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4537 - 454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虛擬檔案館建置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6
卷期: v.4 n.2
頁次: pp.50-64
摘要: 本文旨在瞭解建立虛擬檔案館,系統應具備之功能架構及範圍。虛擬檔案館包括館舍的虛擬化、館藏的虛擬化、服務的虛擬化、使用者的虛擬化、管理者的虛擬化及應用環境的虛擬化。研究方法藉由搜集團內外已經完成的虛擬實境相關技術、虛擬檔案館、博物館或水族館之建立經驗、規劃成本、技術發展及相關商品化設備等。參酌系統分析方法論,由資料流內容及性質,定義國家檔案館可能之資訊服務及相關資料物件,從而了解虛擬館藏的規劃及呈現方式,藉由選用適合之相關技術特性及物件導向作業平台規劃,配合檔案管理未來可能實際館藏內容,進行虛擬檔案館功能可行性規劃,及訂定發展優先順序,並建立虛擬環境應用發展之願景。(作者)
關鍵詞: 虛擬實境,虛擬檔案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淺談開放式建築與檔案館建築設計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6
卷期: v.4 n.2
頁次: pp.34-49
摘要: 本文從建築系統之架構與觀念,簡述開放式建築之意義、歷史背景、理論基礎,再從其操作原則,探討其對於檔案館建築設計在觀念上之啟發與限制,並試圖從經濟體價值之基本差異及矛盾中,以臺灣建築環境之現況觀察此一處境在實際操作上所面臨的問題。檔案館建築設計之內容以及其空間需求,與其主要館藏內容與經營型態息息相關,本文中對於空間描述之立場,係針對一般性需求為綜合描述之對象,並無含括全部之可能;至於檔案館經營之型態,並不屬於本文討論範圍。(作者)
關鍵詞: 開放建築,檔案館建築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庫房消防系統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6
卷期: v.4 n.2
頁次: pp.22-33
摘要: 本文介紹適合裝設於檔案資料庫之消防設備或滅火系統,使檔案資料不至因為火災或所設置之滅火設備動作及所噴放之藥劑造成損壞,或是造成緩慢之變質。內容包括該等系統之優缺點、藥劑成份、滅火效果、滅火方式、對環境影響等,可供將來建置檔案庫房參考。(作者)
關鍵詞: 消防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走進宜蘭文獻的殿堂:宜蘭縣史館介紹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6
卷期: v.4 n.2
頁次: pp.172-179
摘要: 民國79年初,宜蘭縣政府計畫重修宜蘭縣志,遂召集地方文教工作者於79年8月至80年6月成立「文獻小組」的臨時組織,展開規劃與前置作業。編修史志首要充足的資料為基礎,才能查證引據,詳實編錄;而修志撰寫過程亦將密集蒐羅和累積史料;若無專責單位的保存,相關史料難免隨著修志工作的結束而佚散。史料的蒐存並非一蹴可幾,唯有長期的匯集,才得以累積資源,供修志及各項推廣研究用。鑒於地方史料的蒐集保存與修志原屬一體兩面,相輔相成;為從長計議,需有專屬單位的設置,負責管理史料、提供資源,才能有效支援修志;文獻小組於是規劃設置宜蘭縣史館與重修宜蘭縣志同時並進,且提列相關的資料採集、田野調查等計畫。基於這些因緣,宜蘭縣史館於焉誕生。(編者)
關鍵詞: 宜蘭縣史館,地方文獻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介紹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6
卷期: v.4 n.2
頁次: pp.166-171
摘要: 1955年2月中央研究院成立了近代史研究所(以下簡稱近史所)籌備處後,籌備處主任郭廷以先生(後出任首任所長)為了近代史之研究,於1955年至1966年期間相繼與外交部、經濟部洽商接收清季、北洋政府至民國時期等相關行政部門的檔案,移送近史所庋藏。1958年12月成立檔案室,負責編纂及刊佈史料等工作,1988年7月奉院方核准設館,正式納入近代史研究所組織編制,改為中央研究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本文介紹該館發展沿革、組織、設備、業務執掌等。(編者)
關鍵詞: 檔案管理,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法國國家檔案館介紹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6
卷期: v.4 n.2
頁次: pp.159-173
摘要: 因為有政府的重視與實質的政策,且經過兩個世紀的發展與檢討,在大革命之後,法國設立了全世界第一座具現代意義的國家檔案館,且陸續因需要而增設分館,目前共有5個中心。以下分別就法國檔案局與國家檔案館發展的歷史沿革、館藏內容與讀者服務等作一概略性介紹。(編者)
關鍵詞: 國家檔案專館,法國檔案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外交部檔案庫建置與搬遷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6
卷期: v.4 n.2
頁次: pp.156-165
摘要: 外交檔案是研究外交政務沿革的基礎,?實記載我國在國際關係方面活動的過程,更是反映政府及外交人員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社會中折衝樽俎,維護國家最高利益之思想脈絡的第一手資料。檔案庫房是否完善攸關檔案的長期保存,外交部為加強外交檔案之集中妥善保存管理,並使檔案能更有效提供利用,以充分發揮檔案價值,特於民國84年興建外交部檔案庫,並辦理檔庫搬遷事宜。本文謹就外交部檔案庫房建置與搬遷方面之瞭解、經驗與觀點予以介述,尚祈先進同道不吝賜教。(編者)
關鍵詞: 外交部,檔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檔案典藏場所概述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6
卷期: v.4 n.2
頁次: pp.145-155
摘要: 我國國家檔案管理事業邁入第四年,若缺乏國家檔案典藏究竟勢將面臨發展瓶頸。故本文首先分析目前國家檔案典藏現況,說明英、美、加等先進國家國家檔案館設置過程,繼而擬定我國國家檔案館設置策略,說明國家檔案典藏場所推動過程與設計計畫內容與辦理情形,冀望各界與相關機關長官能夠予鄧支持與協助,使國家檔案能發揮其功能,落實檔案社會化的目標。(編者)
關鍵詞: 國家檔案館,檔案典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加澳三國文件中心制度剖析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6
卷期: v.4 n.2
頁次: pp.140-158
摘要: 鑒於我國各機關普遍面臨檔案庫房空間不足之壓力,本文參酌國外作法,以美國、加拿大與澳洲為例,說明國外文件中心體制的發展背景與意義,繼而介紹美、加、澳三國對於半現行文件的管理模式,藉由三國處理半現行文件的經驗
關鍵詞: 文件中心,文件寄存中心,半現行文件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檔案館建築計畫課題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6
卷期: v.4 n.2
頁次: pp.1-21
摘要: 國家檔案館的建設將提供良好的檔案保護環境及閱覽場所,對於滿足民眾「知」的需求,並依檔案法開放應用國家檔案,將有很大的助益。然而建設國家檔案館除了預算經費與營建程序的爭取,對於需要什麼模樣與功能之檔案館,卻需全民所共同意合,國家檔案館建設完成後,才有全民之方便使用,所保存檔案的功用才能發揮。取得全民的共識,除了溝通與傾聽民瘼,最主要是擬具課題,以為全民討論之基礎,並為廣泛蒐集意見之張本。本文以檔案保護、全民利用與行政管理諸角度,從檔案館建設所面對的各項課題,逐一檢討,暨求各項課題能引申出後續可行研究,以確保國家檔案館的建設,有確實的本土研究基礎,而非國外理論之套用,並能促使檔案館滿足使用需求,而?正發揮檔案「資訊服務」之效能。(作者)
關鍵詞: 檔案館建築,建築計畫,設計溝通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宏觀檔案鑑定模式在我國應用之探討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3
卷期: v.4 n.1
頁次: pp.31-46
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加拿大宏觀鑑定模式。在加拿大發展其宏觀鑑定模式之前,北美地區有關檔案鑑定主要以美國地區所發展的鑑定原則為依據。首先探討美國地區歷年來所發展的鑑定原則,自1940年代到1990年代,做一簡略的回顧。其次,對於加拿大地區所發展出獨特的宏觀鑑定模式予以探討,針對此模式發展之緣起、作法、宏觀鑑定模式的核心-功能分析、功能分析的實例等項逐一介紹。最後,探討加拿大所發展的宏觀鑑定應用在我國的可能性。(作者)
關鍵詞: 檔案,鑑定,宏觀鑑定,功能分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共通性檔案保存年限基準籌編情形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3
卷期: v.4 n.1
頁次: PP.231-237
摘要: 為減輕我國各機關及學校編訂檔案保存年限區分之人力與時間,並統一機關共通性檔案保存年限區分基準,國家檔案局特別參考英國、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等國的作法,訂頒機關共通性檔案保存年限基準,作為共通性檔案保存年限判定之最低基準。該基準或由國家檔案局的編訂工作小組擬議,或由業務中央主管機關統籌編訂,在完成初稿、經召開學者專家座談並送請相關機關表示意見後,再提報國家檔案局檔案保存價值鑑定委員會通過,最後由國家檔案局頒行。每一類基準表均被賦予基準表編號與適用範圍,並依業務性質分成若干主題;每一主題下包含主題編號、主題及內容描述、項目等要項。惟該基準仍保持增修的彈性,機關若有增修建議時,只要填妥機關共通性檔案保存年限基準建議表,送請相關業務單位表示意見並經機關首長同意後,即可函送國家檔案局後續處理;而國家檔案局也會視需要召開協商會議,作為基準增修的參考。(編者)
關鍵詞: 檔案管理,檔案保存,檔案保存年限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