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4453 - 446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高職學生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127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學生對於學校圖書館之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本研究自編「高職學生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問卷,以國立豐原高商日校一~三年級共143名高職學生為對象,分析不同性別、年級與科別等背景的高職學生對於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之間的差異,以及高職學生之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之間的關聯性,並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之重要發現包括:(一)高職學生最重要的資訊需求,在學校課業方面為「升學相關資訊」;在圖書資訊資源方面為「視聽媒體服務」;在生涯發展方面為「選校選系相關資訊」;在休閒娛樂方面為「各種型態的休閒性資料」;在生活輔導方面為「心理健康資訊」。(二)高職學生的資訊尋求行為,在資訊尋求動機方面為「個人興趣」;在資訊尋求管道方面為「網際網路搜尋引擎」;在利用學校圖書館尋求資訊之阻礙方面為「館藏資源不夠新」;在最終取用資訊的考量方面為「是否容易使用」;在尋求資訊遭遇困難的求助對象方面為「同儕」。(三)高職學生的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之間有顯著相關。(四)不同性別的高職學生對於「學校課業」的資訊需求以及「資訊尋求動機」與「最終取用資訊的考量」等資訊尋求行為有差異。(五)不同年級的高職學生對於「學校課業」、「圖書資訊資源」、「生涯發展」、「休閒娛樂」與「生活輔導」等資訊需求以及「資訊尋求動機」、「資訊尋求管道」、「最終取用資訊的考量」與「利用學校圖書館尋求資訊之阻礙」等資訊尋求行為有差異。(六)不同科別的高職學生對於「學校課業」與「生涯發展」等資訊需求以及「利用學校圖書館尋求資訊之阻礙」與「尋求資訊遭遇困難的求助對象」等資訊尋求行為有差異。依據研究結果,針對高職圖書館規劃與提供高職學生圖書資訊資源服務以及因應高職學生之資訊尋求行為共提出十項建議。(作者)
關鍵詞: 學校圖書館,學校媒體中心,圖書館,問卷調查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學習環境下學生特質與電腦態度分析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126p.
摘要: 本研究以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為例,觀察學生特質、電腦態度以及學生使用數位學習系統時所產生反應等之間的關係。研究之進行透過問卷調查法搜集162份有效問卷樣本,經由統計分析中歸納:不同性別、就讀年級及不同相關學系之學生在使用電腦經驗皆未達顯著差異:不同相關學系之學生或就讀不同年級之學生在電腦態度亦無顯著差異。而不同性別之學生在電腦信心則具顯著差異,學生使用電腦或網路經驗長短的不同,在學生的整體電腦態度、電腦信心與電腦焦慮皆達顯著差異。在數位學習系統反應狀況上,不同年級及不同相關學系的學生在使用數位學習系統內容層面之反應上,達顯著差異。在使用數位學習系統經驗方面,學生使用電腦或網路經驗長短的不同在數位學習系統內容層面之反應亦達顯著差異。(作者)
關鍵詞: 電腦態度,數位學習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國力年鑑.2004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125p.
摘要: 所謂「資訊國力」是指國家應用資訊科技,提升各公私部門之運作品質,所產生的力量,鑑於資訊國力評比之重要性,行政院於2004年進行「我國資訊國力衡量體系」研究計畫,本書即為研究成果。全書分為資訊國力之開展、現狀、推動與未來等4章,並提供統計圖表約六十幅,以及我國資訊國力全球排名等資料,本書中英文線上版,亦可以在「數位臺灣計畫」網站上查閱。(編者)
關鍵詞: 資訊社會,臺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新定義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125p.
摘要: 圖書館的定義是什麼?一般的看法,認為「圖書館是採訪、整理、保存各種圖書資料,以提供讀者利用的機構」。2001年6月,胡述兆教授在《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上發表了一篇短文:〈為圖書館建構一個新定義〉,引起了海峽兩岸的圖書館專家熱烈參與討論;本書收錄當時所發表的論文20篇,包括臺灣11篇,大陸9篇,論述主題涵蓋圖書館的概念、定義以及圖書館學門的探討三方面,是一本值得所有關心圖書館未來發展的人來共同研討,進而為圖書館建構一個可長可久的定義。(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大埔音客語詞典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1246p.
摘要: 本書收錄臺灣大埔音(中部地區客家語言)客語詞語,共26,008條,先按21個聲母音序排列,再細分韻部,各韻部再依客語6個聲調調類排列。每一韻部表格上方列出同音字,依聲調排列,並標示注音符號。每一客語辭目標注臺灣客語拼音、注音符號、華語釋義等。書後收錄往語(即俚語、成語等)456則,按字首筆畫順序排列,另外尚有「客語注音索引」、「客語拼音索引」、「華語注音索引」等。(編者)
關鍵詞: 字辭典,參考工具書,客家語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期刊組織整理與使用之研究-以中央研究院為例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123p.
摘要: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國內外電子期刊組織整理與使用現況、相關議題。並透過訪談與問卷調查,以了解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員與研究助理使用電子期刊情形及期望的電子期刊組織整理方式。組織整理部分並進一步以問卷調查期刊編目員的做法及看法,綜合調查結果,以供相關人員之參考。經研究分析與整理,獲得以下結論電子期刊組織整理方面,一、因訂購而加贈、交換贈送之免費電子期刊需要編目。二、中央研究院電子期刊編目處理方式採單一書目記錄為主。三、電子期刊聚集資料庫需要納入Webpac。四、代理商已解決書目記錄中url變動性問題。五、電子期刊書目記錄可提供多個url。六、刊名、電子期刊全文連結點、出版者及出版年、可使用年代範圍、刊期書目資訊有助於選擇取用電子期刊。電子期刊使用方面,一、Weblist、Webpac是中央研究院常用的電子期刊組織整理方式。二、Weblist、Webpac是使用者期望的電子期刊組織整理方式;而期刊編目員期望的是整合性介面。三、電子期刊使用情形:電子期刊使用頻率高;對學術研究很有幫助;主要目的是協助完成研究;慣用電子版但不贊成取消訂閱紙本;慣用格式是PDF;最大困難是要輸入帳號及密碼;未來應加入更多學術性強的期刊。四、應有協商代表爭取電子期刊永久使用權及合理使用範圍。五、院內使用採IP管制方式;院外使用以廠商提供的帳號密碼為主。六、不同學科背景之使用者對電子期刊使用有明顯差異。研究建議:對中央研究院圖書館的建議,一、電子期刊Weblist、Webpac描述項目應滿足使用者需求。二、宜採紙本、電子期刊兩種版本並存模式。三、解決無法連結有使用權的電子期刊。四、整合性介面之推廣。五、訂定電子期刊編目政策。六、館員應與期刊代理商密切聯?,了解最新電子期刊服務。七、向代理商爭取院內使用電子期刊完全採IP管制。對中央研究院圖書館之期刊出版社、代理商的建議,一、加入更多學術性強的期刊,提昇內容權威性。二、出版更快速。三、圖文分離處理。四、提供清楚的電子期刊PDF檔。五、加強電子期刊回溯年代。六、解決禁刊問題。七、解決連結ImpactFactorofJCR問題。(作者)
關鍵詞: 電子期刊,中央研究院,組織整理,電子資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人格特質與職務選擇相關性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123p.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當前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的人格特質取向、職務選擇之相關因素、國內大學圖書館館員在職務選擇上之差異及大學圖書館館員人格特質取向與職務選擇之相關程度,以期做為圖書館人力資源資理在遴選人才、培育人才、運用人才與留住人才時之參考與建議。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之蒐集與分析。針對公私立大學院校以立意抽樣抽出的16所大學圖書館館員為對象進行調查。根據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大學圖書館館員之人格特質取向,依序為和善性、嚴謹自律性、開放性與外向性,以具情緒敏感性特質最少;對於職務選擇因素各構面的重視程度,以「工作氛圍」的重視程度最高,其次依序「環境舒適度」、「公平性因素」、「專業性因素」、「升遷發展因素」、「家庭因素」。女性館員對於「工作氛圍」與「公平性因素」的重視程度顯著高於男性。年齡於35歲的館員對於「升遷發展因素」的重視程度顯著高於41歲以上的館員。服務年資在6-10年的館員對於「家庭因素」的重視程度顯著於服務1年以下與21年以上的館員,服務1年以下的館員對於「升遷發展因素」的重視程度顯著高於服務6年以上的館員。具和善性人格特質之館員重視「工作氛圍」、「專業性因素」與「環境舒適度」。具外向性人格特質館員重視「工作氛圍」、「專業性因素」與「公平性因素」。而開放性人格特質之館員對「工作氛圍」、「專業性因素」與「環境舒適度」。嚴謹自律性人格特質館員對「專業性因素」、「升遷發展因素」較重視。情緒敏感性人格特質對「家庭因素」則較重視。本研究結果建議大學圖書館在職務調動時,應適度考慮到館員的人格特質因素,將有助於達成適才適所的用人原則;穩定大學圖書館職務,應營造圖書館整體工作的和譜氣氛;專業因素對大學圖書館館員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主管應該致力提昇圖書館服務的專業性。(作者)
關鍵詞: 職務選擇,人格特質,大學圖書館館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北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圖書館使用現況之探討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121p.
摘要: 研究者從事教職以來一直都在交通邊陲地區的學校服務,發現偏遠地區的學生文化刺激不足、學生的家庭教育功能低落,其情況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成效。從林林總總的文獻報告中,可以明瞭學生善用圖書館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圖書館法第四條內容指出,不論是在一般地區學校或偏遠地區學校,學校都要有圖書館的設備。而校內師長若能妥善規劃學校中的圖書館,並教導偏遠地區的學生能善用圖書館學習,使學生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引發出探討偏遠地區學校圖書館的利用現況並瞭解師生使用圖書館的需求及問題。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瞭解台北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圖書館經營現況。研究面向包括學校圖書館負責人、學校教師及學生。再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及建議,供有關單位參考。本研究主要以問卷調查為研究工具,針對台北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共有十五所,以普查的方式進行調查,並輔以訪談,使問卷結果更趨於真實。根據上述普查進行研究分析獲致之結果:偏遠地區學校圖書館一、未有正式的組織人力編製,無法發揮圖書館經營效益。二、館藏普遍不足及無法適時充實新書,滿足師生需求。三、圖書館利用教育不活躍。四、圖書館利用教育實施困難因素,主要的原因為圖書館人員不足(60%),其次為硬體設施不足(47%),學生學習動機不強(27%)。五、教師都贊成圖書館利用教育是重要及對學生的學習是有成效。六、學生使用圖書館時最常遭遇的困難為找不到資料,其次為對圖書館內的資料不感興趣。(作者)
關鍵詞: 偏遠地區,學校圖書館,圖書館利用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文財經新聞內容標誌實作研究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121p.
摘要: 報紙是人們在閱讀新聞的主要媒介,而純淨的新聞報導現在是越來越少見,如果能夠有個模式可用來驗證比對新聞的內容,應可提升新聞的品質並導正目前新聞寫作的風氣。有鑑於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制訂中文財經新聞標籤集以及進行中文財經新聞內容標誌實作,並建立一套新聞驗證模式,讓數位新聞可藉由此模式比對出數則新聞內容的異同及其價值判斷。由文獻中得知目前新聞的內容標誌在實務上幾乎未見,在學術研究上也不多,因此新聞數位至今仍未有更進階的應用,讓數位新聞的內容更有價值。本研究希望能拋磚引玉,並為後續相關研究奠基,主要針對新聞的內容來進行標誌,而非僅止於後設資料(metadate)。為此,本研究採用文獻調查法、財經新聞樣本分析,以及非結構性訪問等方法進行研究。本研究的結果分析有以下七點:(1)找出經濟犯罪新聞的內容特性,(2)以形式與性質分可整理出財經新聞的知識結構,(3)建立了初步新聞驗證的步驟與價值判斷的比對模式,(4)本研究的初步新聞驗證可作為導正新聞寫作、提升新聞品質的依據,(5)本研究可幫助解決中文財經新聞交換的問題,(6)標誌新聞內容可幫助提高檢索的精確率,(7)本研究制定的標籤集若能持續修訂可以更趨於客觀。本研究的後續研究與建議有以下三點:(1)報社或新聞媒體應開始標誌新聞的內容,(2)標誌其他新聞類別,(3)修改並設計更便利的新聞標誌工具及合適的檢索平台。但本研究受限於技術背景與樣本數量的限制因而未及更進一步,在有限的時間與人力資源下,還有許多不足或尚待克服的困難,後續研究者若能就此持續發展,相信會為中文新聞內容標誌帶來更進步的發展。(作者)
關鍵詞: 標誌語言,新聞驗證,文件格式定義,標籤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北縣文化資產手冊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121p
摘要: 社會大眾耳熟能詳古蹟之一的林本源園邸,是全臺唯一的園林類古蹟,也是臺北縣眾多古蹟類型之一。本書透過介紹林本源園邸、明志書院、十三行遺址等55處北縣古蹟、歷史建築等法定文化資產,籍由其等級類別、位置、創建年代等資料性文字概述,提供讀者對北縣法定文化資產有全面性概念,進而由其歷史沿革、特色描述,提供讀者看見前人的文化與生活智慧,並可作為走訪古蹟的最佳指引。(編者)
關鍵詞: 文化資產,地方文獻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文言文字典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1215p.
摘要: 本字典屬中型文言文工具書,提供中等語文程度以上之學生、語文教師、社會人士研習古文之用。編輯宗旨以科學性與實用性為原則,以臺灣地區之標準字體為準,收錄單字10,165個(不包括異體字),範圍溯至先秦兩漢典籍,全書按214個部首順序排列,每一單字之下,列出國語注音、漢語拼音、本義、引申義、例句、出處、解形、辨析等。正文後附有「總筆畫索引」及「中國歷史年代簡表」。(編者)
關鍵詞: 字辭典,參考工具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孫文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120p.
摘要: 本書讓讀者看漫畫讀歷史、了解孫文先生的豐功偉績,歷史不再只是呆板的文字,結合了漫畫的活潑呈現,透過第一手圖片和文字資料的解說,可充分獲知孫文的生平梗概、時代背景、事功貢獻或作品價值,讀名人傳記是學習人生教訓最精省的途徑。(編者)
關鍵詞: 孫中山,個人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