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517 - 52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運用資料探勘方法使用於道路救援研究;A Study on Using Data Mining for Roadside Assistance Service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78p.
摘要: 客戶服務中心是目前許多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橋樑,消費者透過客服中心人員可以直接得到即時所需的協助與後續服務;有鑑於道路救援的客戶必需由服務中心統一處理進線及派遣救援車輛等事宜,而服務中心之進線人力安排相對的非常重要,因此一套能夠即時協助客戶,提供所需之服務與協助的客戶服務系統是很重要的。本研究將探討道路救援服務現況,同時運用資料探勘方法找出新的商機,以提高道路救援客服中心之競爭力,並創造產業之新優勢。本研究進行道路救援使用記錄之使用模式之擷取,配合資料探勘(DataMining)技術,找出資料庫中某些的關聯性,對於已知經驗以實際分析資料加以驗證,而對於資料探勘所呈現之新知則需從各方面了解其原因,進而分析道路救援公司「道路救援資源管理模式」之方案。另外,當道路救援公司提供服務時能事先安排人力與提供快速救援支援服務,爭取道路救援作業時間,並利用關聯法則找出重要相關性,以利提供予配合廠商可以使用於路救救援之資源配置、客服中心人力安排等考量。(作者)
關鍵詞: 道路救援,Radside Assistance,客戶服務系統,Customer Service Center,資料探勘,Data Mining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書後附件隨選系統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78p.
摘要: 目前國內大學圖書館仍將管理紙本書籍的方式套用於書後附件(CDAttachedwithBooks)的管理,因此衍生出陳列、借閱與遺失賠償方面的種種問題。本研究建置一套書後附件隨選系統(Disc-On-DemandSystem,DOD)解決圖書館在書後附件管理上面臨的難題。系統的核心為一組基於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HTTP)與可延伸標記語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的表象化狀態轉變(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REST)風格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API),結合用戶空間文件系統(FileSpaceonUserSystem,FUSE)技術達成以檔案總管(Explorer)為圖形化使用者介面(GraphicalUserInterface,GUI)的效果,讀者不需另外學習新的使用者介面操作方式。本研究所設計與研發的書後附件隨選系統不但解決圖書館書後附件相關問題,也解決現存書後附件管理系統的缺點,本系統登入即可使用,不需讀者自行搜尋書後附件、不需下載光碟映像檔、不需另外安裝虛擬光碟程式並可控管書後附件被取得的數量。經過測試使用本系統讀取書後附件速度甚至比使用光碟機讀取快七倍。(作者)
關鍵詞: 圖書館,書後附件,表象化狀態轉變,應用程式介面,設計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47,民國三十年九月至十二月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780p.
摘要: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係蔣氏之秘書參閱相關函電令告,及節抄蔣氏日記,以仿《春秋》以事繫日,以月繫年編撰而成。本書(第47冊)編印出版民國30年9月至12月,時值對日抗戰期間,內容有蔣氏針對抗戰的軍事指令、政經措施,及外交事務的進行,如與英大使卡爾商談中英合作計劃、美日交涉有關問題等等。(編者)
關鍵詞: 蔣中正,傳記,歷史檔案,中華民國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46,民三十年四月至八月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770p.
摘要: 本書內容係蔣中正總統檔案民國三十年四月至八月事略稿本。此時對日作戰戰事仍在艱苦進行當中,日本為孤立中國,與蘇簽訂中立協定,但英、美則開始對華進行援助,如中英平衡基金借款、美國軍火租借法案、中美貨幣協定等的訂立,陳納德的美國空軍志願隊在華成立,軍事顧問團也奉派來華,同時英美也開始討論廢除對華領事裁判權、治外法權等問題。(編者)
關鍵詞: 蔣中正,傳記,歷史檔案,中華民國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歷史類數位典藏資料庫內容之檢視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75p.
摘要: 歷史學研究除了是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外,對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傳承與集體知識的建構亦甚重要,故常被列為義務教育中的必修科目。做為一門時間之學,歷史學門的特性之一便是大量使用一手的文獻、原物件,以「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嚴謹態度來從事研究,研究成果主要由掌握的證據和了解證據意義完成。然而,面對以紙本、圖像、原件所積累的浩瀚史料,往往因散落各處,讓歷史學者需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來搜尋,而收集大量的史料,又佔用了相當大的實體空間,攜帶亦時有不便性,進而壓縮了研究品質。但數位典藏技術的出現,使得快速檢索與壓縮儲存空間得以實現,由於數位典藏將資料掃描建檔,研究者利用古籍善本、檔案、手稿等資料時,不再需要像過去一一拜訪典藏單位閱覽典藏。但在享受快速檢索瀏覽之便的同時,數位典藏資源正確性之特質應仍是最重要的優先條件。倘若有誤,研究本身可能因此造成錯誤,進而影響研究成果,甚至是學術生涯。現今關於臺灣歷史類數位典藏的探討,多半著重於其所帶來的方便性,而少觸及其內容的正確性與否。故本研究以臺灣史學者為對象,旨在探討臺灣史歷史學者對於對數位典藏資源的使用需求、反應與期望。除本研究者先行以若干資料庫案例提出問題外,並以質性研究方法為基礎,透過深度訪談與觀察進行歸納分析,以尋求對上述課題之解釋。綜合研究資料,獲得下列面向之研究結論:一、歷史學者之特性;二、歷史學者對於數位典藏資源的需求;三、數位典藏的出現對歷史研究之影響;四、數位典藏資源仍多有缺失,並有改善之期待。最後彙整學者之意見提出建議,主要包括:建置全文、增加關鍵字、搭配原物件圖片呈現、補強權威檔與後分類、提供瀏覽功能、避免過多意識型態詮釋、建立審查機制、制訂建置標準等,期望資料庫建置能更加貼近專業使用者需求。(作者)
關鍵詞: 歷史學,數位典藏,資料庫,詮釋資料,研究資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成語涵義為基礎之中文成語檢索系統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75p.
摘要: 目前成語檢索系統的查詢功能主要包括:單一關鍵詞釋義查詢、字詞查詢、類別查詢、首字部首查詢、以及首字拼音查詢。但使用者查詢成語時,往往僅知其「成語涵義」,不知成語的字詞,使得使用者較無法查得所需成語。本研究建置一套以成語涵義為基礎的成語檢索系統-MIRS(MeaningofIdiomRetrievalSystem)來解決上述成語檢索系統之問題。MIRS包括:成語資料前置處理,查詢問句處理,檢索處理,以及結果顯示等四大模組。使用者輸入簡單的口語化查詢問句,利用擴展查詢與增加關鍵詞權重方法,即能更精準找出成語。系統提供查詢結果的關鍵詞統計與分類,讓使用者透過層面分類查詢(FacetQuery)與修訂查詢(RevisedQuery)功能亦可有效找到成語,另一方面,本系統引進Web2.0概念,讓使用者提供同義詞和成語釋義的建議資料,進而更提升系統查詢效益。由系統的評估發現,本系統所提供的功能,讓使用者選擇最適合的檢索方法,不但查詢功能更友善,而且結果更精準。(作者)
關鍵詞: 成語檢索,資訊擷取,關鍵詞權重,查詢擴展,層面分類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43,民二十九年一月至六月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750p.
摘要: 本書為蔣中正總統於民國29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行事紀要,紀錄其行程與所經歷的人、事、物。(編者)
關鍵詞: 蔣中正,傳記,歷史檔案,中華民國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42,民國二十七年七月至十二月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748p.
摘要: 本書為蔣中正總統於民國27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的行事紀要,紀錄其行程與所經歷的人、事、物。(編者)
關鍵詞: 蔣中正,傳記,歷史檔案,中華民國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槁本.44,民國二十九年七月至十一月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734p.
摘要: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係蔣氏之秘書參閱相關函電令告,及節抄蔣氏日記,以仿《春秋》以事繫日,以月繫年編撰而成。本冊為蔣中正總統於民國29年7月1日至11月30日的行事紀要,紀錄其行程與所經歷的人、事、物。(編者)
關鍵詞: 蔣中正,傳記,歷史檔案,中華民國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檔案文選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728p.
摘要: 本書內容選自檔案學術著作,特別強調「尊重專業,依法治檔」發展國家檔案文化千秋事業。書內照片來自挑選,概分軍職時期、文職時期、檔案學會、層奉獎勉、家事錄等,皆為著者人生走過的痕跡。而書內國家檔案管理之現代化一文,即為國史館國家檔案管理概況實錄。(編者)
關鍵詞: 臺灣傳記,檔案管理,文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音樂欣賞數位教學課程對學生學習效益之探討;Digital Teaching about Music Appreciation on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71p.
摘要: 本研究旨探討在課後個人的音樂課程中,加入數位化的音樂欣賞課程,對於學童在音樂欣賞程度上的影響。研究使用「不等組前後測設計」,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同時進行音樂性向與音樂欣賞測驗的前、後測,音樂性向的測驗工具採用Gordon音樂性向原則,音樂欣賞則使用研究者編制的測驗。研究樣本以原班級做研究,實驗組共20人,連續五週在課堂上加入二十分鐘的音樂欣賞課程,控制組共40人則如同以往的上課方式,不加入任何額外課程。本研究使用SPSS統計分析軟體進行信度分析、描述性統計分析、相依樣本t檢定與共變數分析,以MicrosoftExcel進行T分數與Z分數分析,並使用觀察法觀察實驗組的學童,在進行實驗教學時的學習狀態及接受程度,並與資料分析的結果,共同提出建議,提供未來相關教學參考。研究結果主要為:一、實驗教材有提升音樂欣賞的成效。二、實驗教材有提升音樂性向的成效。三、不同音樂素養的學童對於音樂欣賞的學習與成效表現沒有影響。(作者)
關鍵詞: 音樂性向,Music Aptitude,數位化教材,Digital Courses,音樂欣賞,Music Appreciation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英文數位學習對學生之影響:以A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The Influence on Students of Studying English by e-Learning: A Case Study on Fifth Grade Students in ”A” Elementary School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71p.
摘要: 數位學習是政府近幾年來非常注重視的施政項目,也是在政府的教育目標下開始迅速發展。電腦設備及網路的發展更因應行動數位的引進快速更新,數位學習也隨之擴展。政府從大學開始全面推展教育數位化,如今更將數位學習的應用範圍往中、小學延伸。本研究就是基於此一政策之推展,特別針對某一小學調查英文科導入數位教學後,對學生造成的學習影響。本研究係嘗試採行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以下幾個專案:(1)小學生對數位學習的看法;(2)導入數位學習後,對成績的影響;(3)小學生對現行數位教學方式的看法;(4)小學生在數位系統導入後,對系統的實用性與易用性的觀點;(5)小學生對將來的學習平台及系統會有什麼期待。研究內容所包含的數據統計係採用發放問卷收集樣本,並且透過科技接受模式分析小學導入數位學習的利用情況,其結論顯示小學生在數位學習導入英文科之後的學習成效都是正面評價。然而,問卷分析結果也呈現學生認為學習系統很容易用,但並不是很有興趣使用。或許是數位學習導入的時間尚短,系統設計師還無法體會如何引起學生對數位系統產生學習興趣使然。因此,期望系統設計師以及教師們有機會透過本文的結論,對系統的改善與老師的教學能夠提升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作者)
關鍵詞: 數位學習,e-Learning,數位內容,Digital Content,科技接受模式,T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