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785 - 279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預印本開放取用對學術傳播之影響:以物理學門為例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48p.
摘要: 學術傳播是各學門領域研究人員傳遞學術資訊與研究成果的過程,藉由此過程的不斷循環、創新,人類知識也隨之逐步往前推進。傳統以正式學術出版為主的學術傳播體系,近年來由於期刊價格高漲與市場壟斷等問題,引發所謂學術傳播危機,因應而生的開放取用運動,則憑藉著電腦與網路科技發展,期待為學術傳播帶來新的發展面向,而其中電子預印本開放取用亦成為學術資訊傳播交流的重要選項之一。電子預印本典藏庫收集學術論文作者主動上傳的電子預印本,以提供檢索與全文取用,形成電子環境下一種自由、開放的學術傳播模式。透過電子預印本典藏庫的運作,研究人員得以快速、廣泛地傳遞最新的資訊與研究結果。國外研究顯示電子預印本在網路時代學術傳播轉型中扮演著新的角色與功能,並因不同學門學術傳播的差異性,而有發展與利用程度的不同。物理學門則為其中的先驅與翹楚,因此本研究乃以物理學門為例,一方面從開放取用角度探討電子預印本在學術傳播轉變中的角色與功能,另一方面則藉由調查國內物理學門研究人員對電子預印本的認知與利用情形,以作為學術傳播相關研究、其他學門電子預印本或開放取用相關議題研究之參考。研究結果顯示我國物理研究人員利用電子預印本典藏庫的歷史甚久、利用情形甚為普遍,發表、引用電子預印本的人數與篇數呈逐年穩定成長的情況,而在不同主題領域間亦有利用程度上的差異。電子預印本典藏庫增進學術傳播的速度與範圍,是一項革命性的發展,對我國物理研究人員的學術資訊傳播而言,具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多數受訪者認為使用電子預印本典藏庫確實影響其使用正式出版期刊的情形,並有高達九成的受訪者同意使用電子預印本典藏庫確實改善其學術傳播方式。而電子預印本典藏庫對學術傳播的影響,不在於與傳統正式出版期刊的取代或消長,而在於促進學術資訊流通的速度與廣度、有助於弭平學術資訊落差以及平等、開放取用概念的充份落實。(作者)
關鍵詞: 電子預印本,學術傳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在職學生資訊素養與職業技能相關性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47p.
摘要: 隨著資訊時代來臨,以往技專教育講求培養一技之長的宗旨,面臨到終身學習的挑戰,而資訊素養教育無疑將是輔佐在職生最重要能力之一。為探究當前在職學生資訊素養與職業技能的關係,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進修推廣部回流在學之在職學生進行實證研究,在有效問卷856份下,本研究調查發現:一、在職學生在「資訊素養量表」的得分,屬於中等程度,各層面中,以「瞭解資訊倫理」之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有效利用資訊」、「評估/組織資訊」、「取用所需資訊」、「認知資訊需求」。在職學生在「職業技能量表」的得分上,亦屬於中等程度,各層面中,以「專業技能」之得分最高,其次才是「基礎技能」。二、在職學生背景變項在資訊素養量表與職業技能量表上,除行業別外,會因性別、年齡、行業別、職務別、累計年資、目前月薪、目前就讀學制的不同而有差異。三、在職學生在資訊素養量表之得分中,低、中、高三組在整體職業技能、各層面及關鍵因素上,均有顯著差異;同時,不論在「整體職業技能」「基礎技能」、「專業技能」及各層面關鍵因素的得分上,高分組均顯著優於中、低分組;中分組顯著優於低分組。四、資訊素養與職業技能的各個層面的相關係數皆達顯著水準,且呈現正相關;整體資訊素養和整體職業技能的相關係數也達顯著水準,且呈現正相關。本研究建議:一、在職學生資訊素養能力方面:1、加強圖書館資源的瞭解,促進認知資訊需求的能力;2、活用資訊檢索策略,提升取用所需資訊的能力;3、加強科技使用能力,促進資訊利用效能;4、建構評估篩選資訊的準則,提高獲取正確資訊的能力;5、熟悉正確引用資料的格式,加強合法取用資訊之能力。二、在職學生職業技能方面:1、增強外語能力,提昇工作能力;2、強化研究開發能力,掌握市場商情資訊;3、由作中學習,促進專業知能的更新。三、在學校方面:1、應持續提昇在職學生資訊素養能力與職業技能;2、實施資訊素養教育課程,提升在職學生資訊素養與職業技能的表現;3、積極提升基礎技能,培養多元的職業技能;4、針對不同背景之在職學生,加強其資訊素養與職業技能;5、將圖書館作為延伸學習的教室,積極推廣圖書館利用教育。(作者)
關鍵詞: 資訊素養,職業技能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期刊文獻的引用分析學科領域的內涵與影響:以資訊科學為例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46p.
摘要: 本研究以JASIST、InformationProcessingandManagement、JournalofInformationScience及JournalofDocumentation等四種最具代表性及影響力的資訊科學期刊,應用書目計量學與引用文獻分析之研究方法,分析資訊科學期刊文獻的引用與被引用情形,藉此暸解資訊科學之主題範疇與其研究趨勢。首先利用布萊德福定律,分析引用資訊科學期刊文獻之分佈現象,進一步界定引用資訊科學文獻之核心期刊。再者,利用WebofScience資料庫所提供的主題類別及LISA資料庫所提供的代表文獻之主題意義的敘述語欄位,進行統計分析,量化分析引用資訊科學的文獻及資訊科學被引用文獻之主題分佈情況,藉以深究文獻所涵蓋的主題意涵,進一步找出資訊科學領域之最常被引用的作者及文獻。引用文獻之研究樣本取自WebofScience資料庫,透過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與Arts&HumanitiesCitationIndex等三個引用文獻索引資料庫,跨領域廣泛蒐集資訊科學被引用的期刊文獻,總計3,989筆有效的書目資料,進而經由被引用文獻蒐集引用文獻的樣本,總計32,310篇。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32,310篇引用資訊科學的期刊文獻,分佈於1,458種期刊中,前七種期刊即能獲得超過半數的引用文獻,其中623種期刊僅有一篇與資訊科學相關之引用文獻。根據布萊德福分區法及布萊德福-齊夫圖解定律的分析,得知資訊科學引用文獻不太符合布萊德福定律,少數期刊佔總體文獻相當大的比例,亦即資訊科學引用文獻的分佈具有分散的特性。二、JASIST、InformationProcessingandManagement、JournalofDocumentation、Scientometrics、AnnualReview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ProceedingsoftheASISTAnnualMeeting及JournalofInformationScience等七種期刊為資訊科學領域的核心期刊,其中本研究的樣本期刊即占了四種。核心期刊主要為資訊科學與圖書館領域的期刊,可以看出資訊科學引用大量自我領域的文獻,與別的學科文獻交流不足且不活躍。三、引用資訊科學的文獻分屬於61種學科,以科學類居多、社會科學類次之,藝術及人文類引用資訊科學文獻最少。資訊科學引用文獻之學科領域影響廣泛,其中以「電腦科學」及「資訊科學與圖書館學」引用居多。四、資訊科學被引用之核心主題偏重於探討資訊儲存與檢索之相關議題,再者,有關於學術傳播與引用模式及架構方面的研究,亦為資訊科學之重要研究領域。此外,網路發展與應用也是一重要的研究趨勢。五、四種資訊科學期刊中,JASIST被引用的主題範圍較為廣泛,且其主題排名順序大致依循著資訊科學之主要主題排名。InformationProcessingandManagement被引用的文獻則偏向於資訊儲存與檢索。JournalofDocumentation被引用文獻主題著重於模組及技術服務。JournalofInformationScience則因樣本數過少,分析結果不顯著。六、資訊科學高被引用文獻以資訊儲存與檢索、科技與專業傳播及資訊需求與尋求為主,其中以資訊儲存與檢索相關的文章最多。資訊科學被引用第一名的文獻是Deerwester所著的Indexingbylatentsemanticanalysis,被引用次數高達531次,Saracevic則是高被引用篇數最多的作者。七、本研究中界定高被引用作者共計25位,高被引用作者主要是在大學服務,以任職於圖書館學相關科系居多,研究專長多以資訊檢索及資訊計量學為主,這些作者可以說是資訊科學界的核心領導作者。(作者)
關鍵詞: 資訊科學,引用文獻分析,書目計量學,布萊德福定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音樂系教師對音樂性非書資料館藏檢索需求之研究:以東吳大學為例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45p.
摘要: 本論文主要目的在探討大學音樂系教師使用音樂性非書資料之檢索需求。本研究是以大學音樂系教師為研究對象,採用文獻內容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以「音樂性非書資料檢索方式之現況」、「音樂系師生使用音樂性非書資料之檢索方式」及「音樂系師生使用音樂性非書資料之檢索功能需求」等三大面向,透過音樂專門學科領域之使用者的觀點評估館藏系統使用之現況,以分析現有館藏系統在音樂性非書資料檢索時應具備的功能及特性,並瞭解大學音樂系教師檢索時所遭遇困難和問題,綜整歸納探究符合大學音樂系教師對館藏音樂性非書資料之檢索需求,以提供未來大學圖書館在建置音樂性非書資料館藏系統時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音樂性非書資料,檢索需求,資訊需求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都市美感心體驗:公共藝術的多元‧跨界‧場域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45p.
摘要: 此書針對不同主題的公共藝術建設做介紹、分析,並推廣。除介紹國內藝術建設外,也介紹在國外實地觀摩的德國卡賽爾第十二屆文件展、敏思特第四屆國際雕塑展,以及荷蘭鹿特丹與海牙的公共藝術等。更以圖文並列、中英對照的方式,介紹及說明公共藝術的重要性與象徵性、以及創作構思等。希望使讀者深入體會公共藝術的主題,及其對社會的意義,與它所帶來的視覺饗宴。(編者)
關鍵詞: 臺灣公共藝術,德國公共藝術,荷蘭公共藝術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效率王筆記戰略
出版日期: 200712
頁次: 144p.
摘要: 總是記不清今天明天有哪些約會?在繁雜的工作中不得脫身?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之中,是否常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搞定雜亂筆記的解答就在你的小冊子裡!」第一本教你有效記事的完全戰略,讓你快速有效率、有系統的做筆記,朝未來的目標大步邁進!本書分為三個部分。針對個人的人生目標點亮一盞明燈,如何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該如何確實朝目標邁進?「雜亂退散筆記術」教你人生有夢,築夢踏實。還有各式各樣的系統化表格,讓你不論是在職場工作,或是日常生活,都能有效管理,有效完成所有工作!(編者)
關鍵詞: 筆記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兒童圖書館閱覽座椅使用現況之研究:從人因觀點切入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44p.
摘要: 兒童圖書館是除了家庭、學校環境之外,另一個提供兒童學習教育的地方,培養兒童閱讀與思考能力的最佳場所。根據調查,兒童的坐姿在今日生活中正快速的惡化,其原因之一便是使用不合適的座椅而造成的錯誤姿勢所致。坐姿不良而導致的傷害多為肌肉骨骼系統方面的疾病,包含脊椎側彎、椎間盤突出、下背痛等,此外亦會造成近視以及影響學習效率,實不可輕忽。總之,關注此一議題並營造一個適合兒童閱覽的兒童圖書館是重要的。本研究目的為瞭解台灣地區兒童圖書館閱覽桌椅的樣式及尺寸規格、兒童使用閱覽座椅的坐姿情況、選擇閱覽座椅之考量依據,並透過調查兒童及家長的看法,瞭解兒童使用兒童圖書館閱覽座椅的使用狀況、人因觀點及建議事項。本研究採文獻分析、觀察法及問卷調查三種方式,以大台北地區的兒童圖書館為研究機構,包含台北市立圖書館兒童室、國立台灣圖書館親子資料室、財團法人國語日報兒童圖書館之7至12歲的國小兒童及其家長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共計調查了72位兒童及48位家長,研究結果如下:一、A館桌椅樣式較多元且數量較多二、B館提供可調式人因工程座椅三、C館提供符合低、中、高年級的合適座椅四、兒童錯誤尋找不合適座椅五、兒童坐姿情形普遍不佳六、兒童選擇座椅以造型及顏色為重七、家長則以尺寸規格為考量依據八、兒童使用兒童圖書館座椅頻率遠高於地板九、多數家長不希望小孩在地板上閱讀十、兒童認為座椅過高及缺乏椅背是最不舒適的座椅十一、兒童使用不合適座椅最易引起腰背、腿腳部位不舒服十二、兒童人因觀點差、家長人因觀點佳十三、兒童及家長面對不適座椅時皆採取無所謂的消極處理方式十四、兒童及家長並不希望館員主動介入協助兒童尋找合適座椅十五、合適座椅種類及數量是影響兒童尋找座椅的容易度及滿意度的因素十六、兒童人因認知、人因考量、人因行為越佳則身體發生不適經驗比例越低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一、給兒童及家長之建議(一)加強兒童人因教育(二)加強家長的人因行為(三)家長鼓勵、協助兒童正確坐姿的保持二、給館員及兒童圖書館之建議(一)改善座椅現況、加強採購合適性座椅(二)兒童圖書館舉辦人因健康等活動(三)暢通讀者與館員之間的溝通管道(四)兒童圖書館空間規劃、指標清楚(五)兒童圖書館人因委員會的設置(六)圖書館學會制定法條並加以推動。(作者)
關鍵詞: 兒童圖書館,人因工程,人體計測,閱覽座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產業資訊分析機構之知識盤點研究:以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為例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44p.
摘要: 本研究以知識盤點方式探究產業資訊分析機構中資訊分析人員之知識流。並以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為個案研究對象,藉由系統化知識盤點方法,包括問卷及深度訪談,分析該機構資訊分析人員之資訊需求、資訊分享管道、過程、及成效,最後嘗試呈現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的光電產業知識地圖。盤點的範疇主要包括:資訊分析人員對機構知識管理的認知、個人的知識清單、及對資訊服務單位之需求等。研究結果顯示資訊分析人員的知識管理認知程度與預期有落差、在個人資訊需求上較仰賴即時性資訊、資訊分析人員之專業知識吸收管道仍有不足、及資訊分析成果之外顯化程度仍有不足等。研究結果有助於產業資訊分析機構改善組織知識管理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光電產業,知識盤點,知識清單,知識地圖,知識流,知識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電機電子領域期刊文章合著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06
頁次: 143p.
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我國台灣地區近二十年(1986-2005年)電機電子領域期刊文章之作者的合著情況,以收錄在SCIExpanded資料庫中的電機電子領域之期刊文章為研究對象,主要是利用書目計量分析,並輔以社會網絡分析,分別從整體概況、國家層次及機構層次進行探討。期望藉由不同層次與面向的合著分析,能對我國電機電子領域期刊的作者合著型態有更全面且深入的了解。研究結果顯示,就整體概況而言,我國電機電子領域期刊文章的作者趨向於合著,整體的合著率為90.23%,二十年來合著率穩定;平均作者數隨著時間呈現增加的趨勢,整體的平均作者數為3.04人,以2至3位作者為最主要的合著型態,但合著作者數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國家層次而言,整體平均國際合著率為10.87%;以一個合著國為主要的國際合著情況,其中以美國為最主要的合著國家,近年來台灣與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韓國、香港的合著關係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此外,國際合著文章之平均被引用次數較無國際合著文章之平均被引用次數高。機構層次而言,國際合著以美國的學術機構為主要的合著對象;國內各機構合著對象的選擇,與地理位置有密切關聯,且合著型態會因機構類型而有所差異。(作者)
關鍵詞: 合作研究,合著,書目計量,社會網絡分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期刊對大學圖書館紙本期刊刪訂影響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41p.
摘要: 期刊能迅速掌握各學科領域之發展,具內容新穎、報導深入以及出版傳播迅速等特色,是大學圖書館支援教學與研究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館藏。然而,當期刊經費急遽攀升,圖書館卻普遍面臨預算停滯或縮減的窘境時,刪訂期刊成為圖書館在館藏管理上重要的程序。隨著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跨領域的匯集性全文資料庫及電子期刊成為學術傳播的新寵,也迫使圖書館必須更進一步仔細分析現有期刊館藏的內容與重新檢討期刊館藏的發展策略,且同時必須在紙本或電子二者之間作出訂購的決策。本研究藉由文獻研究法、訪談法以及問卷調查法,探討電子期刊對國內大學圖書館紙本期刊刪訂的影響,最後根據研究分析結果,歸納出研究結論並提出建議。為收集更多意見使問卷內容完備,首先針對四所大學圖書館進行訪談,再以國內大學圖書館為問卷調查對象,共寄出67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61份,回收率為91%。根據研究結果獲得結論如下:一、圖書館持續刪訂西文紙本期刊,訂購數量普遍減少;二、圖書館訂購電子期刊的費用持續增加,電子期刊館藏數量快速成長;三、電子期刊或匯集性全文資料庫的出現以及圖書經費不足同為影響紙本期刊刪訂的最重要因素;四、匯集性全文資料庫對紙本期刊刪訂有重要的影響性,具使用單一檢索介面可同時查詢多家期刊出版社的優勢,但卻有出版時間差的嚴重限制;五、電子期刊大量交易套裝銷售模式可提供圖書館更多的期刊資源,但無法有效降低期刊訂購成本;六、大學圖書館未來的期刊館藏發展策略將以電子期刊為主;七、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是圖書館期刊館藏發展與服務的重要理念;八、電子期刊產品計價模式複雜是圖書館在建立電子期刊館藏時最常遭遇的困難;九、積極參加聯盟與提供整合查詢介面是圖書館發展電子期刊館藏時最常採取的因應方式;十、永久性檔案與價格是圖書館發展電子期刊館藏時最為關心的議題。依據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六點建議:一、圖書館應積極建立電子期刊館藏發展政策;二、圖書館聯盟應強化深層合作並與國際接軌;三、圖書館應重視電子期刊取用的問題;四、圖書館應重視館員繼續教育的需求;五、圖書館應建立電子期刊評鑑的機制;六、圖書館應關心永久性檔案的相關發展。(作者)
關鍵詞: 電子期刊,匯集性全文資料庫,期刊刪訂,大量交易,期刊館藏發展,電子期刊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碩士生對資訊素養之熟練度與態度之調查研究-以亞洲大學為例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41p.
摘要: 資訊素養是碩士生應具備的現代公民基本學業能力之一,具備足夠資訊素養的碩士生能以符合倫理的適當方法有效地取得、評估並利用資訊,進行批判性思考,以解決自身資訊需求。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亞洲大學碩士生對資訊素養之熟練度及態度,並探討對資訊素養之熟練度及態度二者間是否具有相關。本研究以台中亞洲大學1至2年級碩士生508人為研究對象,於95年11至12月施行調查,先採用問卷調查法取得327份有效問卷,進行量化的統計分析後,針對問卷統計之研究結果,透過訪談法了解9名受訪者對於各個研究問題之看法,進一步蒐集研究資料以達成研究目的。依據研究結果所獲得的結論為:(1)亞洲大學碩士生自評對資訊素養各面向能力均已具有相當的熟練度,較熟練者為資訊倫理,較不熟練者為資訊評估,不同學院間僅資訊評估面向有差異但差異不大,1、2年級碩士生之資訊素養能力熟練度則有差異,2年級在各面向皆高於1年級;(2)亞洲大學碩士生認同各面向之重要性,其認為資訊利用的重要性最高,資訊獲取的重要性較低,不同性別及學院碩士生在資訊利用面向達到顯著差異,曾否參加資訊素養指導課程的碩士生在資訊需求、資訊獲取及資訊倫理等3面向有差異;(3)亞洲大學碩士生整體資訊素養能力熟練度與態度二者間具有正相關,熟練度與態度二者之資訊需求、資訊獲取、資訊評估、資訊利用與資訊倫理等各面向間亦有正相關。根據研究結果對亞洲大學提出五項建議:(1)碩士生可先加強較不熟練之資訊評估面向,次則強化資訊需求與資訊獲取之熟練度,以便確認資訊需求範圍及特性,縮短資訊獲取的時間,才能有效能又有效率地獲取所需資訊,增加運用於資訊評估與整合的時間,以便有效運用資訊與呈現作品;(2)圖書館可於資訊素養之相關指導課程中,加強宣導資訊獲取之重要性,提升碩士生資訊獲取之熟練度;(3)圖書館應持續加強施行資訊素養之相關指導課程,並於課程中加強資訊評估與資訊利用相關技能之訓練;(4)圖書館可研擬針對碩士生一年級加強提升資訊素養之計劃;(5)研擬測量碩士生資訊素養之工具,了解碩士生之資訊素養熟練度,以便依據熟練度設計亞洲大學碩士生資訊素養相關課程。(作者)
關鍵詞: 資訊素養,碩士生,資訊素養標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立高職學校圖書館網站好用性探討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41p.
摘要: 為因應數位化資訊時代及世界各國教育改革之潮流,我國在教育部推動下全國各公立高職皆有建罝自已的圖書館網站,以增加師生溝通的管道與共享校內數位化的資源。雖然大部份的學校皆已完成網站的建置,然而部份高職圖書館網站內容卻參差不齊,不符合使用者需求。圖書館網站就像是引導讀者進入知識寶庫的萬能鑰匙,讀者上圖書館網站的機率將比親自到圖書館造訪還高。高中職圖書館網站在未來的學校教育中究竟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面對e世代文化的衝擊,圖書館網站服務是否能滿足使用者的資訊需求?學校圖書館網站的設計是否是以學生使用者的觀點來設計?還是以圖書館網站的功能性來設計,圖書館究竟該如何協助使用者取得有用又可靠的資訊服務?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關心的話題。綜觀國內外相關文獻,至今對公立高職圖書館網站好用性(Usability)探討仍缺乏相關完整的研究。有鑑於此,研究者擬從使用者角度切入,探討公立高職圖書館網站好用性的評估,進而提供學校能設計更適切的圖書館網站之評估指標,以吸引更多的學生使用圖書館網站。本研究建立六大構面、二十八項指標作為公立高職學校圖書館網站好用性評估標準。六大構面分別為圖書館網站、內容性、權威性、連結性、新穎性、可得性、交流性。(作者)
關鍵詞: 好用性評估,好用性,高職圖書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