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661 - 67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博物館與檔案館資源整合與分享研討會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冊
摘要: 隨著資訊技術與網路環境的進展,作為人類知識與文化典藏機構的圖書館、博物館與檔案館,正面臨資訊時代的改變與服務角色的變遷。由於網路服務環境的發展使得館與館之間的界限模糊,使用者期許有更多的資源提供線上整合服務,而不必然親訪實體館藏或了解實體館藏典藏處所,網路環境益加凸顯了目前文化資源的各自獨立服務體系的桎梏。典藏機構的合作與資源分享成為重要議題,但圖書館、博物館與檔案館之間,如何在館藏資源組織技術工作、讀者服務推廣與館藏資源共享方面建立合作基礎。需要彼此的了解和共識,本研討會希望透過對於此一議題之思考和討論激盪,建立圖書館、博物館與檔案館之間合作關係的橋樑。形塑典藏新生命‧創造故宮新價值—談國立故宮博物院的E化與U化/馮明珠;知識機構家族在數位時代的知識管理/顧敏;文物詮釋資料標準之研探/陳和琴;試以RDA與DACS發展探析知識組織內容標準之整合/王麗蕉;中文名稱權威控制合作發展初探--國外案例之借鏡/林巧敏、林淑芬;由經營哲學之差異比較圖書館與博物館編目工作/吳紹群;圖書館、博物館與檔案館建立圖書文物捐贈平台之初探/林玲君、許善惠;典藏機構電子資源長久保存計畫概述:以美國、加拿大及英國為例/莊詒婷;跨越Across—數位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林秋燕;「檔案資源整合查詢平台(Across)」之建置與發展/張郁蔚、陳淑華;檔案資源整合運用與開放應用服務之創新/張淑惠;公共圖書館共用數位資源管理應用模式探討/賴忠勤;圖書館電子資源整合檢索系統優使性之研究-以SmartWeaver為例/姜義臺;中國近代文化資源整合的構想與實踐/梁繼紅;檔案館、圖書館與博物館跨機構合作館藏發展初探/薛理桂、吳宇凡;新時代博物館教育資源與服務之整合、創新與展望/賴鼎陞;博物館、圖書館與檔案館資源的實體與虛擬整合: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顏上晴。(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技術整合,服務整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教育部大專校院通識課程「圖書資訊應用」數位學習教材推廣活動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冊
摘要: 教育部電算中心為發展數位教育與網路學習,委託旭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大專校院通識課程圖書資訊應用數位教材開發及課程實施計畫」,以系統化發展數位教材融入教學為目標,透過跨校跨業合作發展「圖書資訊應用」數位學習課程,提供全國大專院校學生、教師、圖書館館員更優質的多媒體數位教材。數位教材特色說明與製作經驗分享/董千瑜;數位教材單元介紹與使用經驗分享/王梅玲;數位教材試教經驗分享/莊道明。(編者)
關鍵詞: 數位學習,圖書資訊利用教育,多媒體教材,數位教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行動與雲端科技在圖書館的應用研討會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冊
摘要: 隨著行動載具的逐漸普及和Web2.0網路應用技術的成熟,行動服務已成為各大知名網站的基本服務,雲端技術更是各大企業投入研發的關鍵技術,圖書館面對這些新的技術與服務該如何因應?又該如何應用?為促進圖書館界對行動與雲端科技的了解,並探討行動與雲端科技在圖書館應用的可行性,特舉辦本研討會。行動圖書館的現況與趨勢/柯皓仁;雲端科技的現況與趨勢/溫達茂;行動科技在圖書館的應用經驗分享/吳錦範、嚴家成、梁志雄;亞東技術學院圖書館行動服務導入經驗與成果/王君逸。(編者)
關鍵詞: 雲端技術,圖書館服務,行動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2010現代圖書館學術研討會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冊
摘要: 本會議展現國家圖書館館自行對於「廣域書目系統學」的學術研究成果,探討書目與書目系統的定位和走向,與知識機構家族的存在價值,以帶動圖書資訊界、數位出版界、資訊及通訊系統發展實務界,重視廣域書目的學術探討。有關廣域書目系統學的幾個概念/顧敏;近代編目發微與圖書館成長/吳英美;機讀目錄與書目國際化/俞小明、鄭玉玲;古代書目與知識管理/嚴鼎忠;數位化知識組織與內容管理/王宏德;自動化索引系統與學術傳播/鄭寶梅、曾彩娥;書目計量與知識行為/林巧敏;近代書目參考服務/李宜容、黃玫溱、羅金梅;網域化書目及知識支援服務/曾?賢、王佩瑛。(編者)
關鍵詞: 書目系統,知識記錄,知識管理,知識傳播,知識介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98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圖書館館長聯席會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冊
摘要: 全國大專校院圖書館館長與會探討新生代館員知能的培育問題,並針對聯合典藏及電子資源採購、數位出版對圖書館的衝擊、圖書館績效評估、圖書館空間改造、IR&Webometrics世界網路大學排名等議題進行經驗分享與討論。會中專題演講題目及演講人分別為:圖書館的未來發展/RushMiller;e-Research與圖書館知識服務/陳雪華;FromInformationCommonstoLabs:TheEvolvingNewServicesModelforAcademicandResearchLibrariesinServingTrans-disciplinaryScholarship/王雪茅。(編者)
關鍵詞: 館員知能,館際合作,數位出版,績效評估,圖書館建築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2010台北國際書展:知識經濟、學術與文化研討會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冊
摘要: 知識如何被創造、傳播與應用是知識經濟最基本的課題,學術與文化則在其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學術資源的應用與發展亦息息相關。為配合2010台北國際書展,漢珍公司舉辦『知識經濟、學術與文化研討會』,邀請學者討論相關議題。學術出版傳播與國家競爭力/陳昭珍;新ProQuest平台--由此開始/朱志堅;大陸高教在經濟、商學、金融面的學術研究資源與發展趨勢/熊鵬;從書、書展與出版—看兩岸三地的文化創意產業/平路。(編者)
關鍵詞: 知識經濟,學術傳播,ProQuest,經濟學,文化創意產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建立數位公共領域:理論建構與在地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冊
摘要: 「建立數位公共領域-理論構建與在地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之探討面向,涵蓋創用CC、原住民傳統智慧創作之保護、資訊使用者介面探索、數位時代中之人權、第三部門參與公共文化等與數位公共領域相關議題。「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與「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期待能凝聚使用者社群近用典藏學習之經驗與知識。ProtectingtheIndigenousKnowledgeoftheNativeHawaiianPeople/JonM.VanDyke;Songsfromtheuma--BringingtheindigenousmusicaltraditionofSiberutInsland(Indonesia)intothepublicdomain/GerardA.Persoon、BartBarendreg;數位時代中的創用CC與公共領域/劉靜怡;原創性與公共領域—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中的兩難命題/黃居正;原創性與公共領域—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中的兩難命題/黃居正;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之歸屬與運用—集體財產管理的制度與效能/黃居正;從著作權法觀點論數位典藏成果之資訊近用-以公共領域為例/謝銘洋;從知識公共財管理到公共知識生產:理論與實踐的兩難/方念萱;合作式意義建構:從一個個案分析發現理論/翁秀琪;數位典藏系統使用性設計探索/李峻德;著作權的隱喻競爭/孫式文;台灣資訊倫理與數位人權現況與不足-從數典談起/許瓊文;原住民數位典藏與在地力量:以佳興部落為例/洪貞玲;第三部門參與數位典藏推廣與應用:以雲嘉南數位弱勢地區為例/羅世宏。(編者)
關鍵詞: 數位典藏,接近使用,媒體權,智慧財產權,公共領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圖書館2010至2013中程發展策略計畫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9p.
摘要: 隨著知識與科技之發展,各個圖書館無不訂定發展目標及策略,永續圖書館經營,造就其圖書館事業之進步。為追求我國圖書館事業的基礎發展,達成傳承民族文化、因應社會資訊需求、維護民眾求知權利,以及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等使命,國家圖書館自2009年起研擬4年中程發展策略計畫,並透過每年滾動式檢討更新未來4年中程發展策略計畫,使策略計畫更具前瞻性與時俱進創新發展,配合社會同步進取。2010年國家圖書館將以數位拓展及終身學習為基調,在未來的4年將持續為打造一個公共化、學術化、國際化以及人文關懷的圖書館而努力。(編者)
關鍵詞: 國家圖書館,中程發展,數位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上海世博會看點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98p.
摘要: 本書從上海世博場館、論壇和文藝等項目中,精選70多個富有特色的展館或項目,結合本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圖文並茂、條理分明地逐一介紹;並分析各館之主題、展示內容創意,以及建築特色等精彩焦點。(編者)
關鍵詞: 世界博覽會,上海市,導覽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走進博物館:邁向博物館學專業的5堂必修課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96p.
摘要: 本書由日本博物館學名家水?英治撰寫,他以淺顯易懂、循序漸進的方式,詳介博物館的分工和類型,提供入門者最清晰的知識輪廓。在書中,他從考古類、歷史民俗類、自然科學類、美術館到文學類、紀念館,從各類博物館屬性,分析策展概念與經營之道。此外,也簡述博物館學發展脈絡,不斷提出最一針見血的問題,刺激讀者思考,對有志從業人員,深具引導性及啟發性。(編者)
關鍵詞: 博物館學,博物館經驗,策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深度休閒的觀點看休閒資訊的獲取與表達:以居室美化部落客『愛戀古典同好會』為例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94p.
摘要: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休閒生活,社會學家RobertA.Stebbins在1982年提出「深度休閒」的概念,而嗜好可說是最普遍的一種深度休閒活動,同時也是促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資訊尋求行為的三大因子之一(Savolainen,1995)。因此本研究希望從深度休閒的觀點,探討居室美化嗜好者兼部落客的資訊獲取與表達,以及他們所形成的社會世界(socialworlds)與其嗜好及資訊獲取與表達間的關係。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透過對居室美化部落客的資訊獲取與表達,以及他們所形成的社會世界的探討,增進圖書資訊學界對休閒資訊行為特徵的瞭解;以及對於web2.0時代的嗜好者兼部落客他們的資訊需求及相關資訊活動的認識,進而幫助圖書館在提供人們休閒領域的相關資訊或知識時,可以更瞭解如何滿足他們的資訊需求。據此目的提出五個相關的研究問題:(1)居室美化部落客在什麼情境下,會想要取得哪些相關技能、知識與經驗?(2)他們如何獲取這些資訊?(3)他們在什麼情境下,會想要進行相關資訊的表達?(4)他們在進行資訊表達時,會使用哪些資訊來源?利用何種管道與型式做表達?(5)居室美化嗜好者所形成的社會世界如何運作?這個社會世界是否具有什麼特質?以及這個社會世界對其嗜好與資訊獲取與表達行為的影響為何?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的取向,以網路民族誌的研究方法及個案研究的模式來進行,研究對象為「愛戀古典同好會」的居室美化部落客,資料蒐集的方法包括網站文本分析及深入訪談。再將所蒐集到的資料以主題分析的方式,將居室美化嗜好歸納為情境、處境、任務與活動、資訊活動、資訊標的、資訊類型、以及資訊來源與管道等七個層次來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居室美化部落客所面對的情境可劃分為住家裝修與日常生活兩大部份,而他們在住家裝修情境中的任務、資訊活動及資訊標的均較日常生活中要複雜、繁重許多,因此他們在住家裝修情境中也會比較密集的進行各種資訊獲取與表達。為了完成住家裝修及日常生活的各項任務與活動,他們所需要取得的相關技能、知識和經驗包括:自我喜好與需求、空間設計知識、美學知識、美感資訊、參考圖像、商品資訊、經驗知識、實務技術資訊、及其他領域知識等九種類型的資訊。本研究也發現,促使居室美化部落客想要給予或表達相關技能、知識和經驗的情境主要有:成果分享、分享新知或新發現、分享經驗和心得、回答或提出討論問題、記錄個人檔案、維持部落格經營、人際互動及拓展人脈等七種。然而他們並不總是願意進行資訊給予與表達,有四種因素會影響他們給予或表達資訊的意願,甚至造成資訊隱匿現象:保護家庭或個人隱私、不願意被模仿或希望保有資訊領先的優勢、社會世界的變化、以及資訊表達的飽和感與倦怠感。研究顯示,居室美化部落客的資訊獲取與表達行為的主要特色在於:(1)他們的任務與活動非常複雜,而且包含大量消費(採購)行為;(2)他們特別重視個人喜好與需求,還有實務與圖像的資訊;(3)他們的資訊管道很多元,而且特別重視人際管道、廠商、網路資源、外文雜誌、及實體空間;(4)部落格不但是他們記錄個人檔案的工具,也是他們資訊獲取與表達的重要平台;(5)資訊表達與資訊獲取都是他們重要的資訊活動,而且資訊表達和資訊獲取兩者之間經常互為動機和結果;(6)隨著人們對嗜好的投入程度的改變,有時可能會在專案休閒者、深度休閒者和業餘者這三種角色間互相轉換;(7)居室美化部落客雖習於資訊表達,但有時也有資訊隱匿的現象。(作者)此外,社會世界對居室美化部落客的影響在嗜好方面主要有:(1)對他們的居室美化嗜好有增強的作用;(2)拓展他們的視野與人脈;(3)發揮團體的力量。而在資訊獲取與表達行為方面的影響則包括:(1)同好們不但是彼此的重要資訊來源、也擴展了彼此的資訊管道;(2)增加彼此資訊表達的情境和動機;(3)挖掘出自己原本潛在的內在資訊。本研究建議居室美化嗜好者,多涉獵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文字資訊;建議圖書館資訊服務可以增加各種圖像類型資訊或實務技術知識的館藏,建立嗜好相關的主題性資源連結、共享、及互動平台,以及在網路資源中提供各種不同領域社會世界的入口網站或部落格連結。並建議未來針對專案休閒者的資訊行為,嗜好者及部落客的資訊行為理論與模式,網路上其他新興社交平台中社會世界成員的資訊行為,以及資訊表達、資訊給予及資訊隱匿等方向進一步進行研究。(作者)
關鍵詞: 深度休閒,資訊行為,資訊獲取,資訊表達,資訊隱匿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地區圖書館網頁無障礙設計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94p.
摘要: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與大學圖書館網站為研究對象,以自動程式與使用者檢測方式,進行無障礙網頁檢測,以瞭解台灣地區圖書館網站之無障礙現況。首先,就無障礙網頁之相關規範與標準蒐集相關文獻進行彙整,之後再依據無障礙網頁規範標準針對國內公共圖書館與大學圖書館進行無障礙網頁檢測,分析檢測項目,歸納無障礙網頁設計最常違反的規範類型,以評估國內公共圖書館與大學圖書館無障礙網頁之表現,作為改善無障礙網頁之基礎。並依據檢測結果,分析影響圖書館網頁無障礙程度之相關因素,供為後續無障礙網頁研究之參考。而為驗證程式檢測之不同優先等級間,確實有無障礙程度上之差異,因此進行使用者檢測。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圖書館無障礙網頁設計實務作法,供作圖書館日後改版、開發無障礙網頁之依據,確實提升圖書館網頁無障礙程度。研究結果發現,公共圖書館網站約有39.62%通過自動檢測,而大學圖書館則約有19.05%通過,可見台灣地區圖書館網站之無障礙空間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經由統計檢定發現,不同類型之圖書館、不同區域之公共圖書館以及大學進入排名與否等,在圖書館網頁無障礙程度之表現顯著不同。以不同類型圖書館而言,公共圖書館在第二優先等級網頁達成率上表現顯著較大學圖書館為佳;而在第三優先等級網頁達成率上,則是大學圖書館表現顯著較公共圖書館為佳。而在區域因素上,不同縣市之公共圖書館表現亦有顯著不同。另外,使用者檢測之結果也確實證明以程式檢測之不同優先等級間,確實有無障礙程度上之差異,由此可見,依無障礙規範所撰寫之程式所進行之無障礙檢測結果與使用者檢測結果具有相當程度之一致性。最後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透過網頁改版提升無障礙程度、進行網頁無障礙檢測維持網站品質、以教育訓練方式提升網頁無障礙空間概念、無障礙網頁設計建議模式。無障礙網頁建議模式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先建立基本的無障礙網頁、第二階段再改善網頁無障礙程度、第三階段則可以達成無障礙網頁空間。網站設計應以不同使用者需求為考量,以無障礙設計方式建置網頁並透過無障礙檢測發掘網站設計之疏漏並加以修正,以使圖書館網站能發揮其應有之服務功能,使所有使用者都能平等取用資訊。(作者)
關鍵詞: 無障礙網頁,無障礙網頁設計,公共圖書館,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