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833 - 284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95年度臺北市立圖書館年刊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20p.
摘要: 為滿足民眾對圖書館的需求,本館持續拓增服務據點,95年度新設據點包括:OpenBook西門智慧圖書館以及改建完成的北投與石牌等2所綠建築圖書館。95年是本館品質精進的一年,除在西門捷運站設立第二座智慧圖書館、開辦以手機簡訊進行逾期歸還圖書催還作業、推動6-18個月嬰幼兒「Bookstart閱讀起步走」系列活動,以及北投、石牌二座綠建築落成啟用外,在國際交流方面亦有重要斬獲。其中智慧圖書館更榮獲臺北市政府市政品質獎創新獎第1名。未來本館將持續秉持服務第一的理念,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95年度各項國際交流成果包括:持續與上海圖書館進行館員交換、95年度與韓國京畿道圖書館、法國里昂市立圖書館建立圖書交換的合作關係、積極參與國際會議、安排並接待溫哥華公共圖書館總館長保羅.惠特尼(PaulWhitney)來臺參訪行程。在與國際接軌學習先進國家公共圖書館的優點、分享公共圖書館經營理念與增進國際社會對臺北市之認識上,又向前邁進一大步。本年刊彙集本館過去一年的服務成果,與全體市民及圖書館同道分享,期能獲得認同與迴響,並歡迎各界不吝給予批評指正。(編者)
關鍵詞: 臺北市立圖書館,年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身心障礙者對政府網站的無障礙網頁使用狀況調查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20p.
摘要: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針對網站管理者以及設計者的需要,於九十一年六月訂定我國的「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以建立具體的無障礙網路推廣目標與策略。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身心障礙人士(研究參與者計5位)之使用需求及檢視行政機關網站(74個網站)是否符合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特別是與身心障礙者福利相關機構(社會福利、醫療院所、金融、交通鐵路、郵政、電信等)之檢視。對各機關網站之建議事項,俾利作為未來資訊網站製作無障礙資訊網的參考,期使無障礙網路空間能更貼近身心障礙人士的實際需求。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問題為:一、政府機關網站推動無障礙網頁的狀況分析。二、身心障礙者使用電腦及網路的狀況分析。三、身心障礙者瀏覽政府網站可及性分析(以4個網站為例)。研究發現目前各級政府機關通過符合第二優先等級(AA)比例有待提升,以本次調查的72個政府網站中,僅35個符合第二優先等級以上,所佔比率僅達48.6%;而網站張貼標章和檢驗通過標章有15個網站有不一致的現象,不符合的比例高達20.8%,甚至其中有10個網站並無檢測資料,但卻在網站首頁張貼標章。現今社會及教育資訊化的狀況良好,普遍來說受試者接觸網路的時間都有六年以上,電腦及網路相當普及,幾乎成為每個人家中的基本配備。在網路上都會的活動有「使用搜尋引擎搜尋資料」、「使用網路即時傳呼軟體」、「通信」,而「理財」則是所有受訪者都沒有的網路經驗。並認為網際網路對他們來說可以「增廣見聞」、「認識朋友」及「自在地表現自己」。他們喜歡的網站都屬於入口網站類型或是網誌類型,入口網站以「雅虎奇摩」為代表,網誌網站則是「無名小站」。對於身心障礙者來說這四個網站中,在測試網頁瀏覽過程中並沒有對他們造成太大的問題與困擾。對於網站的搜尋,受試者大都只會使用雅虎入口網站來搜尋,而少用其他的搜尋引擎,關鍵字的設定多為簡短而片段的辭句,很少使用複合語句(進階搜尋運算子,如:「+」、「OR」)等來做進階搜尋。造成困擾的原因往往是因為網頁的可用性欠佳,如:台鐵的網站出現無法顯示網頁、設計不良的網頁讓使用者混淆(台大醫院的神經科、精神科)、網站設計者設計網頁所用的語彙與使用者習慣不同(Adobe公司提供下載軟體的網頁使用詞彙為continue而非使用者慣用的download)等。要持續關注與檢測無障礙網頁,並提昇使用者正確的資訊態度與素養,透過網路匿名的特性,讓身心障礙者感覺比較自在,由於網路上資訊取得容易,很容易就可以下載各式的影片、音樂、軟體、圖片等,如何導正其電腦態度與資訊倫理,以免誤觸法律。目前網路的搜尋功能,普遍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打了一個關鍵字,出現一堆零散的資料,讓人不知道從何選擇。當搜尋引擎跑出來幾百(千)筆資料,你會看到第幾頁?大多數看到第五頁、第六頁以後就沒耐性了,這顯示目前以關鍵字為核心的搜尋概念,還存在有很多使用上的問題。強化圖書館利用與資訊教育,應教導學生使用好的搜尋方法,搜尋的條件值如何緊縮?如何放寬?都是教育單位可以再積極推動讓學生普遍學會的一項技巧。(作者)
關鍵詞: 身心障礙者,政府網站,無障礙網頁空間,個案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閱讀療法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1p.
摘要: 本書通過對英、美閱讀療法的概念、類型、適應對象、推薦書目等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並對閱讀療法的原理進行了本土化再造,梳理出了閱讀療法在中國的發展簡史,包括思想史和醫察史;同時,對閱讀療法當前在中國的研究和實踐作了相當全面的總結,展望了閱讀療法在中國發展的前景,對廣大從事圖書館事業的人員進一步提高專業素質提供了有利的幫助。(作者)
關鍵詞: 閱讀,讀書方法,王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文維基百科編輯者之系統接受度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19p.
摘要: 維基百科是始自網路使用者透過協作以編纂一部百科全書的計畫,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免費的知識供人利用。中文維基百科相較於其他語文維基百科是推展較早的計畫之一,但其在條目的數量、質量及社群的成長上卻是相對緩慢的。本研究從中文維基百科編輯者的角度,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資料蒐集(有效問卷283份),利用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中文維基百科系統編輯者之接受度,並藉由訪談法對不同類型的中文維基百科使用者進行使用經驗與需求的了解,以期作為未來中文維基百科在系統改善、社群經營或相關研究應用之參考。本研究所得結果如下:1.影響編輯者對中文維基百科系統接受度之因素:行為意向能直接有效預測使用行為;有用性認知能直接有效預測行為意向,但態度不能直接有效預測行為意向;有用性認知能直接有效預測態度,但易用性認知不能有效直接預測態度;易用性認知能有效直接預測有用性認知。結果顯示本研究利用科技接受模式擬定之假設未能完全成立。2.本研究模式中自變項對依變項的變異解釋力:使用行為為0.57、行為意向為0.25、態度為0.62、有用性認知為0.13。3.使用者認為中文維基百科具備免費、內容多元、多種資訊來源連結、更為貼近生活與時時更新等特質,而在編輯查詢時較常遭遇欠缺資訊與知識組織的概念與方法、編輯介面不夠友善、連線穩定性不足與欠缺即時互動的功能等問題。4.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在管理過程中常遭遇的問題則有社群中的溝通不良、社群中隱性知識無法有效傳遞、對管理員身份有錯誤認知、使用者對維基百科本質認識的不足以及社群成員較不具小組協作工作的認知。5.使用者也針對中文維基百科未來發展及資訊教育提出建議,諸如:知識的呈現應多元且有趣、中文維基百科的方針能更為明確完整、勿過於相信單一的資料來源以及應注重語文素養教育與網路公民禮儀教育等。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欲使用wiki系統的單位提出兩點建議:(1)需塑造分享的環境,(2)需擬定明確的計畫目標,以利後續系統計畫之推行。(作者)
關鍵詞: 中文維基百科,編輯者,科技接受模式,Wikipedia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如是我聞:國家圖書館珍藏佛經展覽圖錄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19p.
摘要: 國家圖書館蒐藏之佛經善本近四百部,為推廣業務並傳揚文化,特舉辦「如是我聞:國家圖書館珍藏佛經特展」,選介具代表性的佛教經典,並編輯圖錄,以呈現館藏版本、藝術、史料價值之一斑。本圖錄配合展覽,內容以經典攬萃為主軸,至於說法結集、藏經源流、流通傳佈則是環繞此主軸的相關論題。全書表現如下之環節:「說法─結集─記錄(寫本─刻石─雕版)─流通─傳佈」。如此設計,一方面固受當代「文獻生命週期」概念的啟發,另方面也與佛典在中國傳播史的脈絡與肌理有其符合之處。書末另附「漢文大藏經刊刻簡表」。(編者)
關鍵詞: 國家圖書館,善本書,佛學,推廣活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影評人之默會知識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18p.
摘要: 影評人一向不是一個被大眾所熟悉了解的行業,甚至會有人懷疑是否算是一個職業。因為這個職業並沒有系統的專業課程培訓,因此不難發現台灣影評人的背景相當多元,上至理工下至人文,相當多元。即使沒有正規的教育訓練,但是影評圈裡卻臥虎藏龍,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武器與絕活。每個行業都有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影評人最基本應該必備的條件不外乎對於電影歷史、電影拍攝技巧、電影導演以及製作團隊的風格、電影美學…等類型知識的一定程度認知,但即使如此,影評家切入思考的角度就不盡相同,而要將這些觀點與評論透過文字表現出來,更是另一番功夫。因此,我相信除了這些基本的電影相關知識之外,能夠讓影評見解精闢並獲得讀者讚賞的背後,還有一些「潛伏在檯面下的寶藏」。Polanyi(1967)最令人熟知的名言:「我們擁有的知識遠比我們能夠表達的多。」也就是說,深藏於台下的默會知識,往往是許多技能與知識最重要但又最難以察覺的關鍵知識。影評人由於個人特質的鮮明以及進入此行業的形式與管道多元,加上正式的學習管道稀少,研究者認為默會知識在影評人的能力累積,扮演的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夠透過了解影評人進入影評此場域中的過程、經歷、非正式學習,以及作品的風格分析,了解影評人展現了哪些默會知識。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針對四個知名度頗高的影評人進行訪談,先將每個受訪者的個人經歷用故事的方式呈現,使研究的脈絡更加清晰以進行後續的分析。研究最後發現受訪者在寫影評的過程有以下幾個特點:「專心」、「不要對電影有所期待」、「視媒體性質與觀眾屬性調整內容」、「跳躍式的過程」;而影評人在寫影評的過程中所需使用到的資訊分別為:「電影劇組人員的基本資料」、「電影故事」、「各國家的電影、歷史以及社會背景」、「電影劇照與圖片」、「早已內畫於腦中的資訊」;而影評人在寫影評的過程中所呈現的默會知識分別為:「嫻熟度」、「電影眼」、「敏銳細膩的觀察力」、「情理兼具的論述能力」、「文字的精緻度與操控力」、「立即的對照與連結力」。本研究發現影評人在寫影評中所需的資訊,其實許多都早已內化在自己的腦袋,因此在收集資訊的過程通常不是影評人最重視的部份,觀點的提供是影評人比較在意的。而這些默會知識大部分都難以明確的形容,甚至影評人根本不曾仔細去思考這個問題,因此許多的動作與能力的獲取都是在無意識間的時間流動裡所漸漸形成。是一個漸悟、頓悟,長時間累積的過程。而本研究歸納出影評人認為大部分必須透過經驗的累積:例如「大量看片」、「大量閱讀」、「不斷的進行文章創作」等長期的環境之下,才能有所斬獲。(作者)
關鍵詞: 默會知識,影評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升遷制度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16p.
摘要: 人力資源在圖書館的組織與業務上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而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升遷具有正面的激勵效果,可以刺激提昇圖書館的人力素質,強化工作效率與服務品質,因此大學圖書館館員升遷制度之良窳,攸關館員的工作士氣、滿意度與績效表現。故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目前臺灣地區大學圖書館的館員升遷制度概況,歸納可能影響館員升遷的因素,期望能提供大學圖書館在建立館員升遷制度之重要參考,進而對圖書館的專業服務與專業形象之建立有所助益。本研究範圍以國內大學圖書館為主,以立意抽樣方式選擇24所大學圖書館為研究對象,採內容分析法分析大學人事網站或書面所公布的職員升遷相關規定,並以問卷調查國內大學圖書館館長及其館員對升遷制度之意見,探討現行升遷制度之內涵與影響。94年3月開始進行問卷正式施測,發放館長問卷24份,回收率為54%;發放館員問卷291份,回收率為76%。問卷資料以SPSS統計軟體為處理工具,進行描述性統計、T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以各校網站或書面所公布之升遷規定來看,在制度面上,由於國立大學圖書館受公務人員制度體系的規範,在人事相關規定的內容與範疇均較私立大學完善,私立大學的人事升遷規範或許尚未有具體條文或並未公諸於網站,但就升遷規定公開化以及館員瞭解的程度而言,的確較國立大學不足。問卷中館員對於升遷議題大部分抱持消極無奈的態度,多數期盼制度或環境能有所改善。而影響館員升遷的層面有很多,其中館長最重視的是工作績效、專業背景與未來發展的潛能;館員則認為最重要的是年資、工作績效、與主管工作配合的情形。雖然現行體制對於館員升遷諸多限制,但圖書館應可藉由內部組織重整與工作分配,重新檢視業務需求來配置人力,以活化組織增進服務效益。最後依據研究結論,乃提出五項建議:一、採行著作或研究發表的升等審查方式,表現相當優秀者亦可提供終身或特聘職等,作為最終層級的升遷位階。二、圖書館應建立一套館員升遷模式,清楚公布升遷標準與決策程序,對館員有宣示公平性的作用,也可以促請母機構建立完整的職員升遷制度。三、將館員升遷管道與升遷模式等意旨列入「大學圖書館設立及營運基準」。四、設置研究人員以進行研究與延伸服務。五、鼓勵館員成長與專業進展,並滿足館員心理上自我實現的需求。(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升遷制度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ERIC資料庫之服務品質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15p.
摘要: 21世紀是服務的時代,瞭解顧客的需求,改善服務品質,並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是成功之要素。而網際網路的發達,數位化的來臨,使得圖書館的服務也邁向多元化服務,其中線上資料庫是目前圖書館不可或缺之核心服務。本研究的目的為調查ERIC資料庫的服務品質,以SERVQUAL量表為基礎,修改建構之問卷「ERIC資料庫服務品質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並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班研究生作為實證研究對象。經過調查分析結果,得到以下結論:一、ERIC資料庫的使用者年齡介於21-30歲之間,以碩二及碩三的研究生為主,並以女生居多。二、ERIC資料庫的使用者普遍上使用ERIC的經驗少於1年,熟悉電腦及網路,使用ERIC之主要目的為學術及研究工作。三、ERIC資料庫的使用者可根據使用過程中之期望因素分成2個需求集群,分別為「內容可靠及好用導向群」及「問題回應及服務保證導向群」。前者為核心使用者,重視內容可靠程度;後者則重視資料庫對於問題的回應效率。四、使用者普遍上透過EBSCO及ProQuest使用ERIC資料庫。(作者)
關鍵詞: 服務品質,資料庫服務品質,SERVQUAL,ERIC資料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與澳大利亞學校圖書館學會之比較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14p.
摘要: 處於二十一世紀的知識經濟社會,人人面對資訊洪流的衝擊與來自全球人才的競爭,因此學習如何有效利用資訊與養成終身學習是每個人重要的課題。而學校圖書館居於圖書館學與教育之樞紐,負有將資訊融入教學,培育學生終生學習技巧之重任,於此時更彰顯圖書館的重要性。學校圖書館學會存在之目的主要在推廣該專業與維護其專業人員之權益,因此各國學校圖書館學會之運作與其學校圖書館事業之發展實有密切的關係,學會投入的努力將展現在其專業的蓬勃發展上。有鑑於此,本研究根據國際學校圖書館學會(IASL)2003年-2006年的各國論文發表篇數,選擇發表篇數最多的澳大利亞和美國為研究對象,利用歷史法探究兩國全國性學校圖書館學會之運作、標準規範之內容、人員認證之標準,再透過比較法剖析其異同,作為國內參考之依據。本研究結果可歸納為下述七項結論:一、美澳學校圖書館學會是積極活躍的組織,主動針對學校圖書館面臨的諸多問題進行研究,以提供館員解決之道。二、美澳學校圖書館學會訂定之規範內容由著重量化數據朝強調質化內涵邁進。三、美澳學校圖書館標準之擬定均貼近當時的教育潮流。四、美澳學校圖書館學會自1990年代開始重視擬定資訊素養標準。五、美澳學校圖書館學會與其它學會或專業合作,共同擬定標準。六、美澳學校圖書館學會清楚聲明學校圖書館員應具備多重身份。七、美澳學校圖書館學會明確界定學校圖書館之專業人員與支援人員的職責。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國內學校圖書館學會提出六項建議,分別為:一、學會應有保存學會發展資訊之意識,並作相關研究。二、掌握學校圖書館發展之現況及館員關注之焦點,並進一步提出有效之建議。三、擬定更詳盡的學校圖書館全國性標準規範,並定期予以修正。四、針對中小學學生之學習建立一套全國性資訊素養指標。五、規劃圖書館從業人員分類,擬定專業分級制度。六、推廣教師進修圖書館學課程,藉以提升專業館員人數。(作者)
關鍵詞: 美國學校圖書館學會,澳大利亞學校圖書館學會,全國性學校圖書館標準,圖書館人員認證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無線數位電視內容行銷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14p.
摘要: 數位電視未來將具有高畫質、多頻道、雙向界面…等特性,還可以讓使用者可以依喜好自由選擇與組合收視內容。從無線數位電視全面試播開始,不僅顛覆傳統電視的內容製作方式,也使無線電視台,由早期的節目單決定者轉而變為節目素材提供者,在內容行銷的型態上也面臨相當大的變革。本研究為求具體呈現台灣無線數位電視內容行銷方式,以文獻分析進行國內外現況探討。透過訪談台灣各家無線數位電視經營與內容行銷主管,瞭解台灣無線數位電視的內容試播現況,以及在內容行銷上的經營模式與方法。研究發現:數位電視在內容行銷上面臨內容產製費用龐大、相關法規限制、政府產業政策不夠明確、缺乏無線數位電視的收視率調查以及收費方式失衡等問題。訪談過程中並發現,因為奧運議題的引爆、高畫質電視的製作方式與第二單頻網的經營歸屬確定、NCC委員更換與總統大選完成,在數位電視內容製作上也累積足夠經驗,各無線電視台皆將2008年視為數位電視推動的關鍵時刻。本研究綜合文獻分析、觀察法與深度訪談,對於數位電視內容行銷提出以下建議:1.數位電視平台分流:透過建立合理的收視率調查制度,區別無線數位電視與、有線電視收視群,將可以提供內容使用者更多元與方便的收視選擇。2.稅率與政策的補助:對於內容產業出口市場的拓展與投資,進行相關補助及獎勵。3.相關法規的修訂:目前無線數位電視十四個頻道內容,皆屬於系統業者的免費必載頻道。新的頻道朝向付費必載、免費必載或是照市場機制決定都有可能,需要廣電法修訂後給予明確定義。公平交易法對於同產業的合作限制,也應視實際佔有比率進行鬆綁,促成產業平台的合作。4.垂直整合製播分離:應用現有資源,將電視公司單純化為內容提供公司,內容行銷上可以走更專業化的細分。硬體建製則由各家委託或合資的營運平台進行經營、收費與拆帳。收費系統也可以應用現行收費機制,不需重新建立。(作者)
關鍵詞: 數位電視,無線電視台,內容行銷,傳播理論,行銷策略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使用者採用知識管理系統之影響因素研究—理論模型的比較取向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14p.
摘要: 本研究主要從行為意向的角度,以結構方程模式為分析方法,科技接受模式與分解式計畫行為理論為研究基礎,探討421位中華電信員工採用知識管理系統之影響因素,並比較兩種理論模式。研究結果發現,分解式計畫行為理論在行為意向的解釋力方面並未較科技接受模式有明顯增加。使用者對知識管理系統之影響因素方面,行為意向能有效預測使用行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能有效預測行為意向,其中以態度的預測力最強,其次是主觀規範,最後則是知覺行為控制;有用性認知只能間接預測行為意向;易用性認知能有效預測有用性認知;有用性認知與易用性認知能有效預測態度,且有用性認知的預測力較易用性認知高;同儕影響與主管影響能有效預測主觀規範,而同儕影響的預測力則較主管影響高;自我效能與資源助益環境能有效預測知覺行為控制,其中自我效能預測力較資源助益環境高。本研究從使用者面向分析使用者採用知識管理系統的影響因素,並可將此結果做為即將導入或推廣知識管理系統之電信業者一個參考的依據。(作者)
關鍵詞: 結構方程模式,分解式計畫行為理論,科技接受模式,知識管理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宋代偽撰別集考辨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14p.
摘要: 本書旨在考辨宋代偽撰別集之成因與詳情,及考訂前人辨偽之誤說,以備研究宋人別集者之參考取資。(編者)
關鍵詞: 宋朝,偽撰別集,中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