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137 - 214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西門紅樓百年故事書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50 p.
摘要: 本書以西門紅樓建築為主軸,書中分成五部份,首先是娛樂三角洲,寫的是西門町的時空歷程及西門町的地域變遷。第二部份百年紅樓的光華璀璨,寫的是百年紅樓的演化史。第三部分西門紅樓百年速讀,從臺北城建城開始,而後紅樓新起,有著日人、臺民與外省移民的不同感受,說明城市發展的消長與電影起伏。第四部份時尚消費地、流行最前線,全臺灣第一座百貨商場即是起源於西門町,亦是戲劇遊藝的集散地,也有集合大江南北美味的小吃街,歷經百年來三種不同文化的混搭,更顯出古蹟才有的歷史氛圍。今日的紅樓代表的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也是西門町的地標,文化故事與文化發展穿梭其中,呈現無窮的活力。(編者)
關鍵詞: 西門,文化,建築,觀光,歷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庫房設施建置Q&A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48p.
摘要: 本書主要目的係以問題導向,建立檔案管理人員對檔案庫房各項設施需求方面之認知,並強化實務面做法的瞭解,俾有助於快速尋獲庫房設施各項問題改善建議,提供檔案庫房設施規劃建置之參考。(編者)
關鍵詞: 檔案管理,問題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應用品質機能展開發展使用者導向之圖書館館藏評鑑系統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47p.
摘要: 館藏評鑑是圖書館館藏發展中重要的一環,圖書館透過館藏評鑑了解館藏的現況優劣,包括內容品質、使用情形、使用者的需求差異等層面,作為修正採訪策略或讀者服務的參考。然而基於人力、成本等因素,館藏評鑑常成為圖書館的負擔,對於資源不足的中小型、基層圖書館而言,更是艱難的工作,所以尋求一套相對簡易的方法,以節省人力物力的方式進行館藏的評估,是有其需求的。因此,本研究嘗試以「品質機能展開(Qualityfunctiondeployment,QFD)」為基礎,發展一套半自動化的「使用需求導向館藏評鑑系統」,希望以系統化和新的不同評鑑模式來輔助館藏評鑑。本系統所應用之資料來源為使用者問卷調查以及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各種紀錄,透過品質機能展開,以量化的方法將兩者做矩陣式的對應和計算並求得結果,作為輔助館藏評鑑時的參考。本研究以台北市木柵高工圖書館為對象,研究方法及流程依次為:問卷調查、系統實作分析、訪談。首先以問卷調查法訪問學校圖書館使用者,取得使用者之需藏評鑑,但較適合觀察長期趨勢;2.不同使用者族群對圖書館館藏重視之層面可能有差異,此差異在本系統中會對結果造成影響,影響幅度由需求差異大小決定;3.無法量化計算的質性使用者需求,仍然受到使用者重視,在館藏評鑑中亦相當重要;4.本研究所開發之系統,有助於資源不足之基層圖書館館藏評鑑作業的推動。(作者)
關鍵詞: 圖書館評鑑:館藏評鑑,品質機能展開,品質屋,使用者需求,使用者導向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檔長期保存技術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01
頁次: 146p.
摘要: 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及資訊科技的發達,以政府知識管理概念進行探討,透過良好的系統架構,發展知識探索與應用功能,以利日後可正確、有效地找出永久保存的電子檔案。本研究之目標為:1、研提以知識為基礎的電子檔案長期保存系統架構。2、研提檔案管理局電子檔案長期保存系統應具之功能。3、研提長期保存電子檔案過程之權威作法/最佳實務典範。4、研提電子文件分散儲存、處理並可產生一致性結果之機制。5、研提知識保存及持久性電子檔案之相關標準。(編者)
關鍵詞: 數位化檔案,國家檔案,檔案典藏,檔案維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個人資訊管理探討學位論文相關電子資料之管理行為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46p.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是瞭解研究生在「學位論文研究」之情境下,如何管理個人的電子式論文研究資料,以促進日後的再利用。據此研究目的所提出之三大研究問題包括:(1)研究生如何管理論文相關電子資料?(2)「學位論文研究」情境之影響?(3)研究生對「論文相關電子資料管理」之態度為何?為解答所提出之研究問題,並且回應研究目的,研究者規劃了兩個研究階段:在研究階段一採用質性取向之訪談、輔助性觀察以蒐集實徵研究資料,深入探討論文資料管理行為,訪談對象共有12位,分別為5位博士(生)及7位碩士(生),皆來自不同的學科領域;在研究階段二則採用網路問卷以擴大瞭解研究生對論文資料之管理經驗,並彌補訪談資料之缺口,總計回收214份有效問卷,填答者有四成來自科學領域,三成來自社會領域,二成來自人文領域,且幾乎都是平日有上網習慣之碩士生。綜合質量並行之研究結果,本研究的重要發現與結論如下:在「論文資料管理行為」方面,研究生為了管理論文相關電子資料所進行之活動共有22種,這些活動分別表現出保存、組織、已知資訊搜尋及後設管理等四種特徵。研究生管理論文資料時,可能遭遇保存問題、組織問題、已知資訊搜尋問題及載體與工具問題等四大管理障礙,必須加倍投入管理成本,或重新建立管理策略方能有所改善。影響「論文資料管理行為」之情境因素共有16項,這些因素分別表現出研究所生態、學位論文研究歷程、設備及資訊物件等四種特徵,並且分別對「論文資料管理行為」之不同層面帶來影響。其中「論文研究任務」因素對於「學位論文相關電子資料」(論文資料集合)產生顯著影響,多數受訪者在主要分類(第一階層之子資料夾)中,都設置了「參考文獻」、「論文正文」、「報告用投影片」以及「研究資料」等資料夾。研究生普遍認知到「論文資料管理」之重要性,並且指出「組織」之目的就是為了便於「已知資訊搜尋」。多數研究生都能夠對自己的管理方式感到滿意,並且對論文資料之使用記憶有相當之自信。對於所使用之載體與工具,研究生經常感到不甚滿意,無論他們是否熟悉電腦科技。如果研究生在評估後發現,所投入的組織成本(時間、注意力、體力、金錢)未必能夠回收對等的效益,可能對論文資料之「組織」表現出一種「堪用即可」之態度。另一方面,研究生的「資料夾目錄結構」分別有「集中式」和「扁平式」兩種不同結構型態,而他們對「整理資料的時間點」之偏好,亦可分為「預先組織」和「延遲組織」兩種不同策略,這種「分歧性」適足以說明個人資訊管理行為中的「成本交換」現象。綜合前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一般電腦使用者和研究生在資料累積初期便著手開始整理,並且養成隨時監控、定期整理的習慣;建議學校、系所與學術圖書館分別針對資訊組織之概念性技能、電腦工具技能,為研究生開設論文資料管理技能講座;未來相關研究可進一步探索不同情境下之PIM最佳實務,並採用本研究所提出之「學位論文相關電子資料管理行為」概念架構予以分析、解釋;最後,建議個人資訊系統之設計者和服務提供者,以個人資訊行為模式與個人資訊管理之困難為基礎,思考設計與服務之方向,並且為電腦技能弱勢者開發更親和的友善介面和即時化的使用協助服務,造福真正需要軟體協助的人。(作者)
關鍵詞: 個人資訊管理,情境,資訊行為,學位論文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醫學圖書館員參與推動實證醫學之工作知識流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45p.
摘要: 本論文研究是一個探索性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醫學圖書館員參與實證醫學推動工作之知識活動現況,以窺探醫學圖書館員參與實證醫學工作知識流之面貌,並歸納其工作知識流元素及其促進與阻礙因素。本研究針對八名具有實際參與推動實證醫學經驗之醫學圖書館員進行深度訪談後,將其資料予以歸納分析、編碼與詮釋,最後以工作現況分析、工作知識及轉化歷程以及工作知識流之元素分析三部份做結果呈現。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七項結論,分別為:一、醫學圖書館員在參與實證醫學工作中的專業定位需提昇;二、醫學圖書館員在參與實證醫學工作中之困難,主因在背景知識不足,但情境困境卻更具關鍵性且難以解決;三、醫學圖書館員參與實證醫學工作知識流是以垂直、水平與網絡知識流為主要組成之模式;四、在參與實證醫學推動工作知識流中,醫學圖書館員為知識接收者的角色比為知識來源者的情形多;五、知識流通路有組織內多於組織外的傾向;六、知識流情境脈絡以積極學習的組織文化及強而有力的領導者態度為關鍵;七、工作知識流之促進與阻礙因素多數與人際網絡有關。(作者)
關鍵詞: 知識流,實證醫學,醫學圖書館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電子期刊使用探討圖書館期刊館藏發展:以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為例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45p.
摘要: 隨著電子期刊發展日益成熟,圖書館引進電子期刊館藏蔚為風尚,對圖書館紙本期刊的發展與學術傳播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圖書館期刊館藏的改變,也連帶對於使用者的期刊使用造成影響。本研究旨在了解傳播學門教師電子期刊的使用行為,並從使用者的角度探討電子期刊對圖書館館藏發展之影響進而研訂以使用者角度為導向的電子期刊館藏發展政策,以做為未來圖書館館藏發展之參考。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以了解政大傳播學院教師的資訊行為與電子期刊的使用情形,以及政大傳傳播學院圖書館館藏發展現況、所面臨的問題與困難與對未來館藏發展之看法。最後獲致研究結論如下:(1)傳播學院教師平時的主要任務以教學與研究為主,而資訊需求也多因教學與研究而產生;(2)學術期刊是教師教學與研究的最重要資源;(3)傳播學院教師使用電子期刊甚於紙本期刊;(4)教師對傳播學院圖書分館期刊館藏與服務感到滿意;(5)傳播學院圖書分館重視發展學術期刊館藏,並以西文期刊為館藏重要特色;(6)傳播學院圖書分館期刊館藏發展以電子期刊與紙本期刊並重;(7)傳播學院圖書期刊選購由教師決定,主要考慮期刊內容學術性與教師需求;(8)獲得政大傳播學院圖書分館電子期刊館藏發展要件與程序;(9)傳播學院圖書分館經費有限與典藏空間不足促使電子期刊館藏發展的需求;(10)獲得政大傳播學院圖書館紙本期刊刪訂決策因素;(11)政大傳播學院圖書分館缺乏館藏發展政策訂定;(12)多數教師同意政大傳播學院圖書分館有發展電子期刊之需求;(13)多數教師對於全面發展電子期刊的看法仍有疑慮。本研究最後針對圖書館電子期刊館藏發展與服務提出以下建議:(1)依據教師使用行為加強電子期刊館藏服務;(2)傳播學院三系所建立期刊選購合作機制;(3)訂定傳播學院圖書分館電子期刊館藏發展政策;(4)加強使用者電子期刊使用教育訓練;(5)強化傳播學院圖書分館館員的功能與價值。(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電子期刊,館藏發展,使用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閱讀,動起來:借鏡國際成功經驗‧看見孩子微笑閱讀
出版日期: 200801
頁次: 144p.
摘要: 2007年「國際閱讀素養調查」PIRLS結果公布,全球45個參與評估的國家,台灣僅得第22名,遙遠落後同樣使用繁體中文、排名第二的香港!究竟台灣的閱讀環境出了什麼問題?台灣閱讀運動的下一步又該如何做?《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舉辦「國際閱讀教育論壇」,特別邀請PIRLS香港區計畫主持人謝錫金博士,與台灣區計畫主持人柯華葳教授,針對兩地的PIRLS的調查結果做深度對談。同時,也邀請芬蘭前教育部首席常務林納先生,分享教育制度被譽為「世界第一」的芬蘭經驗。與會的來賓還有韓國閱讀教育開發院院長南美英博士、日本晨讀推進協議會理事長大塚笑子女士,暢談「晨讀」運動如何迅速地將學校改造成快樂的學習環境。本書深入《天下雜誌》舉辦之「國際閱讀教育論壇」現場,完整呈現芬、韓、日、港四位閱讀教育大師面對面深刻對談!期許借鏡國際成功經驗,激盪多元閱讀教育新思維!(編者)
關鍵詞: 閱讀,個案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社會性書籤網站使用者之標記動機及標籤選擇因素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44p.
摘要: 近來以使用者為導向的社會性軟體蓬勃發展,其中社會性書籤網站為最具代表性的應用之一。這類網站主要提供使用者收集、分類、聚合與分享網路資源,而其中的標籤功能是讓使用者自行組織與詮釋這些網路資源,因此形成另一種網路資源的組織模式。這種由使用者自行定義標籤、以標籤分類的方式,有別於一般專家或中介者的組織模式,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社會性書籤網站使用者之標記行為特性,包括其使用動機、標籤內容特性、選擇標籤之原則與方法,同時也嘗試分析可能的影響因素。本研究採用Q方法、內容分析法與訪談法。研究對象以HEMiDEMi黑米共享書籤、Yahoo!分享書籤、MyShare與Search2.0的28位使用者為主。標籤選擇影響因素包括(1)情境因素、(2)個人因素、(3)書籤因素與(4)社會因素,本研究進一步以上述因素作為Q方法陳述句之基礎,以探究使用者選擇標籤時所考量原則或方法,及因素影響的程度。本研究並收集研究對象的一個月書籤,以內容分析法來瞭解其標籤內容特性。最後訪談法則是用來探究使用動機。研究結果顯示:(1)「個人需求」為使用書籤網站的主要動機,而「控制資料」與「連結書籤」則為使用標籤的主要動機;(2)研究對象之標籤內容特性包括具有個人風格、以中文與單詞結構為主;(3)依據研究對象之標籤選擇特性,可區分為四種類型,包括網路為中心的社會性、社群為中心的社會性、資訊為中心的社會性與隱密為中心的社會性。最後,本研究也提供一些網路資源組織的改善建議,提供圖書資訊人員或網路資訊服務業者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社會性書籤網站,標記動機,標籤選擇,Q方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兒童情緒療癒繪本解題書目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43p.
摘要: 2008年5月12日四川震災後,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與國家圖書館發起「送兒童情緒療癒繪本到四川」之專案活動,聚集圖書資訊界、心理衛生與心理諮商界及兒童文學界等領域之學者專家,針對災區兒童之心理需求,挑選50種具情緒療癒效用之繪本,並由陳書梅教授負責本解題書目之編撰工作,期望災區兒童透過繪本之閱讀,能達到心靈重建之目的。另外,亦期望非災區兒童能透過繪本閱讀,而得以舒緩其在目睹電視媒體轉播這場重大天災之後,內心所產生的不安與恐懼感。本解題書目堪稱是大陸、香港、澳門及臺灣等兩岸四地第一本有關兒童情緒療癒繪本之本土性中文解題書目。期望透過本解題書目之出版,能彰顯圖書資訊資源具知識性與情緒療癒的多面向效用,使一般民眾能瞭解繪本具有情緒療癒與心理健康促進之作用。同時,亦期望能引發圖書館界思考如何進一步運用書目療法的原理於現有之服務上,以協助有情緒困擾問題或特殊身心發展需求之讀者,並充份體現圖書館的社會教育功能。(編者)
關鍵詞: 書目療法,兒童讀物,繪本,解題書目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會助理立法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43p.
摘要: 國會助理主要協助立法委員行使各項立法職權與問政工作,其扮演著重要的幕僚角色。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瞭解國會助理其任務所引發之資訊需求、資訊尋求行為、資訊使用與評估及影響其資訊尋求行為之因素,並針對國會助理之資訊使用環境-國會圖書館,其現行資訊服務是否合於使用者的資訊需求,期能提供國會圖書館服務規劃之參考與建議。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取向,採用深度訪談法,並以國會圖書館為研究個案,分別邀請10位國會助理參與,受訪國會助理之工作以法案研究為主,深入瞭解國會助理資訊尋求行為之情境與特性,以及與資訊環境的互動與影響。並將訪談記錄依分析之構面加以歸納與詮釋,發展為國會助理立法資訊尋求行為之架構。本研究結果顯示:解決立法委員法案研究與選民服務之任務,是國會助理主要立法資訊需求情境;而國會助理不同層次的立法資訊需求,會影響其選用立法資訊的管道和類型;國會助理的立法資訊需求,會因外在環境或個人因素影響。對於國會助理之立法資訊尋求行為,則發現國會圖書館網站資源,為開始蒐集立法資訊之管道,並以個人習慣熟悉的途徑獲得更多的資訊;國會助理同時會依據個人資訊需求特性,選擇書面或口頭的資訊為解決方案;同時國會助理習慣自己展開資訊尋求並自我判斷資訊適用性。在影響國會助理資訊尋求之因素,分析結果為主題性資訊太少,造成資訊蒐集上的困難;網站資源內容未配合實際議題的發展。在資訊使用評估方面,則發現國會助理選擇解決問題的資訊時,會考慮資訊的即時性與可取用性;並顯示國會助理多自己決定選用資訊的合用性;研究結果同時指出,國會圖書館網站資源與實體館藏,大致可滿足國會助理基本立法資訊的需求。針對研究結果,本論文以使用者角度,對研究個案國會圖書館之資源與服務提出下列建議。在國會圖書館方面,應配合立委減半之國會環境,規劃依委員會為主動提供資訊服務對象;在資訊蒐集方面,應配合立委背景特性,強調地方性資訊與全國性資訊的蒐集;在資訊加值服務方面,需強化各國國會法與外國法規譯介與專檔服務;在資訊服務規劃方面,應深入瞭解服務對象,定期進行使用者需求調查;在館藏資源發展方面,應同時加強行政部門與研究單位之灰色文獻蒐集與使用;在館際資源方面,應積極建立館際合作機制,有效連結外部環境取得更多相關資源。(作者)
關鍵詞: 國會助理,資訊尋求行為,立法資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典藏融入小學教學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國小教師為例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42p.
摘要: 數位時代的來臨牽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與變化,世界各國為了提昇國家競爭力,致力於科技與資訊的發展,並積極推動資訊教育;因此推動資訊融入教學以擴展各領域的學習及提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家努力的目標,隨著網路快速發展與資訊傳播與儲存方式的改變,應用網路資源融入教學在資訊融入教學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所建置的百餘個網站,內容珍貴獨特、正確、具權威性等特色可說是優質的網路學習素材與教材,非常適合發展成教學使用的網路學習教材,為了使國家優質資源能被有效的利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下的「訓練推廣分項計畫」負責統籌與推廣數位典藏在教學上的應用,試圖將數位典藏從研究領域推廣至中小學甚至延伸到高中職教師教學中,期望跨越研究與教學之間的鴻溝。本研究旨在透過臺北市國小教師的觀點,來調查並瞭解數位典藏融入小學教學的現況與看法。先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發放440份問卷,調查國小教師使用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的現況,回收有效問卷共346份。透過回收問卷,篩選適合訪談的對象,以深度訪談法來探討教學上使用數位典藏相關資源的看法,期望研究結果可提供「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相關的推廣計畫及日後教育資源規畫的參考。本研究結論如下:一、臺北市國小教師經常利用網路相關資源融入教學;最常透過網路搜尋引擎如Google、Yahoo等來搜尋教學相關資源,並認為教授在教授國語、社會、自然、數學、資訊科最常利用網路資源;認為社會、資訊科學、國語、自然、健康教育科目最適合利用網路資源融入教學;融入的方式以課前準備的上網蒐集教學相關資源為主。二、超過六成的國小教師聽過「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其中有58.7%使用過「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相關網站;得知「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主要管道是「學校的公告」;數位典藏相關資源融入教學的方式,以課前準備之蒐集教學相關資源為最普遍;高達九成以上(佔92.5%)的國小教師未來有使用相關網站資源作為教學資源的意願,此外推薦別人使用的意願也頗高。三、多數受訪者認為「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所提供的資源,內容豐富且網站設計精美,資料取用無遠弗屆與不受時空限制,有助於資訊融入教學的推展,但主題內容太過學術性與專業性,不易使用。四、小學教育的科目當中,以社會、自然科學與藝術人文部份最適合融入數位典藏所提供的相關資源,並認為中、高年級較適合透過數位典藏的相關資源融入教學。五、臺北市國小教師認為「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所提供的資源對於小學教育而言:1.有輔助教學的作用,可作補充教學的資源;2.其豐富性、權威性與具版權性國家資源,適度的發展將可成為教學資源;3.可讓師生增廣見聞,深入地探究國家所典藏的知識與智慧;4.俾益資訊融入教學;5.增進各校發展學校特色、尋找新定位的契機。六、運用數位典藏相關資源融入教學的困擾:1.對數位典藏相關資源的陌生;2.工作負擔沉重,無暇他顧;3.網路設備與連線問題;4.網站資料的更新與維護;5.數位典藏網站偏學術專業性;6.資料取用與界面操作的陌生。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1.透過多元化的宣傳管道,廣為宣傳;2.與教育有關當局溝通與合作,共同發展與尋找教學新契機;3.發展具完整功能之整合型教與學之資源平臺;4.規畫與發展數位典藏相關資源融入教學的種子學校;5.鼓勵教師踴躍參加「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數位典藏」的相關推廣活動;6.要有求新求變的教學精神與不變的教育熱忱。(作者)
關鍵詞: 國小教師,數位典藏,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數位典藏融入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