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773 - 278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資源密碼:學習/教學好幫手
出版日期: 200711
頁次: 156p.
摘要: 長久以來,先進國家無不重視培養學童善用圖書館的習慣和知能。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國中教學資源小組長期輔導與協助各校圖書館或教學資源中心的經營與管理,有感於圖書館導覽的重要,乃於本學年度(九十四)集結團員的智慧編輯「圖書館資源密碼--學習/教學好幫手」手冊,以促進推廣活動的進行。手冊以實用為主,著重於如何使用圖書館的基本知能,內容分為「書海任遨遊」、「檢索基本功」、「資源大哉問」、「運用妙實例」四個部份。先總體介紹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接著介紹如何在書海中,找到所需要的資料,包含基本的檢索方法,以及資料庫與網路資源的蒐尋檢索,並且進一步提供利用示範實例。內容書寫簡易淺顯,並用圖表實例說明,亦多處善用提問方式,期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在短時間內一窺圖書館的全貌,讓讀者在使用圖書館方面,建立正確的觀念和基本的技能,進而得心應用。相信這本手冊,在開啟知識資源與支援服務之途,能助學習者或教學者一臂之力。(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利用教育,資訊檢索,中小學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漫畫歷史寫真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56p.
摘要: 一、台灣漫畫史流水帳;二、台灣的漫畫出版社:1995年的台灣漫畫出版界;三、台灣的漫畫理論書籍與教學;四、台灣漫畫的獎勵與比賽;五、台灣漫畫週邊商品的開發;六、台灣漫畫文化的研究;七、台灣漫畫電影(卡通影片)的浮光掠影;八、台灣漫畫家的純藝術之旅;九、台灣漫畫國際化的趨勢;十、台灣漫畫市場的日本現象;十一、台灣漫畫的危機與轉機;十二、台灣的政治、社會諷諭戲畫。(編者)
關鍵詞: 臺灣漫畫,漫畫歷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總督府檔案編排與描述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55p.
摘要: 臺灣總督府檔案是臺灣歷史相當重要的一部檔案全宗。西元1895-1945年,臺灣受日本統治,對臺灣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產生重要影響。臺灣總督府是日治時期臺灣最高行政機構,所留存的公文檔案,正可以作為後人研究當時統治作為的第一手資料。如何整理檔案俾利使用,是為重要的課題。檔案整理並提供利用,主要透過兩種程序:編排與描述。亦即為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歷史研究法」與「深度訪談法」進行研究,在文獻蒐集上,主要針對國內關於臺灣總督府檔案分類與編排描述、各種臺灣總督府檔案檢索工具等相關資料進行蒐集;在歷史研究上,是將蒐集到的歷史文獻加以整理分析,探究檔案原始編排描述狀況以及文書處理法令與分類之更嬗;另透過深度訪談,了解檔案管理機構在進行編排描述時,所遭遇的問題及實際狀況,以補文獻之不足。根據本研究,有下列結論:一、臺灣總督府檔案之實體編排順序係依文獻館所編冊號;二、臺灣總督府檔案之分類及控制層級,副全宗部分係以人為判定,其下各層級如門、類等則依文書處理規程相關規定;三、數位典藏計畫設立諸多新創層級與不同分類方式;四、現存目錄中,以「臺灣總督府文書目錄」與「典藏數位化查詢-日據時期與光復初期檔案整合查詢」最為詳盡,惟該項編目工作費時良久,二目錄均未完竣;五、各種目錄之編目規則各行其是。最後對前述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一、統一臺灣總督府檔案之分類、控制層級與用詞;二、確實進行檔案清查與登錄工作;三、描述檔案可先著錄至案卷層級,或者先著錄主要欄位,日後再予以補充,俾早日提供利用;四、增加著錄件以外各控制層級之資料;五、擴大數位典藏參與學域,廣納檔案學、歷史學人才;六、整合各檢索工具;七、建立檔案編目規則,以供各單位編目之參考依據;八、機關在文書製作時期,即依檔案學控制層級進行歸類。(作者)
關鍵詞: 臺灣總督府,檔案,編排,描述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參考服務在國內檔案典藏單位應用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53p.
摘要: 檔案是政府知識及人類文化紀錄的寶庫,不論對國家社會,乃至個人都有極為重要之意義。檔案應用服務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必須提供便捷的檢索工具與服務,讓使用者容易查詢,進而得以調閱應用檔案,方能充分發揮檔案存在之價值與功能。參考服務是讀者服務中最重要的一環,是檔案館對外服務工作的門面,對檔案館的聲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參考服務品質的良窳會影響到檔案典藏單位的形象,使用者對參考服務的滿意度,往往等於是對整個檔案館的滿意度。檔案參考服務的方式,隨著科技與網路的興盛,以及重視個人服務的潮流,除了繼續提供傳統的參考服務方式外,數位方式的線上參考服務主要目的在於能藉助網際網路與通訊的技術達到不限空間、不限時間的理想,提供使用者在遠端進行查詢與檢索。本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及網站內容分析進行檔案參考服務的實施歷程與現況、館員應有之態度與因應、規劃建立之個人資訊化服務及檔案使用者期盼之線上參考服務之趨勢等,以質性研究之方式深入探討並作歸納比較。本研究以國內四所檔案典藏單位-檔案管理局、國史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為研究個案,訪談對象為各檔案應用單位之主管或實際負責參考服務之館員及具有多年使用檔案經驗之使用者,分別就檔案參考服務及線上參考服務之現況、觀感及願景等題出建議與看法,以期提供檔案典藏單位參酌實施。歸納研究結果重點如下:一、檔案參考服務工作亟待強化,參考服務內容應多元而豐富。二、參考服務政策與實施程序亟待制定,建立標準化作業規範,俾參考館員與使用者有所依循。三、逐漸走向線上參考服務的趨勢,強調資料的即時取得性與正確性,並掌握使用者之資訊需求和資訊使用行為。四、加強訓練館員評估需求和利用網路資訊的能力,注重館員的服務態度與參考問題回答能力等基本素養和核心能力。五、提升服務品質,落實為讀者服務理念,加強推廣服務的廣度與深度。六、檔案數位化對參考服務的衝擊。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八項建議如下:一、整合全國檔案資源與館際合作,應利用數位資源與資訊技術,來統籌全國檔案資源的管理與運用。二、從使用者觀點建構服務觀,參考服務人員必須理解每位使用者特殊需求的訊息。三、制定檔案參考服務的作業程序與相關規定,因應檔案館的規模、組織、館藏資料、設館目的與服務對象不同而異。四、培訓檔案參考服務人員,隨著外在環境的變遷、網路科技的進步,館方要規劃完整的在職教育和參考人員的再學習機制。五、重視參考服務並規劃多元而豐富的服務事項,儘可能地滿足研究者的研究需求,以建立知識為導向的檔案應用環境。六、建立遠距即時數位參考諮詢服務,協助讀者搜尋資訊。七、提供使用者意見回饋管道,儘可能滿足使用者的研究需求。八、加強推廣與行銷,培養對檔案的認識與素養,促進各界廣泛應用檔案。(作者)
關鍵詞: 檔案參考服務,線上參考服務,檔案應用,數位檔案應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小學閱讀氛圍建構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木柵國民小學低年級班級為例
出版日期: 200706
頁次: 152p.
摘要: 二十世紀末以來,各國紛紛推出推廣兒童閱讀政策以喚起與相關單位積極推動並養成兒童閱讀習慣,以厚植國家實力,為孩童建立良好閱讀習慣,以達終身學習社會之理想。近年來,兒童閱讀是我國政府、教育單位、圖書館界與其他營利與非營利組織關注並認為需要積極投入各項人力與經費,以喚起國人對於兒童閱讀議題之重視。有鑑於此,本研究主要探討孩童小學閱讀氛圍之建構,首先蒐羅並分析個案研究對象—木柵國民小學之相關資料,以瞭解臺北市國民小學裡低年級學童所處之學校硬軟體設施與閱讀氛圍;再以訪談法訪談低年級教師,藉以瞭解、收集並整理低年級兒童閱讀行為以及班級導師推動兒童閱讀之狀況。本研究針對五位受訪者進行訪談,研究結果為小學欲進行兒童閱讀風氣之建構必須由學校、教師以及家長三方面共同進行,其中學校行政單位應積極營造適於閱讀的基礎環境建設,包含校長正視並推動閱讀兒童閱讀、良好之行政支援體系、充足之兒童閱讀教學資源、鼓勵兒童閱讀之環境以及經營家長志工資源。在教師部分,小學教師為校園內建立學生閱讀習慣之落實者,其中教師對於兒童閱讀之態度影響其班級經營與推動兒童閱讀意願,班級書庫以及晨光時間的閱讀經營都是教師可著手推動兒童閱讀的具體方案。在家長方面,家長與家長會應提供其人力與資源支援校園,以成為建構閱讀氛圍之最佳後盾。文末,根據研究結果,針對政府及教育當局、小學、家長與家長會以及公共圖書館提出建議。其中在給予政府與教育當局之建議方面,政府應持續給予小學資源與人力,以持續建構校園內閱讀風氣;在給小學行政單位與圖書室的建議方面,校方除了建構完善之圖書資訊的基礎設施外,應針對家長與教師有關兒童閱讀之教育訓練,並為學生提供行動圖書服務。在給教師的建議方面,教師應正視兒童閱讀的重要性,在班級經營中落實兒童閱讀習慣之養成,除了參考同道之間閱讀融入教學之教案以活潑教學外,並積極經營與班級家長之關係。在家長方面,應給予孩童更多的關愛並打造閱讀的環境與空間,而家長會應在給予小學更多的人力與資源以建構校園內之閱讀氛圍。而跟兒童閱讀相關之公共圖書館也應提供更多資源與活動,供學童利用圖書資訊與服務。(作者)
關鍵詞: 兒童閱讀,閱讀習慣,閱讀風氣,臺北市深耕閱讀計畫,班級經營,國民小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地區圖書館中文書目資源共享實施現況與問題之探討:以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為例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52p.
摘要: 圖書館透過彼此合作、共享資源方式節省人力與經費,NBINet即是國內最佳範例。隨著時代的變遷,資源共享方式隨之改變,同時也衍生出資源共享的問題。本文旨在探討台灣地區圖書館中文書目資源共享實施現況與問題,以NBINet為個案研究,由合作館、書號中心及書目資訊中心三方面瞭解中文書目資源共享作業流程、書目紀錄品質控制以及書目資源共享遭遇問題。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之訪談法,合作館部分利用立意抽樣於77所合作館中選取14所作為訪談對象,當中有27位館員接受訪談;書號中心及書目資訊中心各訪談1位人員,共計有16個受訪單位29位受訪者接受訪談。根據訪談結果與相關文獻分析,歸納以下結論與建議。研究結果如下:一、合作館參與中文書目資源共享過程分為:下載書目紀錄、抄錄編目、上傳書目紀錄三項作業。二、合作館書目紀錄品質控制包含一致性、正確性、完整性及標準化四項要素。三、合作館進行中文書目資源共享遭遇的問題主要來自人為問題與自動化系統。四、合作館認同「一館編目、多館分享」目標,並提出改進建言。五、書號中心處理CIP的作業程序分為CIP編目及CIP回傳兩部分。六、書號中心CIP書目紀錄品質控制包含一致性、正確性、完整性、標準化及時效性五項要素;書號中心的現況與遭遇問題有:認知不同、CIP管控因申請者而異、編目政策不一、時間壓力及人為錯誤。七、書目資訊中心書目紀錄來源為合作館及書號中心。合作館書目紀錄處理程序分為轉入前、轉入中及轉入後三部分;CIP書目紀錄則由書目資訊中心定期抓取書號中心之CIP書目紀錄。八、NBINet遭遇的主要問題有重複紀錄、書目紀錄錯誤、不即時與不完整。九、書目資訊中心以編目標準規範、人工處理及提升系統功能解決書目共享問題。最後綜合歸納研究結果,分別對書目資訊中心、書號中心及合作館提出建議,以供未來國內圖書館進行書目資源共享之參考。對書目資訊中心的建議:一、主動瞭解合作館抄錄編目現況。二、開發異質系統轉換書目資料平台。三、增加書目資訊中心人力與經費資源。對書號中心的建議:一、開發與書目資訊中心互通平台。二、定期與CIP申請者聯繫。對合作館的建議:一、與書目資訊中心保持互動。二、加強編目館員在職訓練。三、調整編目作業流程。四、提升自動化系統功能。(作者)
關鍵詞: 書目資訊中心,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書目紀錄品質控制,合作編目,資源共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北市政府英文入口網之使用者介面評估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51p.
摘要: 電子化政府入口網站扮演民眾與政府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樑,也是政府服務民眾的網路單一窗口。隨著資訊全球化的潮流,各國政府的網站除了服務使用本國語言的民眾之外,也相當重視其它語言使用者的需要,以擴大服務對象於所有可能語言的使用者,並且建立自身國際化的形象。近來提供多種語言介面的政府網站數量成長相當快速。基於策略規劃角度,除了提升網站內容的品質外,需同時重視使用介面的可用性(usability)以達到有效益(effective)、有效率(efficient)及滿意(satisfaction)等三項網站建置目標。然而值得探討的是,多語介面的設計是否能套用某單一語言的網站介面的設計概念。因此本論文以台北市政府英文入口網之介面為對象,希望瞭解在台灣的外藉人士,在使用其網站介面時,是否能有效搜尋、瀏覽資訊,及其滿意程度。本論文的研究方式採用問卷調查,以瞭解外藉使用者對台北市政府英文入口網的需求及滿意度,並以視覺性(VisualElements)、易找性(Fundability)及操控性(Operability)三類指標為研究重點,探討其英文介面是否達到可用性。研究結果發現,整體而言外藉使用者對台北市政府英文入口網的使用介面感到滿意。其中包括本網站圖形設計、連結文字顏色方面符合標準準則、全網站具一致性設計、分類架構清楚易懂、對本府網站的學習能力能快速學習、容易使用提供之服務功能、按鈕的設計簡單等。因為希望能快速獲得到資訊,外籍使用者對該英文網站要求是要簡化的,而非提供複雜介面,例如加強搜尋引擎功能、提供申訴服務管道是最終需求。此外,本論文也嘗試探討國內外網站評估規範適用性,發現目前評估標準中重要的使用者介面規範共有12項,包括清楚的網站目的、網頁介面設計一致性、畫面分割避免過於複雜、適度使用圖像及多媒體動畫等;基本版型的設計對使用者操控行為上具有相當大的影響;介面互動性與為民服務精神的結合程度被要求的重要性位居第二(內容佔第一)。此外使用者測試方法,能找出網站內容的資訊不足、服務功能之不周以及介面設計之不便等關鍵問題。本論文的研究結果將有助於未來有意改善英文介面的政府網站參考。(作者)
關鍵詞: 使用者介面,網站可用性,政府入口網,網站評估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博物館企業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51p.
摘要: 本書著者黃光男,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著作等身。本書容基調著重在文化的大視野,以及信手拈來的博物館行政實務珍貴經驗中,交互穿插,並引用著美學、哲學、管理學、行銷與博物館學學者們的智慧語,極度流暢的大量文字,佐以精采圖片,一一道盡這位博物界的前輩推手,是如何的認真並積極的看待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本書共分三大部分:博物館與企劃人才、博物館與文化觀光、博物館與媒體。全書引領讀者游刃於理論與實務之間,將刻板印象中「老」的博物館,挹注了企業活力、商場思考,善用管理、品牌經營、當代科技、媒體等等。博物館的藍海,或許就在不遠的將來。(編者)
關鍵詞: 博物館,社會教育,博物館管理,博物館行政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機構典藏學術研討會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50p.
摘要: 大專校院進行機構典藏(InstitionalRepository,簡稱IR)作業,已成為學術研究先進國家的重要課題及發展趨勢。大學所服務的對象主要為校內單位的成員,其重點在於數位內容的保存、使用與散佈(Lynch2003)。而目前網路數位技術的發展與經濟面的考量之下,許多學校已將機構典藏視為一個解決目前大學保存學術產出困境的可行方案。臺大圖書館非常樂意將建置技術及經驗與其他學校分享,提供臺灣地區大專校院初步瞭解機構典藏系統機會,並進而吸引更多學校願意導入機構典藏系統,共同建立臺灣機構典藏聯合檢索平台,以達到學校長久保存學術資源及提供便利使用之永續經營目的。使臺灣學術產出容易於國際上被看見、被使用,進而與世界學術研究脈動接軌。因此,臺大圖書館特於96年8月31日舉辦「臺灣機構典藏學術研討會」。IR全球發展概況/陳昭珍;機構典藏:臺灣大學的實作與經驗/陳光華;IR建置技術分享/江玉婷;臺大機構典藏推展規畫/林鳳儀;機構典藏網站功能比較分析/柯皓仁;從知識管理的觀點談政大機構典藏/劉吉軒;典藏符合SCORM的數位教材-兼論崑山的機構典藏經驗/陳國泰;臺灣機構典藏推展計畫與綜合座談/項潔(編者)
關鍵詞: 機構典藏,數位典藏,知識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學位論文數位化授權意願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50p.
摘要: 學術研究成果貴在交流與分享,而學位論文的數位化發展,則是達成此項訴求的具體作為。徵求研究生之著作授權為學位論文數位化作業中之重要環節,其中尤以研究生之意願最為關鍵。基於上述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目的係藉由國內各大學因應數位化作業所採取之授權機制中,瞭解學位論文之數位著作權管理現況及問題、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之於學位論文數位化發展之可行性及可能產生之影響,並分析影響研究生授權意願之變因。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訪談法為輔;研究範圍涵蓋全臺灣地區23縣市。研究工具配合研究對象,包含圖書館員及研究生兩種問卷,問卷發放期間為95年9至11月。23份圖書館員問卷全數回收,回收率100%;研究生部分計發送431份,回收有效問卷346份,淨回收率為80.3%。封閉性問題運用SPSS統計軟體,並依研究問題之性質分別採用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Goodman&Kruskal’sGamma、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開放性問題則以人工方式進行彙整,並與封閉性問題所得結果相互對照。研究發現:(1)研究生及圖書館員均普遍接受學位論文之著作授權機制採行有償機制。(2)影響研究生論文授權意願之因素除著作權利金之外,尚包含其他因素。(3)研究生對於學位論文著作權採行集體管理制度之期待高於圖書館員。(4)各校院圖書館所徵得之論文授權成效與採行何種授權機制之關聯性不高。(5)有償授權機制未必能簡化論文數位化之相關作業程序。(6)部分大學圖書館不願協助國圖代收所需之論文全文電子檔與授權書,最主要的理由是欠缺強制性之法令規範。本研究並依研究結果,分別針對政府相關單位、國家圖書館、各大學圖書館及推動有償授權機制之廠商等四者提出建議,期望提供各學位論文典藏單位規劃及提昇學位論文數位化作業成效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學位論文數位化,授權意願,著作權集體管理,知識分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館員個人網誌使用與建置經驗之調查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50p.
摘要: 網路技術的發展,促進許多新興媒介的成長,其中以網誌(Blog)最受人矚目。網誌具有四零特性(零技術、零成本、零編輯、零形式),不論在學術或生活應用,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就圖書資訊服務而言,也有不少呼籲,圖書館應重視此一趨勢,並應用於圖書資訊服務之中。而近年來,不少大學圖書館或館員已開始嘗試相關應用。除了圖書館利用網誌做為資訊服務的傳播與互動管道外,館員個人的使用及建置經驗其實更值得關心,畢竟館員的網誌素養會直接影響到機構網誌的品質。本論文針對大學圖書館館員進行調查,瞭解其使用及建置網誌的經驗,以作為未來圖書館規劃網誌應用或瞭解館員社群特性的參考。本論文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針對台灣本島地區87所大學圖書館進行普查,共計成功寄發751份問卷、有效回收456份問卷;並輔以半結構式訪談法,受訪對象為問卷中最常被提及的4位網誌作者(即Blogger)。研究結果發現,大學圖書館員使用網誌的比例與頻率頗高,且以分享個人知識及記錄生活目的為主;「同儕或親朋好友間的交流」與「搜尋引擎」為得知網誌資源的重要管道;最常使用「知識型網誌」,且最常閱讀「圖書資訊學」主題;相較其他網路媒體如BBS、個人網頁等,大學圖書館員閱讀網誌的深度偏向「詳細閱讀」;在閱讀或瀏覽網誌時,相當關心「網誌內容的更新頻率」、「可信度/可靠度」、及「著作權問題」;就有效問卷中,近六成有網誌建置經驗,比例頗高;就建置類型,則以「日記型網誌」最多、「知識型網誌」居次;就建置的網誌內容,主要提供「閱讀隨筆心得」、「工作學習心得」、及「書寫翻譯文章」;而建置目的,則最希望獲得「與同業間交流分享資訊」的機會;就建置過程,主要遭遇之困難包括「網誌內容品質的維護」、「平台的選擇與轉移」、「網誌內容備份」及「模板設計」等,而解決之道則多以「自行摸索,再詢問有經驗的人」為主;大學圖書館員普遍認同網誌對個人學習及知識分享具有正面影響。(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圖書館館員,網誌,Blog使用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國公共圖書館生涯資訊服務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148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美國公共圖書館生涯資訊服務之內涵,以及施行此項服務之館員或主管對此項服務之功能、館員應扮演之角色與應具備之條件、此項服務之困難與挑戰、及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之看法。為達到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以美國公共圖書館負責生涯資訊服務之124位館員或主管為研究對象,採用網路問卷調查法,並輔以電子郵件訪談,藉以深入瞭解服務之具體內容與受訪者內心的想法。根據網路問卷調查與電子郵件訪談所獲得之研究結果,以下分別從問卷填答者服務之美國公共圖書館生涯資訊服務的內涵,問卷填答者對美國公共圖書館生涯資訊服務之功能、館員應扮演之角色與應具備之條件,以及美國公共圖書館施行生涯資訊服務之困難及未來發展方向等三方面敘述之:一、有關問卷填答者服務之美國公共圖書館生涯資訊服務的內涵方面,主要包括提供豐富的生涯館藏資源與製作相關資料、成立生涯資訊中心、提供資訊轉介服務、舉辦專題講座、及行銷生涯資訊服務。至於生涯資訊服務之評鑑方面,約有四成公共圖書館(43.8%)對此項服務進行評鑑的工作;有關館員在職訓練方面,則僅約二成公共圖書館(24.0%)提供館員在職訓練。二、有關問卷填答者對美國公共圖書館施行此項服務之看法方面:1.就此項服務之功能而言,填答者認為生涯資訊服務之功能主要係協助民眾獲得有關工作與學校等資訊、學習撰寫履歷與準備工作面試、找到工作、做有關人生的決定;圖書館亦能藉此提升形象、提高館藏使用量與使用者人數、及促進與其他社區機構合作。2.在館員應扮演之角色上,填答者認為館員主要應扮演生涯資訊提供者(92.6%)與資訊轉介服務提供者(83.5%)之角色。3.至於施行此項服務之館員所應具備之條件方面,填答者則認為館員主要應具備溝通與參考晤談、發展核心生涯館藏、了解求職者與轉換生涯者之需求等能力。三、在美國公共圖書館施行生涯資訊服務之困難與挑戰,及未來發展方向方面:1.就困難而言,主要包括圖書館缺乏足夠之人力資源、未能持續獲得經費、及較少提供館員在職訓練等。2.至於公共圖書館生涯資訊服務未來發展之方向上,主要則包括舉辦更多有關教導民眾如何在網路上找尋工作、撰寫履歷、及以電子方式遞送履歷予求職機構等專題講座,加強行銷與評鑑此項服務,同時增加與其他機構合作之機會,以及提供特殊讀者生涯資訊服務等。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美國公共圖書館提出以下八項建議:1.宜設置專責部門或專責人員提供生涯資訊服務;2.宜舉辦更多利用電腦與網路找尋工作之專題講座;3.宜善用科技提供此項服務;4.宜提供特殊讀者生涯資訊服務;5.宜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生涯資訊服務;6.宜加強行銷生涯資訊服務;7.宜加強評鑑此項服務;8.宜提供館員更多在職訓練。本研究亦提出以下數項建議供國內未來規劃施行生涯資訊服務之公共圖書館參考:1宜製作生涯館藏書目、成立生涯資訊中心、提供資訊轉介服務、及運用社會資源提供相關服務;2.公共圖書館組織宜提供館員生涯資訊服務相關在職訓練;3.未來公共圖書館宜行銷與評鑑此項服務;4.施行此項服務之館員宜具備溝通與參考晤談能力、了解求職者與轉換生涯者之需求、轉介民眾至適當機構、及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生涯資訊服務等能力。(作者)
關鍵詞: 生涯資訊服務,美國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