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221 - 223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新聞從業人員媒體與網路素養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10p.
摘要: 台灣媒體自1980年陸續開始進行數位化工作,將新資訊傳播科技引入新聞產製流程,尤其從1999年網路原生新聞概念而創立的網路報紙出現,網路新聞開始讓傳統新聞媒體的產製作業產生衝擊,本研究探討新聞工作者的網路素養與媒體識讀能力之相關性,並探討新聞工作者在新興媒體時代所具備的網路素養,其因素與媒體識讀能力之間的差異性。本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了解新聞從業人員所建構的媒體識讀能力的衡量準則為何,問卷調查完成前後,輔以進一步進行質化訪談,與問卷調查結果做出比較與探討相關問題。問卷調查部分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目的主要在於考驗問卷樣本觀察值之平均數彼此間關聯性。另外再進行雪費法事後比較進行相關分析,目的在確認何組之間的平均數有何差異存在。經過統計與分析,發現,任何屬性的媒體都已大量透過網路進行新聞採訪編輯的工作,甚至有相當高比例的新聞工作者都利用網路尋找新聞素材,或是利用網路來進行查證新聞真實性的應用,因此看出新聞工作者普遍認同網路媒體可讓新聞曝光性更大,更較傳統媒體呈現真實,但卻未能發揮提昇新興媒體時代的媒體識讀能力。(作者)
關鍵詞: 媒體識讀,網路素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法律百科全書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0冊
摘要: 法律是為保障群眾安寧而強制實施的社會生活規範,以各種形式影響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因此,學習法律、了解法律是現今國民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書目的在於提供讀者簡明、清晰的法律概念。全套共計10冊,內容包括:一般法學、憲法、行政法、民法、商事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以及中國法治史。內容豐富,為研究法律、政治、社會學科不可獲缺的一部參考工具。(編者)
關鍵詞: 法律,百科全書,參考工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概念圖式與純文字式摘要學習單融入WebQuest學習活動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在認知、寫作與動機之影響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09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比較「概念圖式」與「純文字式」摘要學習單融入WebQuest專題探究學習活動中,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認知、寫作與學習動機之影響。本研究設計採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並以宜蘭縣鄉村某中型小學六年級二個班級共64位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所使用之教學網頁由研究者設計建置後,進行為期三週五次,共計十五小時的實驗教學。本研究之自變項為學習單型式(分為使用「概念圖式」摘要學習單之實驗組與「純文字式」摘要學習單之對照組),依變項為認知、寫作與學習動機,而研究工具則包括認知測驗、專題寫作成效評量表與學習動機評量表。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包括:一、在認知測驗表現方面,二組之間達統計上顯著之差異,其中實驗組成績高於對照組,顯示實驗操弄摘要學習單對學生的認知能力產生影響。二、在專題寫作成效方面,二組之間大抵達統計上顯著之差異,在寫作總分以及思想內容與組織結構二向度,實驗組成績均高於對照組;但基本技巧向度,二組之間則未達統計上顯著之差異。三、在學習動機方面,從組間差異情來看,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無統計上顯著之差異,顯示實驗操弄摘要學習單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沒有產生影響。研究者依本研究之結果,對如何改善本研究之設計、應用WebQuest和未來可進行之相關研究主題,提出具體建議。(作者)
關鍵詞: WebQuest,概念圖,認知能力,專題寫作,學習動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資訊學知識來源與知識擴散學科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09p.
摘要: 本研究以引用文獻與被引用文獻作為近十年來(1997-2006)圖書資訊學知識來源與知識擴散的研究分析對象,分別從學科對象、指標程度進行瞭解與其演變。進一步比較圖書資訊學知識來源與知識擴散間的差異,哪些學科與圖書資訊學具雙向跨學科交流的特性,並探討各指標間之差異性與適用性。同時將圖書資訊學分成圖書館學及資訊科學兩大子領域,探討其知識來源及知識擴散之情形。本研究利用書目計量學作為研究方法,以期刊影響係數較高之圖書資訊學10種期刊作為篩選樣本,圖書館學及資訊科學期刊各5種,並依期刊出版頻率系統抽樣10%,產生488篇文章。依據上述文章集合檢索引用文獻集合(5354篇)及被引用文獻集合(2402篇),分別作為知識來源及知識擴散研究分析對象。本研究歸納以下結論。知識來源及知識擴散學科方面,圖書資訊學知識來源文獻及學科數較知識擴散多,學科分佈集中於前幾個學科。圖書資訊學以本身學科為主要知識來源與知識擴散對象,與電腦科學知識交流密切且互相影響。圖書資訊學具跨學科特性,但屬知識進口型學科,與學科偏應用導向有關。知識來源及知識擴散程度方面,圖書資訊學知識來源的程度較知識擴散的程度高。從各指標來看,COC與WCOC著重跨學科引用程度,兩指標相關性極高,取代性大;Brillouin’sIndex數值易受樣本特性影響,適用於衡量分類較細之專利號或學科,而Originality及Generality則適用於衡量分類較粗之學科。圖書資訊學知識來源的學科自我引用率逐漸降低,而知識擴散仍以學科境內擴散為主,但與過去研究結果相比,對其他學科影響逐漸提高。將圖書資訊學分成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兩大子領域,在知識來源與知識擴散的學科上,資訊科學傾向自然科學領域,尤以電腦科學為主,圖書館學則傾向社會科學領域。在知識來源與知識擴散的程度上,圖書館學均較資訊科學低,其學科自我引用率較高,顯示圖書館學較不具跨學科性。(作者)
關鍵詞: 圖書資訊學,知識來源,知識擴散,跨學科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觸控式面板專業人員的使用效益與滿意度之研究-以某電子公司為例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08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觸控式面板專業人員的使用效益與使用滿意度之關係。以某專業觸控式面板組裝測試公司專業人員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目的有四:一、分析觸控式面板專業人員人口變項與使用效益之關係;二、分析觸控式面板專業人員人口變項與使用滿意度之關係;三、探討觸控式面板專業人員使用效益與使用滿意度之關係;四、根據研究結果,提供觸控式面板相關研究機構作為研發及設計的參考指標因素及相關研究之參考。本研究以自編之〈觸控式面板專業人員使用效益與使用滿意度問卷調查表〉作為資料蒐集及測量工具,並以分層抽樣取得受試樣本。問卷統計先進行次數分配統計工作,計算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等分析,再分別以多變項變異項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逐步迴歸分析及典型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處理。量表於編製過程中使用陡坡法抽取因素、因素分析和Cronbach’sα等統計方法,檢視修正問卷之信度、效度。分析結果發現:1.觸控式面板專業人員之使用效益影響使用滿意度的主要變項為工作效益與學習效益。2控式面板專業人員的使用效益,會因職務與收入的不同收入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4.控式面板專業人員的使用效益確可有效預測使用滿意度。5.觸控式面板專業人員的使用效益可顯著解釋使用滿意度。影響主要的具體徑路有四:一是由工作、休閒之使用效益影響學習、功能、操作、品質之使用滿意度。二是由學習、操作之使用效益影響功能、信賴、操作、品質之使用滿意度。三是由時間、休閒之使用效益影響操作、價格之使用滿意度。四是由休閒、時間之使用效益影響信賴、價格、品質、功能、學習之使用滿意度。針對本研究主題內容及依據研究發現,分別提出對相關研發機構之建議: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如下:1.研究對象方面本研究量化方面之取樣對象,僅限於某專業觸控面板組裝測試之電子公司,共442位專業人員,取樣之樣本數及範圍有所限制。因此研究結果之推論有其限制,故擴大觸控面板使用者的取樣範圍及樣本數,是未來研究可努力的方向。2.研究變項方面影響觸控面板使用者之使用效益與使用滿意度的可能變項尚有許多,而本研究僅針對受試者的性別、年齡、學歷、職務、收入和資歷來探討其中之差異,後續研究可以一般使用大眾為對象,刪除或納入其他變項,以做更深入的研究。3.研究工具方面研究者自編之「專業人員使用效益量表」及「專業人員使用滿意度量表」,乃經由項目分析及因素分析修訂內容,其中;量表之題目或有未盡周延之處,未來研究可改善及增加量表內容。4.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主要以問卷調查蒐集資料,所蒐集之資料為反應受試者意見的量化資料。未來的研究或可輔以深度訪談等質性研究方法,拓展資料的觀察面向,以更多元的角度來探討使用效益與使用滿意度之間的關係。(作者)
關鍵詞: 使用滿意度,使用效益,觸控式面板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運用主題地圖於資源示意圖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08p.
摘要: 館藏資源是圖書館的核心,如何使館藏資源發揮其利用價值乃是圖書館一直以來的課題,不論圖書館的型態如何改變、傳統圖書館如何走向數位圖書館,資源指引對圖書館來說都是服務項目中重要的一環。對使用者來說,圖書館資源再多,該如何從書架上數以萬計的館藏資源,以及如浩瀚大海的網際網路資源中找到所需的資料,才是他們所迫切需要及重視的。圖書館資源示意圖(Pathfinders)即是一項主動提供知識給讀者的作業方式,圖書館利用資源示意圖提供選定主題之館藏資源的介紹和指引,此外,資源示意圖也可以作為指引網際網路資源的工具。由於資源示意圖的服務仍有待改善,且主題地圖(TopicMaps)串連主題(Topics)、關聯(Association)、資源指引(Occurrences)的特性,可說是相當符合資源指引工具之設計,因此本研究乃以中華大學圖書館為研究對象,運用主題地圖建置該館的資源示意圖。本研究首先以文獻閱讀之方式,除了探討國內外圖書館資源示意圖之格式內容、特色及相關研究外,也探討主題地圖的歷史發展、工具、使用狀況及在圖書館領域的運用情況等。其次,由於研究之初中華大學圖書館無現成之網頁版資源示意圖可供運用,故需進行系所資源之分類及蒐集、網路連結之查找等工作,以建置網頁版資源示意圖。最後,則進行運用主題地圖於資源示意圖之實作,定義其主題、關聯、資源指引等三元素的型態(Types)及內容,將資源類型、資源主題、系所等皆視為主題地圖的主題,並建立〝分類法與類別〞、〝學院與系所〞、〝學院與資源〞、〝包含與屬於〞等關聯,及完成主題的各項資源指引,稱之為主題地圖資源指引。在工具的選擇方面,使用免費的主題地圖應用程式編輯器--TM4L;在評估方面,則採用問卷調查之方式,初步分析運用主題地圖於資源示意圖之成果及優勢。主題地圖資源指引具有提供主題關聯的分類方式、構想具創意、介面易使用、縮短搜尋相關資源的時間,以及增加相關館藏資源搜尋的便利性等優點。而由於館藏資源的多寡,影響建置主題地圖資源指引之時間及人力,且隨著館藏資源的不斷購入,維護及更新主題地圖資源指引的工作將更顯重要,圖書館必須考量此部分之人力配置,將維護主題地圖資源指引視為一長期性之工作,方能將主題地圖資源指引之功用發揮至淋漓盡致。(作者)
關鍵詞: 主題地圖,資源示意圖,XTM,資源指引,Topic Map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北縣藝術饗宴國際藏書票展專輯:97年度第14屆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08p.
摘要: 本藏書票展的目的為:一、展現本縣藝術特色,豐富藝術饗宴展演內容。二、提升本縣藝術欣賞水準,豐富縣民精神生活,並提供縣內師生作品展出的機會,藉此推廣藝術教育。三、利用藏書票製作之推廣,落實國小藝術教育,並培養兒童建立愛書、惜書、藏書之習慣。四、推展縣內各級學校校內圖書館藏書票的使用。本書整理彙編此次藏書票展的作品,集結成冊發行。希望提供有需要的民眾使用。(編者)
關鍵詞: 藏書票,台北縣藝術饗宴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電子儲存管理辦法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08p.
摘要: 為妥善管理電子儲存型式檔案,須妥善法律,並審視國內國家檔案與機關檔案管理之發展環境,且參酌國外先進國家採行之相關管理法案,以為因應二十一世紀電子化政府現代職能的挑戰。(編者)
關鍵詞: 檔案數位化,檔案管理,檔案典藏,檔案法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媒體類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存技術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01
頁次: 107p.
摘要: 本計畫採用文獻探討、焦點團體之方法進行,並實地訪談資訊科技廠商及重要文獻儲存單位,以不同研究方法及不同對象與角度之三角驗證原則,強化研究結果。研究發現,電子媒體類檔案之保存策略有系統保存、更新、轉置、模擬、標準化、封裝、重複一套系統建置及印成紙張或其他可瀏覽媒體加上詮釋資料共九種。由於方法多樣且在執行時又可能同時使用到不同的保存策略,因此,對這些策略之有效運用或認識了解上都有所差異。在企業訪談中發現一般企業或機關對電子媒體類檔案之保存或典藏都尚在起步階段,皆盼望政府能提供指導或協助。電子媒體類檔案之保存與傳統紙張之保存方法與議題是截然不同的。影響電子媒體類檔案之保存因素包括電腦軟、硬體、儲存媒體、運作環境…等,其複雜度是相成的。研究者透過本計畫之研究已初步將電子媒體類檔案之保存策略分成三類(請參見表4.1),即基礎層,包括更新策略、標準化策略及詮釋資料策略,是最基礎的方法也是必定要執行的工作;核心層,包含了轉置策略、模擬策略與封裝策略,是最核心、重要的電子媒體類檔案保存技術;輔助層,包括系統保存策略、重複一套系統策略及印成紙張或其他可瀏覽媒體策略,是有特別因素才需使用的保存技術。如此一來,當對電子媒體類檔案之保存策略可有很清晰的了解。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如下之建議:一、立即可行之建議:1.釐定電子媒體類檔案災害應變措施要點。如果各單位遭到各種災害,有可能會損壞到電子媒體類檔案,因此,可釐定電子媒體類檔案災害應變措施要點以為各機關依循。此要點可包括通報程序、應變處理程序…等。亦可包括儲存媒體之管理辦法或注意事項。2.建立電子媒體類檔案保存之基礎策略。更新、標準化及詮釋資料為電子媒體類檔案保存之基本做法。因此,宜對這三種基礎策略制定規範,以為各機關所遵循。3.訂定電子媒體類檔案寄存辦法。電子媒體類檔案的目的在使用,然而,其寄存辦法與紙本式資料有所不同,且有版本、認證問題,應特別訂定電子媒體類檔案寄存辦法。4.透過重複一套系統建置之策略,篩選過濾、二個機關使其電子媒體類檔案可存放於檔案管理局。重複一套系統建置之策略可加以運用在徵集各單位的電子媒體類檔案上。不但可使各單位在異地備援上得到協助,亦可幫助檔案管理局徵集到各機關之電子媒體類檔案,同時,有助於未來之保存工作。5.與大學資訊圖書相關學系合作,培養電子檔案管理人才。電子檔案管理人員需具備資訊相關能力,如系統分析、資料庫…等,又要有管理技巧與知識管理能力。此方面之人才難覓,應加強與大學資訊圖書相關學系合作,培養電子檔案管理人才。6.持續對政府各機關推廣電子媒體類檔案之管理及其保存策略並延伸至企業界。目前,檔案管理局已對各機關進行相關之教育訓練集推廣工作。應庚續此項工作,並延伸至企業界,以落實大家對檔案之認識。二、中長期之建議:1.建立轉置處理中心近期而言,轉置策略仍為電子媒體類檔案保存之重要方法。但是,轉置作業並非容易之事。有鑑於此,應建立轉置處理中心以協助各機關或各企業進行轉置工作。2.建立電子媒體類檔案寄存。實際建立電子媒體類檔案寄存圖書館,以服務民眾。其做法可為實體亦可為虛擬的,亦可借助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有關電子資源服務的機制來完成此工作。3.建立電子媒體類檔案保存評估中心。電子媒體類檔案保存相當複雜,可參酌本研究之圖2.2的構想,建立電子媒體類檔案保存評估中心。4.進行模擬策略與封裝策略之實驗計畫,模擬策略與封裝策略是長久保存的最佳方法,但須先進行實驗系統以為驗證。(編者)
關鍵詞: 國家檔案,電子媒體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資訊尋求行為與專業成長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07p.
摘要: 當時序的腳步自二十世紀末邁入二十一世紀時,知識經濟的崛起,不但對社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也對教育帶來許多衝擊。面臨新的局勢變化,我國教育當局不僅加速了教育改革的腳步,也特別重視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面對知識經濟的衝擊,在現在的教育環境下,新世代的學生以及各項教育改革,對於現代教師來說,無疑都是重大的挑戰。不但教學方法需要不斷革新與創新,連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也必須改變,以因應時代的需要。因此,教師必須提升自己專業能力,有了專業成長的需要,教師必須取得相關資訊才能滿足專業成長的需求。本研究之動機即在於關心教師如何尋求資訊以促進專業成長。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的資訊尋求行為與專業成長之關係。以自編之測量工具「臺北市國小教師資訊尋求行為與專業成長調查問卷」來蒐集資料。並以分層隨機抽樣取得樣本數,且使用次數分配、單因子χ2考驗、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逐步迴歸分析及典型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依研究結果發現:1.臺北市國小教師的資訊尋求行為,其各項目在次數分配上均未達到顯著差異,大致分配均勻。2.臺北市國小教師之專業成長在各項目的分配上都呈現顯著差異,其中以「人際溝通」及「教學知能」所占的次數最高,次數最少的為「學生輔導」。3.臺北市國小教師的資訊尋求行為,會受到性別、年齡等兩項人口變項所影響,而且是女性國小教師的資訊取用考量高於男性國小教師,以及30歲以下教師的資訊取用考量高於其他年齡層的教師。4.臺北市國小教師的專業成長,會受到性別、年齡、職務等人口變項的影響,而不會受到學歷的影響。5.臺北市國小教師的資訊尋求行為對專業成長之預測,達到顯著水準。影響專業成長的主要資訊尋求行為變項為資訊尋求途徑。6.臺北市國小教師的資訊尋求行為可顯著解釋專業成長,其途徑為:是從資訊尋求途徑這種資訊尋求行為,經由潛在變項影響教學知能及學生輔導這兩種專業成長。(作者)
關鍵詞: 專業成長,資訊尋求行為,國小教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腦輔助分析軟體運用於質性研究訪談稿內容分析之探討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07p.
摘要: 隨著社會思潮的湧現,質性研究在社會科學的領域裡逐漸嶄露頭角。其中,質性訪談是運用最廣泛的資料蒐集方法。研究者在質性訪談後,先建立訪談稿,再依照研究者所採用的理論架構,將問題的反應做分群,再著手進行分析。然而傳統人工分群往往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因此,本研究以電腦輔助分析軟體進行訪談稿分群分析,探討電腦輔助分析軟體與傳統人工分群的一致性,並說明電腦輔助分析軟體如何有助於訪談稿的分析。本研究使用電腦輔助分析軟體ClustanGraphics8.02及主題萃取系統,針對社會科學領域畢業研究生(研究對象)之訪談稿進行實驗。研究中,先以電腦輔助分析軟體針對訪談稿進行分群分析。接著,根據電腦分析結果,對研究對象進行訪談,並利用randindex交相驗證電腦與人工分析結果之相似度,以探究電腦輔助分析軟體對質性研究訪談稿分析之幫助。實驗與訪談結果顯示,雖然電腦輔助分析軟體與傳統人工分析結果的一致性不算高,但電腦分析之結果,在人工分析訪談稿前,可以給予初步之分群的構想;同時,電腦輔助分析軟體若運用於結構式或半結構式之訪談稿,可能得到較好的助益。此外,透過randindex計算所得之電腦與人工及綜合結果之相似度(一致性)數值,並無明顯差距;另於訪談亦發現綜合分析結果並未獲得青睞,皆顯示出使用單一或多種輔助軟體實驗,可能並不會有太大之差異。(作者)
關鍵詞: 電腦輔助質性資料分析軟體,質性研究,文件分群,質性資料分析,分群分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腦科學領域高被引文章與一般文章之書目計量比較分析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06p.
摘要: 本研究利用書目計量法分析比較電腦科學領域高被引文章與一般文章之特性,包括基本特性、合著特性,及老化特性,並對臺灣文章同樣進行特性探討。高被引文章蒐集自ESI資料庫,包括1996至2006年共2112篇文章;一般文章檢索自WOS資料庫,包括1996至2006年共2200篇文章。研究結果顯示,高被引文章平均首次被引年齡較一般文章低,主要由歐美國家所發表;在合著率方面,高被引文章與一般文章皆呈現上升趨勢,以高被引文章合著率較高,達九成,國際合著率同樣是高被引文章較高;分析高被引文章與一般文章之老化曲線可知,高被引文章被引狀況較持久,一般文章則是較早達被引高峰且較早老化。此外,臺灣文章特性與所有文章大致相近,但臺灣的高被引文章數在各國之排名遠不如一般文章,且臺灣的一般文章平均被引次數較所有一般文章低,顯示臺灣文章數量雖不少但品質仍有待提升。(作者)
關鍵詞: 書目計量,高被引文章,合著,文獻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