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337 - 34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對台灣學位論文影響力之探討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1冬季
卷期: v.49 n.2
頁次: pp.173-194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以書目計量法分析引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文章之台灣學位論文及該期刊被引用文章之特性,以了解該期刊對台灣學位論文之影響。研究結果確認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對台灣學位論文之影響力隨時間提高;引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文章之台灣學位論文來自許多學科,以圖書資訊學居首,其次是教育學,另有約42%引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文章的學位論文係來圖書資訊學與教育學以外之其他領域。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文章約有24%曾被引用,其中以圖書資訊學主題文章居多,但教育主題文章之平均被引用次數明顯高於圖書資訊學主題文章。(作者)
關鍵詞: 期刊,書目計量,學位論文,期刊影響力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文專利前案檢索模式之成效評估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1秋季
卷期: v.49 n.1
頁次: pp.75-102
摘要: 全球各地的專利申請件數近十年多來不斷的成長,各國專利主管單位皆積極的增聘專利審查官,以應付漸增的數量,並確保專利審查的品質。審查人員在決定核發專利前,都必須執行前案檢索,以確定是否有先前之專利或技術,與該申請案雷同,做為判斷專利核駁的依據。對產業界而言,在專利申請前或專利訴訟中,也常執行前案檢索,以確保沒有誤觸他人之專利權。因此,專利前案檢索的結果,對當事人有極大的影響。國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有數年的投入。但針對中文的專利,則付之闕如。本研究以臺灣的中文專利為對象,進行五種檢索模式的成效比較。此五種模式包括:人工布林檢索、系統自動檢索、虛擬相關回饋、真實相關回饋,以及人機互動檢索。以24道前案檢索題目觀測,全自動化的虛擬相關回饋幾乎達半自動化真實相關回饋的成效水準。另外,由系統提示各種詞彙與人工互動的檢索中,若檢索者不善於運用這些詞彙,則其檢索成效並不顯著,甚至比全自動檢索效果還差。顯示自動化檢索技術,已可輔助經驗不多或對檢索主題認識不深的使用者,達到更加檢索效果的境界。(作者)
關鍵詞: 專利文件,前案檢索,詞彙建議,相關回饋,互動檢索,成效評估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機器人文獻之合著網絡及熱門主題分析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1秋季
卷期: v.49 n.1
頁次: pp.39-73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機器人文獻之合著情況及高被引文獻之熱門研究主題,以科學引文索引擴充版(SCIE)資料庫中14種機器人學核心期刊文獻為研究資料來源,樣本資料共計9571篇研究論文,分布於1983-2009年間。研究分析結果顯示,機器人學每年研究論文篇數由96篇成長至746篇,整體之合著率為82.71%,以2至4位作者為最主要的合著型態。在國家層次方面,整體跨國合著率為11.98%,美國是跨國合著篇數最高且最具資源控制能力之國家,但其跨國合著率(22.79%)不及瑞士跨國合著率(48.51%)。在機構層次方面,整體跨機構合著率為29.24%,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是跨機構合著篇數最高之機構,然而,日本國際電氣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的跨機構合著率達85.71%,高於美國任一機構。另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最具有資源控制能力之機構。高被引文獻之關鍵字分析結果呈現六大研究主題,包括無固定路線機器人、智慧型機器人、視覺機器人、固定路線或定點移動機器人、時域機器人、夾爪機器人。(作者)
關鍵詞: 機器人文獻,合著,共字分析,書目計量,社會網絡分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老年人參與公共圖書館志願服務之研究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1秋季
卷期: v.49 n.1
頁次: pp.3-38
摘要: 本研究為探究公共圖書館老年志工參與志願服務之概況,以臺北市立圖書館老年志工為研究對象,試圖了解老年志工最初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參與志願服務的目的、選擇進入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因素、參與志願服務情形(含訓練課程、服務情形)、持續參與服務的原因等五項研究問題。本研究取向及方法以質性研究之半結構式訪談法為主,共訪談三十名年齡在56至85歲的志工;最後依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圖書館相關單位參考。(作者)
關鍵詞: 老年人,志工,志願服務,老年志工,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化檔案評量環境下教學者評、學生自評與同儕互評之信效度比較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1秋季
卷期: v.49 n.1
頁次: pp.135-170
摘要: 本研究比較網路化檔案評量環境下教學者評、學生自評與同儕互評的信效度。研究樣本為某高職二年級修習「計算機應用」課程的72位學生。學生使用網路化檔案評量系統進行檔案的製作、觀摩、自評與同儕互評,教師透過系統檢視學生的檔案並評量其學習表現。在三種評量結果之間差異上,教學者評、學生自評、同儕互評三種評量結果有顯著差異,其中教學者評量最為嚴格、其次為學生自評,同儕互評最為寬鬆。在三種評量結果之間一致性上,僅自評與教師評之間具一致性。自評與同儕互評之間、同儕互評與教學者評之間,都不具一致性。在三種評量結果與測驗成績一致性上,教學者評分結果與測驗成績具高度一致性,學生自評與測驗成績亦具高度一致性;而同儕互評結果與測驗成績一致性低。(作者)
關鍵詞: 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網路化檔案評量,自評,同儕互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佛教數位典藏資料庫之建置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1秋季
卷期: v.49 n.1
頁次: pp.103-133
摘要: 台灣佛教的發展萌芽於17世紀,迄今蓬勃發展、佛法大興,成為世界佛教最興盛地區。為建構完整台灣佛教數位典藏,以紀錄佛教在台灣的發展,自2001年起,中華佛學研究所與法鼓佛教學院研究團隊積極完成「台灣佛教文獻數位資料庫」、「臺灣佛教數位博物館:蓬萊淨土遊」等重要的台灣佛教數位典藏專案,成為國際間唯一且最完整的台灣佛教歷史資料庫。嗣於2007年,研究團隊獲浩然基金會三年補助,遂續進行「台灣佛寺時空平台」與「《臺灣佛教》期刊數位典藏」的專案計畫,以補前述兩個台灣佛教相關數位典藏計畫不足之處。「台灣佛寺時空平台」計畫係利用地理資訊系統與時間平台的建構技術,整合「台灣佛教文獻數位資料庫」與「臺灣佛教數位博物館」等網站資料,發展成台灣佛教地理資訊平台,以供進階的台灣佛教史地相關研究。「《臺灣佛教》期刊數位典藏」專案則係典藏《臺灣佛教》共187期所有內容,使「台灣佛教文獻數位資料庫」在台灣戰後時期佛教文獻典藏更加完整。本文詳述四個數位典藏專案的內容與相關資訊技術,藉供相關研究者建構數位典藏之借鏡。(作者)
關鍵詞: 台灣佛教,數位典藏,佛教文獻,佛教文物,佛寺時空平台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線上影片案例應用於師資培育科技課程之實徵研究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1夏季
卷期: v.48 n.4
頁次: pp.589-615
摘要: 為增進師資生科技融入教學的實務知能,本研究乃自行開發「影片案例教學網頁」,並應用於師資培育課程「電腦與教學」。結果顯示該網頁提供的影片案例,由於涵蓋不同的學科領域與科技應用情境,不但能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也能提升其多元應用科技於教學現場的能力。此外,搭配案例提供的「分析指引」,不但能夠增進學生觀察教學現場的能力,也能產生「見賢思齊」及「見不賢而內自省」的效果。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採用小組討論、張貼小組意見於討論區、提供專家評述,以及進行全班討論等,均有助於擴展學生的視野,從多元角度思考有關教學的問題。最後,本研究針對案例蒐集、網頁增修、教學實施,及應用推廣等方面,提出具體的建議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作者)
關鍵詞: 師資培育,科技融入教學,影片案例,案例教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行動學習環境中英語學習持續意圖之便利性及好奇心影響研究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1夏季
卷期: v.48 n.4
頁次: pp.571-588
摘要: 行動學習是使用行動裝置及無線網路等行動通訊設備,搭配行動學習的數位化學習系統,使得學習者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以享受學習所帶來的便利性、立即性及適宜性。本研究以單組後測實驗設計以台灣中部地區125位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在實際使用PDA進行英語學習之後,探討其持續使用意圖。研究架構上,本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型為其架構,並加入學習者的知覺便利性及學習者好奇心等因素。研究結果顯示,好奇心正向影響持續使用意圖,知覺便利性正向影響知覺有用性及持續使用意圖。(作者)
關鍵詞: 行動學習,知覺便利性,知覺好奇心,個人數位化助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素養融入國小一年級「校園生物大搜索」主題探究:以Super3模式為例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1夏季
卷期: v.48 n.4
頁次: pp.539-570
摘要: 研究旨在利用Super3模式將資訊素養融入國小一年級生活領域中的「校園生物大搜索」課程,以探討學生的資訊素養學習表現,以及在此融入課程中學科內容的低層次與高層次學習表現;此外,本研究也統整授課老師對於此課程的看法。此融入課程是依照Super3資訊素養模式設計,從計畫階段的問題定義開始,進入找尋資料的執行階段,最後以自我評量反省為終了。整個研究進行一個月,以參與觀察、訪談、測驗與文件分析等多元方法蒐集資料。研究結果發現經由Super3模式可將資訊素養融入相關課程中,學生在提問、海報創作與反省上均表現不錯,但在口頭報告上則仍待改進。學生在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單元的低層次與高層次學習表現皆有顯著進步,老師則對此課程表達了兩項意見。最後本研究提出四項仍待釐清的議題,包括Super3模式的調整、提問性質的影響、評量規準的執行,及體驗反省單的設計等。(作者)
關鍵詞: 自然與生活科領域,探究學習,資訊素養,Super3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Bloom認知與技能教育目標應用於快速數位教材製作流程與設計研究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1夏季
卷期: v.48 n.4
頁次: pp.511-538
摘要: 近年來,數位學習(E-learning)在網路應用領域中快速成長,成為主流。然而,許多組織顧及節省人力資源與縮短時程的因素,利用簡易的教材製作工具來解決問題,因此「快速數位學習」順應產生,將教材製作的時間縮短,其中教學設計仍是開發過程中重要一環。有鑑於此,本研究目的旨在經由文獻分析之歸納,提出Bloom教育目標分類與教學設計原則、快速數位學習教材設計內涵與快速學習製作工具分析,藉此發展出快速數位學習教材製作流程。另透過教材開發者問卷調查與專家訪談,進行流程的修正,建立流程之可行性與實用度。本研究結果為縮短教學設計分析階段之流程,將教學目標分析與資源分析整合,直接運用Bloom教育目標將教材內容分類後,找出適合的呈現方式,再根據每項工具之特性與專有的功能,挑選出適用的工具來進行教材製作。本流程的建置能協助學科內容專家加快尋找製作工具之作業,提供快速數位學習教材製作之應用與參考。(作者)
關鍵詞: Bloom教育目標,快速數位學習,快速數位學習工具,教學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樂活消費者日常生活資訊行為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1夏季
卷期: v.48 n.4
頁次: pp.489-510
摘要: 本研究由生活風格的觀點,探討樂活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資訊行為,試圖發掘生活風格與資訊行為間的關係。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先邀請研究對象填寫「樂活族生活型態量表」,以確定其為樂活族,再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受訪者計有15位,研究主要分析其生活風格展現、影響生活風格的因素,和為展現生活風格出現的日常生活資訊行為。研究發現,生活風格與資訊行為可能的兩種辯證關係:相互交糅的關係和平行並列的關係。此外,研究也發現,在消費社會裏,生活風格概念是個適合探討資訊行為的研究取向,也呼應社會學家Maffesoli的觀點,即因為共感共應而凝聚的團體是現今社會的特色。此發現也指出,以情感概念為資訊行為研究取向的重要性。在實務方面,消費社會的樂活市場具有龐大的商機,本研究結果可供市場調查或分析之用,亦有助於相關產業擬定經營及行銷策略。(作者)
關鍵詞: 生活風格,日常生活資訊行為,樂活,消費社會,生活美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層面分類結構應用於圖書作品標記之研究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1夏季
卷期: v.48 n.4
頁次: pp.445-487
摘要: 社會性標記的發展已成為新一代網路應用的重要趨勢之一,然而目前許多標記系統所產生的標籤大多是缺乏結構化與組織的結果,因而難以提供具語意結構的、多面向的資訊,較無法有效支援資源的瀏覽或檢索。有鑑於此,本研究提出將層面分類作為改善標記品質的方法,並以圖書作品為例探討層面分類結構和社會性標記相結合的應用效益。研究將透過實驗法驗證層面分類結構的提供,以及作品文類(小說與非小說)兩項因素對於標記結果之影響,比較兩組受試者在有無層面分類結構引導下進行標記所產生的結果,並透過問卷分別蒐集相關實證資料。實驗結果顯示,以層面分類進行標記較能增加標籤平均數量,且會達到較高的同義標籤相似度、標籤使用集中程度,以及較多面向之標籤類型;同時也發現,雖然多數標記者認同層面結構之註意,但其再利用意願並不高。研究建議提供更具彈性和多樣化的層面分類結構、增加標記系統的易用性,同時增加使用者之標記動機與誘因。研究所得之成果除有助於了解層面分類結構與圖書標記相結合的可行性,提供後續相關研究參考外;同時也可就標記系統功能設計提供相關建議,以協助使用者增進圖書標籤品質。(作者)
關鍵詞: 層面分類,社會性標記,社會性標籤,圖書描述,小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