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6565 - 657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地區工商圖書館員工作環境與角色變遷之研究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0306
卷期: v.1 n.1
頁次: pp.1-24
摘要: 受到「知識經濟」觀念的影響,知識管理近幾年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受到極多的注目。而在整個圖書資訊學的領域中,服務於企業資訊服務單位中的專業人員受到這個風潮的影響也最大,工商圖書館員不論在工作環境或是角色任務上都有了結構性的變化。關係這個議題,美國地區對近十年來工商圖書館員工作內容與角色轉型,在美國專門圖書館學會的主導之下已有一系列的實證研究,此外更有大量的個案研究來記錄各別的工商圖書館之轉型過程。然而,臺灣和西方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有所差異,所衍生出來的企業組織與企業文化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有本土性的實證研究。本文以研究者執行的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之結果,探討知識管理風潮對我國的工商圖書館工作環境及其服務人員角色之影響,最後並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相關單位參考。(作者)
關鍵詞: 工商圖書館,工商圖書館員,工作環境,角色變遷,知識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資訊專業人才能力培育研討會論文集
書刊名: 圖書資訊專業人才能力培育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35p.
摘要: 第一場研討:圖書館及資訊服務人員之專業能力e世代圖書資訊從業人員應加強之專業能力/楊美華從專案導向學習談如何提升圖書館館員專業知能/景祥祜、黃勵立建構館員資訊服務新視野:圖書館之社區營造思維/陳佳君從做中學:以多媒體服務為例淺談圖書館員專業能力的自我培育/童敏惠第二場研討:圖書資訊系所學生專業知能學習與運用從KALIPER報告探討圖書資訊學系所學生之專業學習與應用/邱子恆、陳雪華由圖書資訊學教育標準探討碩士生的專業學習/王梅玲資訊時代圖書館員專業職能的探討/駱英豐從業界實務需求面探討圖資領域的學習型組織文化/劉淑德第三場研討:圖書館及資訊服務人員生涯規劃女性圖書館員服務的特質與生涯規劃/林文睿公共圖書館員專業生涯規劃/曾淑賢終身學習的館員,永續發展的圖書館:館員生涯規劃之探討/陳維華我的未來不是夢:談圖書館人員的生涯規劃/蔡靜慧第四場綜合座談:我國圖書資訊學教育發展與課程檢討黃慕萱楊美華范豪英吳美美蔡明月莊道明黃明居(編者)
關鍵詞: 圖書資訊學,專業人才,專業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出版編輯人員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城邦出版集團為例
書刊名: 圖書出版編輯人員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城邦出版集團為例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127p.
摘要: 集團雖然興起的時間不長,但已被認為是促進出版企業快速成長、提升競爭力、擴大經營範圍最直接方式,也是擴大市場規模、提高經營績效、分散企業風險與開拓市場商機等的最佳途徑;然而,集團化的過程會導致組織內工作、組織結構、溝通及價值觀等組織內部環境系統實際及認知的改變,而編輯人員的工作態度正是出版組織中影響集團化成敗的關鍵角色之一。出版集團企業的研究,多半偏重於多角化策略、管理策略與經營績效之間的研究,本研究針對個案出版企業集團化之過程探討出版企業集團內部圖書編輯人員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之關係,以及因企業集團化對於圖書編輯人員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上之影響。城邦出版集團圖書編輯人員為問卷調查對象,經以電腦統計軟體SPSS8.0對43份有效問卷統計分析得到研究結果,結論摘要如下:一、個案出版企業集團圖書編輯人員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之因素構面:1.本研究對工作價值觀因素分析的結果,共抽取6個因素,分別命名為「內在價值」、「工作人際」、「收穫保障」、「組織安全」、「工作安定」、「交通便利」。2.本研究對組織承諾因素分析的結果,共抽取3個因素,分別命名為「價值承諾」、「努力承諾」、「留職承諾」。二、個案出版企業集團圖書編輯人員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之關係:1.個案出版企業集團圖書編輯人員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兩構面間呈現中度正相關。2.個案出版企業集團圖書編輯人員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因素相互之間,編輯人員內在價值的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之間有最高的解釋力;而收穫保障的價值觀對努力承諾的相關程度亦最高。3.組織承諾的3個因素相互之間顯著相關,尤以價值承諾與留職承諾之間相關程度為最高。4.工作價值觀的6個因素相互之間,有「組織安全」與「收穫保障」有最高相關;整體而言,「內在價值」與其他工作價值觀之相關程度最高,而「交通便利」與其他因素之間的相關程度最低,「工作人際」亦非工作安定的穩定因素。三、企業集團化在個案圖書編輯人員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上之影響:1.個案出版企業集團圖書編輯人員在工作價值觀上普遍呈現一致性,但曾經歷不同出版社的編輯人員對工作價值觀重視程度顯著高於只在個案集團工作過之編輯人員。2.不同業界經驗之個案出版企業集團圖書編輯人員在價值承諾與留職承諾上有顯著差異,在努力承諾則無顯著差異。3.個案出版企業集團圖書編輯人員「職位身份」與「職業歷程」在組織承諾上之交互作用顯著;曾經歷不同出版社之高階編輯人員,其組織承諾顯著高於只在個案集團工作過之高階編輯人員。納結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出版業持續集團化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圖書出版,編輯人員,工作價值觀,組織承諾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解決眩光效應干擾明室CRT螢幕色彩特性演繹模式之研究
書刊名: 圖文傳播學報
出版日期: 200312
卷期: n.3
頁次: pp.79-100
摘要: 在明室環境下,CRT螢幕會受到眩光效應(Flare)的影響,導致色彩對比降低,色相改變等現象,因此相關研究中均以暗室環境為CRT螢幕的標準作業環境。本研究將探討眩光的效應,找出估計眩光數值的簡便方式,並將眩光效應加入暗室環境的CRT螢幕色彩特性演繹模式(ColorimetricCharacterizationModel)中,發展出一套明室與暗室環境均可使用的色彩空間轉換模式。對於處於不同環境光下的CRT螢幕,只須測量少許眩光測試色塊,即可導出相對應的色彩特性演繹模式。(作者)
關鍵詞: CRT螢幕色彩特性演繹模式,眩光效應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應用電凝系統處理攝影廢水之研究
書刊名: 圖文傳播學報
出版日期: 200312
卷期: n.3
頁次: pp.67-78
摘要: 攝影沖洗及印刷製版等相關行業所產生之攝影廢水雖然量不大,然而卻有污染物濃度高、成分複雜並含重金屬等特性,若以傳統廢水處理系統有其困難點。一般傳統廢水處理系統適用於較大量、佔地較廣及濃度不高之廢水處理,而電凝系統具有佔地小、反應時間短等優點,亦被美國環保署喻為廢水處理之新興技術。本研究主要將電凝處理技術運用於攝影廢水之處理、藉由系統中pH與停留時間之變數控制,探討運用電凝系統處理攝影廢水之潛能。實驗結果顯示,於pH=2時有較佳之系統效能、增加停留時間可提高污染物去除率,然而停留時間的持續增加並不代表污染物去除率的持續提高。本研究之結果證實電凝技術在處理攝影廢水上的功效。(作者)
關鍵詞: 攝影廢水,廢水處理,電凝系統,化學需氧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虛擬攝影棚在台灣電視節目製作之發展與應用
書刊名: 圖文傳播學報
出版日期: 200312
卷期: n.3
頁次: pp.37-66
摘要: 虛擬攝影棚是傳播科技及節目製作技術精進下的產物,在國外利用虛擬攝影棚製播新聞、體育、兒童等各類型節目,皆有成功的先例,而台灣對虛擬攝影棚的應用有限,內容或創意稀少性的問題更是日益重要,虛擬攝影棚對於台灣電視媒體未來將面臨的高需求節目量、低製作成本,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解決途徑。為將虛擬攝影棚之特性充份發揮運用,促使更多品質更好、內容更豐富的電視節目製作,本研究從虛擬攝影棚的技術發展、他國經驗、媒體生態等各層面之剖析,並以德菲法進行三回合的專家問卷調查,蒐集專家意見,探討虛擬攝影棚最大效益,未來可能應用,虛擬攝影棚未來在台灣電視節目製作環境之應用,其所需資源與可能面臨之瓶頸。研究結果顯示,虛擬攝影棚的最大效益為減少重建現場的製作成本;利用虛擬攝影棚最適合製作的節目類型為新聞性節目;虛擬攝影棚未來最可行的應用為結合後端電腦資料庫,提供即時資訊;台灣未來發展虛擬攝影棚所需首要資源為強大的電腦性能;未來發展虛擬攝影棚的關鍵瓶頸為台灣電視台大量購買外來節目,節目自製率低落。台灣未來若欲發展虛擬攝影棚,必須加強相關人力訓練,提升專業製作能力;才能充份發揮虛擬攝影棚效益,製作高品質、有價值的節目內容。(作者)
關鍵詞: 虛擬攝影棚,電視節目製作,德菲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
書刊名: 圖文傳播學報
出版日期: 200312
卷期: n.3
頁次: pp.3-36
摘要: 「互動電視」(interactiveTV)透過地面無線、有線電視、電信網路或衛星等寬頻網路(broadbandnetwork),傳輸數位化(digitalization)的影音(videoandaudio)與加值服務(value-addservices),可說是科技匯流之後的產物。本研究將從媒體產業結構的分析出發,描述電視產業內廣告、收視與家數的變化情形,進而分析科技匯聚、產業互跨後,台灣地區既有電視與電信業者進入互動電視市場的競爭優勢與發展限制,以及該互動電視產業形成的進入障礙。研究結果發現,電視產業近年來在政治、經濟、社會與技術變遷下,競爭者增加許多,而科技的發展使得電視既有的產製流程漸漸解構,也因此出現了內容供應商、內容匯聚者等新的事業型態。台灣地區互動電視尚處於發展前期,目前主要的競爭者包含電信業者、有線電視系統業者與衛星電視業者,其挾著不同的核心資源競逐互動電視市場。研究結果顯示,互動電視發展的瓶頸在於資金不足、網路建設與服務架構仍待克服、法規限制、專業人才斷層以及教育市場等問題。該產業儘管尚未真正成形,然進入障礙卻已出現,包含初期資金需求較高、規模經濟、政策限制、業者的絕對成本優勢以及產品的差異性。受訪者也建議未來國內的媒體業者,發揮創意與製作能力,以華文市場為事業範疇。本文節錄自碩士論文《台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2002),詳細內容請參照論文全文。(作者)
關鍵詞: 互動電視,數位電視,iTV,DTV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腦動作控制攝影系統的創意影像表現應用
書刊名: 圖文傳播學報
出版日期: 200312
卷期: n.3
頁次: pp.201-212
摘要: 電腦動作控制攝影系統(MotionControl,MOCO)是一種介於拍攝與後製間的一種特效工具,更是機械工程理論的創新應用,電影、廣告、MTV拍攝使用MotionControl技術在國外已經相當成熟,甚至早在1977年的(星際大戰)電影中就已經成功地應用而聲名大噪,而其使用地區遍佈全球,亞洲部分方面,近期香港的知名電影如周星馳的(少林足球)等也使用此技術拍攝,但在台灣近年來才開始有製作公司引進設備,因為市場規模不大加上台灣電影業的不景氣,因此在台灣鋌要是用來拍攝廣告與MTV。期望未來能將電腦動作控制攝影系統之特性在台灣影視製作上能夠充分發揮運用,促使更多高品質與創意的影像作品產生。(作者)
關鍵詞: 電腦動作控制攝影系統,影像表現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賽局理論探討頻道提供業者與系統業者之議價模式:以ESPN事件為例
書刊名: 圖文傳播學報
出版日期: 200312
卷期: n.3
頁次: pp.193-200
摘要: 從先前HBO斷訊事件到最近的ESPN談判風波,國際衛星頻道與本土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在頻道購買的議價上一直存在著問題。由於此定價決策為經濟學談判與制定策略的範圍,因此本文以ESPN降價風波為例,從賽局理論的議價理論出發,先定義了有線電視產業的結構是屬於寡頭壟斷的市場,再分析系統商與頻道商間的優勢轉移成為「系統商領導」。最後把議價賽局以擴展式的賽局表示法,使用賽局樹這個樹枝狀的表示法,試圖尋找出在ESPN降價風波中兩造雙方所處的「子賽局完美均衡」。(作者)
關鍵詞: 賽局理論,定價決策,頻道提供商,有線電視系統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不同乾燥法對PC材質網版印刷品質影響之研究
書刊名: 圖文傳播學報
出版日期: 200312
卷期: n.3
頁次: pp.181-192
摘要: 以現今的網版印刷產業來說,其乾燥的方法不外乎是自然蔭乾法和熱風乾燥法與UV紫外線乾燥等三種。計有自然蔭乾法、熱風乾燥法和UV紫外線乾燥。本研究是著重在將熱風乾燥法加以改良,期使以不影響被印材的物性和改善印刷品質為前提,節省時間、能源和提高生產效率為首要關鍵條件。本研究針對紅外線幅射應用在PC材質乾燥的效用與特性進行實驗,並對於乾燥設備進行改良測試,將原有紅外線熱風狹縫式乾燥箱(劉弘仁,2000)的發熱燈管型改成發熱面板型,再將承載之輥輪改成輸送帶裝置,它是以玻璃纖維網鍍鐵氟龍製成之履帶狀載具,藉以增加耐熱度和承載立體物體,應用在現今的網版印刷產業中,以符合目前現今產業之特殊要求。(作者)
關鍵詞: 紅外線,乾燥,印刷品質,PC,聚碳酸酯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站之文化使用性研究:以華文入口網站為例
書刊名: 圖文傳播學報
出版日期: 200312
卷期: n.3
頁次: pp.155-180
摘要: 使用性概念是衡量使用者與裝置互動時,其互動經驗的品質指標。過去網站使用性的研究,大多致力於探討網站設計的一般性通則;近年來跨文化之網站設計需求與日俱增,使用性與文化情境之關聯性,逐漸受到廣泛的重視,並將此關係稱為文化使用性。本研究的目的在於,藉由文化使用性之探討,分析華文網站的設計傾向,並以提升網站使用性為目標,分析出一系列華文網站的設計建議。本研究採用文化標記描述和深入訪談法,針對文化因素對於網站介面設計之影響。本研究結果發現,文化因素對於網站介面設計影響甚大,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會讓各地使用者產生互異的認知與需求,也將反映在網站介面的設計考量上。(作者)
關鍵詞: 網站使用性,文化使用性,文化標記,網站設計,華文網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錯視圖像之視覺敏感度研究
書刊名: 圖文傳播學報
出版日期: 200312
卷期: n.3
頁次: pp.135-154
摘要: 本研究是以錯視(Illusions)原理中的「多義圖像」(AmbiguousFigure)(又稱曖昧圖像)為研究主題,藉著錯視原理中較著多的十二幅圖像,進行問卷調查及分析討論,以圖像中的色彩和形狀做為依據。將研究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是視覺對圖與地之轉換關係,對錯視圖像之黑色與白色互換反轉後的視覺敏感度影響做探討;第二階段以黑白錯視圖像和彩色錯視圖像對視覺敏感度的影響程度做探討;第三階段則探討視覺對隱藏圖像量的敏感度。受試對象是針對十八歲以上在學人士以及社會人士,分為設計類群與非設計類群,探討其視覺敏銳度是否會因為受過設計的專業訓練而提升視覺的敏銳度程度,以卡方檢定設計類群與非設計類群受試者之差異,以及圖像轉變前後之間的視覺差異情形。研究結果發現:1.以白色的圖像做為「圖」,當白色面積增加,很容易會將白色視為「地」。2.若「地」的部份有邊錄線封閉,經過黑白反轉之後,容易改變原圖像的印象。3.設計族群的受試者對圖像的視認度,略高於非設計族群。4.適度改變原圖像的色彩,會有少許的引導作用,但是大部份的受試者對媒些圖形仍存有「既定的形象」。(作者)
關鍵詞: 錯視,視覺,敏感度,多義圖像,視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