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709 - 72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中教師運用電子白板進行資訊融入教學之探討;A Discussion of the Utilization for Interactive White Board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struction by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58p.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目前台中市國中教師實際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資訊融入教學之情形,並藉以了解各學校之使用現況。本研究係以台中市27所公立國中之教師為研究對象,並依據相關文獻與實徵研究結果為基礎,編製「台中市國中教師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資訊融入教學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進行研究。研究者藉由電腦統計軟體SPSS進行描述及推論統計分析,獲致下列結論:1.諸如個別教師之性別、學歷、資訊統合能力、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頻率以及學校規模等背景變項,皆顯著影響了教師的創新接受度。2.在科技接度方面,年齡、學歷、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頻率以及學校規模等變項呈現顯著差異。男性教師多呈現功能取向,而女性教師則多呈現出便利取向。年齡介於41~50歲教師之知覺易用性及採用態度則偏高;此外兼任行政工作之教師的科技接受度亦明顯偏高。資深教師相較於教學年資五年以下之教師,其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使用態度上較為積極。3.在教師感受方面,性別、年齡、學歷、任教年資、資訊統合能力、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頻率以及學校規模等變項呈現顯著差異。4.在IWB的使用頻率上,性別、資訊統合能力以及學校規模亦會造成顯著差異。研究者發現,目前國中教師實際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之時數仍偏低;經由問卷分析得知,造成使用偏低的可能因素,包括:電子白板實際數量不足、擔心自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能力不足而徒增教學負擔,或進而影響到其教學課程進度等種種因素。因此,簡化互動式電子白板教材之數位化過程,使教師樂於操作,是持續推廣互動式電子白板的首要課題。本研究針對學校推廣的策略與角色,以及後續研究提供建議,希望有助於後續推廣。(作者)
關鍵詞: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創新接受度,Theory of Innovation,資訊融入教學,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struction,互動式電子白板,Interactive White Board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食Blog使用者之資訊分享行為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58p.
摘要: 近年來,美食已漸走入人們的生活當中,成為人們生活中關注的議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人們喜愛透過品嚐美食來結交朋友或與朋友一同分享,透過拍照將用餐之過程加以記錄,置於Blog中與他人分享,美食Blog的虛擬社群因而產生。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美食Blog使用者之資訊分享行為,包括分享之內容、分享意圖與助益與部落客使用分享工具情形等。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與線上訪談方式蒐集所需之研究資料。內容分析結果以部落客(發表)與讀者(回應)之分享行為分別歸納。美食部落客資訊分享包括:食物內容的分享、用餐經驗、情緒表達、推薦與建議、店家訊息。美食Blog讀者資訊分享方面包括:地區性口味差異之比較、食物內容之推薦、用餐感受之表達,以及其他多元之訊息。線上訪談的結果亦依據部落客與讀者發表與回應的原因分別歸納。美食主部落客發表美食訊息之因始於記錄生活,由於興趣的關係讓他們能持續書寫美食Blog,各種分享工具之使用亦使得部落客由分享的過程中獲益。讀者參與回應的原因在於對議題感興趣、關心鼓勵部落客,而持續閱讀過程使他們獲益良多。研究中也發現部落客不願透露真實世界中之身分,但期待能建立虛擬社會之人際關係。(作者)
關鍵詞: 美食部落格,部落客,美食資訊資源,資訊分享行為,資訊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部地區高中職圖書館讀者服務功能現況及教育人員對其影響學生學習行為認知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57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部地區高中職圖書館讀者服務功能現況及了解教育人員對其影響學生學習行為認知之研究,研究方法採文獻分析法及問卷調杳法,以台中縣(市)、彰化縣、雲林縣、南投縣、嘉義縣(市)之公私立高中職學校校長、圖書館主任、教務主任、該校一位高三導師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括「中部地區高中職圖書館網頁」、「高級中等學校圖書館現況資料庫」、「教育人員對圖書館讀者服務功能影響學生學習行為認知問卷調查表」等三部份,於調查後針對回收之有效問卷333份,運用SPSS12.0進行分析,主要將網頁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進行分析,問卷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單一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卡方同質性百分比檢定進行分析,而本研究結果摘要如下:一、中部地區高中職圖書館主任未具專業背景者佔48%,私立學校未設圖書館主任者佔30%.二、中部地區高中職圖書館提供較多圖書館服務項目為閱覽服務、資訊檢索服務、辦理利用教育活動,較不重視的為特殊讀者服務,提供校數只佔6%,文獻傳遞服務只佔11%,電子報只佔15%。三、圖書館提供之服務項目及數量因公私立或圖書館主任專業背景有顯著差異。四、高中職教育人員對圖書館影響學生學習行為持正面看法,認同圖書館讀者服務確實能夠影響學生學習行為。五、中部地區高中職教育人員對圖書館之「圖書館利用教育、數位教材、資訊檢索服務」功能影響學生學習行為程度最大。六、背景不同受訪人員對圖書館讀者服務功能影響學生學習行為程度有顯著差異。七、全體受訪人員認為圖書館讀者服務功能最能影響學生學習行為是「學習動機、學習慾望、學習興趣」。八、背景不同之受訪人員對圖書館讀者服務功能影響學生學習行為內涵具顯著差異。九、受訪者認為圖書館不同的服務功能影響不同的學習行為內涵。最後期望透過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對教育行政機關、高中職學校教育人員與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作者)
關鍵詞: 高中職圖書館,讀者服務,學習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新住民使用公共圖書館之動機與行為研究;The New Immigrants Use Motivation And the Behavior in the Public Library Studies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56p.
摘要: 本研究旨藉瞭解新住民資訊需求與使用圖書館動機、行為,以期我國公共圖書館強化對新住民族群服務,弭平其資訊落差。研究設計以對13位原籍東南亞國家之新住民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暸解新住民之資訊行為、使用圖書館之動機及影響其使用圖書館的因素,並輔以對國內五所公共圖書館問卷調查,蒐集其提供之新住民資訊服務,經資料分析歸納發現:1.新住民的資訊需求概可歸納出二種類型九項需求:包含識字學習、電腦課程、禮俗文化、法律知識等四項認知需求;及健康資訊、烹飪廚藝、工作就業、親子教育、休閒技藝等五項生心理需求。2.新住民資訊尋求行為包括:上網查找、造訪圖書館、仰賴他人尋找、參加學習活動、自書店或賣場查找。3.新住民資訊來源偏重人際資源,尤其仰賴配偶;另網際網路亦為資訊來源之主要途徑。4.新住民使用圖書館之內在動機有六項:自我充實、瞭解中文、學習動機、滿足愉悅、喜好興趣、富好奇心。5.新住民使用圖書館之外在動機包括:強制學力、工作需要、教養孩子、社會環境、填補空閒、順應家人等六項動機。6.影響新住民使用圖書館的激勵因素包括七個部份:個人喜好、個人需要、學習關係、空閒時間、設備環境、聯誼社交、注重安靜。7.影響新住民使用圖書館之阻礙因素包括:照顧子女及家庭、時間不合、個人主觀想法或習慣、過去使用經驗、生理障礙現象、工作經濟壓力、本身求知慾望不足、沒有訊息管道、交通不便。8.我國公共圖書館提供新住民之服務主要提供項目:新住民語言之館藏、報紙、期刊雜誌。推廣活動方面則以辦理「親子共讀」居多。再從研究發現進行討論,並提供以下建議:(一)借鏡國外成功之多元文化服務範例,發展國內公共圖書館新住民服務。(二)圖書館學界舉辦相關主題之研討及專業培訓活動。(三)公共圖書館可與其它新住民相關事務機關單位,合作推廣閱讀活動。未來研究方向上,提出可從擴大研究對象範圍及以學校圖書館為場域,加以延伸研究。(作者)
關鍵詞: 新住民,The New Immigrants,新移民女性,The New Emigtant Women,外籍新娘,Foreign Brides,資訊需求,Information Need,使用行為,Use Behavior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體驗行銷與優使性探討李泰祥數位音樂博物館使用之研究;A Study on the Usage of Tai-Hsiang Li Digital Archive by Experiential Marketing and Usability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56p.
摘要: 李泰祥數位音樂博物(以下簡稱該網站)館為交通大學2006年執行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成果,該博物館將李泰祥老師四十幾年來的創作作品與創作過程數位化之後,以網站經營的模式公開分享李泰祥老師的創作資料。該網站所收藏的數位內容已頗具規模,現行目標則是要進一步推廣數位典藏成果。本研究以網站優使性的角度與體驗行銷的手法,調查該網站的使用情況,並探討使用者對該網站設計與功能之滿意度,進而改善網站服務品質,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本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自民國99年1月6日起至民國99年2月24日止,共回收有效問卷397份,封閉性問題依研究問題性質採用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爾事後比較、卡方檢定進行資料分析;開放性問題則以人工方式進行彙整。主要研究結論如下:1.該網站之優使性程度:(1)使用者對於網站優使性之學習度、使用效率、易於記憶與滿意度的程度是持肯定態度的,多數使用者認同該網站的價值是相當值得推廣的,建議應加強該網站的宣傳活動與更新網站內容,以增加網站使用率。而年齡較輕的使用者建議應提升該網站設計的美化效果,與設計多款不同屬性的介面,以滿足不同使用者對美感與使用上的需求。(2)將近有20%使用者覺得該網站經常出現錯誤訊息,卻有30%的使用者同意該網站的錯誤程度尚可接受,使用者對於網站容錯程度的忍受度差異性很大,建議應找出網站的問題所在,以降低使用者的負面印象。2.使用者對該網站體驗媒介之感受度(1)建議加強網站色彩與排版設計,讓音樂網站可以增添豐富的藝術氣息,或是設計特別的網站名稱與畫面令使用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並結合李泰祥老師與其他藝術家合作的作品,進而豐富網站內容與提昇網站價值。(2)多數使用者覺得該網站的成果很重要卻鮮為人知,建議結合社群力量增進該網站與使用者的交流,或是透過相關網站的連結與部落客網誌的串聯,以提高該網站的知名度,並且強調影音功能的服務,與結合實體活動宣揚此網站的存在,讓參與實體活動的同好,可以透過使用該網站的體驗拾回當時的感動。3.使用者對該網站體驗行銷之感受度(1)常使用該網站的使用者對體驗行銷–感官體驗、情感體驗與思考體驗的感受度最強烈,建議善用音樂博物館的優勢,結合網頁呈現的美感,以聲光效果刺激使用者的感官反應,並藉由音樂的力量喚起人們舊有的情感,重新點燃對人事物的熱情。(2)每次上網時間愈少的使用者對體驗行銷–行動體驗與關聯體驗的感受度最強烈,尤其是年齡愈長的使用者對行動體驗的滿意度最高,或許是李泰祥老師的音樂可幫助他們拾起青澀少年時期的回憶,而且現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很容易遺忘自己喜好的事物,該網站亦可喚起人們對音樂的熱情,讓人們願意主動參與活動。(作者)
關鍵詞: 優使性,Usability,體驗行銷,Experiential Marketing,李泰祥,Tai-Hsiang Li,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s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小高年級學生及其家長電腦網路行為與態度相關性之研究:以宜蘭縣成功國小為例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55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及其家長,電腦網路使用行為及電腦網路態度的狀況,以及兩者相互間的關聯性。主要的研究目的如下:(1)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情形。(2)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生個人背景變項與電腦網路使用情形的關聯性。(3)暸解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態度。(4)暸解國小高年級學生個人背景變項與電腦網路態度的關聯性。(5)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生家長電腦網路使用情形。(6)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生家長個人背景變項與電腦網路使用情形的關聯性。(7)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生家長的電腦網路態度。(8)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生家長個人背景變項與電腦網路態度的關聯性。(9)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生及其家長電腦網路態度的關聯性。研究方式採雙向問卷調查,共對成功國小高年級發出學生與家長各656份雙向問卷,學生與家長的問卷回收率分別為98.3%與84.9%。而問卷資料將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考驗、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式進行分析。分析後所得到之主要結果為:一、多數學生家中均可上網,且中年級之前即開始使用電腦網路,而上網是以消遣娛樂為主。二、學生電腦網路使用時機越來越早,且男性學童的上網時數與次數均高於女性學童。三、多數家長會使用電腦與網路,且過半數家長工作需使用電腦或網路,平時上網是以功能導向為主。四、性別與社經地位較能呈現出家長的電腦網路使用差異。五、多數學生與家長認為電腦網路是有用的。六、性別較能呈現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態度的差異性。七、性別在家長的電腦網路態度有用性與男性專屬上較能呈現差異性。八、學生與家長的電腦網路態度在有用性、負面性呈現低度正相關,而男性專屬上則未出現顯著相關。(作者)
關鍵詞: 電腦網路使用情形,有用性,男性專屬,負面性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科技機構研究人員協同合作與資訊行為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55p.
摘要: 資訊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改變人們搜尋和利用資訊的方式,越來越多的旅遊者以網路做為尋找旅遊資訊和計畫旅遊的媒介。官方旅遊網站因具有權威性、代表性、整合性,為政府提供旅遊資訊服務之延伸,因此旅遊者是否能以最簡易的方式與政府溝通,官方旅遊網站的好用性就顯得非常重要。本研究期望經由對四國官方旅遊網站之好用性評估,針對跨國性、不同文化之網站做深入比較,提供台灣旅遊網站建構決策之參考。本研究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之「2009年旅遊暨觀光競爭力報告」排名前三名國家,即瑞士、奧地利以及德國之官方旅遊網站,並加入國內的台灣觀光資訊網做為研究個案,採用啟發式評估、好用性測試與卡片分類法三種研究方法,以英文介面為主要研究範疇,以台灣及外籍人士為研究對象,經由網站好用性評估,探討官方旅遊網站內容和功能的共通性、差異、使用者行為模式,以及使用者對於台灣觀光資訊網之網站內容分類方式,最後根據好用性評估結果提出具體改善建議。研究結果發現四國官方旅遊網站在啟發式評估和好用性測試的網站好用性評估表現均一致,台灣觀光資訊網不僅在啟發式評估檢測表現最好,受試者完成台灣觀光資訊網的測試任務所花費之時間也遠少於其他國家的官方旅遊網站,且受試者對於台灣觀光資訊網普遍感到滿意。其次為瑞士官方旅遊網站,德國和奧地利的官方旅遊網站則分列為第三和第四名。另一方面,經比較受試者卡片分類的結果與現行台灣觀光資訊網之項目分類,顯示受試者和台灣觀光資訊網在選項的分類和命名上存在些微差異,而這也反映在啟發式評估的檢測結果以及受試者在執行好用性測試的完成率和完成任務所需花費的時間。最後針對台灣觀光資訊網提出三點建議:一、使用清楚簡單的語言;二、加強分類標籤系統和連結名稱的明確性;三、定期執行網站好用性評估工作。依據受試者的意見,可知大部分官方旅遊網站所得到的最佳讚譽在其導覽系統之設計和版面編排,連結和類別的名稱決定了使用者在搜尋網站內容時的難易程度。台灣觀光資訊網雖然在本次網站好用性評估之表現較其他國家為佳,但在部分服務項目的好用性仍有改善和進步的空間。四國官方旅遊網站在好用性設計上各有優劣,應汲取他人長處和經驗,經由檢討、修正、再評估的過程,提供使用者更好的資訊服務,並提升網站服務功能的價值。(作者)
關鍵詞: 資訊行為,協同資訊行為,協同合作,科技機構研究人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啟動變革 向上提昇:關中院長對於考績制度改革之理念與說明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55p.
摘要: 關院長善用公餘,寫作不輟,撰成《啟》書,係他對公務人員考績制度改革之理念與說明,蒐錄自民國98年2月25日至99年5月的講詞與專文,全書共有二十一篇。報告或說明的對象上自總統、五院院長、下至基層公務人員;有審查法案的立委、也有定期刊物的讀者;有政府機關、也有民間公司(如中國廣播公司);有專訪、也有回覆陳情書;有論述的文章、也有淺談的問答。考試院暨關院長發行《啟》書之目的有四:第一、破除官僚舊觀念;第二、建立職場新文化;第三、落實績效管理;第四、爭取朝野支持。簡言之,關院長的理念「只有改革,才有改變;只有改變,才有希望。」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競選時的口號「我們需要的變革」(TheChangeWeNeed)如出一轍。(編者)
關鍵詞: 文官制度,行政改革,中華民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Wiki網站作者生產力與其引用關係之研究:以台灣棒球維基館為例;The Relationship of Wiki Author Productivity and Citations: A case on the TaiwanBaseBall website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53p.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利用資訊計量學的方法探討「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自2005年4月14日至2010年4月31日期間,網站編輯者與內容頁面生產力的分佈情形,並進一步探討高產量編輯者和頁面生產力與被連引的次數是否呈現正相關。研究的內容包括內容頁面的分佈情形、編輯者生產力的分佈情形、編輯者共同協作之情形以及生產力與被連引的關係。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內容頁面的分佈,近似符合布萊德福分區原則。經由布萊德福定律界定之核心頁面共計382頁,以人物類別居多,其次是賽事類別。2.以洛卡定律、普萊斯平方根定律以及80/20法則檢驗編輯者生產力分佈之情形,研究結果發現皆不符合定律。3.「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協同創作的情形以2至3位最為普遍,由2位編輯者共同編寫的頁面數約佔19.3%;由3位編輯者共同編寫的頁面數約佔16.4%;單一編輯者的頁面數則約佔13.7%。4.利用皮爾森相關係數和史匹爾曼等級相關係數檢測高產量頁面與被連引的關係,結果顯示頁面生產力與被連引的次數不具相關性。5.採用皮爾森相關係數和史匹爾曼等級相關係數檢測高編輯者生產力與被連引的關係,結果顯示編輯者生產力與被連引的次數具有高度正相關。(作者)
關鍵詞: 資訊計量學,Informetrics,作者生產力,Author Productivity,引用關係,Citation Analysis,布萊德福定律,Bradford’s Law,洛卡定律,Lotka’s Law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生英文課外讀物之閱讀動機、閱讀焦慮與閱讀策略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53p.
摘要: 近年來,「閱讀」的議題逐漸受到重視,各國無不致力推展全民閱讀風氣,並紛紛投入與研究閱讀之相關議題,因為在這知識經濟年代裡,不論對於國家或是個人而言,閱讀力是決定個人競爭力的關鍵核心。而要推廣社會閱讀風氣,須能掌握讀者的閱讀情況,於是本文主要是為了瞭解國內大學生對於英文課外讀物之閱讀焦慮、閱讀策略及閱讀焦慮之情況,研究採用的調查方式為問卷調查法,使用人口統計變項、閱讀行為、閱讀經驗、閱讀動機、閱讀焦慮等變數設計問卷,並以描述性統計分析、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回歸分析等方法來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首先,大學生閱讀英文課外讀物,主要的閱讀動機為好奇探究、追求新知、實用性閱讀、外在動機、自我提升、自我成長等;其次,大學生的語法與詞彙焦慮程度最高,其次為閱讀信心焦慮,至於文化距離焦慮方面,則是為大學生閱讀英文課外讀物時,焦慮程度較低;再者,在三種閱讀策略類型中,大學生對於解決問題策略的使用最為頻繁,其次為輔助閱讀策略,最不常用的為全局策略;另外,不同性別、年級、學院之大學生在閱讀動機上有顯著差異;不同學院大學生之閱讀焦慮上有顯著差異,而不同性別、年級、學院之大學生對於閱讀策略構面皆未達顯著差異。此外,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閱讀動機、閱讀焦慮與閱讀策略的運用達顯著相關。根據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及結論,建議學生:(1)大學生應提升閱讀的動機,增加接觸閱讀的機會,培養閱讀習慣。(2)大學生本身除了要調配課內外閱讀的時間,也應培養主動積極的閱讀態度,重視課外書籍的閱讀,借由閱讀習慣的養成和延續,達成終身學習的目標。建議圖書館:(1)學校圖書館了解大學生的特性、興趣和需求,提供即時且符合需求的英文課外讀物。(2)加強圖書館行銷,推廣圖書館的功能,強化圖書館的形象,權威性地提供大學生選擇英文課外讀物時的參考資訊來源。(3)舉辦英文讀書會,學生可依據自己所感興趣的主題,並可結合多媒體資料,如英美電影、影集、音樂等,藉由活潑的方式增加其閱讀英文課外讀物的動機以及討論的空間,透過分享與交流閱讀經驗,除了領略閱讀的樂趣之外,還可了解自我、發展潛能、學習表達、溝通與分享,進而獨立思考與問題解決。(4)多舉辦閱讀相關活動,吸引更多潛在的大學生利用課餘、假期時間投入英文課外閱讀和閱讀相關活動。(5)圖書館可規劃閱讀指導活動,協助大學生在閱讀英文課外讀物時所產生的閱讀焦慮的情形。(6)提供閱讀策略的訓練課程,加強大學生較少運用的全局策略,以利於理解英文課外讀物的內容。建議學校:(1)老師可鼓勵和指導學生從事英文課外閱讀,並技巧性地配合本科課程,將英文課外閱讀與課程密切配合。(2)各學院教師開出適合且符合學生需要的推薦書單,並可提供給圖書館等相關單位作為館藏購買的參考。(3)學校可定期舉辦各種閱讀相關競賽,並出版校刊鼓勵學生踴躍投稿以培養和提升大學生閱讀的習慣和能力。(作者)
關鍵詞: 閱讀動機,閱讀焦慮,閱讀策略,課外閱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鄉鎮圖書館兒童室閱讀環境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行為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52p.
摘要: 本研究係以就讀於彰化縣國民小學,且有彰化縣鄉鎮圖書館使用經驗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研究目的主要在瞭解不同性別、年級與家庭社經地位等背景變項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之閱讀情形、閱讀行為與鄉鎮圖書館兒童室閱讀環境之現況;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閱讀情形、閱讀行為與兒童室閱讀環境的差異情形;並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行為與鄉鎮圖書館兒童室閱讀環境之相關情形。本研究問卷經過信、效度驗證後,於彰化縣鹿港鎮、福興鄉、埔鹽鄉、員林鎮、永靖鄉與田尾鄉等六所鄉鎮圖書館及其鄰近小學,隨機抽取有鄉鎮圖書館使用經驗的國小高年級學童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研究。問卷回收後,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與皮爾森相關係數等資料統計分析。之後,再於配合問卷調查之對象中抽取17名學童進行訪談。研究結果顯示:一、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整體閱讀行為呈現中等以上水準。二、鄉鎮圖書館兒童室閱讀環境大致良好。三、在閱讀情形方面,不同性別的學童,與最喜歡利用的鄉鎮圖書館資料類型、最希望鄉鎮圖書館購買的資料類型及最喜歡閱讀的書籍類別有顯著相關存在;不同年級的學童,與最喜歡閱讀的書籍類別及在鄉鎮圖書館內如何預約想借的書有顯著相關存在;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學童,與最喜歡閱讀的書籍類別有顯著相關存在。四、在閱讀行為方面,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學童在閱讀數量有顯著差異存在。五、在閱讀環境方面,不同性別的學童在同儕閱讀互動有顯著差異存在;不同年級的學童在閱讀氛圍有顯著差異存在。六、國小高年級學童的閱讀行為與鄉鎮圖書館兒童室閱讀環境之間呈現正相關。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供主管機關、鄉鎮圖書館、學校單位與後續研究者參考。(作者)
關鍵詞: 閱讀情形,閱讀行為,閱讀環境,圖書館閱讀環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專利分析研究之發展趨勢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51p.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利用書目計量方法,探討台灣專利分析研究文獻的成長情況、研究主題、期刊分佈、作者生產力及機構生產力等,研究對象為「中華民國期刊論文資料庫」、「中文期刊篇目索引」、「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與「政府研究資訊系統」四個資料庫中所收錄與專利分析相關之文獻,而文獻資料類型計有政府研究計畫、期刊論文及博碩士論文三種。研究結果如下:一、台灣專利分析研究整體文獻發展呈現衰退現象,其成長模式呈現邏輯斯第曲線;二、台灣專利分析研究以文獻資料類型而言,其中政府研究計畫呈現持續成長情形;三、台灣專利分析文獻之研究主題,從早期「概念闡述」到近期以「技術分析」產出的文獻最多;四、刊載台灣專利分析期刊論文的主要期刊為《工業材料》,而排序前15種的期刊約佔整體台灣專利分析期刊論文的二分之一;五、台灣專利分析核心期刊未能完全符合布萊德福定律,推測與專利分析多元應用於各學科領域,造成期刊分布的分散有關;六、台灣專利分析研究中,整體及各資料類型文獻作者生產力,皆以「賴奎魁」為首;七、台灣專利分析研究中,政府研究計畫之最高機構生產力為「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而博碩士論文及整體文獻最高機構生產力皆為「國立交通大學」;八、統計機構生產力時,除了以機構名稱作為分析對象外,亦需考慮機構下的各階層單位,才能看出主要的生產力組織。本研究經由文獻的整理統計分析,可瞭解專利分析之內涵及相關研究情形。同時,經由書目計量方法之運用亦可探究台灣專利分析研究的發展趨勢,以供未來相關主題研究及專業研發人員合作研發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專利資訊,書目計量,專利分析文獻,專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