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101 - 211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漫畫迷閱讀特質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75p.
摘要: 國內關於漫畫迷相關研究仍屬少數,在休閒活動方面的資訊行為研究,在圖書資訊學的領域也尚在起步階段,本研究旨探究漫畫迷開始接觸漫畫的動機、投入漫畫領域的原因、閱讀漫畫的感受,以及了解漫畫迷尋找資訊的行為特徵,歸納漫畫迷漫畫休閒活動中所需之資訊、資訊尋求管道,以及資訊尋求的特徵,希冀對休閒方面的資訊行為的研究能有所建樹,使圖書資訊學領域更加重視休閒活動的資訊行為研究,並藉由本研究歸納之漫畫迷的開始與投入的特質、閱讀歷程感受及資訊行為的特色,能提供相關資訊服務提供者,漫畫相關資訊服務內容之建議。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進行資料蒐集,共訪談十三位漫畫迷,透過訪談收集到的錄音資料採取逐字轉譯的方式轉化為文本逐字稿,利用ATLAS.ti質性分析軟體將訪談對象以匿名的方式編碼處理,再進一步對文本資料進行資料的分析與詮釋。研究結果發現:(一)受外在及內因素的影響而開始接觸漫畫;(二)漫畫迷的投入是因持續的閱讀需求、深受漫畫魅力吸引,並從活動中獲得心裡和社會性報酬;(三)漫畫迷在閱讀前階段能選擇閱讀目標、掌握故事脈絡,追求更高的閱讀層次;(四)漫畫迷在閱讀經驗階段能體會到全神貫注、忘卻自我,意識能與閱讀活動融合的心流感受;(五)漫畫迷在閱讀結果階段能產生共鳴、樂趣及時間感喪失的內在經驗;(六)漫畫迷在漫畫休閒中有獲取、評估、解讀、比較、分享與展現的資訊活動類型;(七)漫畫迷在不同處境中關注的資訊會隨之變化;(八)漫畫迷資訊管道多元,以利用網際網路與人際網絡為多;(九)漫畫迷會透過多種資訊行動與資源進行互動。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分別對資訊服務提供者及未來可研究之方向提出建議,在資訊服務提供者方面,可架設主題網站,組成漫畫虛擬社群,可針對漫畫迷關切的需求與資訊,提供相關的資訊與服務;在未來研究方向分別從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可研究議題提出建議,研究對象未來可針對不同動漫畫族群進行研究;結合多元之研究方法收集研究資料;可研究議題包括持續休閒資訊行為研究主題之發展、針對漫畫虛擬社群的分享行為、讀者與漫畫文本間的互動過程進行探究。(作者)
關鍵詞: 漫畫迷,閱讀特質,資訊行為,深度休閒,心流經驗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中醫藥寶典: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歷年出版品特輯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750p.
摘要: 本書內容為:本會歷年出版品介紹(函封面、封底、序、目錄、版權頁)及各項得獎紀錄整理彙編。(編者)
關鍵詞: 中醫藥文獻,政府出版品,專科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參與數位學習態度與行為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74p.
摘要: 本研究在探討我國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參與數位學習態度與行為之關係,與目前學習的現況。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作為相關單位推動工作的參考。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我國25縣市地方政府公務人員為研究母群體(133,428人),依各縣市人數比例分層隨機抽樣供寄發740份問卷,回收取得有效樣本433份,扣除填答不全之廢卷4份。歸納本研究之結果,主要有以下結論與發現:一、目前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多數配合服務機關要求下被動學習(50.8%),學習地點多數在服務機關(56.4%),每次約2小時以內(93.2%)。二、目前地方政府公務人員以「地方行政研習e學中心」、「e等公務員學習網」、「文官e學苑」為主要學習網站。三、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參與數位學習態度上呈現正面認同。四、課程內容的選擇以「法制類」與「專題類」為主,課程選擇與其工作息息相關,有助於增進其工作知能。五、數位學習時受干擾的情形嚴重(86.0%),影響學習的品質,在學習時同時處理公務成為普遍現象。六、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參與數位學習態度與行為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七、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參與數位學習態度對其數位學習行為具有顯著預測力。依據以上結論與發現,本研究建議事項如下:一、主管部門應鬆綁參與數位學習的規範,如無須強制規定研習時數。二、健全數位學習制度的規劃,以鼓勵取代強迫、以實質獎賞增進學習。三、建立整合與資源分享的機制,以擴大數位學習範略。四、加強軟硬體環境的建置,減少因網路頻寬的限制而產生的學習障礙。五、規劃學習專區、專屬學習時段,以減少干擾。(作者)
關鍵詞: 公務人員,義務性數位學習,電腦本位訓練,態度,學習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日本公共圖書館的經營與管理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74p.
摘要: 公共圖書館是重要的社會教育機構及地方的知識窗口,在促進各國文化、教育事業扮演重要角色。作者赴日深造圖書館學之餘,實地考察日本圖書館完成此書,內容詳述參訪日本國會圖書館、東京都立圖書館及東京都各區立圖書館的經歷,深入介紹參訪圖書館的組織、建築、制度及服務,在出版品的流通及呈繳制度亦有不少著墨,對想深入了解日本公共圖書館經營與管理的讀者而言,很實用!(編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日本,經營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檢索結合文字探勘之應用:以中醫婦科專題文獻資料庫為例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73p.
摘要: 本研究將資訊檢索與文字探勘技術相結合並應用於『中醫藥專題文獻資料庫』中,建立中醫婦科知識主題並利用機器學習的實例學習方式進行肯定(正例)與否定(反例)評價訓練,使中醫藥從業人員能快速檢索到最相關之文獻並促進中醫實證醫學之發展。研究者首先要找出一套穩定的知識主題訓練策略來進行訓練,再以此訓練模式作為範例,供其他使用者參考利用,且可依其需求作適當地調整;主要是透過訓練完成的知識主題分享給他人取用,達到知識交流與分享之目的。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與系統實證方式,對資訊檢索、文字探勘與中醫藥相關文獻進行探討分析,再實際進行系統實證部份,敘述整體實證過程、舉例並分析其結果;最後歸納出以下結論:(一)建立中醫藥相關詞彙至系統詞庫內為首要之步驟,可提高斷詞與檢索比對結果。(二)知識主題訓練策略為先收集再過濾,因此要先進行肯定評價訓練(收集相關資料),再進行否定評價訓練(刪除不相關資料)。(三)訓練文件的選擇要謹慎,對訓練結果影響甚鉅。(四)知識主題檢索與一般關鍵詞檢索結果相比,精確率確實有所提高;最高可達到100%,其平均值有74%。(五)中醫藥文獻目前持續成長中,推動中醫實證醫學之發展。(六)促進中醫藥從業人員間的知識交流,達到知識分享之目的。(作者)
關鍵詞: 概念檢索,文字探勘,中醫婦科,資訊檢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科技輔助教學對不同學習風格之國中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影響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72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學習風格與個人變項的國中二年級學生接受結合數位資源的英語教學設計的科技輔助教學課程後在英語學習成效之差異。研究對象選取臺北市某國民中學的二年級兩個班級學生共56人,將其分為科技輔助教學組(實驗組)和傳統教學組(控制組),接受八週教學過程。兩組學生事前接受學習風格量表和「英語學習成效測驗」之前測,並且於課程實施之後接受「英語學習成效測驗」之後測。科技輔助教學組學生於課程結束後另外接受「課程滿意度調查表」的施測。主要研究結果發現科技輔助教學組和傳統教學組在英語學習成效後測成績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其中科技輔助教學組的表現高於傳統教學組。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成效後測成績部分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其中左腦、右腦、高統整型學生的表現不因教學方法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不過低統整型學生的表現會因教學方法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學生有一部分的不同個人變項在英語學習成效後測成績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其中男生的表現會因教學方法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女學生的表現不會因教學方法不同而有顯著差異;高、中學前成績學生的表現會因教學方法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低學前成績學生的表現不會因教學方法不同而有顯著差異;高學習經驗學生的表現不會因教學方法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中、低學習經驗學生的表現會因教學方法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科技輔助教學組的學生對科技輔助教學的課程滿意度方面,科技輔助教學組學生對科技輔助教學的課程滿意度達到統計上的顯著的水準,所以科技輔助教學組學生對科技輔助教學課程感到滿意。研究發現與影響包括科技輔助教學在不同風格和不同個人變項的國中學生之英語學習成效後測成績均有不同的顯著影響與差異,國中英語教師可參考此差異與關係,進行更符合學習者個人特質的教學課程設計,並善加運用多元廣泛的數位資源融合於英語學習的教學活動之中,以觸發更有效的英語學習效果。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與影響,提出建議作為國中英語教學、教材設計、教育行政單位以及後續研究之建議,希望能為國中英語教學的設計與教學實務上的參考。(作者)
關鍵詞: 科技輔助教學,學習風格,英語學習成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閱讀祕方:為什麼朗讀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72p.
摘要: 一般而言,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習的四大指標,本書以閱讀來做為兒童學習語文的重要入門基礎。本書作者是澳洲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推廣「為孩子朗讀」的理念,希望藉由朗讀這種既規律又帶有變化的方式,增加閱讀的樂趣,進而激發兒童對於閱讀文字的興趣。本書結合了大量實務教學案例與經驗,提供了具體可行的親子活動和做法,適合所有父母當成教育孩子如何學習閱讀的參考。(編者)
關鍵詞: 閱讀,親子閱讀,兒童閱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地區專利指標應用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70p.
摘要: 專利具有無形資產不易判斷的特性,無法快速衡量其價值,這對講求績效與標準化的產業與企業造成不易管理與決策的困擾。而專利指標具有直接可被觀察的特性,能夠提供專利價值評估之參考。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臺灣地區文獻中對專利指標之研究與實證現況,作為後續專利指標修訂、相關研究與應用之參考。本研究藉由蒐集臺灣地區專利指標研究之實證研究文獻現況,再以文獻分析與內容分析法進行分析。首先利用專利分析、專利計量、專利指標等三個詞彙進行初步檢索,並藉此建立專利領域高貢獻度專家使用之29個專利指標常用的作者關鍵字,並再次進行檢索,所得文獻分析結果如下:臺灣地區第一篇專利指標研究始於民國81年,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中,內容是關於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產業之實證研究,作者陳傳芳,指導教授劉尚志。臺灣地區被提出或被使用過的專利指標共有14類99個,實際每篇文章使用三個以上的專利指標。臺灣地區專利指標研究文獻累積達到五篇以上的學門有「商業及管理學門」、「傳播學門」與「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並從中分析相關研究團隊,依序有賴奎魁、劉尚志、耿筠、陳怡之、黃慕萱、謝寶煖與鄭秀玲等研究團隊。再依據產業領域進行分類可歸出四種產業別,其中前三名的產業與經濟部兩兆雙星計畫相符合,依序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半導體」、「生技產業」與「企業(公司)」。本研究結論為:(1)專利指標使用多元,且作者常使用多個專利組合指標。(2)臺灣地區專利指標相關研究文獻量仍有成長空間。(3)臺灣地區進行專利指標相關主要研究團隊有七組。(4)學界使用專利指標與財務績效連結並不明顯。(5)國立大學在政府研究資訊系統獲得較多的計畫支持。(6)專利指標實證研究對象產業符合政府高科技政策規劃。(7)以書目計量學的方法來分析專利關係是目前較具可信度作法。過去臺灣地區專利指標使用大都屬於單一產業實證,本研究為臺灣地區首次針對專利指標相關文獻進行統計,利用專家常用關鍵字群、文獻分析與內容分析方法,進行專利指標相關研究文獻之統計,比較文獻歷年概況、學門與產業或企業類別之專利指標使用,可供後續興趣研究者一窺專利指標研究發展的脈絡。(作者)
關鍵詞: 內容分析法,書目計量學,專利指標,專利資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教師對與圖書館員合作推動資訊素養融入課程之需求與態度:以逢甲大學為例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69p.
摘要: 高等教育的任務之一在於培養學生「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成為具備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獨立學習者,而資訊素養乃用以建構學生「學習如何學習」之關鍵能力。資訊素養的培養需要學科內容的支撐,其意義在於結合學科課程的內容主體,可更有效地協助於學生連結資訊技能與學科知識之間的關係,並藉此過程來發展學生的資訊素養能力。透過教師與館員的合作,將資訊素養融入課程向為圖資領域學者與實務工作者視為最具成效的關鍵,然而館員欲與教師建立或拓展資訊素養教學之合作關係,首要瞭解教師的看法與態度。本研究的目的即在瞭解大學教師對資訊素養融入課程的看法與態度,以期作為未來圖書館在規劃、設計與落實資訊素養融入課程、與教師經營合作關係時之參考。本研究以逢甲大學為個案,針對個案機構之專任教師進行質性與量化之實證調查。本研究以文獻探討作為研究探詢的基礎,並透過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瞭解教師於個人的課程中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的能力看法,以及與館員合作的態度,藉以判別可能之變數,進而建構問卷,透過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進行推論。研究發現,教師十分肯定資訊素養能力對於學生學習的必要性;而學生在課業要求上,其資訊素養能力表現普遍低於教師的期望,可判知透過課程的引導應有施行的空間;雖然教師認同資訊素養融入課程對學生的學習成效有助益,但考量課程本質、進度、整體的課程規畫、與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傾向選擇性地施行資訊素養融入課程,並期望在融入的方式上保有彈性的空間。此外,教師施行資訊素養融入課程的態度,在不同年齡層是有顯著差異的,40歲以下的教師,對於「將資訊素養能力的培養明訂於課程目標中」的態度,較51歲以上的教師接受度更高。而施行資訊素養融入課程時,教師首重「有效搜尋資訊」能力,另外「合理合法使用資訊」、「批判思考與知識整合」能力亦不可忽略。在與館員合作的面向上,教師具有開放正面的合作態度;運用資訊素養融入課程策略時,教師以協同合作態度為導向,唯教師對高階思維能力與低階思維能力的合作態度不同,針對高階思維能力,教師傾向由自己教導;而低階思維能力,教師傾向採取協同合作或由館員教導。此外,未滿50歲和51歲以上的教師,在部分合作認知的態度上具有差異,未滿50歲的教師,在「對等互動」、「講習協助」、「減輕課程負擔」三項合作認知上,態度更為開放。整體而言,教師的合作態度受到「館員學科知識」、「館員專業素養」、「課程策略」、「學生學習」四大因素構面的影響,其中又以「學生學習」和「館員專業素養」因素,對合作策略指導參與的選擇影響最為顯著。本研究針對研究結果提出五項建議,提供各大學與個案機構、圖書館和館員參考:(一)母機構宜有資訊素養融入學科課程之政策與配套機制,(二)圖書館應研擬資訊素養融入學科課程策略,(三)注重資訊素養融入課程之課程設計,(四)訂定課程學習成效評估要點,(五)精進館員專業素養。(作者)
關鍵詞: 資訊素養,資訊素養融入課程,協同合作,大學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北縣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與學校效能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68p.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縣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與學校效能之現況,採用文獻分析及自編「臺北縣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與學校效能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調查511位教師,經統計各變項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百分比,並採用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與單變項變異數分析、薛費事後多重比較法、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據以分析資料。本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一、臺北縣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達到「資源整合」、「整合學習」的目標,以發展學校整體效能的觀念,已受教育人員普遍的認同。二、臺北縣偏遠地區國民小學之教育人員對於運用社區資源之「教育價值與認知」及「具體策略」分層面及學校效能「學生學習表現」分層面之認知明顯高於其他地區之教育人員。三、臺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因其服務年資、學歷、職務及學校規模之不同對於學校運用社區資源的認知有影響。四、臺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因其年齡、服務年資、學歷、職務及學校規模之不同對於學校運用社區資源後提昇學校效能之認知有影響。五、臺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於學校運用社區資源之認知與運用後提昇學校效能之認知呈現正相關。本研究的建議如下:一、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一)照顧偏遠地區,繼續教育優先區政策,達到城鄉平衡。(二)重視社區總體營造,推動有利於學習的社區環境。(三)定期舉辦有關運用社區資源與學校效能之教育訓練與研習活動。二、對學校單位的建議:(一)適當安排調整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增加教師擔任行政工作的機會。(二)校長應以身做則,建立良好公共關係,引進社區資源,提昇學校效能。(三)善用社區資源,解決學校問題,協助校務發展。(四)藉由社區參與,促進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三、對教師的建議:(一)善用社區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師效能。(二)教師應多參與校務經營工作,建立生命共同體的觀念。(作者)
關鍵詞: 社區資源,學校效能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童書插畫新世界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68p.
摘要: 童書插畫不再只是公主、精靈、仙女和大野狼,現在的兒童生活中充斥著卡通、動漫、電視和電腦遊戲等各種精緻的視覺刺激,也使得兒童讀物中的插畫的意義及技巧上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如今,童書繪本已成為既能與兒童溝通,又擁有一定專業市場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近年來,許多具原創性的平面藝術家加入,不同的媒材應用與創作技法、創作觀念,更讓童書插畫的世界大放異彩。本書為國內讀者進入世界各地經典童書插畫的世界開啟一扇窗,提供有志於插畫藝術或童書的創作者靈感的泉源與成功案例的參考。(編者)
關鍵詞: 童書,插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文件檔案管理與應用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68p.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規劃全國電子文件檔案管理與應用架構,並且提出建議,以供使用者參考。(編者)
關鍵詞: 數位化檔案,檔案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