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4273 - 428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北大地圖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248p.
摘要: 1898年設立的京師大學堂,辛亥革命時,改名北京大學,中共建政後,燕京大學文理科併入北大,工科納入清華,故目前北大校園是燕大舊址。而清華大學則是由美國退還部分庚子賠款,所建立的留美務學校,校址原是清朝皇家園林。撫今追昔,豐饒的人文氣息,造就北大為自由寬容,成了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發祥地;另有《清華地圖》可供讀者對照參閱中國兩大名校的歷史源流。(編者)
關鍵詞: 北京大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94年數位內容之典藏、管理、出版與應用研習班研習手冊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247p.
摘要: 編者單元一:數位內容與數位典藏概述;單元二:數位典藏實務應用:Metadata與XML;單元三:知識共享平台:Wiki實務與應用;單元四:知識共享平台:Blog實務與應用;單元五:數位時代的知識管理;單元六:文獻與史料數位化;單元七:電子檔案之管理;單元八:數位出版簡介;單元九:數位版權管理應用;單元十:學術期刊與電子同儕評閱;單元十一:專題研究:分組報告。(編者)
關鍵詞: 數位典藏,電子出版品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內容工程與製作:科技與人文之整合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246p.+光碟
摘要: 多媒體整合實驗室簡介/陳信希、吳家麟、郭大維;跨語言資訊檢索與擷取測試集/陳信希、陳光華;IntroducingtheSequenceModelforTextRetrieval/Yih-KuenTsay、Yu-FangChen;SimilarityRetrievalforVideosbyUsing3DC-stringKnowledgeRepresentation/AnthonyJ.T.Lee、Han-PangChiu、PingYu;VideoImportanceandNewsDistillation/Jin-HauKuo、Ja-LingWu;DesignofaMultimediaCorpusofAustronesianLinguistics/ZheminLin、Li-MaySung、I-WenSu;臺灣南島語語料庫詮釋資料發展之研究/陳雪華;獨立新聞媒體平台與網路發稿機制/廖漢騰、王傳宗;Pinocchio兒童英文動畫創作美學與策略/朱靜美;數位特效與戲劇演出之結合:以實驗短片「深海黑洞」為例/彭維廷、洪一平、莊永裕、潘宜中、方飛、林家全、黃邦宏、許雅音、楊惠菁、羅婉嫣、柯政宏、廖守鈞、簡士承、田之本、劉弘偉、陳健維、曹琬琳、許雁婷、王信智、黃略耕、陳威光、李宓;虛擬家庭網路環境:即時行動交談之設計與實作/郭大維、林風、楊佳玲、逢愛君、鄭欣明、張桓鳴、張家禎、盧永豐、郭錦福、修丕承、阮議聰。附錄光碟片內有:臺灣南島語語料庫、Pinocchio兒童英文動畫、清法台海戰役及深海黑洞。(編者)
關鍵詞: 資訊檢索,數位典藏,媒體整合,多媒體檢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中學區對數位落差影響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245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位於都會城市邊陲的學校,因為區域的特殊與複雜,所組成的特殊學區學校之學生是否有數位落差(digitaldivide)的現象存在及其相關影響之因素,並進一步探討與其他同為都市學校學區的國中生彼此間數位落差的差異,來印證因學區的特殊對數位落差形成的影響,試圖找出其相關的影響因素或造成數位落差的原因。本研究方法係採用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法,依據文獻分析與相關研究的結果,改編成「國中生數位落差現況調查問卷」與「學校資訊教育環境調查問卷」兩部分問卷,針對本研究地區(溪崑地區)的國中二年級學生,與鄰近板橋市、新莊市、樹林市等市中心各一所國民中學學校二年級學生作資料蒐集。從學區組成的區域、及家庭層面來探討本研究地區因學區特殊是否造成學生在「資訊科技的接近使用機會」(informationaccess)、「資訊內容接近使用」(accesstotypeofcontent)、「資訊素養」(informationliteracy)等相關層面上有差異存在,並與鄰近市中心學區學校比較在相同層面上是否有差異存在,且進一步探討在不同學區學校因素,如學校設備與資訊教育課程與數位落差的關聯性。經統計分析後,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壹、學區組成的特殊,在同學區不同居住區域的學生彼此間存在數位落差的現象貳、學區內國中生之數位落差與個人之家庭因素有重要關聯參、學區的組成差異會影響到學生數位落差的形成肆、學校資訊教育環境與資訊設備對學生影響有限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提出對教育行政機關、類似學區學校及家長之相關政策建議。(作者)
關鍵詞: 數位落差,資訊科技的接近使用機會,資訊內容接近使用,資訊素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展望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244p.
摘要: 2003年11月13、14日,臺在慶祝創校75週年,舉辦「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書收錄12篇國內大學院校校長與著名教育學者為此研討會所發表並經過作者修訂的論文,內容著重於研究型大學的建構及其時代使命並分析說明大學與知識經濟及生物科技的關係;全球化潮流下大學教學與研究的新取向;大學教育品質的提升及其改革策略等。(編者)
關鍵詞: 高等教育,大學轉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媒介管理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244p
摘要: 本書將實務發展與理論演進同時具陳,再將國內各媒體的現況、生態做全面性的掃瞄。全書並對臺灣各平面與電子媒體的經營策略與管理做一深入的分析,透過媒介組織中多樣性與複雜性的交錯下,體現出媒介管理與其他領域管理的不同,且在附錄部分以專訪形式介紹國內著名媒體的CEO,藉由他們更深入了解市場問題與發展,這對於一般新聞、管理科系的同學而言極具參考價值。(編者)
關鍵詞: 媒體,媒介組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莫友芝之目錄版本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238p.
摘要: 作者《莫友芝之目錄版本學研究》,係以清莫友芝所著《持靜齋藏書紀要》、《宋元舊本書經眼錄》、《郘亭知見傳本書目》三部書目作研究。主要針對其著錄內容特色,亦兼顧版本之探討。除敘述莫友芝生平及著述外,研究主要旨意,即將莫氏書目內容特色完整呈現,進而得知莫友芝在目錄版本學之功力。介紹莫氏每部書目時,必盡力閱讀該書目著錄之每一條內容,歸納統計屬於該書著錄之特色;若有舉證,盡可能加以查證瞭解。職是之故,介紹每部書目時,必定會安排「著錄之現象」此一單元,用以闡述該書目著錄內容,期能詳實直接反映該書目著錄特色。為凸顯莫氏每部書目著錄特色,即找尋與該書目有關之書目或同性質之書目來加以比較;或直接或間接,務必能比較分析其特色。是故,在介紹每部書目時,復安排「與其他書目之比較」此一單元,期望從不同角度更進一步來瞭解該書目著錄特色。故文中闡述項目,包括用於分析書目類型、著錄內容、編排方式及與他家書目比較等,均期能呈現出莫友芝所撰書目於文獻學上之價值與貢獻。(作者)
關鍵詞: 莫友芝,文獻學,目錄學,版本學,藏書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蔣經國一生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238p.
摘要: 作者記錄在臺灣創造政治清明,經濟奇蹟而有著救國救民豐功偉業的時代偉人;對比於現今國家政亂如麻、社會失序,提醒吾人認?思索國家的前途?全書由蔣經國的出生、留學蘇聯成為人質、回國後歷經抗戰勝利、大陸失敗轉進臺灣、及至做為領袖等小故事。作者除蒐集經國先生一言一行外,並有其親身經歷,應可滿足讀者對這位只想做大事勤政愛民偉人的好奇心。(編者)
關鍵詞: 蔣經國,人物傳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蔣中正遷台記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237p.
摘要: 本書是寫給五十幾年前,蔣中正來台之前因後果,全無印象的年輕人看的。作者儘量把持客觀的立場,力求不偏不倚,將涵蓋全局翔實可靠的資料,用簡易可讀的記錄方式寫下來,好讓讀者自己去做判斷。不管蔣中正功過如何,他是「打造臺灣成為獨立國家的第一人」,從臺灣史的角度來看,蔣中正遷臺,絕對是臺灣史上改變極大、影響極深、極重要的歷史之一。(編者)
關鍵詞: 民國史,臺灣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近代日本名作家評傳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235p.
摘要: 本書針對二十多位出生於日本明治、大正及少數進入到昭和時代的男女作家,詳述其生平傳略、作品、成就等,此時期文學受到西洋文學的影響,產生諸多的文學主張,包括:東方的安徒生—小川未明,在自然主義成熟期,堅守浪漫文學的堡壘;一生忠於文學的小說家—島木健作,極力追求理想主義等,內容所及之處亦涵蓋了諸多日本文學獎項的介紹,可以帶領讀者領略此時期日本文學之美。(編者)
關鍵詞: 日本,作家,日本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兩蔣父子檔案解密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234p.
摘要: 編者本書乃將先總統蔣公及故總統經國二位先生接得任中華民國總統前及以其領導中華民國近80年之艱辛過程,分為六章:第一章蔣之崛起;第二章樓起樓塌;第三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章退守台灣;第五章經國時代;第六章開啟新局。忠實紀載與中華民國一同成長80年的相關歷史,是不可多得之現代歷史教材。(編者)
關鍵詞: 人物傳記,蔣中正,蔣經國,民國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認識臺灣:回味1895-2000
出版日期: 2005
頁次: 232p.
摘要: 本書依照西曆排列,逐年呈現臺灣自1895到2000年的歷史變遷和社會面貌,共有43萬字與1,000張的影像資料,包括:攝影照片、風景明信片、郵票、廣告、海報、商標等。每一年度記事包括年度提要、年度焦點、紀事標題、世界動態、年度新聞等5大部分,其中以「紀事標題」為重點,記錄重大施政、風雲事件、人物特寫、臺灣第一、年度新鮮事、天災地變等,書末附人物大事索引與參考書目。(編者)
關鍵詞: 臺灣史,臺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