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173 - 218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鄉鎮市區圖書館行銷現況與館員行銷態度調查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34p.
摘要: 行銷在今日社會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近年來圖書資訊學界對行銷之重視也與日俱增。在我國公共圖書館中,鄉鎮市區圖書館所佔數量最多,而鄉鎮市區圖書館如何藉重行銷提升營運績效,與館員對行銷之態度實有密切關係。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蒐集資料,目的在於了解鄉鎮市區圖書館行銷活動現況、鄉鎮市區圖書館員行銷活動從事情形及館員之行銷態度。本研究之結果反映:目前鄉鎮市區圖書館設置專門行銷人員以及編列固定行銷經費之情形仍然偏低。推廣圖書館服務是最多鄉鎮市區圖書館辦理之行銷活動,而辦理宣傳和推廣活動是鄉鎮市區圖書館員最常從事之行銷活動。鄉鎮市區圖書館員對行銷圖書館之態度多半傾向正面反應,但是不同背景之館員間存有顯著差異。此外,本研究同時透過因素分析方法,建構圖書館行銷態度構面及圖書館行銷態度量表,可供往後研究進一步使用。(作者)
關鍵詞: 鄉鎮市區圖書館,圖書館行銷,圖書館員態度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頁的美感概念及設計原則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34p.
摘要: 近年來資訊系統的設計領域,很明顯已漸漸轉而重視「人性」的設計方向,希望能將原本人際互動時才能發生的美感因素,延續至人與資訊系統的互動設計上,帶給使用者愉悅的體驗。然而過去的人機互動在設計及評估項目的研究往往較聚焦在機能性面向,忽略了系統外觀會影響使用者行為跟經驗的部份。因此,本研究針對網頁上的美感體驗與設計進行探討,彙集多位美學家對美感的概念和美感設計的通則進行分析。首先,我們將美分為感受與經驗、能力與行為、需求與目的等三個面向來進行討論與分析美學家對美感的詮釋。在美感設計通則中,除了分別說明學者專家所歸納出各種質料與形式上的設計通則之外,並且指出與使用者經驗相關的表現美來加以探討。本研究利用具有發掘視覺化訊息與情感因素等特色的ZMET做為分析法,本研究以大學生為受訪對象,抽取他們對於具有美感網頁所表達的想法構念。研究中發現受訪者對網頁美感概念及設計原則結果包括(1)美感設計原則中,「吸引力」,「對比」以及呈現給受訪者的「舒適感」為其核心重要概念。(2)以及觀察關鍵構念與相關構念間的關係,如「趣味性」、「動感」、「活潑」、「有內容」、「好奇心」、「質感」、「焦點」、「注意力」、「特色」、「留白」、「印象深刻」、「清楚明瞭」、「簡單」、「淡色系」、「調和」、「放鬆」、「可愛」、「夢幻」及「漂亮」以及「甜甜的」等構念。(3)分別探討美感的經驗與感受、能力與行為面向以及需求與目的以及美感設計通則,與受訪者們的共識地圖的結果分析,發現美感不僅是客觀性也是社會性。(4)網頁瀏覽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一部份,一個有美感的網頁設計不應單考慮設計上的規則,也應將社會、文化情感因素融入設計。(作者)
關鍵詞: 隱喻抽取技術,ZMET,共識地圖,網頁美感,網頁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數位音訊廣播建構期程初期使用者「使用動機與滿足程度」之初探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31p.
摘要: 隨著數位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全面採用,為突破類比訊號的限制,數位音訊廣播的發展便應運而生。本研究初探台灣數位音訊廣播建構期程及初期使用者「使用動機與滿足程度」,以文獻資料分析法和深度訪談,初探台灣數位音訊廣播目前發展停滯之原因及數位廣播初期使用者滿足程度與評價。研究發現為「初期使用者對於數位廣播現況發展,大多表示使用數位廣播後,未獲致滿足,對數位廣播產業評價低」。研究結論為法規應盡速修正,考量DAB產業特色,放寬跨業經營與加值服務條件;由政府設置共同鐵塔及發射平台,提倡製播分離政策,帶動產業進步;廣電、通信、電子業朝跨業整合集團化發展;減少DAB產業從業人員數位落差,趁早培育數位內容創作人才;效法日本、韓國數位媒體產業商機運用,積極行銷數位廣播產業。此結論及發現可作為日後DAB產業業者及相關後續研究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數位音訊廣播,使用與滿足,數位落差,製播分離政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生活風格與情感設計探討網頁使用之美感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31p.
摘要: 本研究從生活風格、情感層面及視覺心理探討與現代人生活有密切關聯的網路活動-網頁美感體驗,試圖理解使用者與網頁之間的互動關係。由於網路使用人口逐年增加,網路使用早已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而網頁為大多數人與網路資源間的最主要介面,網頁要達到資訊傳播的目的需要經過妥善的設計,近來多位學者研究指出完美設計可使物品本身增加美感。過去的網頁研究多著重於功能性的探討,本研究則從使用者生活風格與視覺心理的角度嘗試分析其與網頁設計互動時所產生的美感體驗。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實際接觸十六位具有工作經驗的上班族其瀏覽網頁過程,透過深度交談、互動、觀察,依據Norman情感設計概念,分析使用者在網頁瀏覽經驗的描述,歸納出激發使用者產生美感的網頁設計要素七項及其情感層面影響,並透過視覺元素的組織因素「完形律」(GestaltLaw),分析這些現象的視覺心理原則。其次,從我們的研究結果也發現,影響個人網頁美感體驗因素包括:使用者的生活風格類型以及瀏覽網頁的心理模式,使用者認知的美感要素及其情感層面影響等主觀因素以及個人成長背景、社會環境潮流、工作任務需求、專業訓練知識等客觀因素影響。因此,本研究也藉由布迪厄(Bourdieu)、布希亞(Baudrillard)等相關生活風格論述,依據受訪者的生活特質描述歸納出五項生活風格類型,探討生活風格與網頁美感體驗之關係。(作者)
關鍵詞: 網頁瀏覽,網頁設計,美感體驗,完形心理學,生活風格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運用行銷策略於銀髮族資訊服務之研究-以基隆市行政區圖書館為例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31p.
摘要: 今日圖書館隨著「高齡化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銀髮族將成為社區圖書館主要讀者群。因此,社區圖書館自應調整其館藏資源分配,以發揮圖書館實際的社會教育功能及角色,來滿足社區老人讀者圖書資訊服務的需求。社區圖書館在爭取社區老人讀者時,可以應用行銷理論的行銷策略推展圖書館利用教育,即以8Ps的行銷組合對市場需求(MarketDemand)狀況而作權宜運作。首先以行銷理論的市場區隔(MarketSegmentation)來確定社區老人為目標市場(MarketTargeting),再依其年齡、教育程度、職業類別、不同地域及生活型態的不同特性來擬定行銷策略,其目地在凝聚社區圖書館向心力,建立良好社區公共關係(PublicRelations)。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DepthInterview)針對基隆市七個行政區圖書館進行調查,其研究對象包括區公所社政課長、館員、服務志工及社區老人,其中以銀髮族為主要訪談對象。經由訪談內容的整理分析發現,老人讀者對社區圖書館最需要的資訊服務需求是報紙,並且要求增加報紙份數及種類。訪談中又發現仁愛及七堵區(永平分館)圖書館的實體空間規劃最完善,並且提供舒適優雅的閱讀空間最能吸引社區老人使用。本研究同時提出下列建議:包括整合文化局與圖書館成為單一區域圖書館聯盟,由文化局圖書資訊組掌握人事權,統一招考具有專業圖書館背景的館員,讓管理組織架構明確,事權統一。同時也擬訂一套符合社區圖書館的行銷策略(MarketingStrategy)來激發潛在社區銀髮族使用圖書館,並擬定一套符合銀髮族的行銷組合(MarketingMix)作為日後參考。事實上,影響圖書館的資訊服務因素可能會隨著人口結構及時間變化,也會造成行銷組合的調整。因此,對於社區圖書館的行銷策略發展(MarketingStrategyDevelopment)研究可以做長時間的持續觀察。日後以問卷調查研究方法,更深入探討社區銀髮族為何不使用圖書館的原因。(作者)
關鍵詞: 行銷策略,社區圖書館,資訊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歷史性報紙新聞數位典藏保存與呈現介面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30p.
摘要: 面對技術快速變遷,資料存取技術進步的速度比儲存媒體壞損來的快,而新媒體常無法完整呈現舊有資料原貌,以至於不僅得保存原始資料、數位物件,亦得保存儲存時之軟硬體設備,故這樣的作法耗費的成本所費不貲。解決之道應是找出有效的數位物件保存方法與技術,得以維持數位物件的真實性與正確性。數位儲存媒體的容量遠大於紙本存放空間,不但體積變小、易於複製與傳播及再利用,可達資源共享,並降低維護、網路傳播成本,滿足閱聽人的使用需求,提高數位化資訊被長久利用的價值。報紙是人們獲得歷史史料的重要資源,也成為人們重建歷史追根溯源的重要研究資產,是故歷史性報紙的數位化更是迫切且重要的議題,國際上著名的報紙數位化計畫有美國報紙計畫(UnitedStateNewspaperProgram)、加拿大所建置之名為不朽引擎(EngineofImmortality)的歷史性新聞資料網站及澳洲方面,成立了澳洲協同數位化計畫(AustralianCooperativeDigitalizationProject,1840-45)等,各個計畫皆有其共同的目的皆是希望提供給全民免費的歷史新聞資料。介面是人與媒體溝通之重要平台,故良好的平台設計,是首要第一步。掌握介面設計的原則、瞭解使用者需求、特性可幫助典藏機構在介面設計上得以更能符合使用者需求。網站呈現介面的方式影響閱聽人對網站使用的觀感及是否願意再使用服務之原因,是故完善的網站呈現介面提高閱聽人的使用效率,並達事半功倍之效。瞭解歷史性報紙新聞典藏系統的介面設計及資料內容之呈現方式,以探究歷史性報紙新聞典藏系統的呈現介面之瀏覽檢索、瀏覽檢索結果之內容選擇及典藏內容呈現的應用。本研究藉由事先訪談的方式針對歷史性報紙新聞內容需求利用狀況與用途做深入的瞭解與探究,以做為後續之呈現介面研究的應用及設計發展之參考依據,再者以文獻分析常被使用之保存方法並加以探討,以彙整出長久可行的數位資源長久保存方法;並以觀察研究法探究歷史性報紙新聞典藏系統呈現介面之狀況,以提供歷史性報紙相關機構於數位物件呈現介面發展設計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呈現介面,歷史性報紙新聞,數位典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華民國年鑑.中華民國九十六年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300p.
摘要: 蒐錄中華民國治權所及之台澎金馬區域96年基本國情、政府重要政策方針及施政成果等。(編者)
關鍵詞: 年鑑,中華民國國情,政府政策,施政成果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北市地圖街道王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28p.
摘要: 本書介紹:1.大臺北捷運觀光圖;2.臺北市全圖,依1/34,000比例劃分成4幅;3.臺北市都會區詳圖,依1/8,000比例劃分成36幅,為全書重點所在;4.臺北縣捷運周邊商業圖7幅;5.臺北市自行車及登山步道覽圖,包含6條自行車路線及12條登山步道,記載路程長度、花費時間;6.臺北市9個著名夜市導覽圖,介紹各區特色及營業時間;7.書後附路名索引,依筆畫排序;8.提供生活便利資訊包含加油站、醫院、拖吊場、政府機關、警局、旅館等電話住址資料。頁緣邊欄以顏色做為各章區分。(編者)
關鍵詞: 臺北市,地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高雄市地圖街道王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28p.
摘要: 本書介紹:1.高雄捷運路線圖;2.大高雄都會區詳圖,依1/8,000比例劃分成47幅,為全書重點所在;3.高雄市公車路線圖,共有60條公車路線圖,如能在前述都會區詳圖內標示站名,會更完善;4.高雄自行車路線圖,規劃7條自行車路線,說明全長距離;5書後附高雄市及鳳山市路名索引,依筆畫排序;6.提供生活便利資訊,包含:區公所、行政機關、警局、拖吊場、醫院、百貨、電影院、加油站、飯店等電話住址資料。頁緣邊欄以紫橙綠藍4色做為各章區分,以利快速查找。(編者)
關鍵詞: 高雄市,地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北城市意象之建構及其終身學習社會的意涵:政府相關出版品之內容分析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28p.
摘要: 本研究以KevinLynch的城市意象理論、都市符號學及地方感相關理論為基礎,針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觀光傳播局之出版品做內容分析,了解其所建構的臺北城市意象內涵與依附感;以JohnHolford與PeterJarvis所提出的學習社會之四種取向為理論基礎,評析臺北市政府出版品之終身學習社會意涵。本研究發現:臺北市政府出版之圖書建構的臺北城市意象可歸納為四大面向,分別為臺北的地標與地貌、臺北的時代變遷、臺北的族群文化與臺北的生活風貌。而城市依附的來源可歸納為六個層面:(1)臺北為親和及具有安全感的城市(2)城市中的自然景觀(3)臺北城市的獨特性格(4)對老臺北的依戀與懷舊(5)地方芭蕾之慣性時空路徑所形成之歸屬與依附(6)個人與地方認同完全融合所產生之強烈依附感。而政府出版之圖書的終身學習社會之意涵包含:(1)城市治理者所打造終身學習社會之願景:形塑臺北之全球在地性、凝聚臺北的記憶與認同,以及鼓勵全民書寫以打造臺北為華人城市的文學領航者(2)文本之作者在為臺北書寫的過程中,亦表徵了從自身的城市經驗去反思城市生活的各層面,如對制度的批判、對自然環境的珍惜、及對歷史文化及人情關懷的渴望(3)臺北市政府出版品內容建構過程中未能展現對社會與文化地位不利者之觀照;圖書取得方面,使得低消費能力的讀者對政府出版品接觸程度的降低,消費型態造成了社會排除性,而社會排除的效應有可能複製其社會位置的不利性。本研究依研究目的所達成之研究結論,對成人及終身學習、臺北市政府相關單位及後續研究分別提出建議。(作者)
關鍵詞: 城市意象,終身學習,學習社會,台北,政府出版品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社區資源應用於鄉鎮圖書館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28p.
摘要: 鄉鎮圖書館與社區充分合作,使圖書館成為社區資源中心,是目前鄉鎮圖書館經營的重要目標。但是其中仍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包括鄉鎮圖書館對社區資源的認識不足與經費、人力資源的缺乏等,都形成鄉鎮圖書館發展的阻礙。因此本研究期望藉由對與社區結合有良好成效之圖書館進行研究,探討其運用社區資源行銷圖書館之經驗,以作為未來鄉鎮圖書館經營之參考。本研究旨在探討鄉鎮圖書館成功運用社區資源行銷之經驗,瞭解鄉鎮圖書館行銷成功之因素,以及行銷過程中所面臨之問題。欲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一)鄉鎮圖書館如何發掘可運用之社區資源並尋求合作?(二)鄉鎮圖書館可運用的社區資源類型為何?(三)結合社區資源之行銷方式為圖書館和社區所帶來之效益為何?(四)鄉鎮圖書館在行銷過程中遭遇之困難?(五)鄉鎮圖書館如何因應行銷過程中所遭遇的困境?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與訪談法,選擇以臺北縣深坑鄉、萬里鄉、新店市及宜蘭縣南澳鄉、宜蘭市及壯圍鄉立圖書館為研究對象。運用個案研究法蒐集各館之營運資料,瞭解各館營運之概況及行銷活動運作之情形。另外利用訪談法,訪談對象包含鄉鎮圖書館工作人員及社區人士,藉此瞭解鄉鎮圖書館工作者與社區成員對於鄉鎮圖書館運用社區資源之看法,探究其運用社區資源之經驗。綜合各項資料歸納出結論,在社區資源的發掘方面,鄉鎮圖書館應掌握三項重點:(一)深入瞭解社區環境,充分運用社區之特色;(二)主動出擊經營公共關係,加強與社區的互動;(三)圖書館與社區的合作必須建立在互利的基礎之上。社區資源的型態會因各地區的發展而有所差異,各鄉鎮圖書館也會因應各自的經營策略而對社區資源有不同的運用方式,而圖書館可以運用的社區資源可分為(一)文化資源;(二)機構資源;(三)人力資源;(四)自然資源。運用社區資源為圖書館行銷所帶來的效益包括(一)閱讀人口成長;(二)建立圖書館之經營特色;(三)提昇圖書館的能見度,增加民眾對圖書館的認同感。為社區帶來的效益則包括(一)提昇社區藝文風氣;(二)提供民眾成長、學習的機會;(三)提昇社區能見度,帶動社區發展。鄉鎮圖書館在運用社區資源行銷的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包括(一)資源缺乏;(二)圖書館與社區認知上的歧異;(三)政治干預專業;(四)圖書館活動創新性與行動力不足。面對行銷的困境,鄉鎮圖書館的因應方式為(一)圖書館應該扮演資源整合者的角色;(二)適應社區文化,加強與社區的互動;(三)提昇地方首長對圖書館的關注。最後本研究針對鄉鎮圖書館運用社區資源之方式及營運之困境提出以下建議:(一)改革鄉鎮圖書館體制,讓圖書館經營回歸專業;(二)有關單位應持續關注鄉鎮圖書館的發展,提供適當協助;(三)鄉鎮圖書館應確立自身的使命,扮演好應有的角色;(四)建立資料庫,整合社區資源;(五)強化人員培訓,切合實際需求。(作者)
關鍵詞: 鄉鎮圖書館,社區資源,圖書館行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輔助資訊獲取論網站資訊架構之研究:以國內外公部門農業網站為例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28p.
摘要: 公部門農業網站是農業機構服務的延伸,其提供多種線上即時資訊,是民眾獲取公部門農業相關資訊的重要管道。本研究採用專家評估及訪談法,檢視五個國內外公部門農業網站的資訊架構,並參考D&M之資訊系統成功模式,作為調查問卷建構的參考,用以調查農委會網站使用者的使用經驗與整體滿意度,期望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公部門農業網站建置、營運、及研究之參考。本研究結果如下:1.比較國內外公部門農業網站資訊架構的設計現況,發現以組織系統、標示系統差異性較大,且易受文化影響;各國搜尋系統項目建置完整,但易用性程度落差較大;2.「資訊系統成功模式」可適用於公部門農業網站使用滿意度之調查研究;3.以相關分析發現網站品質、使用認知,與使用滿意度變項間呈顯著相關;4.網站品質、使用認知等變項對農委會網站使用滿意度具良好預測力;5.各國公部門農業網站應加強線上申辦服務的落實。由本研究得知,資訊架構層次分明、標示清楚及資訊相關性高的網站可以促進使用者資訊之獲取;而使用者是否再利用及是否能獲取滿意資訊會受到網站品質之影響,故資訊架構與網站品質是網站評鑑時的重要指標。最後本研究提出三點建議:1.國內公部門農業網站應加強農業領域相關資訊之提供,並重視資訊架構檢核項目之有用性及易用性;2.善用網站行銷並應定期進行使用者滿意度調查;3.從電子化政府發展進程的角度檢視,國內公部門農業網站仍有進步的空間。(作者)
關鍵詞: 網站評估,資訊系統成功模式,網站資訊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