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685 - 69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書館生涯資訊服務需求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大學之大學部學生為例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74p.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學生之生涯資訊需求,與其對大學圖書館提供生涯資訊服務之看法研究目的包括(1)探討大學生在進行生涯規劃的過程中之生涯資訊需求及蒐尋生涯資訊的管道(2)分析大學生在尋求生涯資訊過程中所遭遇之困難與解決之道(3)了解大學生對大學圖書館施行生涯資訊服務之看法及所希望之服務內容。在研究設計上,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法,針對24位國立臺灣大學之大學部學生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研究結果顯示,不清楚或不知如何抉擇未來生涯方向為受訪者尋求生涯資訊之主要動機,而受訪者蒐尋生涯資訊的主要管道為人際管道及網路。至於職業認識與產業資訊及趨勢則為受訪者首要期望獲取之生涯資訊,紙本資料為受訪者首要偏好之生涯資訊形式。「相關性」、「周延性」、「資訊來源」、「新穎性」與「排除意見極端的資訊」為受訪者評估所取得之生涯資訊之主要標準。而受訪者在尋求生涯資訊過程中所遭遇之首要困難為資訊太多且繁雜,解決之道則主要是放棄而不再繼續蒐尋。至於受訪者對大學圖書館生涯資訊服務之看法,態度主要是樂見其成;而提供「生涯資訊整合平臺」、「強調多管道行銷」、「針對個別需求差異,強調個人化服務」為大學圖書館提供生涯資訊服務可注重之層面;受訪者首要需求之服務內容為「成立生涯資訊中心」、「生涯資訊館藏與書目清單之提供」、「提供生涯諮商服務」及「提供升學與求職相關的訓練課程或教育活動」,而對大學圖書館與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心合作以提供生涯資訊服務則抱持正面看法。最後根據訪談結果,研究者對大學圖書館提出以下建議:(1)成立生涯資訊中心(2)提供生涯資訊館藏並編製書目清單與解題書目(3)提供生涯諮商服務(4)提供升學與求職相關的訓練課程或教育活動(5)與校內相關單位合作提供生涯資訊服務(6)提供生涯資訊整合網路平臺(7)以多元管道行銷生涯資訊服務(8)針對個別差異,強調個人化服務。(作者)
關鍵詞: 生涯資訊服務,生涯資訊,大學生,大學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高中圖書館推展學習型家庭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73p.
摘要: 本研究旨在討論高中圖書館推展學習型家庭的功能,藉由高中圖書館推廣服務的引領,讓社區民眾了解學習型家庭的意涵,積極建立學習型家庭,營造家庭的學習氣氛,落實終身學習的理想。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目的有三:一、探討高中圖書館推廣服務的重點工作。二、探討社區民眾建立「學習型家庭」的現況與需求。三、探討長億高中圖書館推展「學習型家庭」的成效。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及問卷調查法,其重要結論摘述如下:一、高中圖書館推廣服務的重點工作有下列五項:1.推廣閱讀活動,對社區民眾實施圖書館利用教育。2.辦理家長成長研習班,提供非正規、非正式的學習管道。3.辦理社區藝文展及各類主題書展,提供多元多樣的學習資訊。4.規劃專家講座,指導社區家長扮演優質的親職角色,宣導學習型家庭的觀念。5.辦理社區參訪活動,分享建立學習型家庭經驗,強化社區的認同感。二、社區民眾建立學習型家庭的現況與形塑學習型家庭的需求,歸納結論如下:1.高中圖書館應在推廣服務中積極推動閱讀,並將學生的學習課程融入推廣服務活動中,降低民眾陪孩子做功課的憂慮。2.高中圖書館應加強宣導家事共做的重要性,並開設課程或提供資訊,鼓勵民眾主動再進修,作為孩子學習的典範。3.高中圖書館可順應有品運動的風潮,以品德教育為推廣服務的核心概念,結合學校各處室的活動,協助民眾落實家庭教育工作,發揮家庭教育功能。4.高中圖書館應要在推廣服務活動中,加強行銷工作,鼓勵民眾運用免費資源,培養閱讀習慣。5.高中圖書館應在推廣服務中設計多元多樣的學習課程,滿足民眾隨時學習的需求,也應在經費及人力資源許可的狀況下,帶領民眾進入閱讀書香的殿堂,滿足其閱讀的需求。6.高中圖書館的功能與服務應要擴及整個社區民眾,才能擔負滿足社區民眾終身學習需求的要角。7.高中圖書館在高中職社區化的政策規劃中,應以社區資源中心自居,鼓勵民眾參與圖書館的推廣服務,凝聚民眾的社區共識,塑造「家-校-社區」的和諧關係,促進社區文化發展。三、長億高中圖書館推展學習型家庭的成效,結論如下:1.社區民眾認為長億高中圖書館提供的學習資源最重要的是開放館藏供民眾借閱,其次為開設各類家長成長研習班。2.開放館藏與實施圖書館利用教育,鼓勵社區民眾走近圖書館,利用圖書館,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對社區民眾建立學習型家庭甚有幫助。3.參加家長成長研習班,除了獲得知識,也學得陶冶生活的技藝,親子均積極參與學習,有助於社區民眾建立學習型家庭。4.參加藝文展或書展,豐富生活中的藝文書香氣息,除了促進社區藝文發展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對社區民眾建立學習型家庭大有幫助。5.參加專題講座獲取知識成長,社區民眾對居住社區了解更深,對生態環保體悟更深,更能積極建立學習型家庭。6.參加社教參訪活動,在旅行中學習並進行社區文化交流,有助於社區民眾建立學習型家庭。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提出對社區民眾、學校教師、高中圖書館及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如下:1.給社區民眾:(1)落實親子共學,給予孩子學習上的支持;(2)親子家事共做,讓孩子體會父母經營家庭的辛勞;(3)積極加入志願服務。2.給學校教師:(1)在家中放下教師身分,回復慈父、慈母角色;(2)以教育專業給予家長指導以扮演稱職親職角色。3.給高中圖書館:(1)主動積極爭取補助款項,結合各處室辦理推廣服務;(2)克服開放阻礙,提供民眾使用之便利性;(3)全力推廣閱讀;(4)透過推廣服務活動設計,凝聚社區共識。4.給教育主管機關:(1)由專業人員正確指引縣立高中圖書館之發展;(2)重視高中圖書館人力的專業性及充裕性,給予經費支持。(作者)
關鍵詞: 學習型家庭,親子共學,終身學習,家庭教育,家庭學習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RSS使用者之訂閱與遊歷行為分析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73p.
摘要: 上網搜尋除以搜尋引擎的關鍵字檢索功能來獲取相關資訊外,使用者也可訂閱感興趣主題的RSS服務,定期接收相關資訊。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即是探究RSS使用者之訂閱及遊歷行為特性,包括使用者訂閱RSS的主要觸發動機與訂閱管道、訂閱的內容類別與數量及使用者操作與遊歷行為。本研究嘗試採用遊歷行為記錄分析、內容分析、訪談與觀察等方法。研究對象主要為訂閱超過100種Feed的12位重度RSS使用者,以側錄軟體LogSquare錄下受試者每次瀏覽所訂閱RSS內容之遊歷過程。同時,研究者也嘗試不定期進行非介入式之觀察,確保受試者之操作能順利進行。側錄工作共進行21天,共收集受試者26小時之遊歷記錄,之後再進行編碼與分析。此外,本研究也分析了受試者所訂閱之RSS內容,以瞭解其訂閱主題與分類行為特性。最後根據上述所得重點,設計訪談大綱及進行深度訪談,以進一步瞭解其使用經驗與建議。主要研究結果包括:受試者各人訂閱內容之重複率頗低,顯示受試者之訂閱興趣具有相當個人化色彩;訂閱動機以好奇及滿足資訊需求及個人興趣為主;關於遊歷行為特性,受試者之基本功能使用頻率頗高,但特殊功能則較少使用;受試者經常開啟固定數量視窗、分批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常先閱讀大量標題與摘要,再依感興趣內容程度決定閱讀之優先次序;此外,過程中部分受試者出現連結及瀏覽RSS以外的網路資源等延伸閱讀行為;根據受試者之遊歷行為特性,本研究以系統功能操作程度與內容閱讀深度為基礎,嘗試分析受試者之遊歷類型,包括寫作型、知識型、系統型與隨意型等使用者類型。根據上述結果,本研究針對RSS閱讀器之系統設計與服務提出一些具體改善建議。如RSS內容提供者可撰寫吸引使用者目光的標題,以利增加點選率,或提供資訊型摘要,以利使用者快速瞭解資訊內容。或如RSS閱讀器可提供使用者自行調整顯示介面之功能,以符合個人遊歷習慣;增強互動性功能之設計,如提供遊歷歷史記錄及提供多元篩選功能等。未來研究方向包括擴大研究範圍、發展出描述RSS遊歷模式的架構,並且比較RSS與其他資訊獲取方式如使用者鍵入關鍵字取得資訊的方式,進行異同比較與研究兩者的整合可能性。(作者)
關鍵詞: 網路資訊服務,簡易供稿服務,RSS,網頁遊歷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幼稚園教師利用博物館實施校外教學之研究:以參觀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為例;A Study of Pre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in the Museum Field Trip - The Experience of Visiting Taipei Astronomical Science Museum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72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稚園教師利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以下簡稱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之參觀經驗,目的在分析幼稚園教師利用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之動機、過程與反思,並了解其利用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之資源需求。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的取向,依立意取樣選取8位臺北市具有利用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經驗之教師,以焦點團體訪談法收集資料並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與結論如下:一、幼稚園教師利用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之動機天文館之展示內容與展示型態符合幼兒學習需要;環境條件利於安排幼兒團體參觀;能主動提供幼稚園師生適切之資源服務,有助教師安排幼兒實施校外教學。二、幼稚園教師利用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之過程幼稚園教師利用天文館實施校外教學時,在參觀前之行前準備、參觀中之活動進行以及參觀後之後續活動,皆具有妥善之規劃與準備;惟在參觀過程中教師角色之教學主導性應更為積極。三、幼稚園教師對天文館之資源利用需求與意見在展示資源方面,希望館方能加強規劃多樣化的主題展示活動與幼兒專屬體驗學習區;在服務資源方面,導覽解說宜依觀眾年齡層分級服務、多元開發符合幼教的天文教育資源、教育研習活動以教師利於參與的時間為考量,並提供天文科學教材教具外借服務。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分別對天文館、幼稚園教師與後續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未來相關實務工作以及後續研究發展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幼稚園,Preschool,教師,Tecaher,天文科學教育館,Science museum,博物館,Museum,校外教學,School field trip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北地區大學圖書館使用中國機讀編目格式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72p.
摘要: 本研究為台北地區大學圖書館CMARC之使用調查,藉文獻探討瞭解相關研究與發展,並透過調查研究法以訪談與問卷探查大台北之大學圖書館和學者專家,以瞭解CMARC之使用經驗與意見,最後對主管機關提出結論與建議。研究結論如下:一、大學圖書館使用MARC,中編以CMARC為主,西編則是MARC21為大宗。二、大學圖書館使用CMARC與否,受到政策、趨勢、互通環境與系統之交互影響。三、CMARC之缺點並不阻礙大學圖書館的使用,但其內容與周邊支援須與時俱進。四、CMARC應隨編目趨勢而研訂,我們應提昇華語資料在編目機制中的完整性。綜合文獻與調查結果,本研究認為應整體評估後再決定修訂CMARC與否,並提出二點建議:一、若修訂之–應設立常態性的專責組織,並隨編目趨勢研訂,並加強和整體環境的共識及交流。二、若改為他種格式–全體換成MARC21可減低維護成本與書目交換時的遺漏,唯須確保其研訂華語資料相關內容之完整性。若全體改為其他metadata則可擴張資料交換的來源,提高圖書館館藏在各界之能見度。(作者)
關鍵詞: 機讀編目格式,中國機讀編目格式,編目,使用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寫作高成就學生課外閱讀與寫作經驗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70p.
摘要: 寫作能力是國語文領域培養的重點,也是各學科領域學習的必要基礎。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加考寫作測驗,此入學考試的變革,讓國中生的寫作和教學變得很重要。本研究期望瞭解在寫作測驗中,被評定為高成就的學生,他們在國中時期寫作活動有哪些的經驗面向?同時,在許多文獻中指出,課外閱讀對寫作表現,可能有影響,這樣的看法是否適用於基測寫作測驗中獲得肯定的同學呢?這一群背景共通性的學生,他們的課外閱讀有何現象,值得瞭解呢?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中的詮釋現象為理論基礎,用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盼能更深層理解寫作測驗高成就學生的想法。並以半結構訪談法進行,以訪談題綱為本,針對訪談中出現的問題與疑惑進行追問,以獲得更豐富語料。受訪樣本為立意取樣,訪問九十七及九十八學年度獲得寫作測驗滿級分十一位同學,訪談過程錄音並繕打逐字稿,進行理解與分析,以詮釋寫作測驗高成就學生課外閱讀與寫作活動的經驗本質與其深層意義。研究發現在課外閱讀經驗方面,其動機為內在動機驅策;課外閱讀內容呈現各異其趣、獨愛紙本的趨勢;至於如何從事課外閱讀,則表現善用時間、完整、重覆與檢視閱讀等情況;重要的他人與外在環境是讓受訪學生感受可能改變其課外閱讀的現象。關於寫作經驗,研究結果發現,寫作對高成就學生而言,是一種結合多重能力的知識內化歷程,寫作對其具有蛻變、會意與記錄的生活意義,同時寫作測驗高成就學生的寫作,可能受到與老師、同儕互動及自己對寫作的練習等現象關聯最大;在課外閱讀與寫作表現的部分,生活經驗仍是寫作的關鍵,課外閱讀與寫作表現間則有增益與檢視的意義展現。基於上述之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學校、教師、圖書館及家長,甚至是有意提升自身閱讀與寫作程度學生,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言,期盼對相關實務與研究領域有所助益。(作者)
關鍵詞: 課外閱讀,寫作活動,詮釋現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圖書館員社會形象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69p.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社會大眾對圖書館員形象的認知與評價,並進一步探討影響圖書館員社會形象的因素,以及民眾對圖書館員專業形象與專業期待的看法。本研究採量化研究,以自編「圖書館員社會形象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並以社會大眾為研究對象,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傳統圖書館存在的主要社會目的在保存人類思想,其主要職責是圖書館知識記錄和保管的角色,所以保存文化是傳統時代圖書館員的社會形象。二、多元化與專業化是資訊時代圖書館員的社會形象。三、與圖書館員的親身接觸是一般民眾對於圖書館館員專業形象的主要來源。四、圖書館員的專業能力,是影響民眾對圖書館員社會形象形成之主要因素。五、民眾認為圖書館員應以幫助讀者為首要任務;若希望提高服務績效時,以加強館員的圖書資訊學專業知識最為重要,並透過在職訓練的方式來提升專業能力與強化其他學科主題知識以保持競爭優勢及工作上的熱忱。六、理想的圖書館員形象是「有耐心的」、「友善的」、「很細心」、「很親切」、「做事有條理」;圖書館員在的民眾心目中的實際形象依序分別為「有耐心的」、「有點年紀」、「做事有條理」、「友善的」、「很親切」。最後就提升圖書館員形象的作法,提出下列建議,供圖書館及圖書館從業人員參考。一、重視服務接觸與注意正向形象二、強化與媒體的關係三、強化圖書館員專業技能四、建立圖書館員的專業認証制度五、建立學生倫理觀念和服務精神六、圖書館員應發揮創意與學習幽默七、圖書館員應加強個人專業知識八、圖書館員應避免在櫃台顯得忙碌(作者)
關鍵詞: 圖書館,圖書館員,社會形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詮釋資料內嵌於數位圖像管理應用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68p.
摘要: 內嵌詮釋資料是一個將詮釋資料存入數位檔案的應用技術與方法,可用來解決長久以來,發生在典藏管理應用將數位物件及詮釋資料分開來處理,造成數位物件遺失描述資訊;以及在檔案管理應用上,可用以解決圖像檢索問題。內嵌詮釋資料應用技術自2000年被實作至今,目前技術發展已臻成熟;其應用雖逐漸被推廣應用在新聞傳播、設計與印刷用途上,卻鮮見於典藏管理應用上。本研究分析了DIG35、MIX、DISC、EXIF、IPTC及AdobeXMP詮釋資料內嵌應用之技術,再依訪談與應用情境分析,來建立典藏應用模型與操作需求,並透過檔案測試與雛形系統實作驗證,建構出一套具內嵌詮釋資料應用的典藏管理系統,藉由實作結果整理出建議的內嵌詮釋資料應用規格、檔案格式與應用技術,做為其他典藏系統發展與導入內嵌詮釋資料應用之建議。研究並探討了內嵌詮釋資料技術,在應用上的限制與瓶頸,以及提出其他延伸應用的可能性,藉以提供後續研究與發展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內嵌詮釋資料,延伸性中繼資料平台,數位圖像管理,數位典藏系統,電子檔案長期保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視覺化資訊檢索介面評估:以EBSCOhost 2.0 為例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65p.
摘要: 追求教學卓越已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必經之路,而大學教學資源中心是以教學為主體的機構,其目標在提升教學品質所需的各項教學支援服務,因此,在卓越教學更是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教學資源中心在卓越教學的功能與角色,了解國內大學教學資源中心的成立背景、經營目標、經營策略、行政組織規劃、支援卓越教學之服務、夥伴關係等。本研究以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方式進行,以國內六所大學教學資源中心主管為訪談對象,問卷調查對象主要為近五年獲得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以下簡稱教學卓越計畫)學校之教學資源中心主管,以上述研究資料作為分析來源,進一步呈現研究結果與建議。研究結果顯示,大學教學資源中心成立時間集中在94-96年,成立主因為教學卓越計畫、提升教學品質、提升大學競爭力與組織再造,短期經營目標為維持教學資源中心業務穩定運作,每年可獲得教學卓越計畫的補助,有效執行教學卓越計畫,中、長期經營目標則是制度面、態度面的深化與落實;長期經營的策略為經費與人員、資源穩定,充分的行政支持與以客為尊的服務哲學。大學教學資源中心的行政組織規劃方面,八成以上大學教學資源中心為新設單位,大部分隸屬於教務處之二級單位或為校內獨立一級單位;教學資源中心的經費來源主要是計畫經費,超過七成的學校在計畫結束後,仍編列預算以維持教學資源中心的正常運作,目前有逐年減少對計畫經費依賴的趨勢;教學資源中心主管之專業背景主要為工程、教育、商業管理,教學資源中心人員編制集中在10人以下,以行政人員為主,非正式人員比例偏高,專業人才聘任不易;教學資源中心人才培育主要是讓員工去參加校內課程或校外研習,甚至鼓勵在職進修。大學教學資源中心支援卓越教學之服務主要為教師專業發展、教材製作設計、教學評鑑與研究方面、學生發展、媒體服務;大學教學資源中心的角色定位為教學支援單位、研究發展單位、卓越教學統籌規劃單位、學習支援單位。大學教學資源中心的校內合作單位主要是電算中心、教務處等行政單位、教育所、支援教學助理的系所、各學院;校外合作為加入聯盟,教學資源共享,進行跨校交流合作。最後,提出以下研究建議:(1)學校應改善人員聘任的條件與相關制度,重視人力資源的訓練與發展;(2)行政支持,經費、資源、人員穩定;(3)組織制度的完備,服務內容須有所提升;(4)教學資源中心應致力於讓教師了解精進教學專業能力的重要性,學校應制定卓越教學獎勵措施及考核辦法,提升教師投入教學的內在動機(5)教學卓越計畫政策及評鑑指標之改進。(作者)
關鍵詞: 資訊視覺化,視覺化資訊檢索,好用性評估,視覺化資訊檢索介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10分鐘念出好成績:每個孩子都適用的高效率念書法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65p.
摘要: 日本補教界名師創立的高效能「行動科學學習法」,是以「心理學」和「動物行為學」為基礎的人類行為學,指當人感覺到一個行動的優點,就會持續重覆行動;當感覺到壞處,就會停止行動。透過「行動科學學習法」,每天只要十分鐘,就能激發學習動機。具體行動包括:以數字設定具體目標、設計專屬集點卡、張貼在家中最顯眼處、用獎勵來強化效果、由父母來獎勵孩子。(編者)
關鍵詞: 閱讀指導,讀書法,親職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文書目著錄法之探討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64p.
摘要: 書目著錄是協助人們辨識圖書文獻以及查找資料的有效方法。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書目,其著錄的內容則往往有所差異。我國自古以來,書目種類繁多,著錄內容隨著朝代的更替,有的豐富有的簡略,而其中都有可以取法仿效的地方。我國目錄的發展,較重分類而輕著錄,故與著錄相關的專著可謂鳳毛麟角。本論文研究之目的,即在闡述中文自古以來書目著錄之形式流變,以與現今的編目著錄連結,除了了解中文書目著錄法的演進與內涵,探討古代和近代中文書目與著錄法的發展歷程,並比較分析古代書目著錄法及近代現行書目著錄法的異同關係,從中得出結論以歸納分析中文書目著錄法發展的趨向,並提出未來發展建議。(作者)
關鍵詞: 書目著錄,中國古籍編目,古代中文書目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典藏臺灣記憶:館藏台灣學研究書展專輯. 2010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62p.
摘要: 本專輯收錄本館99年辦理的四檔「館藏臺灣學研究書展」的展示資料。四檔書展包含「藝術類」、「交通類」、「林業類」及「博覽會類」,每個主題以文字說明搭配大量的圖片來呈現,專輯中所收錄之數百張圖片,許多都是極為罕見的珍貴圖片。專輯最後並羅列出所有展示書目,以利讀者查詢。本專輯不論對於從事臺灣相關研究、或對於瞭解早期臺灣社會有興趣的讀者,皆能有所助益。(編者)
關鍵詞: 臺灣史,日據時期,展覽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