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597 - 160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民小學圖書館內部空間用後評估之研究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912
卷期: v.4 n.1
頁次: pp.69-98
摘要: 國民小學圖書館是學童最便利使用的閱讀環境,亦是師生共同享受閱讀與培養閱讀習慣的絕佳場所。學童與教師是國民小學圖書館主要使用者與服務對象,適切地以使用者的觀點對國民小學圖書館內部空間進行評估調查,探究國民小學圖書館內部空間被使用的情形,瞭解使用者的行為、經驗與感受,是國民小學圖書館經營管理必須重視的議題。本研究基於用後評估理論,以使用國民小學圖書館之師生為對象,藉由實地觀察、訪談、繪圖等以記錄分析師生在圖書館內活動情況,釐清使用者於國民小學圖書館內從事之活動、使用國民小學圖書館內部空間之經驗與感受、以及國民小學圖書館內部空間之功能與角色等,以做為國民小學圖書館內部空間規劃設計與使用經營或維護管理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用後評估,國民小學圖書館,圖書館內部空間,環境心理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圖書館價值探討我國圖書館員基本專業能力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912
卷期: v.4 n.1
頁次: pp.27-68
摘要: 邁入二十一世紀的圖書館,受到資訊與網路科技的影響,不僅有實體圖書館還建設許多數位圖書館,這些新發展將為圖書館服務帶來許多變革與新業務,為提供新服務與功能,圖書館員擔任的角色更加多元,需要更多新能力。本研究旨在從圖書館價值探討圖書館功能以及館員的角色與核心專業能力,從價值延伸出圖書館員的職責和角色,進一步探討圖書館員需要哪些專業能力領域與指標。本研究採用焦點團體訪談與問卷調查二種研究方法,參考美國圖書館學會相關文件邀請學者專家參與焦點團體訪談。經過三場焦點團體訪談後,擬定《我國圖書館價值和館員基本專業能力清單草案》,將此草案藉由問卷調查我國圖書館工作人員與圖書館學系所教師的意見。本研究最後分析歸納出我國圖書館價值共12項、圖書館員角色11項、圖書館員基本專業能力清單共8大範圍55項指標、以及數位時代圖書館新業務功能14項,希望提供未來圖書資訊學教育課程規劃和圖書館任用與評鑑館員能力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價值,能力,專業能力,圖書館價值,圖書館員專業能力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運用文件分群與概念關聯分析技術協助網誌瀏覽:任務導向評估方法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912
卷期: v.4 n.1
頁次: pp.133-164
摘要: 由知識管理的角度觀之,網誌(blog)提供一種新型態的知識交換模式,即網誌空間提供作者與讀者積極的互動轉換關係,促進知識的交流。由於大部分的網誌內容是偏於生活中的隨筆,其形式較無法像一般的網站,在設計之初就能規劃好所欲討論之內容及整體架構。本研究主要結合階層式分群法與概念關聯分析,以協助網誌作者與讀者能夠正確的重新組織文章並進而有效的瀏覽文章。研究以使用者網誌的文章為例,設計考量使用者觀點之階層式文件分群方法將網誌之文章進行分群,以達成彈性分群之目的,並由使用者角度重新組織網誌文章。研究並透過正規概念分析(formalconceptanalysis)方法建構與顯示各群組關鍵字詞之階層關係,主要目的為協助分群之命名並更有效的協助讀者進行資料的搜尋與瀏覽。研究並嘗試透過設計問卷與模擬使用者搜尋任務(task-orientedapproach)以評估方法之有效性,實證結果顯示,結合分群與概念關聯呈現均有助網誌作者與讀者對網誌內容的理解,提升瀏覽效率與節省搜尋時間。(作者)
關鍵詞: 概念階層,階層式文件分群,正規概念分析,任務導向評估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社會性書籤網站之使用者與標籤特性初探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912
卷期: v.4 n.1
頁次: pp.1-26
摘要: 本研究以長期且持續參與社會性書籤網站之使用者為對象,分析其書籤及標籤使用特性,並依據其標籤選擇行為,進一步歸納使用者類型及其標籤選擇特性。本研究方法採用內容分析、Q方法及訪談法,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所收集之書籤重複性頗低;書籤具有標籤的比例頗高,但平均每筆書籤之標籤數量並不高;高頻率之標籤佔有一定使用率,顯示標籤的使用有集中現象;標籤語言以中文為主,英文比例也不算低;除主題式標籤外,也有不少標籤是以滿足特定使用目的之功能型標籤,包括滿足便於再搜尋、儲存、辨別、區分、排序、表達個人感受及分享等功能。本研究並依影響因素之多元性與使用者選擇標籤取向,初步分析出四種社會性使用者類型,並探討其社會性特質及在相關系統之可能應用。(作者)
關鍵詞: 社會性書籤服務,社會性標記,網路使用者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老年人獲取資訊與通訊科技(ICT)技能的歷程探討數位落差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3 n.2
頁次: pp.75-102
摘要: 本文描述老年人獲取資訊與通訊科技(ICT)技能的歷程,從中探討老年人學習與使用ICT的障礙和助力,並重新思考年齡數位落差的問題。第一部份探討相關文獻的討論與缺口,第二部分則是一項相關實徵研究的報告。本研究結果指出,老年的客觀條件、ICT對能力的要求,以及ICT預設的價值,造成老年人獲取ICT技能的困難,而充分且即時的社會支援則有助於老年人跨越障礙。回應數位落差的問題,應關注在「如何做」的過程,必須先瞭解老年人的興趣與需求,以及可取得的社會支援,方可有效協助老年人獲取ICT技能。(作者)
關鍵詞: 老年人,數位落差,資訊素養,資訊與通訊科技技能,社會支援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學科專家館員人才招募研究:以在美國圖書館學會認可之圖書資訊研究所就讀之潛在學科館員為例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3 n.2
頁次: pp.55-74
摘要: 學科專家館員為擁有特定學科領域之知識、專長、及經驗的大學圖書館及研究型圖書館館員。近年來北美地區學科專家館員短缺的隱憂已經浮現,由於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的館員即將屆齡退休,勢必造成人才斷層,人力招募為首要之策。本文探討北美地區潛在學科專家館員的背景特質與影響人才招募的因素,研究時程為2004-2007年,在研究方法方面,採用問卷法及訪談法,旨在透過分析潛在學科專家館員的學歷背景、職涯發展與規劃、吸引及影響潛在學科專家館員進入圖資領域等因素,從中研擬學科專家館員人才招募策略之建議。(作者)
關鍵詞: 學科專家館員,人才招募策略,大學與研究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電子書使用效益之研究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3 n.2
頁次: pp.25-54
摘要: 圖書館在兼顧豐富館藏量與滿足使用者需求之經費緊縮困境下,通常會以加入相關電子書聯盟方式,藉由其聯合採購增加購買力,降低採購電子書相關成本,提供讀者電子書服務,並同時建立館際間的聯合電子館藏,以達到資源共享之目的。經由聯盟所採購之電子書館藏,因其資源共享政策,提供給圖書館讀者所能使用之圖書數量,都大於圖書館所購買者。就單位成本可使用之圖書數量,似乎顯示電子書成本低之優勢。但在「每本書均有其讀者」與「每位讀者均有其書」之定律下,電子書館藏不能僅就其購置單價論定其成效,而應從讀者實際之電子書使用成本效益與滿意度,評估其對圖書館之效益。因此本研究首先提出以圖書被使用之單位時間成本為探討圖書使用成本效益之基礎,藉由某國立大學圖書館紙本圖書與電子書之實際使用數據及花費成本,個案說明分析比較紙本圖書與電子書之使用效益。接著利用LibQUAL+(上標TM)量表與網站使用性評估準則,以問卷方式瞭解使用者對個案圖書館所提供電子書服務之滿意度與使用性。在同時考量讀者於電子書使用成本效益與服務滿意之電子書對圖書館效益,提出大學圖書館經營現有電子書館藏之建議以供參考。(作者)
關鍵詞: 好用性,電子書,電子書使用效益,圖書館館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資訊學期刊評比之研究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3 n.2
頁次: pp.1-23
摘要: 本研究以平均每期都刊登兩篇以上圖書資訊學術論文之期刊為對象,共計評比11種期刊,採用主客觀評比指標,進行評比研究。首先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取得學者對各期刊的主觀評價,以為主觀評比指標;其次根據被納入評比的期刊之學術論文所列的參考書目做引文分析,計算期刊間相互引用次數,以建立客觀評比指標。最後再根據主客觀指標以學者主觀評價之T分數和期刊平均被引用次數之T分數,計算各期刊所獲得的評比總分,以進行各類期刊之排序,並透過群集分析將期刊分為三級。第一級期刊為《圖書資訊學研究》、《圖書資訊學刊》、《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種期刊,第二級期刊為《大學圖書館》、《檔案季刊》、《國家圖書館館刊》、《圖書與資訊學刊》、《教學科技與媒體》5種期刊,第三級期刊則為《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與《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2種期刊。後以一致性信度分析及迴歸分析證實本研究之主客觀評比指標具有良好信效度。(作者)
關鍵詞: 圖書資訊學期刊,期刊評比,學術評鑑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研究生學位論文數位授權意願之研究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906
卷期: v.3 n.2
頁次: pp.103-134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國內研究生授權學位論文數位化之態度,並以可能影響研究生授權意願的因素為研究重點。研究方法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全國346位研究生與23位館員,佐以館員訪談,以瞭解對學位論文授權的意願與相關管理制度問題。研究發現,影響研究生論文授權意願之因素不僅止於著作權利金,尚包含其他多項因素。研究結果分別就相關法令規範之修訂、圖書館作業之配合及推動有償授權機制之廠商營運方式等提出建議,期望提供相關單位規劃及提昇學位論文數位化成效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學位論文數位化,授權,授權意願,知識分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由巨磁阻相關文獻探究科學與技術間的互動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0906/12
卷期: v.7 n.1/2
頁次: pp.53-76
摘要: 本研究由由巨磁阻之科學文獻與專利文件來觀察科學與技術間互動,樣本資料包括1030件專利引用之1603篇非專利參考文獻,以及3287篇科學文獻所引用之160件次的專利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科學文獻僅佔所有技術文件之參考文獻的10%,而僅約4%的科學文獻曾引用代表技術的專利文件。時間差四年內的科學文獻被專利文件引用比率較高,然部分時間差十年的專利仍被科學文獻引用。物理、工程、化學與電腦等主題是較常被引用的主題,而半導體裝置、磁體或電感及變壓器相關的專利則較常被科學文獻所引用。(作者)
關鍵詞: 非專利參考文獻,引文分析,科學連結,技術連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由透鏡理論看大學圖書館讀者選書決策過程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0906/12
卷期: v.7 n.1/2
頁次: pp.37-52
摘要: 在決定是否取用資訊時,我們往往需要依賴片面的資訊或是線索(cues)來判斷作品的內容及相關性。本研究試圖由認知心理學的透鏡理論的觀點,探究大學圖書館讀者在不同搜尋情境中所依賴的作品線索,以及這些線索對於讀者決策的相對重要性。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的方式以探究讀者的搜尋情境和借書判斷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讀者對於借書判斷的信心會因搜尋的情境不同而異。搜尋情境由三個面向區分:一為讀者對搜尋主題的熟悉程度;二為借閱作品的目的,如:自我成長、課業需要、研究、以及教學;三為借閱作品是否為已知項目。研究結果發現讀者借出館藏的途徑,因搜尋情境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他們對不同線索的依賴程度也因搜尋情境而異。在結論的部分,我們討論了研究結果對於資訊尋求理論發展的意涵,並提出改進圖書館服務的建議,本文建議圖書館應提供更多的瀏覽機會來促成資訊偶遇,以及以更豐富書目資訊的內容來協助讀者決策。(作者)
關鍵詞: 透鏡理論,決策,學術圖書館,書目資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地區文學研究之引用分析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0906/12
卷期: v.7 n.1/2
頁次: pp.1-36
摘要: 本研究以文學研究的外圍研究者的角度切入,應用資訊計量學的方法,分析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資料庫收錄之中國文學和外國文學期刊論文的引用文獻,探討並比較這兩門學科的引用形式、學科和語言。研究發現外國文學期刊論文平均引用22.72篇論文,中國文學期刊則為18.66篇;中國文學的學科自引率為61.25%,外國文學的學科自引率為13.90%;中國文學類論文受文史哲論文影響較深,但外國文學則是與社會科學類論文有較多的互動關係;中國文學和外國文學類論文都以「圖書」文獻資料為主要參考文獻;中國文學研究引用之論文以中文為主,而外國文學則以英文為主;中國文學的引用半衰期為19.29年,外國文學的引用半衰期為11.96年,中國文學類引用文獻資料的時間較長,影響力也較久。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文學領域不僅引用之文獻數量較少,學科自引率又較高,且引用的文獻語言也以中文為主;相較於外國文學研究而言,中國文學比較屬於封閉型或是獨立型,除了文史哲學科,與其他學科或語言的互動較少。(作者)
關鍵詞: 引用分析,資訊計量學,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