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641 - 265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一生要讀的120首詩歌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17p.
摘要: 120首經典詩作內容涵蓋對自然、人文、社會、生命等的禮讚詩篇,年代約自13世紀迄當代,每一詩篇的作者簡介更是編者為讓讀者能從其背景資料中,參照印證詩篇完成當時的大環境思維;而雋永的中英翻譯對照更成為英文學習者相當不錯的奠基實力教材,也更值得文學愛好者珍藏與反覆閱讀,品味著每一詩篇作者們的內心心靈世界,體驗不同的角度看人類文明的進程。(編者)
關鍵詞: 詩集,詩作欣賞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共圖書館創新經營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15p.
摘要: 本館將95年所辦理公共圖書館研習課程,包括「輔導知能培訓研習」、「行銷管理培訓研習」、「創新機能培訓研習」及「人文素養培訓研習」,委請授課講師將講授內容以更周延文字稿陳現並製作出版,期盼藉由本書,對於館員工作及進修有所助。落實輔導鄉鎮圖書館,提升服務效能/曾淑賢;公共圖書館的行銷服務/王美玉;各國圖書館行銷/王美玉;從社區營造的角度經營區域型圖書館/張明純;創新行銷藍海策略與目標管理/林振成;圖書館的藍海策略與實務運用/楊錦潭、邱魏津、簡世于;埔鹽圖書館的行銷經驗分享與交流/陳慶煌;創意行銷與創意者情緒管理/劉延揚;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與對應技巧/徐承敬;建構E世代的學習型圖書館/李銘純、林正堅;館員服務態度與溝通技巧/彭一昌;危機處理與公關經驗分享/李河錫;廣告因整合傳播而偉大/黃文博;淺談空間規劃與應用技巧/鐘俊宏;閱讀空間.空間閱讀~氛圍的想像與塑造/郭建華;真真假假的幻想世界—漫談奇幻文學/張子樟;《悲情城市》之風格分析/黃慧敏。(編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創新經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相信閱讀:天下文化25年的故事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11p.
摘要: 本書記錄天下文化25年來的發展軌跡,鋪陳四分之一世紀以來,該公司出版事業理念與經營哲學,並且在書中提倡與證明:閱讀可以改善人生,也是一種社會正面的力量。卷末附上25年來,天下所出版最具影響力的30本書目來做更有力的見證。此書回顧天下最初創立的信念、發展過程中的兼辛與喜悅,在在顯出天下在臺灣出版業歷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編者)
關鍵詞: 天下文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教師與學生網路學術性資訊品質判斷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10p.
摘要: 全球資訊網(WorldWideWeb)自90年代初期發展至今,短短十五年間,資源成長速度與累積數量都十分驚人。加以網路搜尋工具易於使用、資訊取得便利成為許多人最常獲取資訊的管道。大專院校師生利用網路獲取學術或是課業上的資訊也成為一種常態,學術圖書館或是相關學術性資訊服務機構也著力發展電子資源的館藏。但是有別於學術性資訊服務機構所提供的電子資源,浩瀚網路世界中的數位資訊因缺乏過濾與認證的機制,充斥不正確、不值得信任等品質低落的資訊內容,若大專院校使用者沒有足夠能力使用適當的網路學術性資訊將導致產出的學術活動品質不佳。美國已有部分大專院校科系禁止學生使用維基百科(Wikipedia)作為課業參考來源,原因在於經由眾人參與而產生的網路資訊仍存有不少錯誤,且無專責機構把關,將使得這些錯誤資訊為他人所用。網路學術性資訊品質已與大學生學術活動品質息息相關,網路學術性資訊品質判斷也成為一項重要課題。大學教師普遍認為學生判斷資訊品質能力不足,但是學生自認控制與過濾網路資訊的能力頗佳。因此本研究由大學生與大學教師判斷網路學術性資訊品質的準則與線索切入,剖析兩者的網路學術性資訊品質評估方式並深入分析其評估方式的異同,加以人口變項與學科領域的影響,期能得出網路學術性資訊品質全面性之評估以及了解兩者認知差距的原因以提供後續學生相關素養訓練及資訊服務提供之參考。研究發現,一、大學教師以「正確性」與「權威性」判斷準則為主,大學生則重視「正確性」、「完整性」與「可用性」;二、大學生與教師跟據資訊內容與來源之特徵判斷資訊品質,且分別運用多元彈性的判斷方式與連貫完整的技巧;大學生的人口變項及教師學科領域影響其資訊品質判斷線索之使用與認知。三、受試的大學生與大學教師在判斷網路學術性資訊品質的準則與線索選擇上幾近相同,主要原因在於資訊的表面特徵對於使用者的資訊品質認知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不論是大學生或是大學教師都會選擇透露良好品質訊息的資訊特徵。另外,深入探討大學生與大學教師判斷資訊品質的內涵則了解到大學生思辯與批判的能力明顯不足。雖然知道判斷資訊品質的方式,大部分只根據資訊線索與特徵判斷資訊內容的品質,不如教師會多元思考、連貫剖析資訊內容,才能過濾與判斷出具有品質的資訊。(作者)
關鍵詞: 網路學術性資訊,資訊品質,資訊品質判斷,資訊可信度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如何做好量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08p.
摘要: 作研究可幫助瞭解周遭環境,以及解決生活中所遭遇困境的方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量化研究法與統計分析,並配合日常生活的經驗例子加以說明。全書共分17章,完整描述作研究所需要的流程與步驟。內容包括如何選擇研究主題並提出具體的研究問題、建構理論與概念的操作化與測量、合適的資料蒐集方法、統計資料分析、統計結果分析與詮釋、以及如何撰寫結論等。(編者)
關鍵詞: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量化研究,統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07p.
摘要: 本書收錄余英時在一九八○年代之後研究的菁華,論述知識人在中國的歷史淵源、意義等面向,及其流變對價值意識的影響。但本書意旨並不侷限在「過去」與「中國」;作者觀照中、西知識人在追尋真理上的差異,探討中國文化價值體系為何有其獨特性(中國知識人求「內向超越」,西方則是「外在超越」)。在西方人文研究重新檢視「現代以後」(post-modern)價值轉向的今日,本書對於瞭解華人安身立命的價值觀亦有偌大助益。書中旁徵博引,釐清許多過去讀者可能不甚了了的見解。拿科舉制度來說,漢朝的按地區人口多寡設定各郡縣舉薦名額,因而有幾分「代議制度」的味道;宋人歐陽修、司馬光在「選賢唯才」(近似「全國聯招」)或是「逐路取人」(各地方有基本名額的保障)上,立場相左,是因為出身地域不同(歐陽為文化薈萃、中舉人數較多的江南,司馬則為風華不再的江北)。而漢朝董仲舒建請武帝「罷黜百家」,其實儒家也在罷黜之列,因為他要獨尊的是諸子百家均奉為聖典的「五經」(詩、書、禮、易、春秋),而非以「五經」為不二規臬的「儒術」。(見第八篇,〈試說科舉在中國史上的功能與意義〉)又如,共產黨深知「士可殺,不可辱」的價值觀深植於讀書人心中,因此文革期間對於文人「只辱不殺」,目的就是要讓他們生不如死(而且自殺會禍延家人,行不得)。而幾十年來極力摧毀傳統知識人價值體系的後果,就是今日中國大陸學術剽竊、「黑心」商業屢見不鮮,被舉發時只嘆運氣好而不覺羞愧。(參見第五篇,〈價值荒原上的儒家幽靈〉)作者更精闢指出,價值意識一方面淵源於傳統,一方面植根於生活的實踐,不是少數人可以憑空創造而強加於整個社會的。只要社會本身有其相對的獨立性,相對於國家(state)的權力而言,價值觀念的變遷也自然會找到自己的軌跡。此一見解,著實為百年未定的中西文化論辯闢出一條中道。(編者)
關鍵詞: 余英時,中國文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創新的兩難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04p.
摘要: 為什麼頂尖的企業無時無刻不保持警覺,專心聆聽客戶的聲音,積極地投資新科技,但是在面對科技與市場結構的變遷時,仍是喪失了既有的領導地位?本書即是要證明其中的原委以及如何避免類似的命運。作者解讀了許多領導企業的成功與失敗歷程,歸納出掌握突破性科技的規則,這些原則可以協助經理人決定在何種時機,「不」傾聽客戶的聲音是正確的行為,何時應該投資開發獲利率較低的低階產品,何時應該追求小眾市場、放棄獲利高的大型市場。接近客戶對現有的成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但是長期的成長與獲利是依靠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經營模式。(編者)
關鍵詞: 企業經營,企業領導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文化行政通論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02p.
摘要: 本書以行政學的角度切入,運用其豐富的文化行政經驗和心得做為基礎,敘述中外文化行政制度、當前我國文化藝術行政工作可能觸及的理論與實務,其探討範圍尚包含了文化藝術財團法人、社團法人與表演團隊之成立與營運、圖書館、博物館〈兼論美術館〉、音樂廳與劇場的經營與管理等;在實務面,作者特別安排〈藝術文化活動的策辦〉乙章,足以提供對文化工作有興趣人士做為入門書,或供在職文化行政人員參考切磋之用。(編者)
關鍵詞: 文化行政,圖書館,經營與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留美雜憶:六十年來美國生活的回顧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00p.
摘要: 在本書中,可以看出這六十年來,美國學術界的中國研究,是如何深入,如何迅速發展。例如將中國目錄學融入西方圖書館學,錢教授正是重要人物,而芝加哥的東亞圖書館,更在錢教授主持之下,已是世界知名的漢學研究中心,但先生更令人推崇之處,乃是他對教育以及研究,都是那麼樣的認真、專注,並且無私,我們得見一位知識份子在保存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上,如何不遺餘力。也唯有如此愛書之人,能夠一生與書為友,為書立傳。(編者)
關鍵詞: 錢存訓,人物傳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博物館行政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00p.
摘要: 這是一本結合觀念與應用,編輯用心、資訊豐富、引人入勝的博物館書籍。本書有兩個重要的特色,其一是在各章節都有詳細的附註,書末則網羅了博物館行政重要文獻。其二是書中特別編排了許多輔助說明的欄位,其中有些欄位提供了重要文獻的摘要,另外有三個欄位,分別是「真實案例評析」、「虛擬案例研究」和「現場練習」。因為有了這些欄位,兩位作者辛苦蒐羅的寶貴資料,得以和他們所引介討論的博物館行政概念相互印證,而讀者也因此得以浸淫於博物館所面臨的問題中,在理論與實務間上下求索,常有驀然解惑之樂。(編者)
關鍵詞: 博物館管理,博物館行政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紅樓夢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2冊
摘要: 中文古典小說中「紅樓夢」是民國以來最受讀者歡迎的一部,但也是目前存世不同版本數量最多的一部。今年(2007)初,台北市的富琳育業公司出版了署名「著者:曹雪芹;校點:俞平伯」,以「教材卓越中心」為整理者的一部紅樓夢,分1-56回為上冊,57-120回為下冊,稱為「讀書會大字本」,很有可能即是大陸人民文學社版「俞校本」的台灣正體字版。(編者)
關鍵詞: 紅樓夢,中國文學,小說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金庸散文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295p.
摘要: 本書收錄作者在1955至1976年間,於香港《大公報》和《明報》上所發表的散文。此書為紀念《明報月刊》創刊40周年而出版。本書內容有作者對於京劇、舞蹈、民歌、莎士比亞戲劇等研究與評論,從中可看出其年輕時代對文藝的獨特觀點。另外,書中「讀史」與「考古」兩部分,亦可看出作者長年撰寫武俠小說所累積的淵博學識,而(月雲)一文述寫其生平故事,更是不容書迷們錯過。(編者)
關鍵詞: 金庸,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