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689 - 270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地區學術生產力之研究:以12所大學為例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242p.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1975至2006年間,台灣地區12所大學學術生產力之概況,透過各校被WOS資料庫蒐錄的文獻數量,進一步觀察不同領域中學校、學門,以及個別系所學術生產力的分佈情形,並以書目計量學三大作者學術生產力定律,加以驗證機構學術生產力之可行性,最後利用文獻成長模式檢視12所大學文獻成長情形,進而呈現其研究主題之逐年變遷。研究結果得知台灣地區學術生產力普遍存在不均現象,多集中於台灣大學;而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學術生產力之表現,最多產學門分別為電子與電機工程學門,以及管理學門;研究結果亦顯示合作研究已成為當前學術生產力的主要模式。其次在定律驗證,得知本研究與三大作者學術生產力定律均不相符,究其原因在於高生產力機構數量遠多於低生產力機構,並呈現機構之間學術生產力的極端現象,而與定律不相吻合。最後以文獻成長模式印證台灣地區12所大學整體學術生產力成長情形,可知其融合線性成長、指數成長以及邏輯斯第成長等模式,且目前仍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而近30年來研究主題的變遷,是以電子與電機工程和管理主題為研究主流。本研究結果在為台灣地區學術生產力提供一個概括呈現,並協助高等教育評鑑對於不同領域及學門的學術生產力概況有一背景瞭解,以作為日後對於不同學科的評鑑參考。(作者)
關鍵詞: 書目計量學,學術生產力,洛卡定律,普萊斯定律,80/20定律,文獻成長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iddlyWiki維基寫作:知識管理最佳工具
出版日期: 200709
頁次: 237p.
摘要: 知識管理的目的在於「再用」,從開始接觸知識,個人便不斷嘗試知識的整理與管理,傳統抄寫整理的方式,對電腦出現的今日而言,逐漸轉為興趣的培養與性情的陶冶。網路發達讓人誤以為所有知識都可以在網路上獲得,殊不知經過自己整理過的資訊,並在需要時能方便加以調出,才能稱為自己的知識。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詳盡介紹維基軟體,借助技術,建立自己需求的知識百科全書。(編者)
關鍵詞: 知識管理,Web2.0,維基百科,Wikipedia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教師對電子教科書使用現況之探討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235p.
摘要: 本研究從大學教師教學的角度出發,首先了解國內外電子教科書出版的情形,接著探討國內大學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之現況、問題,以及對教科書數位化之需求與所期望的功能,最後則討論大學教師對於國外教科書出版社販售電子教科書之商業模式的看法。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訪談法,採取立意抽樣,透過觀察教師之個人教學網站,選取具有電子教科書使用經驗者做為訪談對象,總計訪談十位大學教師。研究發現,大學教師所使用的電子教科書多為免付費即可取用的教科書完整內容檔案以及網路上之文章與書籍的全文;大學教師獲知電子教科書的管道多元,以透過網路搜尋引擎自行查找為主;大學教師並不常使用圖書館所提供的電子書館藏;電子教科書之使用方式與紙本教科書並無不同,且未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方式。除了圖表之數位化以外,目前大學教師並無教科書數位化之需求。電子教科書若僅為紙本教科書的數位版本,對教師並不具有吸引力,需發揮紙本教科書所無法達成的效果。教師對商業模式的看法中,以價格為首要課題,教師們普遍認為電子教科書需比紙本教科書便宜,然而合理的定價方式尚未有定論,值得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作者)
關鍵詞: 電子教科書,電子書,教科書,高等教育,大學教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館藏大鳥文庫目錄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234p.
摘要: 本書為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藏大鳥文庫之目錄,並提供主要作者索引及題名索引。(編者)
關鍵詞: 國立臺灣大學,大鳥文庫,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部落客之資訊取得與分享行為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706
頁次: 231 p.
摘要: 部落格是包含文字、圖片與影音的網路媒介,具有許多操作上的優勢,近年來逐漸在網路上形成一派龐大的社群。過去圖書資訊科學領域在研究人們的資訊行為時,較少涉及資訊在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互動與往來。因此,部落客之資訊蒐集與分享行為是值得探討的議題。本研究的目的如下:一、探討部落客之資訊蒐集行為(包括如何接觸、選擇部落格以及預期如何使用部落格之資訊);二、探討部落客之資訊分享動機與行為;三、探討部落客之資訊蒐集與分享行為前後是否有所調整;四、探討部落客對於部落格之資訊蒐集與分享工具之使用情況。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法實際瞭解部落客的資訊蒐集與分享行為,研究對象為第一屆與第二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分類入圍名單之15位部落客。訪談內容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受訪者的背景資料、受訪者之資訊蒐集行為、受訪者之資訊分享行為以及受訪者對部落格之資訊蒐集與分享工具的使用情況。彙整本研究結果,歸納出以下的結論:在「部落客之資訊蒐集行為」方面,本研究歸納出四點結論:一、瀏覽是部落客接觸部落格資訊最偏好的行為模式,但部落客也會依據自身需求改採追蹤或關鍵字檢索的行為模式;二、興趣、關係、內容品質的特殊性與人氣指數是影響部落客選擇部落格資訊的主要因素;三、發展關係、增廣見聞與理解問題是部落格資訊對部落客最主要的用途;四、部落客在尋求即時、多元化、主觀性資訊時會求助於部落格。在「部落客之資訊分享行為」方面,本研究歸結出八點結論:一、部落客都具備分享經驗,而且書寫部落格有助於他們從事更多元的分享活動;二、部落客的分享動機是會變動的,而互惠關係、群體需求與自我抒發是最普遍的動機類型;三、部落客獲取欲分享資訊的管道十分豐富且多元;四、部落客會依據主題區隔性以及個人經驗選擇欲分享的資訊;五、部落客採取選擇性地表露自我;六、部落客在呈現欲分享資訊上有共同的行為模式與特色;七、部落客將資訊分享行為內化成生活的一部份,甚至延展到其他計畫中;八、部落客對於資訊分享抱持著正面、肯定的態度。在「部落客之資訊蒐集與分享行為前後的調整」方面,本研究歸結出兩點結論:一、經驗對於促進部落客之資訊蒐集行為較有幫助;二、部落客的分享意圖與分享行為並不連貫。本研究也發現,部落客主要以需求性和合適性來取決資訊蒐集或分享工具的使用。另外,各主題部落客的資訊分享行為差異較資訊蒐集行為更為明顯。本研究同時也依據研究結果建立部落客之資訊蒐集與分享行為模式。而本研究也針對新手部落客、想要多元經營部落格者以及部落格相關服務的提供者提出建議。至於後續之研究方向則是有下列四點建議:一、針對不同族群或是不同情境下的資訊蒐集與分享行為進行研究;二、結合多種研究方法進行資料的蒐集;三、檢視資訊蒐集與分享行為模式在資訊行為理論中扮演的角色;四、釐清資訊行為相關概念間的關係。(作者)
關鍵詞: 部落格,部落客,資訊蒐集,資訊分享,資訊使用,資訊行為,blog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塑關係企業集團圖書館醫學期刊館藏重疊及支援學術研究之探討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228p.
摘要: 本研究彙整長庚大學醫學院專任教師於2003年至2005年間學術期刊著作引用文獻及台塑關係企業集團圖書館醫學期刊館藏,利用書目核對法及引用文獻分析法,探討台塑關係企業集團圖書館醫學期刊館藏重疊情況;並藉著長庚大學醫學院教師期刊著作引用文獻特性,據以分析台塑關係企業集團醫學期刊館藏支援學術研究程度,了解企業集團圖書館期刊館藏支援的強弱情形。研究發現:一、台塑關係企業集團圖書館醫學期刊館藏重疊性高;二、長庚大學醫學院教師學術期刊引用平均文獻數量為31.6篇,以期刊為最主要引用文獻類型;三、長庚大學醫學院教師學術研究醫學引用文獻核心期刊共26種,各單位教師學術研究醫學引用文獻核心期刊獨特性高、重疊性低;四、依引用期刊文獻刊名及年代分析,長庚大學圖書館館藏支援程度為66.3%、台塑關係企業集團圖書館館藏支援程度80.7%、非台塑關係企業集團圖書館館藏支援程度19.3%;五、依引用期刊文獻刊名分析,以引用文獻醫學期刊篇數為單位,長庚大學圖書館館藏支援程度為83.0%、台塑關係企業集團圖書館館藏支援程度89.8%、非台塑關係企業集團圖書館館藏支援程度11.1%;六、依引用期刊文獻刊名分析,以醫學期刊種數為單位,長庚大學圖書館館藏支援程度為58.2%、台塑關係企業集團圖書館館藏支援程度70.7%、非台塑關係企業集團圖書館館藏支援程度29.3%;七、依引用文獻核心期刊刊名分析,長庚大學圖書館館藏支援程度為100.0%、台塑關係企業集團圖書館館藏支援程度100.0%。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建議:一、長庚大學圖書館為滿足教師學術研究需求,應持續醫學核心期刊建置,;二、長庚大學圖書館建立正式書面館藏發展政策,協助館藏資源建立,積極發揮圖書館功能;三、建立明確企業集團圖書館合作館藏發展策略;四、維持高企業集團圖書館館藏支援程度的同時,降低館藏重疊比率及增加獨特性期刊館藏;五、建置完善的企業集團圖書館跨館資源查詢,以節省重覆檢索的時間。(作者)
關鍵詞: 長庚大學圖書館,引用文獻分析,館藏支援研究,館藏重疊研究,專門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自動分群搜尋引擎之使用者評估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227p.
摘要: 隨著網路資源迅速成長,利用搜尋引擎檢索網路資源,也成為使用者最有利的檢索工具。然而,現今以相關排序為主的搜尋引擎,仍無法有效地過濾龐雜的檢索結果,反而容易造成使用者的困擾。自動分群搜尋引擎則提供使用者另一種選擇,以自動分群的方式提供使用者分門別類的群集主題,藉以改善檢索效益。雖然自動分群技術之相關研究已行之有年,但仍缺少使用者方面之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即嘗試以使用者觀點評估群集架構及其使用性。本研究設計兩階段實驗,讓使用者實際參與任務,包含使用者自訂情境與研究者指定情境,並從中觀察使用者使用自動分群搜尋引擎之情形,再利用歷程分析紀錄使用者之檢索歷程,搭配問卷與訪談深入瞭解使用者主觀認知。研究中採用自建之實驗平台、檢索任務及評估問卷、訪談大綱、電腦螢幕錄製軟體等,以利研究之進行。並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獲取所需之研究素材,以觀察及訪談方式整理歸納受試者之檢索行為特性,及利用檢索歷程紀錄、訪談、評估問卷等方式,分析搜尋引擎之檢索效率與效益,最後則以訪談與評估問卷分析使用者滿意度。研究結果發現,使用者使用自動分群搜尋引擎與相關排序搜尋引擎之最大差異在於,使用者過濾資訊時所花費的時間與心力,以及使用之時機皆有所影響;其次,自動分群搜尋引擎對使用者最大的幫助在於,有較佳的檢索效益、可以縮小檢索主題範圍、突顯重要概念、提供多維思考方向,並在簡單/封閉的問題有最佳檢索表現。最後,本研究提出改善自動分群搜尋引擎之建議,包括依據使用者所需提供常用之群集類別與組合、與自訂層級及其檢索結果數量等個人化的服務,或是參考人工分類以及使用者回饋等方式,以使用者為導向提升分群的品質。(作者)
關鍵詞: 自動分群,相關排序,搜尋引擎,使用者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超說服力資料整理術:讓各種資料變成資訊的整理秘訣
出版日期: 200712
頁次: 224p.
摘要: 本書輯錄蒐集報紙記事、雜誌文章、商品傳單、人物資訊、專門文獻、圖面等各種資料時的整理技巧,告訴您將資料整理成有用資訊的秘訣!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要在商場上制敵機先,掌握資訊的能力尤為重要。蒐集資訊的能力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妥善整理資訊的能力。「都已經電腦化了,還有必要學習書面資料的整理方式嗎?」也許您會有這樣的疑問。能夠用電腦檢索,加速取得資訊的速度,是現代人的福音。但是,取得的大量資訊,若不能好好的整理、歸檔,等到必須用到的時候,不是找不到資料,就是放得一團糟、令人搞不清楚資料的脈絡,更不用說是善加利用了。不只是企業人士、研究者、學生,甚至是家庭主婦,都應該要知道資訊整理的技巧!將蒐集得來的資訊、資料好好整理,是掌握資訊的第一步。本書將告訴您,最有效的資訊整理秘訣!(編者)
關鍵詞: 資料處理,資料保存與維護,檔案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換個角度看童話:經典童話讀書會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224p.
摘要: 用一種嶄新的現代視角解讀經典童話,讓孩子們獲得了閱讀的滿足,享受發現的樂趣。如《睡美人》,也許過去只看到公主與王子的浪漫故事,或許我們也能看到王子的冒險犯難、國王的處事不周全以及相差百年的時代鴻溝。透過學習單的討論思考,讓閱讀經典故事的角度更開廣,不僅僅只是閱讀故事,更能從中得到創意,學習人權與法學,乃至延伸到社會事件及各個面向。(編者)
關鍵詞: 兒童讀物,童話,經典故事,讀書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超級讀書高手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224p.
摘要: 資訊爆炸時代必備的高效讀書法,眼到心也到的一目十行神功。如果我們訓練前每分鐘可讀200字,每週閱讀6小時,可讀一本約70000字左右的書,一年便可讀書48本;而如果閱讀速度提高一倍,一年可讀96本書,以40年計,就能閱讀3840本書。若在此基礎上讀書效率再提高50%,那麼,40年可讀5760本書。生存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不管是為了升學考試、職場競爭、自我充實,絕對需要速度快、記憶準和理解清的高效閱讀力,EyeQ高,IQ才會高。EyeQ是眼睛的視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閱讀速度、理解記憶率的總合。而高效閱讀法將徹底激發EyeQ,讓你擁有一目十行、完全理解的超強閱讀力!Step1:量身打造讀書法,破除錯誤的閱讀習慣,認清讀書的目的,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Step2:感受讀書的力量,學會由難化簡、懂得取巧的大智慧;讓你休閒放鬆,也能積極追求夢想。Step3:高效讀書策略,高效能利用時間,學會計時速讀訓練法,掌握看書的最好時機。Step4:另闢蹊徑的讀書法,披露愛因斯坦的速讀法、諧音讀書記憶法、姓名讀書記憶法、古希臘人&古羅馬人的記憶法。Step5:進行速讀實戰,掌握速讀的基本技巧,學會4S讀書法,抓住高效閱讀的四把金鑰匙,善於做筆記。Step6:記憶力讓讀書如虎添翼,掌握記憶所需的心理&生理條件,快速記憶重要內容。Step7:發揮讀書的功效,融合書本知識和社會知識、隨時記錄靈感、善用圖表、學會知識管理,不再讀死書。(編者)
關鍵詞: 記憶法,讀書,速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阮元輯書刻書考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224p.
摘要: 清乾隆年間《四庫全書》的編纂,對中國古今典籍做了系統的整理,推動清代文獻學的蓬勃發展。阮元是乾嘉時期著名的經學家及文獻學家,他雖未及參與《四庫全書》之編輯,然卻能承續《四庫》之精神,致力於文獻整理、刊刻圖書。加以官居顯赫、博學精研,為士林所重,其於圖書文獻工作之推動,實有領導之功。歷來論及阮元,皆著重其學術思想,未有對阮元之文獻學做一全面之研究,致使其在此方面之貢獻為人所忽略。本書就阮元所編輯刊刻之圖書,考其緣起、編輯之過程及歷來之評價,以全面探討阮元整理圖書文獻之貢獻。(編者)
關鍵詞: 阮元,中國文學,清朝,四庫全書,版刻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讀書的藝術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224p.
摘要: 作者林語堂是中國現代作家、學者,用中文、英文寫過大量散文、小品和小說,還將許多中國古典作品譯成英文。因為父親是基督教牧師,他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接受教會學校教育,大學畢業後到清華大學擔任英文教師。後來赴美國、德國留學。曾獲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學位、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本書搜集了大師28篇精彩短文,從「讀書的藝術」、「作文六訣」,談到「摩登女子」、「家庭與婚姻」等等的「文字藝術」,是您不能錯過欣賞大師絕妙文筆的好機會。(編者)
關鍵詞: 林語堂,中國文學,現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