;(2)缺乏購買系統的經費;(3)經由推廣取得;(4)對應用開放軟體有興趣;(5)過去使用過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不成功;(6)教學使用;(7)有良好的技術支援協助。3.對Koha系統接受度不高:Koha系統由於技術支援、易用性與滿意度不足,以及受到政府政策影響,導致其接受度不高。4.成功使用開放程式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因素:(1)教育訓練與交接完整;(2)其他人力支援;(3)技術支援;(4)介面親和;(5)功能容易使用;(6)館員態度積極。5.使用開放程式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失敗之原因與困難:(1)教育訓練不足;(2)缺乏人力;(3)缺乏技術支援;(4)功能不全;(5)系統說明手冊不完整;(6)介面不親和;(7)技術門檻較高。本研究結果可提供台灣未來發展開放程式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參考方案,觀察使用Koha系統圖書館失敗的原因以及與Koha系統相關單位兩方的觀點與困難,發現其中產生的問題,給予Koha系統、使用者與在地團隊建議。(作者)
關鍵詞: 圖書館自動化,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開放程式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自由軟體,開放程式,Koha系統,科技接受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行動服務需求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40p.
摘要: 行動科技的發展與進步讓資訊傳遞變得更加方便與迅速,即使在移動時也能透過手上的行動載具來獲取資訊。圖書館服務隨著時代改變而成長,大學圖書館提供行動服已經是必然的趨勢。本研究在這樣的基礎之下展開,主要目的在探討以手機進行大學圖書館行動服務的需求,並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學部學生為研究對象。依據文獻探討,採用研究者自編之「大學圖書館行動服務需求之研究」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期待藉由研究的進行,能提供大學圖書館實施行動服務時的參考與依據。研究結果發現,目前國內大學圖書館提供之行動服務,包含有圖書館行動網站和行動OPACs、行動化圖書館利用指導、圖書館簡訊通知、行動館藏、SMS參考服務等;大學圖書館提供行動服務時,大學生想要以何種行動載具使用該服務,其中以「筆記型電腦」(266人)最高,其次為「手機」(206人);關於親自到圖書館動機與使用圖書館網站動機,最高人次選項為查詢資料、借閱資料、查詢個人借閱記錄。而就大學圖書館行動服務之各層面需求來看,分別在「個人服務」與「館藏查詢」層面之需求度最高。從親自到圖書館與使用圖書館網站動機方面,以及行動服務需求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個人服務」(借閱資料、查詢個人借閱記錄)與「館藏查詢」(查詢資料)上需求較高。關於「其他」建議部分,顯示目前使用行動服務的「價格」影響大學生使用意願。大學圖書館在提供行動服務時,可將使用需求與價格兩個因素,做完整評估與衡量,設計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行動服務。(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行動服務,行動載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業餘攝影愛好者之網路圖像分享網站使用與標記行為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39p.
摘要: 隨著強調參與及共享精神的Web2.0服務之普及,與數位相機及影像應用之成長,越來越多使用者利用網路圖像分享網站如Flickr搜尋、分享及保存圖像。面對大量使用者個人所產生的圖像,使用者如何有效搜尋及組織圖像,又如何與他人進行分享,是值得探討的議題。目前這類網路圖像分享網站多提供使用者標記功能,讓使用者為個人所保存之相片自由訂定標籤。透過這些標籤,使用者得以進行關鍵字搜尋;也能間接串連圖像相關線索,進而增加社會性互動。因此本研究以Flickr網路圖像分享網站中付費並具有特殊興趣之攝影愛好者為對象,嘗試分析網路圖像分享網站使用者之圖像標記動機及行為特性,及圖像標籤之分享及社會性功能。本研究主要採用標籤內容分析及訪談法,並以目前全球最重要的網路圖像分享網站Flickr為範疇,以8位業餘攝影愛好者為對象進行分析。其中包括4位男性、4位女性,其年齡介於20-40歲之間,以教育程度且收入較高的上班族為主。標籤內容分析為針對研究對象之標籤內容主題及類型進行分析,共收集112,463張圖像及11,284筆標籤;訪談法則用以瞭解研究對象之圖像標記動機與使用行為特性。此外,訪談時研究對象也會進行實際的操作與說明,以便研究者即時觀察及討論。主要研究結果包括:研究對象之圖像標記動機以滿足個人相片管理之利己需求為主,並間接產生與他人分享之社會性動機;就標籤使用特性,標記原則以提示圖像內容主題為主,包括主題事件、地點與時間等,且嘗試保持詳盡性與一致性;基於隱私考量,描述特定人物與任務之標籤較為少見;因研究對象之特殊興趣背景,攝影相關標籤使用率頗高;標籤使用語文以中文為主,多使用單一概念且無修飾之主題類型詞彙(81.40%);就標籤重複率來看,整體之標籤重複率為33.28%,而個人之標籤重複率為96.63%,顯示標籤的使用具有個人特色,而整體所重複的標籤多為具分類特性之熱門標籤;會進行標籤之組織,且多以階層式分類方式進行;對於標記功能的使用,研究對象僅集中於Flickr進行,其它平台多僅上傳或連結圖像;就圖像的檢索與瀏覽,瀏覽為主要檢索模式,關鍵字檢索則較為少見;就圖像的分享與互動,因考量專業、隱私、利益等因素,研究對象多屬被動性的互動,且對於互動對象,具有相當選擇性,也鮮少主動聯繫或進行社群相關功能。根據上述,本研究也提出一些網路圖像分享網站之個人標籤管理與社會性功能之建議。(作者)
關鍵詞: 業餘攝影愛好者,圖像標記行為,標記行為,標記動機,社會性標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非營利組織主管的轉換型領導、組織承諾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的社福慈善基金會為例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36p.
摘要: 隨著非營利組織的蓬勃發展,相關的研究也日益增加,不過對象多是具全國知名度的組織,對於地方性組織的關注程度往往不高。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瞭解台北市社福慈善基金會轉換型領導與組織承諾的現況;探討轉換型領導、組織承諾與組織效能的關係;分析轉換型領導與組織承諾對組織效能之影響。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根據文獻探討所編制的研究問卷初稿進行預試,經專家效度及信度分析後,編制成正式問卷-「非營利組織轉換型領導、組織承諾以及組織效能調查問卷」。本研究以台北市許可設立的社福慈善基金會人員為探討母群體,採取立意抽樣方式進行,正式問卷共發出500份問卷,實際回收378份樣本,有效樣本回收率為75.6%。將調查所得到之資料編碼並以SPSS12.0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歸納本研究之研究結論分析如下:壹、轉換型領導現況整體表現屬於中上程度,其中以「魅力願景」知覺得分最高,而「智性刺激」構面最低。貳、已婚者、主管、志工及年齡愈長者的轉換型領導知覺得分較高。參、組織承諾現況整體表現屬於中上程度,其中以「努力程度」知覺得分最高,而「組織認同」構面最低。肆、女性、主管、志工、年齡愈長、教育程度愈高及服務年資愈久者的組織承諾知覺得分較高。伍、轉換型領導的知覺程度愈高,組織承諾愈高。陸、轉換型領導與組織承諾愈高,愈能提升組織效能。柒、轉換型領導與組織承諾能有效預測組織效能,其中以「組織認同」最具預測力。最後,根據本研究結論,分別提出具體建議。在實務建議方面,包括整體組織與主管個人二個層面;就後續研究的建議,包括研究範圍、研究變項、研究架構、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五個層面。(作者)
關鍵詞: 非營利組織,轉換型領導,組織承諾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幼稚園教學資源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35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提供幼稚園教學資源之研究,目的在分析幼稚園教師利用北美館實施校外教學之動機、過程與反思,並了解其利用北美館實施校外教學之資源需求。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的取向,依立意取樣選取5位臺北市公立幼稚園,有利用北美館實施校外教學經驗之教師及北美館推廣組組長、資深義工,做深入訪談。研究發現與結論如下:一、幼稚園教師利用北美館實施校外教學之動機:北美館之展示內容部份符合幼兒學習之需要;環境條件利於安排幼兒團體參觀。二、幼稚園教師利用北美館實施校外教學之過程:幼稚園教師利用北美館實施校外教學時,在參觀前之行前準備、參觀中之活動進行以及參觀之後續活動,皆具有妥善之規劃與準備。三、幼稚園教師對北美館之資源利用需求與意見:在教學資源方面,希望館方能成立幼兒藝術資源學習中心,集合相關領域之專家,研討幼兒學習之方法,為幼兒設計適合且完整的學習環境與機會,促進美術館與幼兒的互動與幼兒專屬體驗活動學習區;在服務方面,導覽解說宜依觀眾年齡層分級服務、開發符合幼稚園教師藝術領域之教育資源、教育研習活動請教育單位發文到校,以利教師參與活動。依據本研究發現與結論,分別對北美館、幼稚園教師與後續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未來相關實務工作以及後續研究發展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美術館,fine arts museum,校外教學,school field trip,教學資源,teaching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