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4513 - 452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加拿大的電子檔案管理 淺談知識管理與檔案管理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12
卷期: v.4 n.4
頁次: pp.68-80
摘要: 鑒於電子檔案管理為各國政府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本文乃參酌加拿大政府在電子檔案管理之計畫、構想及作為上,對電子檔案管理與知識管理之關聯性進行初步的探討,以為我國電子檔案管理做法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知識管理,電子檔案管理,檔案及資訊生命週期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知識資產之顯性化發掘與分析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12
卷期: v.4 n.4
頁次: pp.46-67
摘要: 隨著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資料可用電子化方式予以保存。巨量智慧資產的累積,相對也讓知識更為豐富多元。如何開發大量檔案文件中的內隱知識,增進施政決策品質及知識價值創新,資訊科技提供了相關的解決對策與方向。檔案管理局全球資訊網揭示其核心價值為「提供國家發展見證,創造國家智慧資產。」本文將以該局921「檔案知識庫基礎建置」專案經驗,結合國外相關文獻資料分析,提出如何建立國家智慧資產的構想與執行方向。(作者)
關鍵詞: 知識管理,資料探勘,知識資產,視覺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時代資訊檢索議題探討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12
卷期: v.4 n.4
頁次: pp.36-45
摘要: Google的成功也讓資訊檢索(InformationRetrieval,簡稱IR)這個有數十年歷史的領域有機會蛻變成長。在社會大眾享受資訊檢索科技所帶來便利的同時,或許有興趣對這項技術領域有一些概括性的認識。本文以作者在台灣大學數位典藏專業培訓課程的兩次講演為基礎,嘗試探討幾個因網路搜尋快速發展而形成的議題,包括檢索排名,資訊偏食,學術引用等,同時為方便讀者理解也介紹資訊檢索的意涵及資訊檢索系統概念:接著探討中文資訊檢索的特性,而後才是網路檢索可能引發的衝擊。希望對上述議題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淺顯且口語化的介紹。(作者)
關鍵詞: 資訊檢索,網路搜尋,中文資訊檢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影響組織記憶運作的重要因素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12
卷期: v.4 n.4
頁次: pp.24-35
摘要: 知識是現代組織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組織透過許多記憶以儲存過去的經驗與知識。組織記憶可儲存於個人與組織之中,其包含個人記憶、組織正式文件、操作手冊、營運報表、制度規章、標準作業程序、資料庫、常規或慣例、資訊系統等,其中的相關運作功能包含記憶儲存、維護、提取等功能。影響組織記憶運作之重要因素包含個人特性、任務特性、組織特性等。在個人特性上,分享意願高者,愈會運作組織記憶;在任務特性上,工作與他人愈有關,愈容易對組織記憶進行使用與儲存;在組織特性上,組織記憶內容愈豐富,則個人對其組織之記憶之儲存與使用均愈高。(作者)
關鍵詞: 組織記憶,問題解決,知識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管理局紙質檔案數位化作業經驗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12
卷期: v.4 n.4
頁次: pp.155-164
摘要: 檔案管理局尚為國家檔案局籌備處時期即已辦理228事件檔案訪查暨徵集的工作,但因檔案年代久遠多有破裂毀損、蟲蛀黴蝕現象,為求保存全民智慧資產與寶貴的國家記憶,在處理之後交由經驗豐富的廠商辦理數位化掃描作業,並將影像匯入228事件檔案資訊網。之後亦處理美麗島事件與921地震相關檔案,清查整理之後亦展開掃描作業。檔案管理局在紙質檔案數位化作業方面有相當豐富的經驗藉此文與同道分享其經驗。(編者)
關鍵詞: 檔案數位化,紙質文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混沌理論談學校檔案管理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12
卷期: v.4 n.4
頁次: pp.147-154
摘要: 隨著資訊化與知識管理時代的來臨,重視專業分工之際,每項工作間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職是,從混沌理論的觀點探討學校檔案管理,使其發揮知識管理的功能,並藉由建立標準工作流程(SOP),將檔案管理之效能及效率提昇至最佳,創造檔案的知識經濟。本文將從混沌理論的觀點探討學校檔案之現況及其所產生之問題,最後,提出個人的意見與建議。(編者)
關鍵詞: 混沌理論,檔案管理,知識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韓國檔案管理制度概述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12
卷期: v.4 n.4
頁次: pp.137-146
摘要: 為能對韓國檔案管理發展與實務運作有更深入瞭解,以為我國檔案管理發展之借鏡,檔案管理局於94年5月間派員前往韓國參訪。本文謹就此次參訪過程中所蒐整之資料,對韓國檔案管理組織、制度與人力資源等加以介紹,期能讓讀者對該國檔案管理現況有進一步之認識。(編者)
關鍵詞: 韓國,檔案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Ontology為基礎的新世代知識管理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12
卷期: v.4 n.4
頁次: pp.13-23
摘要: 本文主要以使用者的角度來探討知識管理的應用面問題。我們認為能夠蒐集彙整重要的知識來源,適時地、甚至主動地將合用的知識傳送給有需要的使用者,才是知識管理的最終目的。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我們建議未來應當以類似地理資訊系統中座標的描述,來建立知識「概念」的地圖,以ontology的架構來儲存、使用這個知識地圖,並以「問答系統」作為介面,讓使用者以自然語言隨心所欲地問問題(openquery),再予以適當地回應、導覽,減低關鍵字查詢有時造成的無所適從感。本文有許多部分是筆者這幾年來「問答系統」實作的經驗之談。(作者)
關鍵詞: 知識管理,本體論,知識地圖,自然語言檢索,問答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現行機關檔案銷毀機制芻議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12
卷期: v.4 n.4
頁次: pp.120-136
摘要: 有謂「徒法不足以自行」,檔案管理制度邁入法制化已三年有餘,除專業人力及典藏場所非能一蹴便成外,檔案管理作業,實務上仍存有許多待解決問題,檔案銷毀審核作業即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以檔案保存價值在提供使用為目的之前提下,就政府遷臺以來的機關檔案管理制度之變革,有關檔案存廢部分,試以不同法令位階規範下之作業程序,比較分析是否有產生不同結果,並試擬改進策略與做法,以供未來檢修相關法令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檔案鑑定,價值,檔案存廢,檔案銷廢,檔案編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值知識探勘技術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12
卷期: v.4 n.4
頁次: pp.1-12
摘要: 資料採礦(datamining)是指在大量數值知識中找尋隱藏在資料中的訊息,如趨勢(trend)、特徵(pattern)及相關性(relationship)的過程,也就是從資料中發掘資訊或知識,亦即KnowledgeDiscoveryinDatabases(KDD)。資料採礦所要處理的問題,就是在龐大的資料庫中尋找出有價值的隱藏事件,並且加以分析歸納出有結構的模式,以作為決策時之參考依據。此外,資料採礦所著重的是資料庫的再分析,包括模式的建構或是資料樣式的決定,以發現資料庫擁有者先前關心卻未曾知悉的有價值資訊。事實上,資料採礦並不只是一種技術或是一套軟體,而是一種結合數種專業技術的應用。(作者)
關鍵詞: 資料採礦,資料倉儲,知識發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新一代軟體開發技術架構:元件式系統開發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9
卷期: v.4 n.3
頁次: pp.94-115
摘要: 元件式軟體開發可以定義為使用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物件導向程式設計,採用適當的元件介面規格,配合設計樣式(DesignPatterns)及應用框架(ApplicationFramework)的運用,將可執行程式零件包裝成軟體元件,或採用現成的軟體元件,佈署在充當交易平台的應用伺服器上,以便執行與調教的一連串方法,藉由適度的再用性將軟體開發生產效益最大化。本論文整合並精簡了多個物件導向程序與元件程序的作法,提出一個以元件式的系統開發思維為中心,使用系統化的元件再用映對(reusemappings),強調整合性與再用性的元件式開發程序。本論文所提出的程序以統一流程(UnifiedProcess.UP)為基礎,利用UML為塑模語言,輔以相關元件式系統的開發經驗,同時結合其他物件或元件或系統開發方法的優點,包括:SelectPerspectiveProcess、IBMSanFranciscoRoadmapProcess、XP等。在此程序中,明確定義出不同的開發階段,一連串彼此相關的開發活動,以及各開發活動應該如何完成。本論文主要的貢獻在於強調再用映對,以及提供精簡裁製的物件與元件式軟體開發之參考指引。最後並回顧過去幾年作者參與工業局軟體元件技術升級輔導專案的經驗,並對國內軟體元件技術之展望提供建言。(作者)
關鍵詞: 物件導向方法,元件式系統開發,軟體再用,統一流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新一代軟體開發技術架構:元件式系統開發
書刊名: 檔案季刊
出版日期: 200509
卷期: v.4 n.3
頁次: pp.94-115
摘要: 元件式軟體開發可以定義為使用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物件導向程式設計,採用適當的元件介面規格,配合設計樣式(DesignPatterns)及應用框架(ApplicationFramework)的運用,將可執行程式零件包裝成軟體元件,或採用現成的軟體元件,佈署在充當交易平台的應用伺服器上,以便執行與調教的一連串方法,藉由適度的再用性將軟體開發生產效益最大化。本論文整合並精簡了多個物件導向程序與元件程序的作法,提出一個以元件式的系統開發思維為中心,使用系統化的元件再用映對(reusemappings),強調整合性與再用性的元件式開發程序。本論文所提出的程序以統一流程(UnifiedProcess.UP)為基礎,利用UML為塑模語言,輔以相關元件式系統的開發經驗,同時結合其他物件或元件或系統開發方法的優點,包括:SelectPerspectiveProcess、IBMSanFranciscoRoadmapProcess、XP等。在此程序中,明確定義出不同的開發階段,一連串彼此相關的開發活動,以及各開發活動應該如何完成。本論文主要的貢獻在於強調再用映對,以及提供精簡裁製的物件與元件式軟體開發之參考指引。最後並回顧過去幾年作者參與工業局軟體元件技術升級輔導專案的經驗,並對國內軟體元件技術之展望提供建言。(作者)
關鍵詞: 物件導向方法,元件式系統開發,軟體再用,統一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