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673 - 68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好書指南:少年讀物.兒童讀物.2009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91p.
摘要: 本書收錄98年度的優銀少年兒童讀物書單、導讀,為讀者、家長及圖書館提供值得信賴的好書資訊。(編者)
關鍵詞: 青少年讀物,兒童讀物,優良讀物,目錄,推薦書目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知識管理系統導入的知識主張研究:以軟體公司顧問師為例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90p.
摘要: 知識經濟時代來臨,企業強調透過知識掌握先機,因而突顯出知識管理的必要性,也興起知識管理系統及相關軟體的資訊服務需求,更顯現出知識主張為個人或組織用以辨識並留存重要知識作為思維與行動原則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從軟體公司的知識管理系統導入顧問師(以下簡稱顧問師)之角度,探究其進行知識管理系統導入服務工作的知識主張,了解其用以判斷、審核與利用各種知識資源,而作為決策與行動之原則基準為何,並嘗試描繪其知識主張形成的過程,期作為組織知識競爭優勢形成的相關研究參考。本研究屬探索性研究,首先利用文獻分析統整文獻並蒐集顧問師之工作資訊或知識,分析歸納作為本研究進行之依據:一、情境中的知識主張研究,可考慮以訪談方法並進行類屬分析較為合適;二、知識主張的驗證方式可歸結為:邏輯判斷、經驗證實或因由、支持聲援、排除與例外等五大原則;三、知識管理系統導入流程作為訪談架構。之後,接續採用深度訪談,進一步探討以下三個問題:一、顧問師的知識管理系統導入工作流程與內容?二、顧問師對於進行知識管理導入服務所認可的最佳決策與行動之原則與模式?三、顧問師對知識管理系統導入服務工作上所認定之專業知識、技能與態度之學習歷程與資料獲取?最後,透過類屬分析與知識主張五大驗證要素之分析,以發現顧問師於知識管理系統導入之知識主張及其形成歷程。本研究發現顧問師的知識管理系統導入服務之知識分類架構,可歸類為:一、流程本身;二、輔導服務;三、人事合作;與四、知識文件製作;其中,以輔導服務層面為核心串連另外三個構面。最後歸納出顧問師進行知識管理系統導入服務上,共有如下多項知識主張:一、六項關於流程的知識主張;二、十八項輔導服務的知識主張;三、四項人事合作的知識主張;以及四、兩項知識文件產製的知識主張。且顧問師形成知識管理系統導入之知識主張的歷程,從新手到資深顧問師的學習進程,基於導入流程之考量以及從基礎至進階的學習層次,依序為:基本職務內容認識、產品系統功能認識、制式導入流程內容、熟悉企業運作模式、客戶領域知識與應用案例累積、向資深或其他顧問師的學習、輔導經驗的累積以及個人的進階再學習等進程。本研究結果能豐富知識管理領域的相關理論,實務上可提供知識管理相關人員的學習路徑,並作為組織實施知識管理以提升知識競爭力之決策參考。(作者)
關鍵詞: 知識管理,知識管理系統導入,知識管理系統導入顧問師,知識主張驗證要素,知識主張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夏日鷺鷥林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90p.
摘要: 和鷺鷥林的觀察一樣,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夏日燠熱的天氣,又臭又髒的鷺鷥糞彈實不太優雅,這部作品沒有描寫優美的場景,但生命本身卻是最壯麗的詩篇。面對風雨的嚴酷考驗,雖然有幾隻新生兒夭折,但當奮力生存下來的小鷺鷥,正一搖一擺的學著跨出腳步,拍拍翅膀學習飛行,不就美得像一首詩,誰能不動容?李潼一向文如其人,書中的許多字句,他也用自己的人生做了最佳印證。當他得知罹患癌症之後,仍然保持達觀堅強的心境,原本醫生宣佈只剩三個月,但他卻勇敢的奮鬥了兩年半,且堅持創作到最後一刻,印證了書中所言:「人活著,就是要證明自己曾經有尊嚴、有價值、有勇氣的存在過。......但只有不放棄生命,愈活愈有勇氣,才比較能享受快樂幸福。這快樂幸福,常常又不是結果,而是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作者的生命歷程,就是一首動人的詩篇,為《夏日鷺鷥林》增添了幾許傳奇的色彩。(編者)
關鍵詞: 生態寫作,青少年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圖書館年報.2009:國家圖書館服務年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86p.
摘要: 2009年是國家圖書館服務年,經過一整年來全體同人的全力投入,成果亮麗。《國家圖書館年報2009:國家圖書館服務年》即為國家圖書館各項業務之努力成果,亦為國家圖書館團隊精神之呈現。(編者)
關鍵詞: 國家圖書館,圖書館年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建構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84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應用共被引分析法與社會網絡分析法,以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為研究對象,進行文獻間的主題相關性分析,希望透過對資訊社會代表文獻之共被引分析與社會網絡分析,能瞭解資訊社會研究所涵蓋的學科領域、文獻之間的集群性、及歷年研究趨勢。本研究以1962年至2010年的資訊社會代表文獻為研究範圍,研究資料取自Webster於2006年所撰寫的《TheoriesofInformationSociety》與《TheInformationSocietyReader》二本著作,經整合後得出89篇代表文獻做為本研究之研究樣本。其次,再以WOS資料庫對此89篇代表文獻進行共被引次數檢索,製成共被引矩陣。除了瞭解代表文獻間的共被引強度外,並以SPSS軟體進行相關係數分析與集群分析,此外,利用UCUNET軟體計算出文獻中心性,及將文獻間的關係繪製成多元尺度圖與社會網絡圖,最後,透過研究年代的區隔,計算不同時段共被引情形的變化,以觀察資訊社會領域發展趨勢。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資訊社會代表文獻被引用次數概況:(1)整體而言,資訊社會代表文獻歷年被引用次數趨於穩定;(2)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受到社會學與地理學領域高度引用。2.「資訊社會」之知識地圖:(1)資訊社會代表文獻共被引次數普遍偏低;(2)資訊社會領域之核心文獻;(3)資訊社會領域可分為社會學、地理學及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子群。3.資訊社會之發展趨勢:(1)資訊社會知識地圖演變;(2)資訊社會共被引次數衰退。本研究結果可應用於館藏規劃與評估,界定重要的圖書文獻來源,有助於圖書館或相關研究單位評估資訊社會相關館藏是否足以支援研究。同時可將研究之分析應用於資訊社會學術研究,提供研究人員近年來資訊社會共被引學科之變化及研究主題趨勢等相關資訊,作為資訊社會學者進行研究規劃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資訊社慧,知識地圖,共被引分析,社會網絡分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指標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81p.
摘要: 大學圖書館在大學環境中扮演教學、研究以及學習的重要角色,同時也身負支援學術研究與教學的使命。因此,追求卓越的服務品質與效率是大學圖書館的重要營運目標之一。圖書館進行績效評估有助於了解其營運優劣,利於作為日後改進或提升營運效能的重要依據。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之指標,期望期望建構出一套適用於國內大學圖書館之績效評估指標,提供大學圖書館實施績效評估時之參考。本研究首先針對國內外既有的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相關國際標準與指標進行整理與歸納,研擬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指標之初稿,並採用德菲法(Delphimethod)實施三回合的問卷調查,藉以整合21位圖書館領域專家小組成員的意見,在多次文字訊息的交流後取得共識,達成指標一致性的意見。研究結果顯示:基於目的、需求不同,大學圖書館實施績效評估所採用的評量工具與模式亦有所不同,又實施全面性營運績效評估對圖書館而言仍有其執行上的困難與限制;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之重要參考評量構面為「資源與基礎建設」、「使用」、「效率」與「潛力與發展」等四大構面;研究結果歸納之27項重點指標可視為進行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時的參考指標。根據本研究之結論,研究者提出四項建議:落實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之實施;彈性運用評量指標,視不同條件篩選或增列指標項目;採用最佳權重分配的評估模式運用績效評估指標;遵循一致性的指標規範與績效標準,建立長期、完整性的質量評鑑資料。後續研究建議則針對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內容與指標項目等四方面說明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績效評估指標,圖書館評鑑,德菲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老年人參與公共圖書館志願服務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例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81p.
摘要: 本研究為探尋公共圖書館老年志工參與志願服務之概況,以臺北市立圖書館老年志工為研究對象,從老年志工的角度出發,試圖探求老年志工最初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與目的、選擇進入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因素、參與志願服務情形(含訓練課程、服務歷程、持續服務的原因)等五項研究問題,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圖書館相關單位參考。在研究方法及取向上,採質性研究半結構深度訪談法為主,其次輔以小型問卷取得研究對象之背景資料,以便與訪談結果互補,以俾對研究對象能有較完整全面性的了解,並能夠對研究問題進行客觀的詮釋,達到貼近老年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歷程及經驗,共計訪談三十名年齡在56至85歲的老年志工。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建議,以供未來相關志願服務機構參考:一、人力規畫方面:建立老年人力資料庫、創造適合老年志工參與的方案。二、志工管理方面:針對不同類型志工進行職前訓練、增加調查志工服務狀況、積極安排老年志工之間的互動機會、擴大館員與老年志工之間的交流、提供老年志工獲得課程資訊的多元管道、強化老年志工的退場機制。三、圖書館活動及服務方面:增加與社區活動的聯繫、建立老年專區及增設老年特殊館藏、辦理圖書館利用及電腦教學課程。(作者)
關鍵詞: 志工,圖書館志工,老年志工,高齡者,高齡志工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創新服務之研究:以台中市文化局圖書館借書得來速服務為例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80p.
摘要: 「創新」對於公共圖書館而言,不僅是提升自我服務品質以滿足讀者多元化資訊需求的動力,更是刻不容緩的行動。公共圖書館扮演著培養兒童閱讀行為之重要角色,所以在推廣兒童服務時就肩負著更重大的責任。現代父母工作和家庭兩頭兼顧,未必有空帶子女去買書或有能力替子女選擇合適的書籍;此外,國內有越來越多的新移民族群在語言不嫻熟和文化隔閡下,也多不敢走進圖書館,更遑論借書教育子女。借書得來速服務是特別針對繁忙父母及有選書困難的新移民族群所設計的創新服務。服務針對學齡前、低年級、中年級及高年級的兒童,為他們先篩選出適合的中英文讀物,以五本童書為一個單位,並用專用提袋裝妥;趕時間或無從選書的父母只要選擇適合自己孩子年齡的「書袋」即可,此外若讀者不滿意書袋中的書籍,亦可自行更換袋中書籍。本研究以台中市文化局圖書館推行之創新服務─「借書得來速服務」為例,探討家長、兒童及非使用者對此創新服務之態度。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訪談法為輔;研究場域為台中市文化局七所圖書館。研究工具為針對使用者及非使用者的兩份問卷,共計各發放210份問卷,回收205份和210份,淨回收率97.6%和100%。訪談對象則分為兒童及館員,共計訪談六位兒童及十位館員。研究結果總結如下:(1)家長與兒童皆對該服務抱持正向的態度。(2)家長與兒童皆認為該服務可於借還服務與說明指引再加強。(3)不同年齡層、教育程度和使用頻率之使用者,對於該服務的態度有顯著差異。(4)新移民族群使用者對於該服務普遍持正向的態度;新移民族群家長之子女則認為服務所選入的冊數量與架上提供的袋數量可再加強。(5)不同年齡和教育程度之新移民族群使用者,對於此服務的態度有顯著差異。(6)家長對於圖書館選書裝袋的創新選書方式抱持正向的態度,但仍認為自己所選的書是優於服務所選入的書。(7)將近七成尚未使用借書得來速服務的民眾,是因為不知道該服務的實施。(8)服務非使用者不利用服務是因為不感興趣、認為自身不需要及認為服務選書裝袋的方式讓他們選書有所限制。(9)就目前現況評估此服務,館員認為服務成效不彰。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七項建議:(1)建構社區導向的借書得來速服務,針對區域特性設定服務對象。(2)創新服務開辦後應持續宣傳、觀察與檢討。(3)針對圖書館的新讀者和新移民族群,館方應循多方管道加強宣傳。(4)借書得來速服務館員選書可就內容、插圖和版型面向作加強。(5)借書得來速服務的借書袋可增加以主題類型為分類的書袋。(6)觀察與歸納出借書得來速服務使用者常更換之書籍,往後館員選書時可避免挑選此類書籍,並建立服務書籍薦選機制。(7)依據各館借書得來速服務辦理情況,適時設立停損點。(作者)
關鍵詞: 創新服務,創新服務使用者,創新服務非使用者,借書得來速服務,家長選擇兒童讀物之態度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圖書館年報 2009年: 國家圖書館服務年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80p.
摘要: 國家圖書館於2008年提出「國家圖書館」2009至2012年中程發展策略計畫」,以為營運方針,並以「持續發展圖書館及圖書館事業:構築世界一流的圖書館,匯聚學術文化泉源,引領知識奧秘,創意無限智慧」為願景。在此為期四年的中程發展計畫中,國家圖書館以5理念、5目標宣示努力達成願景的決心,並在實務操作上以5項策略、27項方案計畫進行理念實踐。上述策略計畫即是「2009國家圖書館服務年」的最高指導原則與業務骨幹。(編者)
關鍵詞: 國家圖書館,年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環抱圖書館.瞭望新紀元:圖書館與國家競爭力:2010論壇建言彙編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78p.
摘要: 為探討未來十年我國圖書館發展的方向,自本(99)年8月底至10月陸續於國家圖書館舉辦「圖書館與國家競爭力—2010論壇」系列共7場論壇,分別就圖書館與社會、科技發展、經濟發展、學術發展、政治發展、教育發展等面向,邀聘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廣泛探討各領域的現況趨勢,以及各界人士對圖書資訊服務的殷切需求,俾以型塑圖書館於提升國家競爭力之具體功能,作為持續辦理第四次全國圖書館會議之重要意見平台。今徵得35位與談貴賓的同意,彙整每位貴賓的建言宏論,集合成帙,期望為國內圖書館界帶來一點新思維。(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學,文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輔仁大學教師使用圖書館期刊行為之研究;A Study on Using Library Journals Behavior of Faculty at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77p.
摘要: 期刊因具學術性高、內容新穎性、傳播迅速的特性,同時也是大學教師在研究與教學上非常重要的資訊來源。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造成電子期刊的興起,教師使用期刊的行為也因此受到影響與改變。本研究旨在探討輔仁大學教師在學術領域上之資訊行為,以及目前教師對期刊資源的使用情形,並進一步探討不同學科領域教師對期刊資源使用之差異。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輔仁大學專任教師為研究調查對象,針對資訊行為、紙本期刊與電子期刊使用情形,以及對圖書館期刊館藏與服務的看法等部分作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教師之資訊需求因研究與教學而產生;(2)期刊(含電子期刊)、圖書(含電子書)、電子資料庫為教師最常使用的資訊類型;(3)教師使用電子期刊的比例高於紙本期刊;(4)使用期刊主要目的大多以研究、教學與保持新知為主;(5)主要的資訊來源來自本校圖書館;(6)利用搜尋引擎為主要尋求管道;(7)圖書館未訂購或停訂資料庫為最大使用問題;(8)多數教師認為未來期刊採購方向,以電子期刊為主,紙本期刊為輔。本研究最後提出以下建議:(1)有關圖書館期刊館藏服務;(2)有關教師的教育訓練;(3)有關圖書館服務行銷;(4)有關教師資訊需求的了解。(作者)
關鍵詞: 期刊,Serials,電子期刊,Electronic Journals,資訊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使用行為,Use Behavior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舊金山博物館之旅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75p.
摘要: 本文作者移居舊金山,本身藝術素養深厚,在台灣時期曾有二十年文化事物的經驗,並曾任職美國在台協會文化新聞組與台北市立美術館。本書帶領讀者們遊歷三十三家當地主要的博物館和藝術單位,並進一步賞析各個博物館的重要藝術收藏;加上書中眾多由各家博物館親自提供的豐富圖版,和每一篇文章後面附上的實用小檔案,提供喜愛藝術文化及旅遊的讀者,到舊金山時有不一樣的選擇。(編者)
關鍵詞: 博物館,美術館,美國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