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6589 - 660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社會教育與資訊科技的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數位化之發展
書刊名: 資訊與教育
出版日期: 200302
卷期: n.93
摘要: 資訊科技的進步與網際網路的普遍應用,帶給二十一世紀的博物館新的挑戰與機會-文物數位化發展。因為文物數位化工作對博物館是陌生的、且是技術、知識與人力密集的工作,並且還需熟知相關國際標準規格及最新資訊科技,但是文物數位化的成功也會帶給博物館教育推廣等更廣泛的正面機會。提供社會教育的功能是博物館特有的本質,博物館建置文物數位化系統可以提升對展覽、教育、研究、典藏、出版、以及多元化加值應用等效益。本文說明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展一系列的文物數位化的做法,包括數位典藏、數位博物館、數位學習、以及數位內容產業的建置方式。文物數位化發展涉及許多資訊技術工作,例如詮釋(metadata)資料設計、高解析度掃描、影像校色、浮水印保護、動畫製作、網頁設計、虛擬實境、查詢檢索、多媒體設計、知識表達、資料庫系統等等,本文闡述國立故宮博物院如何有效利用資訊科技來從事具有社會教育意義的文物數位化之發展。(作者)
關鍵詞: 數位典藏,數位博物館,數位學習,數位內容產業,文物數位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初入網路教學新領域
書刊名: 資訊與教育
出版日期: 200302
卷期: n.93
頁次: pp.35-43
摘要: 在網路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裡,網路教學,遠距醫療,遠距購物,各種以網路為訴求的各項需求慢慢地被突顯,而在眾多的技術中,網路教學技術雖有許多大公司及學術單位投入研發,但始終未見成效,我們綜觀現今的網路教學技術,發現想要成就一個好的網路教學系統,似乎不只是提供好的軟硬體設備就能解決,而提供一個適合的教學方法及提供一些適當的教材及系統機制更為重要。因此本文希望能尋找出一個恰當的網路教學系統所應具備的條件,及找出一個有效率且使用方便的教學模式或機制,然後在現有的軟硬體架構下,設計出一種與目前教學方法最接近並符合電腦輔助教學原理的教學模式,以及方便簡單的教材製作方法,以充分發揮網路資源共享的特性,及網際網路即時互動的特性,來成就一個真正具備教學及學習的雙向網路教學系統。(作者)
關鍵詞: 網路教學,電腦輔助教學,數位學習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符合數位學習標準之網頁教材設計
書刊名: 資訊與教育
出版日期: 200302
卷期: n.93
頁次: pp.27-34
摘要: 教材內容的好壞是決定數位學習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是直接影響學習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可重複使用的學習物件」可以讓教材編撰者嘔心瀝血的心血結晶,達到最大的使用效益。另外,「序列化教材的模組」透過彈性化的教材呈現順序(Sequencing),使用不同的教學策格可達到最大的學習效果。在本文中,我們就分別從「可重複使用的學習物件」與「序列化教材的模組」兩個角度切入e-Learning的教材結構,為你揭開e-Learning教材設計的神秘面紗。(作者)
關鍵詞: 數位學習,數位內容,教材設計,網頁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紐西蘭國家檔案館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306
卷期: v.9 n.4
頁次: pp.75-84
摘要: 紐西蘭國家檔案館存放珍貴的紐西蘭政府檔案,是見證紐西蘭歷史發展的重要證據與史料,為民眾提供獨特的研究資源。本文首先說明該國檔案法賦予該館的職責任務及其歷史沿革。其次,敘述該館的組織架構、館藏範圍與特色、開放應用情形以及該館對民眾和政府機構所提供的服務項目。最後則是介紹該館提供的檢索工具、網站首頁功能和各項相關出版品。(作者)
關鍵詞: 紐西蘭,國家檔案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國史館個案探討檔案影像數位化與委外品質控制規範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306
卷期: v.9 n.4
頁次: pp.61-74
摘要: 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檔案數位典藏計畫已成為國際重要發展趨勢。國內政府與民間單位有感於數位典藏的重要,在2002年元月起始執行「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但檔案主管機構鑑於人力不足等因素,乃採用結合民間單位資源方式,將檔案影像數位化委託民間單位處理,以有效地推行數位典藏計畫。檔案機構影像數位化與委外的重要前置準備工作,是擬定各項標準規範,以作為內部員工訓練指引,以及對外包廠商提供指引規範。本文是以國史館個案為例,探討檔案影像數位化與委外品質控制規範,嘗試經由統計方法來整理國史館「檔案影像品質控制規範」問卷調查結果,藉以了解檔案機構影像數位化與委外的品質控制活動管理因素,以使現行作業規範能更趨完善,進而提昇數位典藏計畫之檔案影像品質。(作者)
關鍵詞: 國史館,檔案影像,數位化,委外,品質控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建置以OAI-PMH為基礎的詮釋資料聯合目錄系統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306
卷期: v.9 n.4
頁次: pp.53-60
摘要: OAI之互通性架構,在歐美等地已有許多機構與研究單位著手進行相關之研究與實際系統的建置與使用。在臺灣地區,「台大典藏數位化計畫」為2002年1月所展開的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中的一機構計畫。目前「台大典藏數位化計畫」將以OAI概念架構為其基礎,進行與互通機制相關的研究與系統規劃。本文將介紹OAI概念架構、並就「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之互通性檢索系統規劃與建置加以介紹及提出討論。(作者)
關鍵詞: 詮釋資料,數位典藏,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隨機對照試驗文獻之書目計量學研究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306
卷期: v.9 n.4
頁次: pp.27-52
摘要: 本研究主要針對1990-2001年間,MEDLINE醫學資料庫所收錄103,792筆,以隨機對照試驗設計發表的文獻,分析其出版品類型、語言、出版國、文獻主題,以及期刊分佈情形,並嘗試以書目計量學之布萊德福定律及布萊德福-齊夫定律驗證高生產力期刊。另外還分析了1965-2002年間,MEDLINE資料庫隨機對照試驗文獻的文獻成長情形。研究結果發現:隨機對照試驗文獻呈現指數成長曲線;期刊文獻佔所有出版品類型的98%;發表語言以英語為最普遍,美國為文獻主要出版國。文章主題多強調藥物治療及藥品的臨床用途,最常見的研究主題與心血管疾病相關。利用布萊德福分區得到42種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的特色為:刊名變動性低;美國為高生產力期刊主要出版國,英語為生產力期刊主要使用語文;刊期以月刊出版佔最多數。核心期刊以學術機構與一般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情況最為普遍,其次則是由學術機構自行出版。麻醉學為42種核心期刊最常見的主題;有25種核心期刊屬於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評定的核心臨床醫學期刊。期刊文獻分佈不符合布萊德福定律。(作者)
關鍵詞: 文獻成長,書目計量學,布萊德福定律,布萊德福-齊夫定律,證據醫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數位落差探討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網際網路服務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306
卷期: v.9 n.4
頁次: pp.1-26
摘要: 網際網路是提供資訊傳播與利用的一項重要管道,但也帶來數位落差問題。公共圖書館由於是人民大學,有提供民眾自由取用資訊的責任,故其網際網路服務應是縮減數位落差的方案。本研究參考國內外數位落差與網際網路評量方式,進行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網路服務問卷調查與分析,最後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網路服務數位落差評量模式芻議」。(作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數位落差,網際網路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深數位媒體設計業界製作主管的專業實務及其決策考量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303
卷期: v.9 n.3
頁次: pp.9-21
摘要: 本研究宗旨在於:以企業標竿的角度,探討資深數位媒體設計主管的專業實務,以及其面對理想及現實之間平衡的決策考量。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法為主,參與觀察法為輔,針對篩選出的資深數位媒體設計主管詳作訪查。訪談要項包括:承接專案和研發產品時的考量因素;承接專案和研發產品時遭逢到的困難及其因應之道;團隊成員、專案委託人、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成功數位媒體製作主管的人格特質等。本研究之研究成果可達到以下綜合效益:透析業界的〝最佳實務〞;瞭解專業主管的市場養成以縮短產學之鴻溝;建立產學互動機制;提昇資訊傳播教育品質,並發展本土性資訊傳播教育的理論基礎。(作者)
關鍵詞: 數位媒體設計,企業標竿,專業實務,決策考量,資訊傳播教育,媒體內容產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化政府誰最好?:從世界電子化政府調查比較各國推動現況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303
卷期: v.9 n.3
頁次: pp.47-56
摘要: 電子化政府乃是政府經由網際網路與全球資訊網之傳輸管道,將資訊與服務直接傳送到民眾手上的過程。聯合國與亞太經貿合作組織為協助各會員國或會員體能夠相互觀摩學習,紛紛進行電子化政府施行現況調查。本論文針對聯合國「電子化政府標竿:全球觀點」報告書與亞太經貿合作組織「電子化政府推動調查」報告書進行內容分析。透過對報告書內容分析,以獲取我國電子化政府推動的重要資訊,期使我國電子化政府願景能早日實現。(作者)
關鍵詞: 電子化政府,指標,資訊服務,亞太經貿合作組織,國家評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隨機對照試驗醫學文獻之成長與作者生產力研究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303
卷期: v.9 n.3
頁次: pp.31-46
摘要: 實證醫學為現今醫學之重要發展,隨機對照試驗醫學文獻則是實證醫學發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書目計量學方法,探討隨機對照試驗醫學文獻之成長與作者生產力特性。研究蒐集MEDLINE資料庫中,資料類型屬「隨機對照試驗」的書目資料進行分析。為了以較長的觀察期了解文獻成長模式,本研究取1965年至2001年共計160,213筆資料進行分析。作者生產力分析,則因醫學文獻強調新穎性,因此僅以1990年至2001年之103,792筆資料,進行洛卡定律、普萊斯平方根定律、80/20法則等作者生產力之計算與驗證。研究結果顯示:隨機對照試驗醫學文獻若以十年為分期,自1965年至1974年為文獻成長萌芽期,1975年至1984年為成長擴展期,1985年至1994年間為急速成長期,1995年至2001這七年則進入穩定高原期。整體文獻仍持續成長,成長圖形較接近指數曲線。以洛卡定律最小平方法求得n值為-3.167,c值為85.32%;利用柯斯檢定法加以檢驗,證明洛卡定律不適用於本研究。此外,作者分佈情形亦不符合普萊斯平方根定律及80/20法則。共同發表作者數最多為28人,平均一篇文獻由5.25位作者完成。(作者)
關鍵詞: 書目計量學,文獻成長,洛卡定律,普列斯平方根定律,80/20法則,證據醫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試論中國傳統媒介的分類、特點及發展趨勢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303
卷期: v.9 n.3
頁次: pp.23-30
摘要: 媒介,是存在於事物運動過程中的仲介。傳播媒介是指資訊傳遞交換過程中的載體。不同國家因其文化背景、科技發展速度以及民眾交流習慣不同,導致了其不同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媒介各具特色。由於這種特色能導致傳播活動整體結構的變化。因此,可以講一部傳播史就是一部媒介發展史,媒介的發展變化決定著傳播史的走向。媒介是傳播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擬將我國傳統的媒介形式進行分類歸納,探究其發展變化的特點,並於此基礎上對我國媒介的未來走向做一初步探討。(作者)
關鍵詞: 傳播媒介,中國傳統媒介,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