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2901 - 1291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李德竹:臺灣資訊科學教育的領導者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503
卷期: v.1 n.3
頁次: pp.71-77
摘要: 本文介紹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系李德竹教授之傑出成就,文中分別就其研究者、作者、教育者、及學會領導者同角色敘述其學術成就。李教授係美國匹茲堡大學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博士,專長資訊科學、圖書館系統自動化、科技文獻、圖書館資訊標準及資訊服務等。現任教育部圖書館事業發展委員會委員、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理事長與中國圖書館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務。李教授研究成果豐碩,共發表論文及著作四十餘種,曾獲國科會優等研究講及教育部優良教師講等學術榮譽。(作者)
關鍵詞: 資訊科學,李德竹,評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現代目錄學體系中的書目資訊理論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503
卷期: v.1 n.3
頁次: pp.65-70
摘要: 書目情報是目錄學理論和實踐的起點。本文認為書目情報理論有兩個來源:關於書目交流的思想與書目控制概念相關,其實質是書目情報的交流;以科爾舒諾夫為代表建立的書目情報理論系統表述了書目情報的概念、功能以及與書目的關係。在此基礎上,作者討論了書目情報的新概念,並強調以書目情報工作為目錄學研究對象,開拓目錄學研究領域。(作者)
關鍵詞: 資訊科學,目錄學,書目控制,資訊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現代化檔案管理的基本設計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503
卷期: v.1 n.3
頁次: pp.57-64
摘要: 現代社會的檔案管理研究,其所著眼的課題較以前為多。除了傳統上檔案保存的若干基礎項目包括:檔案分類、檔案儲存、檔案保護等課題之外,經過良好管理的檔案,更可以建構成為一種重要的資訊來源,這是現代化檔案管理的重要認知。本文首先就檔案法、檔案機構等問題提出介紹,再就現代檔案的各種特性含多媒體化、生命週期、加值與價值,以及保管利用並重等予以分析。本文論述的最大重點則在提出電子化檔案資料庫的建構設計以提供建立現代化檔案管理的參考。(作者)
關鍵詞: 檔案管理,系統分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陸的圖書館業及讀者利用圖書館的狀況與問題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503
卷期: v.1 n.3
頁次: pp.47-56
摘要: 作者在搜集了大量統計資料的基礎上對大陸圖書館事業發展進行了全面地論述。同時,針對目前大陸讀者利用圖書館的狀況及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與辦法。(作者)
關鍵詞: 讀者服務,圖書館利用,中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館際合作與資源共享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503
卷期: v.1 n.3
頁次: pp.31-46
摘要: 自民國六十一年科技圖書館及資料單位合作組織成立以來,我國館際互借的發展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展望未來,館際合作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本文由國際組織的努力談起,追溯世界其他國家在館際合作業務發展上的成果與措施,再回顧我國館際合作業務發展的軌跡,前瞻資訊科技對未來圖書館的衝擊,探討文件傳輸對館際合作的影響。最後,建議我國在館際合作發展上,應採取的因應措施。(作者)
關鍵詞: 館際合作組織,資源共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清人筆記隨錄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199503
卷期: v.1 n.3
頁次: pp.26-30
摘要: 筆記特點是內容相當的紛雜且形式相當不一。歷代筆記數量無確實查考,但清代筆記數量確已超越前代。而筆記所記載資料可供多方面的應用,但確常被學者所忽略,作者瀏覽過上百種清代筆記,每瀏覽一種則依照傳統目錄格式,分別記載書名、篇卷、版本、作者簡介及歷史價值等。本文隨隨介紹四種清代筆記供讀者參考,藉此引發學者對此歷史資源的重視。(作者)
關鍵詞: 筆記,清代,書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
書刊名: 當代思潮系列叢書
出版日期: 199505
頁次: 603p.
摘要: 桂冠社會學叢書.................................................i譯序...........................................................1一九七六版序言.................................................7原序..........................................................23導論...........................................................1第一章從工業社會到後工業社會:社會發展的理論................57第二章從商品到服務:不斷變遷的經濟形態.....................151第三章知識和技術諸層面:後工業社會中新中階級結構...........203第四章公司的從屬性,經濟化方式和社會化方式之間的緊張關係...........................327第五章社會選擇和社會計畫:我們的概念和工具的妥當性.............................365第六章將來由誰統治?復工業社會中的政治家和科技專家治國論者...........................413結語未來的議程...........................................447各詞索引.....................................................603
關鍵詞: 工業社會學,未來社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新新圖書資訊研習會(研習手冊)
書刊名: 新新圖書資訊研習會(研習手冊)
出版日期: 1995
頁次: 208p.
摘要: 本「研習手冊」係由教育部指導,淡江大學覺生紀念圖書館主辦於民國八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假該校驚聲紀念大樓紀念堂舉行之「新新圖書資訊研習會」之研習資料,其內容計有:.時程表..數位化圖書館/黃鴻珠主講.WWW全球資訊網--網路化超文獻/鍾興臺主講.WWW全球資訊網--HTML&URL/鍾興臺主講.影像、影片、聲音處理/張弘毅主講.DDS文獻傳遞服務--Ariel之應用/丁之侃主講.附錄.學員名冊(編者)
關鍵詞: 全球資訊網,文獻傳遞,World Wide Web,Ariel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傳統中國教育與現代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書刊名: 傳統中國教育與現代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199506
頁次: 408p.
摘要: 序─古偉瀛......................................................I議程............................................................V開幕詞.........................................................IX第一場傳統的「通識」和通識的「傳統」─論中國通才教育與西方識教育─何秀煌................................................1傳統中國教育的理想與實際對現代通識教育的啟示─高明士...........11評論與討論.....................................................27第二場論漢代太學教材的特色─李偉泰...................................33經典教育之現代意義─黃沛榮.....................................61評論與討論.....................................................75第三場封建時代的學制及其通識內涵─王建文.............................81魏晉清談論辯及其現代啟示─林麗真..............................103評論與討論....................................................139第四場朱熹的教育哲學思想及其對現代通識教育的意義─張永..............145「儒家思想」與「通識教育」─以師範大學《四書》的教學為例的省察─林安梧..................199評論與討論....................................................211第五場晚清西方教育制度的引進及其現代通識教育的啟示─林正珍..........217中國現代大學的理念之原型及其對當前通識教育的啟示─以北大、南開、北洋三校為代表(1895~1928)─吳展良.................249評論與討論....................................................289第六場明代書院講學和教育思想對現代通識教育之啟示─古清美............295東海大學早期實施的通才教育及其啟示─陳舜芬....................317評論與討論....................................................351第七場通識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從胡塞爾的「生活世界」談起─蔣年豐...359中國傳統人文通識教育經驗對現代大學通識教育的啟示─黃俊傑......369評論與討論....................................................387綜合討論會傳統中國教育對現代大學通識教育的啟示..........................393閉幕詞........................................................407主持人、報告人、評論人名單....................................408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開放系統互連資訊檢索應用協定-Z39.50研討會會議手冊
書刊名: 開放系統互連資訊檢索應用協定-Z39.50研討會會議手冊
出版日期: 1995
頁次: 259p.
摘要: 本會議手冊係教育部主辦、國立中央圖書館承辦於民國八十四年八月十一日假國立中央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之「開放系統互連資訊檢索應用協定-Z39.50研討會」之會議資料,其內容包括有:一、時程表二、主持/主講人名錄三、Z39.50簡介/陳昭珍主講四、從電腦技術的發展看Z39.50的由來/宋玉主講五、Ameritech系統Z39.50產品說明六、CATSS系統Z39.50發展說明七、INNOPACZ39.50簡介附錄:1.開放系統互連資訊檢索應用協定(Z39.50)之架構與應用/陳昭珍2.ANSI/NISOZ39.50-1992中文譯本3.ANSI/NISOZ39.50-1995Foreword4.ANSI/NISOZ39.50-1995Appendix出席人員名錄(編者)
關鍵詞: Z39.50,OSI,開放系統,資訊檢索協定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腦概論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系統開發與評估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9512
卷期: v.37 n.3
頁次: pp.7-17
摘要: 本文介紹一個電腦概論的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系統之開發過程及其結果評估。此系統在麥金塔機器上操作,系統主要特點是採用超文件的觀念,提供使用者利用LINK功能把相關文件同時顯現在螢幕上作交互參考,文末提出建議及未來研究方向。此外作者於結論中指出,由於擬開發的系統過於龐大,開發軟體未與其它軟體開放聯繫,且開發時間有限,因此,在提供使用者彈性化的習上未能達到理想。雖然如此,本系統嘗試以多媒體方式,試探另一種電腦教學輔助型態可能性的作法,仍有其重要意義與貢獻。而由此次系統開發所獲得的經驗,我們可以發現,麥金塔機器雖然有其優越之處,但由於使用人口遠不如IBM相容個人電腦的使用人口,因此能支援軟體的廠商並不多,其環境開放程度與功能亦相當有限,日後系統的實驗或推廣,亦是一大困難。(編者)
關鍵詞: 電腦輔助教學系統,媒體教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學校視聽教育單位服務內容演進之初探
書刊名: 視聽教育雙月刊
出版日期: 199512
卷期: v.37 n.3
頁次: pp.28-36
摘要: 本文以LOERTSCHER對視聽教育人員提供服務層次的分類學為基礎,並輔以其它學者之論述來探討學校視聽教育單位服務之演進。LOERTSCHER所分類的服務層次包括:不干涉參與、自助式的館舍、個別參考諮詢支援、熱心積極地互動與蒐集資料、粗略地規劃、有計劃地蒐集、致力於媒體中心計劃哲學之推展、有計劃地作為支援角色、教學設計第一級、教學設計第二級,以及課程發展等十一項分類。歸納上述十一類層,第一類層可說是蟄伏期,特性是不參與、支援教師教學;第二類層則為被動期,不主動提供服務,屬靜態運作;第三類到第六類為互動期,對於師生的需求給予支援、協助,且漸趨主動,但不參與教師課程規劃;第七到第十一類層則為主動期,積極主動參與學校教育、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活動。而當類層愈高,代表視聽教育人員在學校教育的發展上越具影響力。總括來說,學校視聽教育單位服務內容層次的演進,具有三項意義:一、為反應應有職責與立場;二、代表在教育上的功能與職責漸受重視;三、隨著教學科技及視聽教育理念演變之潮流而演進。(編者)
關鍵詞: 視聽教育中心,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