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313 - 32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he Audacious Vision of Information Schools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1104
卷期: v.37 n.1
頁次: pp.4-10
摘要: 近年來,iSchools聯盟在北美地區快速成長,己經引起世界各地的注意。資訊科學領域的教育與研究相關學院多以能夠成為iSchools成員為目標。iSchools的定義是抽象或概括的,根據其意向聲明的框架,iSchools所關切的是對資訊、科技與人之間的互動。iSchools的成員提供多元的課程、多樣化的學術研究計畫,和跨學科整合的研究範疇。本文藉由三個問題探討iSchools的相似之處:(1)什麼是InformationSchools?(2)什麼是資訊?(3)在資訊領域中研究者如何研究資訊?iSchools對於未來的資訊教育與研究追求著共同的願景,本文中也將呈現iCaucus成員對於該願景的闡述以及追求願景的歷程。(作者)
關鍵詞: 資訊學校聯盟,圖書資訊學,資訊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文獻內容探勘工具─CATAR─之發展和應用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1104
卷期: v.37 n.1
頁次: pp.31-49
摘要: 近年來,隨著各種文獻資料庫的蓬勃發展,以及研究績效評鑑的需求,文獻內容探勘與分析的應用,特別是根據科學計量分析的方法,越來越受重視。然而相關的軟體工具,卻不敷使用。本研究發展一套名為CATAR的內容探勘工具,提供研究者進行科學計量等分析之用。其可進行概要分析,針對待分析文件的各項欄位(如作者、機構、國家、類別、出處、年代、被引用情況等等)進行擷取、統計、運算與排序,也可根據書目對或共現字進行分解分析,擷取待分析文件中的主題,並與各項欄位進行多樣的交叉分析。本文除簡介此工具使用的技術與方法,更詳細說明其使用方式,並以具體案例,展示其分析功能。這些案例,包括概要分析的應用、書目對與共現字的主題歸類效果、及主題趨勢演變分析等。這些分析,可提供由下而上、資料驅動、證據為主的研究線索,供後續的驗證與探討。此工具已放在網路上提供免費使用,以擴散科學計量方法評量績效的應用,或是在課堂上供教師進行領域的回顧與前瞻、在課後供學生自行分析研究主題的趨勢與方向,以協助擬定後續的研究題目。(作者)
關鍵詞: 引文分析,內容探勘,主題偵測,科學計量,分析工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An Overview of the Google Books Project and Other Digitization Initiatives: Implications for Libraries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1104
卷期: v.37 n.1
頁次: pp.18-30
摘要: 本文分析了GoogleBooks對學術圖書館館藏發展的影響,並概述了其他大規模數位化的專案。本文重點在於對這些數位化專案所面臨的障礙之探討,如版權問題、長程技術規劃、和持久性資金撥款。作者也探討了這些數位化專案對圖書館館藏保存和保護所扮演的角色。文章最後審視了這些專案將如何改變公眾對圖書館資源的使用和獲取資訊的需求,並提供圖書館在面臨大量開放性豐富數位資源的情況下,如何保持其職能相關性之幾點思考。(作者)
關鍵詞: 館藏發展,數位化專案,數位化資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he Case of the Royal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 European iSchool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1104
卷期: v.37 n.1
頁次: pp.11-17
摘要: 本文為作者受邀於2010年11月16-17日,在臺灣師大舉辦的「圖書資訊學蛻變與創新國際研討會」上所發表的文章。本文介紹丹麥皇家圖書資訊學院為歐洲圖書資訊科學校院,並為iSchoolCaucus成員。本文概述丹麥皇家圖書資訊學院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面對這些挑戰,包括iSchool的成員活動如何有益於這些挑戰。作者也探討一些其他iSchools運動正面臨的挑戰。(作者)
關鍵詞: 丹麥皇家圖書資訊學院,資訊學校聯盟,圖書資訊學,資訊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取得性的問題:探討資訊自由流通的障礙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1107
卷期: v.36 n.2
頁次: pp.93-101
摘要: 理論上,資訊自由取得的概念是理想的,尤其因為民主制度正保證了資訊自由流通。然而這樣的情形在實務上卻很少發生,尤其少見於不同的階層與群體間,及不同的地域間。障礙或阻礙資訊流通的因素繁多,本文探討了一些自由流通資訊的主要障礙,並提出使用科技來減輕或消除這些障礙的方法。(作者)
關鍵詞: 資訊取得,資訊自由流通,資訊剝奪,科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虛擬參考服務評鑑指標的三個面向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1107
卷期: v.36 n.2
頁次: pp.71-92
摘要: 參考服務評鑑的目的,在於了解參考服務過程和服務結果,是否達到讀者的期望,進一步了解參考服務的狀況,以提升參考服務的品質。在虛擬參考服務的環境中,參考服務的品質除了受到參考資源、館員和讀者晤談互動的影響之外,資訊傳播科技和系統設備的選擇和應用,也是影響虛擬參考服務品質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了解虛擬參考服務應有哪些合適的評鑑指標。本研究從文獻探討中,分析傳統和虛擬參考服務的特質,提出三個評鑑面向,包括:(1)傳統資源導向,例如回答是否正確、即時;(2)資訊需求的問題導向,例如晤談過程中,館員是否了解讀者的問題,讀者是否了解館員的說明,對晤談過程的滿意度等,以及(3)同步線上參考服務的系統因素,包括系統介面是否好用等。由於國內同步線上參考服務的系統尚未普遍,本研究首先參酌國外虛擬參考服務系統需求,建構一個虛擬參考服務的環境,虛擬參考室的功能包括語言交談、文字溝通、以及共同瀏覽網頁等。本研究設計線上讀者前問卷、線上讀者後問卷、志願館員日誌,並招募9位志願館員和30位志願讀者,進行虛擬參考晤談,並於參考晤談後,實施虛擬參考服務評鑑,收集讀者前、後問卷和志願館員日誌,並加以分析,以期了解研究工具是否能夠反映虛擬參考服務評鑑的三個評鑑面向,同時,虛擬參考服務評鑑的實施方法是否可行。本文描述線上讀者前、後問卷和志願館員日誌的設計,以及評鑑資料收集和分析的結果,並討論此項評鑑工具之特色,作為未來虛擬參考服務評鑑實施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虛擬參考服務,評鑑指標,評鑑方式,線上讀者前問卷,線上讀者後問卷,志願館員日誌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創新科技資訊領先使用者資訊行為上的社會資本角色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1107
卷期: v.36 n.2
頁次: pp.4-15
摘要: 本研究以臺灣癮科技網站使用者為研究對象,試圖了解網路將社交與資訊尋求結合的狀況下,使用者滿足這兩種需求時的交互作用狀況。本研究先以癮科技部落格上發文和回文數量最多的前三十位使用者為受訪目標對象,並於臺灣最大論壇PPT徵求受訪者,最後共邀請二十位使用者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發現,創新科技資訊領先使用者扮演「資訊廚師」的角色,透過國外原廠網站,掌握快、新、準的資訊;受訪者線上和線下社會網絡的流動並不普遍;對受訪者而言,資訊管道間是「互補」不是「取代」;受訪者之資訊行為與社會網絡互動是相戶交融;影響使用者線上網友能否結為好友的原因有,個性、對朋友的定義、平台屬性、分享訊息的目的和內容特質、共同的生活經驗。本研究的貢獻為整合資訊行為與社會網絡研究,由「群體」取代「個人」角度來了解資訊行為,發掘「人」作為資訊取得來源在資訊行為上的角色,並提出人們的網路使用不再以搜尋資訊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社會網絡中的弱連結在資訊支持上的功能、弱連結與社交支持和資訊支持等概念上的不可分割性、情感與訊息設計等議題與資訊行為的整合。此新研究取向對未來資訊行為的模式或理論提供方向。(作者)
關鍵詞: 社交媒體,社會資本,資訊行為,弱連結,社會網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凱利方格法探索書後索引編製行為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1107
卷期: v.36 n.2
頁次: pp.35-51
摘要: 在資訊行為研究中,如何能設計出一種兼具效度及信度的研究方法,使研究者能了解人類心智活動與歷程方法,一直是研究者關心的主要議題。在作者進行書後索引編製行為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傳統資訊行為研究法的困難處。作者採用了教育與臨床心理學發展出的凱利方格法(RepertoryGridTechnique),藉以引出索引編製者的心智構面(MentalConstructs)以及心智策略。本文詳述此一研究方法之設計與操作過程,以提供相關資訊行為研究參考。(作者)
關鍵詞: 書後索引,索引編製,資訊行為,方格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線上資訊偶遇經驗與個人特徵之研究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1107
卷期: v.36 n.2
頁次: pp.16-34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個體的線上資訊偶遇經驗情形,以及個體所具備的個人特徵對其線上資訊偶遇經驗的影響。本研究分析11位受訪者的資訊偶遇經驗並整合研究發現後,得出以下結論並提出後續的實務建議:線上偶遇資訊多為滿足個體現在及未來的資訊需求,且多由自己獲得、資訊來源廣泛。較常接觸並使用網路者,對自己的資訊敏感度具相當信心。內在學習動機較高、對許多事物都感興趣、或好奇心重的個體均易產生線上資訊偶遇經驗。個體偶爾會因資訊的繁雜或時間壓力而對於線上資訊偶遇經驗感到焦慮不安,進而產生想要逃避資訊偶遇的念頭,然多數個體仍會對偶遇資訊感到新奇喜悅,並進一步處理獲取之資訊資源,以期促進更多的資訊偶遇經驗產生。理想的線上資訊偶遇環境是無商業廣告、具公信力、具強大檢索功能的個人化資料庫。(作者)
關鍵詞: 資訊偶遇,個人特徵,資訊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嚴峻經濟環境下的理學院教師資訊尋求行為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1107
卷期: v.36 n.2
頁次: pp.102-108
摘要: 了解大學教師的資訊尋求行為有助於學術圖書館員調整其館藏發展策略和取消訂閱步驟,以便於為其所在大學的學術社群提供更有效的圖書館服務。加州州立大學東灣分校於2008年夏季強化了其正在進行的取消訂閱方案。其主要目的是因應加州財務預算危機而需減少電子期刊和資料庫的訂閱。為了衡量這一方案對理學院教師資訊尋求行為的影響,尤其是對他們在電子期刊和資料庫選擇上所產生的影響,我們於2009年夏季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以評估這些方案實施一年來的作用。本文調查結果呈現了理學院教師在期刊和資料庫使用上的偏好,以及圖書館的這一方案對他們資訊尋求行為的影響。(作者)
關鍵詞: 資訊尋求行為,理學院教師,高中圖書館,館藏發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家圖書館電子報研究
書刊名: 圖書與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1105
卷期: v.77 n.2
頁次: pp.52-67
摘要: 本文採用文獻探討法,以國家圖書館發行的五種電子報為研究重點,並以圖書館法之規範為探討依據。研究目的包括:一、探討各報之發行背景、創立目標與國家圖書館設立宗旨之關係;二、檢視各報之發送對象及內容架構與國家圖書館服務對象之關係;三、探討理想的圖書館電子報之內容架構與編輯作業;四、評估發行電子報,是否能為圖書館找尋到新服務契機,且開拓新的互動平台;五、各報是否達到圖書館知識傳播之目標。研究結果與建議如下:一、國家圖書館的電子報確實達到以網路為傳送知識的行銷工具,且開啟服務新契機及互動平台;二、應建立統一專責的公關行銷及管理電子報中心;三、應積極運用其他異業媒體優勢及進行結盟合作。展望未來,各電子報應持續進行系統功能之擴充及知識資源之拓展。(作者)
關鍵詞: 國家圖書館,電子報,編目園地電子報,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新書資訊電子報,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電子報,國家圖書館電子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學生服務學習之反思
書刊名: 圖書與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1105
卷期: v.77 n.2
頁次: pp.33-51
摘要: 服務學習強調的學習哲理以涵蓋整個社會脈絡的經驗與情境作為基礎,重視透過實際的反思與經驗的結合進而強化學生的學習。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對於圖書資訊學系學生參與圖書館服務,圖書資訊學系學生與被服務單位之反應。研究透過訪談與文件之質性資料,歸納觀察結果。研究結果歸納出學生服務學習之重要議題涵蓋:參與服務學習前的準備;服務工作中運用多元專業知能、溝通與團隊管理態度、反思專業成長。而被服務單位的反應值得重視,包括:被服務單位人力之需求、被服務單位之服務要求、被服務項目持續運作情形,以及被服務單位之未來期望。依據研究結果,對學生以及被服務單位兩方觀點提出建議,最後針對後續相關研究提出進一步之研究建議。(作者)
關鍵詞: 服務學習,志工,圖書資訊志工服務,經驗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