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5473 - 548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數位落差探討台灣青少年使用網際網路賌源之情形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9p.
摘要: 數位落差這個名詞目前已經不是陌生的名字,並且在世界各國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所有先進國家,無不為了解決這個不平等的現象而做出一連串的努力,但是政府的力量顯然擋不住這股力量,形成「數位化資訊時代」的來臨,卻也在資訊社會中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與不平等。台灣東方線上(iSURVEY)12月所發表2004年臺台消費者調查中,董事長詹宏志表示臺灣的數位落差情況正逐步改善。但是本研究顯示,在教育體系下的數位落差,仍然持續明顯存在著,原本以為青少年的學生所每週進行電腦的電腦相關課程,可以解決學生家裡如果因為經濟因素而無法添購電腦設備和上網等硬體設備的問題;但是結果顯示城鄉的學校,電腦資源也有明顯的不平等,形成多數都市學校每班都有一部電腦可功課外練習使用,有些都市化程度很低的城鎮學校,甚至連每週一次電腦課程的設備都明顯不足,也間接影響學生接觸電腦的時間,學生在電腦硬體的受限下,內容的應用層面和資訊素養的能力也明顯不足。每位資訊使用者的青少年,都應該有均等的機會、足夠的能力,去接觸、使用資訊科技獲取知識,提升個人知識的量與質。例如由政府提供青少年更多上網地點的多元選擇,例如公共圖書館或社區資訊資源中心,以減低家庭因素可能的影響,增強資訊素養能力的培育,使所有青少年具備適切擷取、運用資訊的能力。更進一步地,所有青少年也將能夠以其擁有的知識,參與權力運作的過程,使個人不受既屬社會階級結構以及附屬其中的各種社會性因素的限制,而得以在均等的立足點下立足社會。如此,社會正義方能夠達致,台灣地區青少年間的「數位落差」,也方得以消弭於無形。(作者)
關鍵詞: 數位落差,網際網路,青少年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民小學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以雲林縣北港鎮各國小為例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9p.
摘要: 現今是資訊的時代,資訊是每個國民重要的工具,各國都努力的提昇國民的資訊素養,我國政府也極力推動資訊教育。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現階段國民小學學生之資訊素養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了解國小學生是否有足夠的資訊素養利用資訊及資訊科技,以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終身學習。根據研究分析所得提出建議,作為主管行政機關、學校、老師及家長在提昇學生資訊素養之參考。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針對雲林縣北港鎮92學年度國小高年級學生施以問卷調查。總計發出問卷465份,回收442份,回收率95%,可用有效問卷為435份,可用率98%。測驗所得資料以SPSS10.0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統計分析後得知,雲林縣北港鎮各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資訊素養能力有不錯的水準。其資訊素養能力會隨著性別、是否參加校外電腦課程、每週使用電腦的時間、父母親是否支持學習電腦、家中是否有人可請教電腦問題、家中有無個人電腦、家中電腦可否連上網路、家中是否有電腦書刊雜誌之不同而有所差異。根據研究結果建議主管行政機關能補助各校設置班級電腦網路環境及充實資訊設備,加強各校及社區圖書館的軟硬體設施。學校應鼓勵老師進修研習提升本身資訊素養,且在進行資訊課程時能訓練學生在尋找資料前能先加以思考自己的問題及資料,並做成筆記或記錄,加強學生傳統紙筆能力,且建議家長能帶著孩子前往圖書館看書或找尋資料,共同提升資訊素養,如此才能有效全面提昇學生的資訊素養。(作者)
關鍵詞: 電腦素養,資訊素養,終身學習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童書久久Ⅱ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8p.
摘要: 本書是專為3至8歲兒童量身訂做的書單。以情意、情感、情緒為主題,嚴選99本書好書,讓大家更重視孩子的情意培養。情意主題包括《小魚散步》、《老伯伯的雨傘》等33本書,此次選書偏重於人對自然,對美的感受,如《小魚散步》,作者陳致元藉著一個小女孩的遊戲心情,帶著讀者體會即使在居家環境中,透過想像也可以海闊天空。情感主題包括《猜猜我有多愛你》、《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等32本書,此次選書專門指對人的情意流露,對自己、對陌生人的關懷。如《想念》一書,除了對母親的想念外,更傳遞對「童年」及「家鄉」的想念。情緒主題包括《子兒吐吐》、《好一個吵架天》等34本書,此次選書除介紹表達情緒的書外,更強調處理情緒的書籍,如《生氣湯》,引導父母如何面對並解決發脾氣的孩子。(編者)
關鍵詞: 兒童讀物,閱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九十二年度試驗研究暨推廣學術研討會報告摘要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8p.
摘要: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有鑑於農業科技之創新與技術推廣之落實,應不斷吸收新知與技能,因此每週辦理試驗研究推廣學術研習會,與同仁分享個人學習研究成果。九十二年度計有五十五人提出專題報告,領域函括生物科技、水稻、蔬菜、果樹、花卉、特用作物、保健植物、土壤肥料、病蟲害、農業機械、行銷、休閒農業、植物生理、品種育種、農產加工、健康營養等,足供為農業研究與推廣應用資料,特將摘要匯集成專冊,是本場知識資產,並可提供農業試驗科技創新與推廣相關人士參考。(編者)
關鍵詞: 農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文化政策與私立博物館相關法制面向之探討:以台北地區私立博物館為例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7p.
摘要: 近二十年來,台灣地區社會進步、經濟繁榮與文化活動普及,除政府積極興建各類型博物館外,資源雄厚之民間企業或團體,亦紛紛投入博物館事業。然而,博物館籌劃涉及特色區隔、展示主題區分、典藏研究、教育推廣、營運管理、財務規劃、人力需求等問題,規劃期長,籌建與營運經費龐大,在中央與地方政府財政並不充裕情況下,倍增興建之困境,無論公立或私立博物館,均需面對建館容易經營難之課題。每一個博物館都有其建館的使命和任務,基於地域性與任務的各項條件,博物館的組織應發展出自身獨特的組織架構,以因應其經營的環境。民主社會中,法律就是政策設計,法源基礎與國情會產生不同組織形態的博物館。台灣博物館熱從八○年代發燒,迄九○年代蓬勃發展,博物館政策一直隱含於文教政策之中,政策走向與博物館發展歷程頗值深入剖析。本論文嘗試解析國內私立博物館發展之環境與政策、相關法制的關聯性,探討其原因,並參考和比較國外博物館的做法,提出具體可行的改善建議,為國內私立博物館塑造完善的發展方向與有利條件。本研究以台北區的私立博物館為主要案例,探討成立背景、文化相關政策、法制與博物館發展之關係,私立博物館之經營模式與發展策略。本論文在內容上共分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探討文化政策相關文獻,第三章分析私立博物館在九○年代前後之藝文發展環境,第四章以台北市「鴻禧」及「世界宗教博物館」等相關案例為對象,探討私立博物館的發展生態與困境。第五章提出關於政策制訂層面之結論與建議。
關鍵詞: 文化政策,私立博物館,經營,經營模式,管理,博物館行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使用者資訊情境為構面之ETAM評估架構:全球化趨勢下ERP的再次導入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5p.
摘要: 網際網路的興起,造成全球企業的商業營運模式面臨改變,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係為因應上述全球化及網路化趨勢下所出現的解決方案。然而許多企業只盲目跟從e化趨勢,並未深入瞭解ERP導入對企業中、長程發展與建立營運利基之間相互關係與意義。根據統計有25%~50%的公司導入ERP失敗;75%感到失望;90%則超出預算。由資策會近三年的產業情報觀測及市場規模分析,可以看出ERP的軟體產業仍具榮景,顯示對該主題持續研究的必要性。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企業必須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改造,許多企業在ERP系統導入失敗後仍鍥而不捨地再接再勵,因此ERP系統的導入與再次導入是個現在進行式,我們必須了解全球化對企業營運模式的衝擊,證實導入ERP的必要性,並收集有多次導入ERP企業之經驗,藉此了解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於是,本研究站在使用者對ERP接受度之觀點,重新了解影響企業面臨全球化趨勢在導入ERP時的因素,並以多次ERP導入經驗之企業為研究對象,開啟相關研究的新視野。本研究結果發現與首次導入ERP之企業有所差異,此為本研究相對於先前ERP導入學術研究之不同與重要貢獻。「整體擁有成本」與「專案支援」得分高,各構面也達顯著相關,卻在迴歸分析呈負向影響。本研究認為再次導入ERP之企業,由於已有過往失敗經驗,於是在成本的掌控上必然更加仔細;而企業面對ERP導入能夠屢敗屢戰,必定是得到組織的支持,於是此二構面已成為較固定的因素,在再次導入的考量中屬必要因素而優先序上卻非最重要,因此相較於其他構面對系統再次導入產生的影響較小。「企業經營模式與標準作業流程」是特別針對全球化趨勢下ERP再次導入的情境所設計,其得分為第二高,表示企業已經有全球經營的概念。對於面臨全球化潮流以及需要再次導入ERP的企業,他們所遭遇的問題和需求與首次導入的企業必定有所不同,因此出現得分高卻非正向影響之結果。加上「系統特性」與「使用者特質」呈正向顯著影響,於是對於再次導入ERP之企業,選擇功能、模組最合適企業規模與營運模式的ERP系統,以及加強使用者訓練與信心才是關鍵。「認知易用性」和「認知有用性」皆正向影響「行為意願」,其中認知有用性呈顯著正向的關係,表示即使使用者認為ERP系統不容易學習使用,但只要對工作效益有幫助,使用者仍對ERP抱持正向樂觀的態度。本研究之結論和建議可提供給欲導入ERP或再次導入ERP之企業與軟體廠商做為參考。(作者)
關鍵詞: 整體擁有成本,科技接受模型,企業資源規劃,資訊情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查詢擴展之詞彙篩選應用於主題檢索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5p.
摘要: 幫助使用者滿足其資訊需求是資訊檢索技術發展之目標。使用者所輸入的查詢詞彙對檢索結果有著直接且顯著的影響,本研究將以自動化的方式進行查詢擴展進而提升檢索成效。查詢擴展隨著擴充詞之來源不同將之分為局域擴展與全域擴展,局域擴展使用的擴充詞彙來自初次檢索結果中的關鍵詞彙,而本研究中全域擴展使用的是事先建立之共現索引典中的詞彙。目前局域擴展在眾文獻與本研究中皆可證實其穩固之成效,而全域擴展於之前的研究中顯示其成效不夠穩固。故本研究之目的希望建立自動的篩選規則將索引典中與查詢主題相關的詞彙加入初始查詢,提升全域擴展之檢索成效。我們使用日本NTCIR單語檢索的資料建立實驗所需之環境,利用其提供的多欄位描述方式進行主題檢索。研究中我們先以人工方式篩選關聯詞彙,並根據人工篩選之經驗與文獻之分析結果,提出四種自動化篩選詞彙之策略,並以不同檢索模式與不同擴展方式交叉驗證其檢索成效。除量化分析外,研究也針對查詢主題之描述與篩選出的關聯詞兩者進行觀察分析,了解其對檢索成效之影響。實驗結果顯示當查詢詞品質較高時,不同檢索模式的成效差異較小,而當查詢詞品質較不一致時,以機率模式檢索成效較高。且當擴展模式為先全域擴展再局域擴展其檢索成效高於單獨使用局域擴展或全域擴展。全域擴展的檢索實驗中,人工的篩選結果有著不錯的成效,足可證實共現索引典於查詢擴展具有相當幫助,而自動化的篩選方式則以計算關聯詞對主題之強度的方式成效較佳,但整體成效幫助有限。由主題需求描述之觀察,發現當主題需求描述使用了較多「多意義詞彙」時,不僅難以查詢擴展提升成效,且檢索成效通常較差。觀察關聯詞對檢索成效之影響,選出的詞彙精確率越高,檢索結果越好,而回收率高但選出的詞彙與主題的關聯度較低時,檢索成效容易變差。(作者)
關鍵詞: 查詢擴展,共現索引典,資訊檢索,使用者研究,資訊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校園網路使用者之資訊保存方法研究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5p.
摘要: 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許多使用者已視網路為重要的資訊來源,也習慣上網搜尋所需資訊。然而,面對網路資源的大量成長及快速變化,如何保存及使用資訊將比搜尋資訊更為重要。而為了降低資訊超載所帶來的焦慮,以及提昇個人的工作效益,實有必要設計一套良好的個人資訊管理方法與工具,才能有效解決問題。然而目前相關研究多以開發個人資訊管理工具為主,對於使用者的瞭解較為有限,因此,本研究目的即在瞭解使用者利用那些方法,將網路上所獲取的資訊予以保存整理,以便日後擷取利用。本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兩種方法,並以大學校園中教師、圖書館員、及學生為研究對象(問卷回收共638份,訪談對象則有15位),首先分析其所使用的網路資訊保存方法種類、使用偏好、影響因素等,再進一步分析歸納各種方法所代表的功能性需求,並以功能性分析方法針對各種保存方法進行評估,同時也嘗試收集分析使用者對於個人知識管理系統的功能需求。研究結果統整出十九種網路資訊保存方法,包括直接儲存在個人電腦硬碟中、寄E-mail給別人、複製轉貼至文字檔、利用即時通訊軟體傳遞給別人、寄E-mail給自己、直接列印出來、加入「書籤」、抄寫在紙張或筆記本、儲存在網路硬碟、燒錄到光碟、不儲存資訊本身,需要時重查、儲存在隨身碟、放置在個人維護的網頁、使用個人資訊管理軟體、放置在FTP主機上、利用瀏覽器TOOLBAR工具列、將網頁存成PDF檔、將網頁存成「電子郵件Web封存」格式、儲存在個人數位助理(PDA)等。同時,本研究也分析歸納出影響使用者選擇保存方法的十三項功能需求因素,包括可攜性、擷取性、持久性、保存性、時效性、脈絡性、提示性、整合性、分享性、維護性、安全性、空間性、及操作性等。此外,根據訪談結果,也歸納出六種保存習慣與技巧,包括習慣以紙本閱讀、使用搜尋引擎之頁庫存檔功能、使用WebMail管理及存取個人信件與檔案、使用多重資訊保存方法、使用多種方式重複備份、不保存資訊本身,而是保存找到資訊的方法。此外,本研究利用上述十三項功能性需求作為評鑑指標,針對這十九種資訊保存方法進行評鑑,並列出各種保存的表現程度高低。最後,本研究匯整問卷及訪談中對於個人知識管理系統的功能需求建議,初步歸納出版本控制、安全控制、組織分類、分享機制、檢索功能、及個人秘書等六大模組、二十一項功能的系統架構。綜合上述分析結果,網路資訊的保存方法、儲存媒體、及選擇因素都相當多元,同時使用者也相當重視個人知識管理概念的建立與工具的應用。上述研究結果不僅有助於瞭解使用者的網路資訊保存行為,同時對於建立或改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也具有相當參考價值。未來研究建議包括可針對資訊保存行為,作更完整的分析探討;而有關資訊再擷取的研究也是值得努力的方向;此外,將研究範疇擴大到個人管理資訊的整體行為研究,包括如分類組織、資訊使用等,也都值得嘗試;最後則是系統開發的實証研究及評估。(作者)
關鍵詞: 個人知識管理,資訊保存行為,使用者研究,資訊使用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時代的科學傳播內涵與科技記者資訊尋求行為的差異化研究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4p.
摘要: 進入21世紀之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對人們生活、工作和思維方式皆產生極大的影響;而被稱為〝第四媒體〝的網際網路自興起、發展迄今,已漸成為一般人取得最新科學訊息的重要新興管道,打破以往一般大眾獲取科學訊息的既定型式,全球化的訊息交流不斷透過網際網路以更快速的方式傳播。本研究即是欲瞭解在網際網路普及化後,科技記者無論是在資訊運用能力與網路使用頻率、使用行為與媒體觀感轉變上,乃至於對網路化多元與多樣之資訊的選用、資料採集等等的改變或影響,以及對於其在撰寫新聞報導內容、寫作風格是否產生差異,並希冀由此窺探科學傳播內涵的轉化。(作者)
關鍵詞: 網際網路,科學傳播,使用者研究,資訊使用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文獻典藏數位化的實務與技術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4p.
摘要: 目前已出版。由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編審洪淑芬老師所著之《文獻典藏數位化的實務與技術》,針對了十二個重點進行分析。本書廣受計畫人員好評,故亦徵得洪老師同意將pdf檔案置於訓練推廣分項計畫網站上提供下載。(編者)
關鍵詞: 數位典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數位學習物件交換網路服務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4p.
摘要: 在知識經濟時代中,新的科技與新的巿場,帶來許多機會與無可限量的發展潛力,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電腦與網路科技之發展,人們的學習方式也愈益多元,透過網際網路的傳遞,資訊科技的輔助有效克服了學習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提升學習教材與學習者間的互動性,我們已進入一個數位學習的新環境。大學圖書館於數位學習環境中,將面臨數位資源整合與流通的新挑戰,也因此圖書館必需扮演數位資源的仲介者,以資源共享的理念,促進校園內部數位學習資源的共享與流通,以提升大學圖書館支授大學教學服務的角色。本研究以服務導向架構,建構一個數位學習物件交換WebServices整合服務雛型系統。本研究於大學圖書館中,建置校園UDDI,並透過中介平台整合下列四點服務:(1)提供教師數位學習物件發佈與標準轉換與轉化的介面,以達到數位物件標準化、分享的目的;(2)使用者藉由雛型系統所提供的查詢介面,查得所需的數位學習物件;(3)透過授權申請,取得使用授權,並進行後續付費的動作;(4)可取得數位學習物件。透過本系統的初步雛型規劃,呈現出未來大學的圖書館於數位學習物件交換須達成以下三種角色:(1)相關標準的推廣者;(2)提供適當的著作權保護;(3)服務流程之整合。(作者)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數位學習物件,網路服務,數位著作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網站資訊服務之需求研究-以台北區公立高中職為例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3p.
摘要: 本研究是以台北區公立高中職為研究對象,經由文獻探討與網站內容分析,瞭解目前圖書館網站自動化與網路發展的概況、網站資訊服務之應用情形及資訊內容之規劃方式。另透過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調查圖書館網站服務概況、讀者對圖書館網站提供資訊服務之滿意度、網站資訊服務需求程度及館員策略分析,最後探討高中職圖書館讀者,對網站資訊服務需求與看法是否有差異性。希望藉由本論文的研究使圖書館經營者更能瞭解讀者對圖書館網站之資訊服務需求,並使圖書館在網站設計及資訊內容規劃時更能契合讀者的需要。問卷調查係以台北區公立高中職讀者及館員為研究對象,設計出圖書館讀者及館員等二種問卷,自民國92年3月至4月止,共發出903份,回收842份,扣除無效問卷68份,總計有效問卷763份。讀者問卷720份、館員問卷43份。淨回收率約為84.49%。研究結果顯示,高中職圖書館在自動化與網路化後,已將網站列為重要的資訊服務途徑,網路帶來豐富的資源,使學校圖書館所提供的資訊不再侷限於區域館藏與服務;另外,高中職圖書館雖努力往線上服務發展,以提供完善的網際資訊服務,但網站整體滿意度仍有未盡理想之處需要改進;整體而言,高中職圖書館之使用者傾向於需要網站資訊服務,平均值為3.97,是「需要」的;而根據調查,目前圖書館網站應用策略仍以「產品/服務」資訊提供為主,但館員對推廣活動及各項通路建立亦不遺餘力。此外,讀者也會因使用行為不同,如上網時間與上網頻率而對圖書館網站資訊服務需求內容達到顯著差異。本文就上述研究結果,提供下列建議,以供高中職圖書館網站發展資訊服務之參考:(1)高中職圖書館網站應加強資訊服務以提昇服務品質。(2)圖書館網站提供之各種資訊服務,應加以推廣。(3)圖書館網站資訊服務,宜提供完善的「線上服務」的資訊環境。(4)積極爭取經費,改善高中職圖書館設備及添購電子資源。最後,並將進一步提出建議,以供後續研究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資訊服務,圖書館網站,資訊需求,臺北,學校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