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065 - 207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傳技30週年慶系列一:『國際圖書館自動化的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研討會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冊
摘要: 科技日新月異,圖書館無不趕搭數位化的列車。而改變圖書館本質與作業型態莫過於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從今年5月的圖書館館長聯席會的會議主題之一「圖書館自動化研討」即可得知其重要性。於是,期望更深入探究圖書館自動化的歷程演變,觀古知今,了解當前的需要並展望未來的脈動!本次研討會邀請多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針對國際圖書館自動化發展分享彼此的經驗與看法,期使聽眾對於全球圖書館自動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啟發。會中專題演講題目和講者分別是:DownMemoryLaneMajorMilestonesinLibraryAutomationintheU.S.Sincethe1960s/李華偉;高校圖書館選擇自動化管理系統的視角/詹萌;中國大陸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現狀/孟廣鈞;ConsortiumTheGlobalLibrary/DanielMarinescu-Persu;在合作牽動下-圖書館自動化發展趨勢/陳昭珍;整合性圖書館系統(ILS)整合了什麼?/詹麗萍;國立臺中圖書館換裝RFID圖書管理系統運作成效初探/楊宣勤;FromOPACtoOPAIR(OpenPublicAccessInformationResources)/項潔。(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自動化,自動化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佛教印經事業發展論壇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冊
摘要: 論壇邀請國內重要的佛教印經單位,介紹其成立緣起、發展沿革、管理方式、出版概況、未來的發展計畫等,希望藉由論壇鳥瞰臺灣地區佛教印經事業的發展現況,共同關心佛教出版及佛教文化的未來發展。會中專題演講題目及演講者分別是:戰後初期臺灣佛教界編印《大藏經》事業之發展─以蔡運辰的編印藏經事業為主/顏尚文;解嚴前(1949-1976)臺灣佛教的印經事業─以「臺灣印經處」與「普門文庫」為中心/闞正宗;臺灣佛教印經會發展類型探討/自正法師;從ISBN出版的登記看佛教印經會的出版/曾?賢;從大乘精舍印經志業談佛教平面媒體的未來走向/樂崇輝;接統靈巖十三葉蓮花一瓣分臺中/詹曙華;從印送經書到佛教文化推廣/阮貴良;從紙本到數位從數位到紙本/盧岳軍;一世化人以口萬世化人以經/近果法師;中華印經協會/吳秀慧;日本藏經編纂的發展/周伯戡;如何增進印經會的影響力/梁崇明;參與和分享─從Web2.0看佛教印經會發展的未來展望/李志強。(編者)
關鍵詞: 印經,佛教出版
資料類型: 一般性
題名: 無牆博物館:故宮文物數位典藏工程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DVD
摘要: 本片是呈現故宮博物院執行數位典藏計畫的紀錄和成果,講述這個珍藏國寶的神祕殿堂如何一步步成為一座無牆的博物館。本片介紹院內三處-器物處、書畫處、圖書文獻處三個典藏單位的文物為主,描述故宮人如何克服典藏計畫中遇到的困難和各界的爭議,利用科技去做協調,忠實表現藏品的完整性,讓國寶能有最優質的保存,重視期價值,呈現在大眾的面前。故宮每年都有將近200萬的參觀人次,想一賭其文物丰采。而在未來,數位典藏必然的趨勢,藉著還在進行的數位典藏工程,博物院將琳瑯滿目的珍藏品透過虛擬的型態呈現,使無法親自造訪的人們也能欣賞到古老的中華文化,讓無牆博物館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編者)
關鍵詞: 數位典藏,故宮博物院,文物,虛擬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開放應用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99p.
摘要: 本研究計畫主題乃因應我國檔案法施行後,明訂檔案需依法開放應用制訂相關使用之管理辦法。(編者)
關鍵詞: 檔案應用,檔案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博物館推動社會藝術教育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98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博物館推動社會藝術教育之功能性與影響力,以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為例,探討其推動社會藝術教育之現況、所面臨的困境,以及解決途徑。首先研析相關文獻,據以形成研究架構,並採質性研究方法,以自編的訪談大綱作為研究工具。訪談對象採立意抽樣,結果自史博館抽取相關業務人及博物館學專家學者數人進行訪談。另外,也選擇具有推動社會藝術教育實例的「他」館,探討其實施現況與史博館做比較,一方面證明「藝術」確實是史博館推動社會教育中的重要元素,另方面期望能藉以提供史博館在推動社會藝術教育現況上的參考意見,因此訪談他館相關業務人員,並將其訪談資料納入本研究中。最後經過對史博館推動社會藝術教育的研究發現與S.W.O.T的分析,獲得以下的結論:(1)擁有豐富藝術品物件及歷史賦予的優越性等優勢(Strengths);(2)受限於館內場地狹小,展覽物件無法完整呈現、典藏空間不足,以及2008年實施「館務基金」的營運方式,募款壓力增大的劣勢(Weaknesses);(3)持續爭取發展「大南海計畫」,共同打造台北都會成為創意的文化休閒、藝術欣賞、觀光休憩的國際都市以及結合異業團體共同開發、經營「華燈博物館」是其可開創的機會(Opportunities);(4)在博物館降級的聲浪中,史博館名列其中,國際地位面臨考驗以及同業異業的競爭是其威脅(Threats)。基於上述結果分析,本研究對史博館推動社會藝術教育提出下述建議:(1)保存在地歷史文化的產業,開發創意,突顯特色;(2)繼續爭取「大南海計畫」的實行是徹底解決場地狹小的根本途徑;(3)強化展覽及活動的深度與廣度,關注各項產出的長期性與持續性的影響效果,以發展特色功能;(4)及早做好對「行政法人化」的認知與準備,加強內部企業管理訓練。(作者)
關鍵詞: 博物館,博物館學,藝術教育,社會藝術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高中職圖書館主任參與合作組織之行為意向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95p.
摘要: 近年來高中職圖書館間館際交流熱絡,相繼有合作組織之成立及合作活動之舉辦,而圖書館主任是組織的主要成員,其態度與參與意願是組織能否良好運作的關鍵,本研究透由「計劃行為理論」(TPB)探討高中職圖書館主任參與合作組織之態度及影響因素,以問卷普查全國477位高中職圖書館主任,有效回收256份,有效回收率53.56%,研究結果有下列幾點發現:一、目前由我國高中職圖書館所形成的合作組織以地區性的社區化館際合作組織為最常見的類型。二、多數圖書館主任對參與合作組織持正向態度且具有參與意向。三、背景變項中,「學歷」與「是否有參與經驗」對於參與合作組織的態度及意向在統計上分別達到顯著差異。四、「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向」呈現正相關,三者對「行為意向」的聯合解釋量達56.7%,均為有效預測因子,其中「態度」解釋力最高(49.9%)。五、我國高中職圖書館主任參與合作組織之決策過程主要受到「態度」的影響,態度主要由信念形成,對參與合作組織後可能獲得之信念及其結果評價形成了主任的期望態度,態度愈正向,同時合作組織之規劃愈符合成員需求,以及上級單位愈贊同參與,則對行為意向愈有正向影響力。(作者)
關鍵詞: 圖書館合作組織,高中職圖書館,計劃行為理論,TPB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微縮等方法儲存紀錄及其複製品確認作業準則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95p.
摘要: 本計劃主要是分析檔案局所保管的各類文獻檔案的性質及材質,探討不同類型材質的複製方法,調查現階段臺灣的複製技術,瞭解複製技術的限制及缺點,討論複製品的規格標準,最後訂定完備的確認手續及準則,提供原始檔案複製確認的規範。(編者)
關鍵詞: 檔案複製品,檔案微縮技術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兒童閱讀新識力:兒童讀書會與班級共讀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94p.
摘要: 推廣兒童讀書會十餘年的作者,在本書中公開多年來經營兒童讀書會的秘訣:兒童讀書會帶領人具備的能力養成、讓個性不同、程度不一的孩子都能參與討論的妙招、運用「閱讀策略」營造深度閱讀的方式、讓讀書會的更精采有深度的活動設計與學習單……。理論與實務兼具,是經營兒童讀書會與班級共讀、閱讀指導的教學操作指南,也是老師、故事媽媽與讀書會帶領人的必備工具書!(編者)
關鍵詞: 兒童教育,故事媽媽,閱讀指導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個人化服務之隱私權問題探討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94p.
摘要: 美國圖書館與資訊技術協會(LibraryandInformationTechnologyAssoci-ation,LITA)在1999年提出「個人化服務」(PersonalizedInformationService)是圖書館網站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LITATopTechTrend),其意義是由使用者依據個人的需求過濾和檢索資訊,讓圖書館系統主動提供使用者有興趣之研究主題或資訊,提升讀者使用圖書館的效率。圖書館的個人化服務必須透過分析讀者個人資料始能進行,要運用讀者姓名、借閱記錄等個人資料,將牽涉到讀者個人資料的隱私權問題,本研究透過訪談整理交通大學與大葉大學圖書館的個人化服務功能後,以我國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與本法之制定法源─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個人資料保護八大原則(蒐集限制、資料品質、特定目的、使用限制、安全保護、公開、個人參與、責任原則),將大學圖書館個人化服務分為以下六個隱私權探討主題:1.讀者個人資料的取得2.讀者個人資料的利用與處理3.讀者個人資料的正確與更新4.讀者個人資料的安全保護5.讀者興趣檔的建置與使用6.隱私權政策,研究結果得出大學圖書館個人化服務目前的做法的確已侵害讀者的隱私權,圖書館管理面可以透過隱私權政策的制定、取得資料被蒐集者的書面同意、設置解決隱私權爭議的有效管道,以及減少人工處理個人資料等方式,加強對讀者隱私權保護,讓資訊的蒐集者(圖書館)與被蒐集者(圖書館使用者)間取得平衡,作為大學圖書館提供個人化服務時的參考。(作者)
關鍵詞: 個人化服務,隱私權,大學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一人圖書館員工作特性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92p.
摘要: 本研究所謂「一人圖書館」乃指圖書館內只有一名專業館員之圖書館。國內一人圖書館員存在於各類型圖書館中,且為數頗多,然而相關研究卻付之闕如。為了瞭解台灣一人圖書館員的工作特性,本研究參考管理學界Hackman與Oldham建立的「工作特性模式」,並以此模式中的五項核心工作構面為分析架構,探討國內一人圖書館的經營方式以及一人圖書館員的工作情形與面臨的問題。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訪談法與觀察法進行資料之蒐集。文獻分析部分主要概述一人圖書館之源起、成因、相關研究與重要團體,以及一人圖書館員的業務範圍、工作方式、面臨問題與個人能力。訪談期間自民國96年7月2日至民國97年4月17日止,共計訪談14名一人圖書館員,包括3名學校圖書館員,9名專門圖書館員,2名公共圖書館員,訪談內容涵蓋一人圖書館員的業務範圍、作業方式、面臨問題、如何解決問題等。研究期間,研究者亦親自觀察一名醫院圖書館員平日的作業流程,以及館員與其他人員之互動情形。綜合上述各部分之研究結果,歸納本研究之結論如下:一、一人圖書館各依其設立宗旨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雖為小型圖書館,亦具備圖書館之完整功能。惟部分一人圖書館因人事時有變動,並非一直保持「一人圖書館」之狀態。二、一人圖書館員業務包羅萬象,必須統籌全館所有業務;若有其他人員協助,應能提高工作效率,惟一人圖書館員需負起監督與管理之責。三、一人圖書館在館藏發展、館藏組織與讀者服務方面,皆採用簡化而有彈性之作法,並視服務對象之需求,時有應變措施。四、一人圖書館員之工作特性有別於其他類型圖書館員,不論「完整性」、「自主性」、「回饋性」、「技能多樣性」與「重要性」皆獨具特色。五、一人圖書館員在工作中經常面臨缺乏人力支援、作業時間不足、空間位置與其他部門較有區隔以及個人專業成長機會有限等問題。六、一人圖書館員不論圖書資訊專業知能、母機構相關領域之知識以及經營管理能力皆須具備,且工作中必須運用時間管理能力,適時尋求外界協助,並懂得調整個人心態。七、國內一人圖書館員在各方面之表現,與St.Clair強調的「獨立」與「孤立」相當一致。從工作特性中可見其「獨立」,在面對問題時則又顯其「孤立」;而透過心理調適、回饋與交流,可有效排解其「孤立感」。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建議:一、一人圖書館員不宜妄自菲薄,並應認同母機構之目標與行事方法。二、一人圖書館員應建立工作檔案,便於他人得知圖書館的運作情形。三、一人圖書館應優先任用圖書資訊系所學生擔任助理,既節省訓練時間亦幫助學生即早接觸圖書館實務。四、上級主管須肯定一人圖書館員之貢獻,並適時予以回饋與鼓勵。五、圖書館界應多關心小型圖書館,考量小型圖書館之需求。(作者)
關鍵詞: 一人圖書館,一人圖書館員,工作特性,專業孤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影音分享平台之使用行為調查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92p.
摘要: 隨著網路影音分享平台的興起,愈來愈多使用者上網查詢及分享影音資源。對於這類新興系統與使用者的瞭解正在起步,本研究希望藉由大量問卷調查,初步瞭解台灣地區網路影音分享平台之使用情形,主要包含使用者之網路影音觀看及分享行為,並探討人口特性與影音使用行為之關聯。本研究主要使用問卷調查法,問卷設計主要依據相關文獻分析,及研究者分析歸納台灣地區使用率較高之影音分享平台功能及內容。問卷對象為曾使用過網路影音平台之一般使用者,透過網路問卷平台,共計回收1,325份有效問卷。資料分析主要利用SPSS12.0統計軟體工具,進行敘述性統計及關聯分析。根據本研究樣本特性,女性使用者略高於男性(55.2%vs.44.8%)。就年齡及身份分佈,以20至39歲之非學生人士最多(49.8%),其次為20至39歲具學生身份的使用者(37.1%)。而此二族群使用者之人口特性當包括:教育程度皆為以大學(含)以上、多居住在北部地區、長期且經常使用網路,同時也多有Web2.0網站的使用經驗。就影音觀看行為特性,使用者所使用的影音分享平台集中於YouTube(65.4%)及Yahoo!無名影音(19.1%)。由於影音分享平台為新興發展系統,使用者之使用頻率以每週使用2至3次為多(44.6%)。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者認同網際網路即將取代傳統影音傳播管道的比例並不低(39.5%),其中主要原因為:使用者相當重視觀看影音的方便性及是否能夠自行掌握。而透過因素分析,本研究也抽取出影音平台之主要觀看動機有二:即「資訊分享性」與「娛樂性」。就觀看影音的類別,使用者最常觀看的前三大類別為「影視娛樂/電視電影」、「音樂影音」及「幽默/搞笑」。所使用的語言類別以「華語(中文、閩南語、客語或粵語)」最多(96.6%)、其次為「英文」(84.8%)與「日文」(69.9%)。就影音分享平台功能,使用者最常利用的是關鍵字檢索功能,並經常瀏覽相關影音之連結。就影音分享行為分析結果,使用者以上傳影音為主(曾上傳影音的使用者比例為20.0%),其他互動行為如留言、評分的比例並不高。上傳影音的主要類別包括「個人/生活」、「幽默/搞笑」、「音樂影音」及「影視娛樂/電視電影」;而上傳動機則以「群體互相依賴」及「個人資訊管理」目的居多。整體而言,使用者對影音平台的功能與內容感到滿意(59.3%),但對「影音播放順暢度」、「平台頻寬」與「控管影音品質」等方面仍感困擾。最後就人口特性與影音平台使用行為之差異性分析結果,就影音觀看行為部分,觀看動機以年齡與教育程度有較大差異;而觀看影音類別則以性別有較大差異;主要使用平台功能以性別有較大差異;查詢所需影音管道以教育程度有較大差異。就影音分享行為部分,以年齡有較大差異;分享動機以性別有較大差異;上傳影音類別以性別有較大差異。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也提出一些網路影音分享平台之改善方向及後續研究建議,包括改善影音平台之頻寬、重視使用者導向之介面設計原則、參考不同族群以提供個人化服務、建置休閒娛樂功能之外的專業影音平台、及發揮社會性網站應用特性等。(作者)
關鍵詞: 網路影音資源,網路影音分享平台,網路使用者行為,Web2.0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超驚速!九宮格速讀法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192p.
摘要: 本書特色如下:「透過簡單的訓練,增進閱讀能力,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就地取材自我訓練。」、「附有4週實戰訓練法,在短期內即可提升閱讀能力。」、「利用九宮格式的構圖記憶法,讓學習更簡單明瞭。」一般人的閱讀能力,一分鐘約為三百至七百字,但在現今資訊量龐大的時代裡,這樣的閱讀速度已不敷使用。因此,透過九宮格憶法,藉由簡單的構圖,加強文字與圖像的記憶,開發潛在的閱讀能力,讓人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訊息。從現在起,放鬆心情,拋開舊有的閱讀習慣,以一分鐘三千字為目標,日益精進你的閱讀能力與記憶力,不論是準備考試,或艱澀難懂的專業文件,皆能輕鬆快速的閱讀!(編者)
關鍵詞: 速讀,圖像閱讀,讀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