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89 - 30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時代公共圖書館虛擬參考服務之發展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1112
卷期: v.29 n.2
頁次: pp.1-19
摘要: 隨著參考資料載體的電子化及網路普遍發展,提供虛擬參考服務似乎也成為圖書館資訊服務的重要項目。目前圖書館提供遠距參考服務仍以非同步線上參考服務為多,也有部分圖書館採用同步聊天室或現場錄影型態,但都尚未普及。圖書館發展虛擬參考服務,可以考慮社區讀者的需求、參考資源的種類和完備程度、館員的科技熟練程度、網路溝通技能,以及資訊傳播科技系統設備的選擇和配合,尤其是虛擬參考服務規範的研擬和服務評鑑的進行,也是影響虛擬參考服務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敘述發展虛擬參考服務的要項,以作為圖書館發展虛擬參考服務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虛擬參考服務平台,虛擬參考館員培訓,虛擬參考服務評鑑指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私人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花蓮新象繪本館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1109
卷期: v.29 n.1
頁次: pp.58-65
摘要: 花蓮市新象繪本館成立於2003年4月,當時的花蓮,閱讀資源缺乏,因此創辦人陳醫師立意設館來關注在地孩子的閱讀經營,希望能以「閱讀」,為地方的孩子開一扇認識世界的窗。新象繪本館除了例行的每月新書選購、各項讀書會等常態閱讀活動的經營之外,更積極地透過寒暑假優質的活動營隊規劃,以及一年一度的館慶創造更多的閱讀話題,期望更多花蓮人願意走進繪本館,一起為花蓮的閱讀努力。2011年4月16日,新象繪本館將暫時停止實體的館務營運。未來,新象社區交流協會將隨著行動圖書車─「小太陽ㄅㄨㄅㄨ車」,傾全力經營偏鄉閱讀工程。(作者)
關鍵詞: 兒童圖書館,讀書會,閱讀推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共圖書館與兒童閱讀」選目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1109
卷期: v.29 n.1
頁次: pp.54-57
摘要: 本期「公共圖書館與兒童閱讀」文獻選目,蒐集主題相關之中西文文獻。中文選目,選擇民國97年至100年發表之論文20篇,依出版年月排列;西文方面則選擇西元2004年至2010年間相關期刊論文12篇,按出版年月排列。(作者)
關鍵詞: 選目,書目,兒童閱讀,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透過「班訪」、「圖書館相關繪本」建構幼兒與公共圖書館的橋樑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1109
卷期: v.29 n.1
頁次: pp.37-53
摘要: 在二十一世紀中,「閱讀」為一項人類必須培養的關鍵能力。推薦兒童閱讀已成為近年來的發展趨勢,相關單位也積極輔導公共圖書館,並鼓勵推廣各項閱讀活動。公共圖書館不僅提供適合閱讀的場所,並可以彌補學校和家庭閱讀環境的不足。有鑑於相關文獻均以國小以上學童為對象,探討其與公共圖書館的關係及利用,Bookstart活動也以零至三歲的嬰幼兒為服務對象,而對幼兒來說,又可以在推廣圖書館利用方面做什麼努力呢?筆者身為幼稚園老師,從關懷及教育者的角度來看,如何建構幼兒與公共圖書館之間的橋樑呢?本文透過探討學齡前幼兒閱讀發展概況,並列出與圖書館相關繪本,以實際案例分享如何利用繪本融入教學和進行班訪活動,最後提出相關建議及具體做法供家長參考。(作者)
關鍵詞: 班訪,繪本教學,公共圖書館,學齡前幼兒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推廣閱讀活動談公共圖書館與國小的合作機制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1109
卷期: v.29 n.1
頁次: pp.25-36
摘要: 閱讀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技能,若在閱讀上發生困難,不僅影響語文方面的學習,也連帶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閱讀力代表學習力也代表國家的競爭力。本文探討公共圖書館與國小如何共同推廣閱讀活動,以提升學童的閱讀習慣與興趣。(作者)
關鍵詞: 資訊素養,學校圖書館,閱讀推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如何面對弱勢學童的閱讀問題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1109
卷期: v.29 n.1
頁次: pp.11-24
摘要: 本文由閱讀能力的定義和內容談評量閱讀表現的範疇,並提出不利於學習閱讀之因素所致之弱勢學童的類型,討論不同因素之弱勢兒童在上述閱讀表現之問題。最後,以面對弱勢學童之閱讀問題三種不同的態度,分析國內過去對此問題的經驗,並針對國內現況提出及早預防、提供足夠的資源與妥善的運用、和提供友善、適性的閱讀學習環境等三項建議。(作者)
關鍵詞: 社會弱勢,身心障礙,閱讀素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省視公共圖書館當代兒童閱讀推廣與實踐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1109
卷期: v.29 n.1
頁次: pp.1-10
摘要: 數位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社會環境快速變遷,呈現更多元、複雜與不確定性的特質。而數位原生代的兒童在這樣的生態影響下,生活環境與能力也不斷變化,資訊需求自然與過去的兒童有所差異。公共圖書館在推廣兒童閱讀與實踐服務之際,應思索當代社會環境的變遷與重新省視兒童讀者的特質與需求變化,調整更新服務內容與方法。本文藉由省思VirginiaA.Walter所論及的二十一世紀兒童讀者五大特質來提供我國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與實踐時的參考。(作者)
關鍵詞: 兒童圖書館,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原鄉‧出版‧閱讀:紐西蘭國家圖書館國家出版資訊網數位服務概覽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1106
卷期: v.28 n.4
頁次: pp.72-87
摘要: 紐西蘭國家圖書館(NLNZ)擔負著編制與提供國家書目的基礎設施,以利有效率與經濟地傳輸書目內容,進而造福所有紐西蘭人民書目資訊需求。NLNZ所建置推出的「紐西蘭國家出版資訊網」(PublicationsNZ),可說是列在國家書目上有關紐西蘭過去與現在出版品的紀錄,其內容上包含在紐西來當地出版的圖書、期刊、錄音資料、音樂、電影、有聲書、地圖和其他材料等書目描述,或收錄在內容上有明顯紐西蘭色彩的出版品,並提供連結到典藏的圖書館單位,以利使用者就近獲取所需資源。本文主要從紐西蘭國家發展、文化特色、與紐西蘭圖書館事業和國家圖書館的策略願景,探討PublicationsNZ的建置與內涵,並分析此網站數位資訊服務功能與特色。(作者)
關鍵詞: 紐西蘭國家出版資訊網,國家出版資訊,國家書目,出版資訊服務,紐西蘭國家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2011年春天 北投國小非常「安德魯」─校園故事對學生閱讀的啟發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1106
卷期: v.28 n.4
頁次: pp.64-71
摘要: 本文從一所學校推動「好書閱讀」的角度切入,採用說故事的方式,呈現學校推動閱讀「校園小說」的一種嘗試。文章採敘說的方式,說明從國語課本中發現安德魯克萊門斯的校園小說出現在課文,因此由學校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六年級的小朋友及老師,認識校園小說,閱讀校園小說。更希望透過這些校園故事的閱讀能激發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興趣。(作者)
關鍵詞: 校園小說,筆友,校園閱讀活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文本與閱讀」選目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1106
卷期: v.28 n.4
頁次: pp.61-63
摘要: 本期「文本與閱讀」文獻選目,蒐集主題相關之中西文文獻。中文選目,選擇民國93年至99年發表之論文14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西文方面則選擇西元2004年至2009年間相關期刊論文12篇,按作者英文字母排列。(作者)
關鍵詞: 選目,書目,文本,閱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閱讀彼得席斯圖畫書中的小小都市漫遊者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1106
卷期: v.28 n.4
頁次: pp.43-60
摘要: 本文從後現代對都市漫遊者概念的挪用,分析當代捷克裔美籍圖畫作家彼得席斯(PeterSis,1942-)於上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初所創作描繪城市兒童圖畫書中的兒童城市漫遊者,包括《小女孩長大了》(Madlenka,2000)、《我有一隻狗》(Madlenka’sDog,2002)、《消防車》(暫譯,FireTruck,1998)、以及《三支金鑰匙》(TheThreeGoldenKeys,2001)。本論文目的有三:一在還原、正名都市漫遊者的形象與意義,並透過席斯對於兒童都市漫遊者的刻畫,討論後現代脈絡對都市漫遊者意涵之延展與翻新。第二、探討席思如何透過兒童都市漫遊者看似無為又似有意、既抽離又涉入的街道步履,遊目行人、聆聽人聲,從而「道」出、看見、並聽聞紐約大蘋果炫亮奪目背後那個既如室內又像戶外、滿佈魔幻寫實、含藏多元層次的異質都市空間,以及東歐布拉格石板路下、泥牆縫隙間呼之欲出的歷史與記憶,彰顯席斯一派迥異於當前云云眾眾同樣描摹都會的童書城市書寫。三則透過席斯描繪兒童在後現代場域與城市空間的微妙互動,探問兒童如人類學家的都市田野考掘能否為他們帶來不同以往的能動性;又,透過孩子的童稚之眼,能否為我們揭示不曾看見的都市面向。(作者)
關鍵詞: 彼德席斯,都市漫遊者,兒童圖畫書,小女孩長大了,我有一隻狗,三支金鑰匙,童年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文本中的影像閱讀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1106
卷期: v.28 n.4
頁次: pp.31-42
摘要: 人類未識文字以前,係以歌吟、舞蹈和圖繪,來表達個人的情感。文字發明以後,知識、文化、文學的累積,有了依憑,因此忽略了人類本有的知覺功能。近年來由於影像留存技術大大進步,圖像、聲樂,兼及美術、舞蹈、建築等學科重獲重視,發展出多元媒體,用來改編或重新創作文本,影響很大。而現今文本的寫作,也試圖展現「視聽效果」,重視影音、圖像的呈現。本文從繪本、神話、民間故事、童話、小說、電影不同的文本,指出暗藏「影像」的視聽效果,讀者可以透過故事、場景、人物形象、象徵物等,以及電影運鏡的技巧,來理解文本,增加閱讀的樂趣。如果要獲得此項閱讀樂趣,讀者個人的閱讀經驗的累積,以及「影音資料庫」的建立,不可或缺。(作者)
關鍵詞: 文本閱讀,影音圖像,大眾接受,多媒體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