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5485 - 549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樹之歌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3p
摘要: 綜觀佛陀一生,《大樹之歌」圖畫書內容篇章,依佛陀誕生於無憂樹下、成道於菩提樹下、與涅槃於沙羅樹間,分為無憂篇、菩提篇與沙羅篇。在畫作中,作者善於掌握大自然光照,以表達佛陀成道過程與關懷眾生之悲智雙運;在行文中,則不失對佛法教義正知正見之傳達。(編者)
關鍵詞: 釋迦牟尼,佛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政府採購法對國立大學圖書館圖書資料採購之影響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2p.
摘要: 政府採購法與圖書資料採購作業有密切的關係,透過「依法行政」的作業,圖書資料採購人員才能夠將書資料採購入館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政府採購法對於國立大學圖書館圖書資料採購人員及圖書資料採購作業的影響,以作為學圖書館管理者規劃圖書資料採購人力及圖書資料採購作業時的參考。本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透過問卷對30所國立大學圖書館的65位圖書資料採購人員進行普查。問卷內容含圖書館及圖書資料採購人員的基本資料,政府採購法對圖書資料採購人員及圖書資料採購作業的影響四大部份。問卷總共回收43份,回收率66.15%,以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SPSS)為研究工具,描述性統計進行資料分析。根據研究結果所獲得結論為,一、政府採購法對於圖書資料採購作業管理面的影響:(一)政府採購法為圖書資料採購作業帶來規範與限制,影響了採購決策;(二)招標文件是政府採購法施行後圖書資料採購首要蒐集及建立的資料;(三)圖書資料採購作業有賴校方合作與協助;(四)圖書資料採購人員表示讀者普遍反映圖書資料採購速度變慢。二、政府採購法對圖書資料採購作業執行面的影響:(一)政府採購法保障了圖書資料的到館率,卻也限制圖書資料的到館速度;(二)新增招決標作業使得圖書資料採購作業更加公開明確且透明化;(三)政府採購法為圖書資料採購作業帶來保障但卻為圖書資料採購人員增加工作壓和與責任;(四)圖書資料採購作業配合政府採購法的因應之道是採多元化的採購方式。三、政府採購法對於圖書資料採購人員的影響:(一)政府採購法施行後,圖書資料採購人力的改變並不明顯;(二)政府採購法施行後,圖書資料採購人員的工作內容更趨複雜,需身兼數職;(三)政府採購法施行後,圖書資料採購人員所需教育訓剝,認為以實務研討會有較高需求。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有五:(一)圖書館界應提供圖書資料採購人員溝通管道或平台,可供採購人員相互交流彼此的採購經驗;(二)圖書資料採購作業需要建立完善的採購管理制度;(三)圖書資料採購人員應列出製作機構文件的優先順序及時程表;(四)共同供應契約對於圖書館的採購已具有利基效應,電子資源應可採類似模式,減少圖書資料採購人員在聯盟之中重複洽談採購的情況;(五)圖書資料採購人員在遵循政府採購法執行圖書資料採購作業的過程,應與行政程序法第四十四至四十七條相互配合,以利圖書資料採購作業。(作者)
關鍵詞: 政府採購法,圖書,大學圖書館,採購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文獻典藏數位化的實務與技術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1p.
摘要: 本書主要是就數位化過程中對資料手稿、拓本、書藉等不同類型與特性的資料需作的特殊考量與作業方式,作一分類整理,並分析各種設計規劃之理由,兼以臺灣大學圖書館進行館藏珍貴資料之數位化的相關經驗為例,進行說明;內容主要包括:數位化工作的前置作業、影響數位化作業規劃的因素、影像數位化的方式、資料庫建置之考量與設計、大圖數位化的技術、浮水印嵌入、資料修裱之準備等。(編者)
關鍵詞: 數位典藏,文獻數位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博物館觀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100p.
摘要: 博物館觀眾研究文獻的回顧與分析/張譽騰;博物館觀眾研究的專業發展與挑戰/劉婉珍;國內博物館觀眾研究的發展初探/王啟祥;科學博物館與學校互動關係之研究/于瑞珍;「2003年博物館觀眾學術研討會」後記暨與會者意見調查分析/于瑞珍。附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03年博物館觀眾學術研討會實施計畫。(編者)
關鍵詞: 博物館學,博物館觀眾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議政史料檔案特色分析
書刊名: 檔案與微縮
出版日期: 2004
卷期: n.75
頁次: pp.44-48
摘要: 有鑑於臺灣議政史料檔案清楚記錄臺灣民主發展的軌跡,作者特以議政博物館籌備處近一年來舉辦之兩次檔案展為例,介紹臺灣議政史料檔案的內容特色。第一次展覽為「臺灣省參議會檔案史料特展」(民國九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展出),不僅展出檔案本身具獨特、珍貴性,從其現存的紀錄更可清楚窺見當時公文處理之規則與手法;第二次展覽為「臺灣省第一屆臨時省議會檔案史料特展「(民國九十三年五月一日產出),紀錄臺灣民主政治轉型為議會政治的過渡階段,以及該期間留存的檔案史料。此外,作者亦由舉辦展覽的經驗中,體驗到歷史解說員的重要性,進而強調培養優秀解說員的重要。(編者)
關鍵詞: 檔案管理,台灣議政,議會史料檔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科技對檔案學術之影響(二)
書刊名: 檔案與微縮
出版日期: 2004冬
卷期: n.75
頁次: pp.36-43
摘要: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展,未來大多數的檔案將以電子檔案形式呈現,提供理想的溝通、傳播、利用的方式。但過去的紙本檔案也都是珍貴的知識寶藏,其保存與利用價值也必須給予同等的重視。歷史檔案的編目與掃瞄建檔是今日我們努力的工作,經過編目及掃瞄建檔之歷史檔案就成為電子檔案,一樣可以分享及再利用。本文介紹歷史檔案之編目及掃瞄建檔之標程及應注意事項,其中強調的是嚴格的品質管制,因為檔案之編目及掃瞄是極其細緻而繁瑣的工作,惟有實施全面品質管制,方能得到可用之產品,也才能支援未來之檔案再利用及知識管理。(作者)
關鍵詞: 電子檔案,歷史檔案,檔案編目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港兩地圖書館館藏英國外交部檔案相關微卷之狀況及運用方法
書刊名: 檔案與微縮
出版日期: 2004冬
卷期: n.75
頁次: pp.19-35
摘要: 在1940年代以前,英國於中國享有龐大的特殊利益。她對中國政治、社會、濟、文化、教育、軍事的觀察,都保留在「外交部檔案」(FO,ForeignOfficeDocuments)之中。對於研究中國近代史而言,FO檔案具有重要的價值,因此亞洲地區臺灣、香港與日本等地學術機構都曾購進大批FO檔案微捲。然而,過去學界對FO檔案的介紹與指引,多是針對前往英國國家檔案館的研究者所設計的,很少就非英倫地區的研究者如何使用微捲提出說明,影響台灣地區研究者使用FO的意願。因此,本文將介紹FO檔案的發展概況,特別是與近史所館藏微卷有關的部分。另外,文中一併討論香港大學總圖書館館藏FO微捲與FO檔案參考書。最後,作者將根據在台、港兩地使用FO檔案的經驗,歸納出幾種適合臺灣本地研究者運用的查找檔案方式。(作者)
關鍵詞: 外交部檔案,檔案微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參考服務概述
書刊名: 檔案與微縮
出版日期: 2004冬
卷期: n.75
頁次: pp.1-18
摘要: 檔案具有行政稽憑、法律信證、史料供證及學術研究價值,是保存歷史真實紀錄的第一手資料,也是判讀政策的社會公器。檔案價值貴在應用,但檔案應用者未必全然了解檔案館的資源與服務,因而有賴檔案館人員的專業協助,始能善用館藏資源,故而有檔案參考服務的發展。本文首述檔案參考服務的意義與範圍,繼而說明檔案參考服務的作業程序與規劃,並以美國、英國及加拿大之國家檔案館參考服務為例,介紹各國檔案參考服務作業,進而與我國服務現況加以比較分析,最後歸納為結論與建議,俾我國未來國家檔案館參考服務作業規劃之參考。(編者)
關鍵詞: 檔案參考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塗佈紙類圖書的水淹後處理
書刊名: 檔案與微縮
出版日期: 2004秋
卷期: n.74
頁次: pp.7-16
摘要: 本篇係以塗佈紙類的基本認識,及塗佈紙類水淹圖書在尚未變成書磚前之處理流程,作為內容介紹,其中並以實例呈現。(作者)
關鍵詞: 圖書維護,圖書修復,水淹書修復,銅版紙修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國家檔案館設立的探討及願景
書刊名: 檔案與微縮
出版日期: 2004秋
卷期: n.74
頁次: pp.29-34
摘要: 本文先述我國現行國家檔案之典藏情形;其次,就典藏設施論各館內外在環境之優劣;再其次,以平行思考之方式,略論另起爐灶之可能性;更其次,就鄰近國家之檔案館,師法「他山之石,可以為錯」之謙卑態度,效其長處;最後結語。(編者)
關鍵詞: 國家檔案,檔案典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音頻檔案的數位化
書刊名: 檔案與微縮
出版日期: 2004秋
卷期: n.74
頁次: pp.23-28
摘要: 近年來,數位化浪潮席捲全球,檔案文件的數位化提上議事日程。對傳統紙質檔案、縮微膠片等平面圖文的數位化已引起檔案界重視,部分行業和機構已展開紙質檔案的數位化工作。而對於構成檔案館藏重要內容的聲像檔案,其數位化研究尚未啟動。本文擬就音頻檔案的數位化做粗淺探討,以拋磚引玉。所由音頻檔案,是以聲音為資訊表達方式的檔案材料,包括純音頻檔案和含音頻檔案(這裏之所以將”聲音”一詞代之以”音頻”,是為了電腦技術中的專業術語相一致)。館藏檔案中,唱片、錄音帶為純音頻檔案,電影膠片、錄像帶等為含音頻檔案。本文僅限於分析純音頻檔案的數位化,含音頻的視頻檔案擬另文探討。(編者)
關鍵詞: 檔案數位化,音頻檔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淺談機密檔案解,除密作業程序
書刊名: 檔案與微縮
出版日期: 2004秋
卷期: n.74
頁次: pp.17-22
摘要: 在歷史因素影響下,戒嚴時期(民國38.5.19~76.7.14)各公務機關之業務承辦人,深恐發生洩密事件,諸多公文書動輒列機密等級,致長久累積下來機密公文書(含檔案)特別多,其中以軍、警及情治機關為最。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國家檔案局籌備處(檔案管理局前身)開始辦理二二八事件檔案徵集作業,內政部警政署典藏之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及前臺灣省警務處檔案,共有五五九卷七、一一六件檔案,被審選與二二八事件相關之檔案,經查其中有四五七件為機密檔案,由於檔案已超過五十年以上,而部分原發文機關或因大陸淪陷、或因任務移轉、或因移轉民營而不復存在,是以在處理解、降密事宜時,遭遇諸多問題,費時二年餘始完成此項工作,本文謹就處理之經驗及心得,探討現階段之解、降密作業程序,並提出個人見解,以供爾後辦理機密文書解、降密作業之參考。(編者)
關鍵詞: 機密檔案,解密,降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