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965 - 297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資源管理學科點建設的思考
書刊名: 圖書與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0705
卷期: n.61
頁次: pp.100-108
摘要: 資訊化進程對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推展了資訊資源管理教育的發展,促進了資訊資源管理學科點建設。本文探討了資訊管理與資訊資源管理的聯繫與區別,從資訊資源管理的學科定位出發,分析了資訊資源管理作為二級學科的建設目標、任務和規範,結合社會需求和教學實踐,並借鏡國外資訊資源管理課程建設情況,研究了資訊資源管理研究生學位課程內容深化與體系拓展中的教學改革,同時,就資訊資源管理專門人才的培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作者)
關鍵詞: 資訊資源管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資訊傳播與和諧社會構建
書刊名: 圖書與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0702
卷期: n.60
頁次: pp.90-96
摘要: 本文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對網路資訊傳播進行了重新認識,把網路資訊傳播與構建和諧社會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論述了兩者之間的關係,探討了在網路資訊傳播環境下構建和諧社會的機遇和挑戰,並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對網路資訊傳播的要求。(作者)
關鍵詞: 網路傳播,網路資訊,資訊傳播,和諧社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韋伯官僚理論與檔案來源原則之映證
書刊名: 圖書與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0702
卷期: n.60
頁次: pp.77-89
摘要: 現代檔案管理以來源原則作為檔案編排與描述的基礎思想,但對於來源原則的理論缺乏系統化的闡述。本文首先介紹檔案來源原則與檔案科學現代化發展歷程,簡述韋伯官僚理論的理性分析基礎與特徵;再以韋伯理性統治之官僚理論映證現代檔案科學的來源編排原則,比較分析二者理論性的基礎,試圖為來源原則建立理論性、系統化的論述,以強化檔案科學之理論基礎,並建議以控制層次具體實施方式,依循漸進式模式,進行檔案編排與描述,驗證來源原則的理論性與實用性。(作者)
關鍵詞: 來源原則,官僚理論,尊重全宗原則,控制層次,檔案編排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全球化下圖書館資訊服務的變革與趨勢:以歐洲圖書館為例
書刊名: 圖書與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0702
卷期: n.60
頁次: pp.66-76
摘要: 歐洲圖書館(由歐洲地區45個國家圖書館合作組成)於2005年3月正式啟動首頁,開始提供大使用。其特色為跨國界、語言、文化、地區的圖書館作與資源整合架構,充分展現了一個所謂「全球化時代的圖書資訊服務」原型與典範。其特點包含:以歐洲為一體、跨國合作、整合區域內國家圖書館資源、充分共建共享歐洲文化、提供超越時空限制的大型虛擬歐洲研究資訊服務系統。引領使用者進入全球化知識經紀實帶,一個多元中心世界與全球互連互享關係。該圖書館系統,落實知識經濟時代的創造知識、累積知識、傳播知識及開創良好的知識運用環境等資訊服務模式,也協助個人或組織進行知識管理,進入廣路社會與虛擬國家等情境,可作為洞察圖書資訊學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作者)
關鍵詞: 整合系統,全球在地化,在地化全球,次全球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員服務導向組織公民行為初探:由服務品質觀點探討
書刊名: 圖書與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0702
卷期: n.60
頁次: pp.49-65
摘要: 本文從提升圖書館服務品質角度,運用文獻分析方法,闡述大學圖書館員服務導向組織公民行為理論意涵及重要性,並介紹其構面與相關,以及管理意涵和具體推動作法,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以做為圖書館管理實務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圖書館員,服務導向組織公民行為,服務品質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相關」與「模糊」在資訊檢索領域中關係驗證與分析
書刊名: 圖書與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0702
卷期: n.60
頁次: pp.28-48
摘要: 在資訊檢索中,「相關理論」是重要的基礎概念;而在資訊檢索的技術發展中,「模糊理論」亦是重要的議題。本文除針對此二種理論進行深入介紹與概念內涵比較解析外,並以文獻計量方法驗證二者的應用核心領域,及進行二者的關聯研究。文末嘗試依據上述結果,推測「相關」及「模糊」在「資訊檢索」領域中可能的應用發展趨勢。(作者)
關鍵詞: 書目計量,相關理論,模糊理論,資訊檢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機構典藏之作者調查研究
書刊名: 圖書與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0702
卷期: n.60
頁次: pp.12-27
摘要: 機構典藏宗旨在以數位化方式保存機構內全面性的研究成果,並付之開放取用模式供大眾點閱,期許對學術傳播有所助益。機構典藏的基礎乃植基於所屬成員的共識與參與,作者是機構典藏之內容提供者同時也是使用者,其提交資料的意願及支持程度攸關機構典藏的成敗,為順利推展機構典藏,針對作者意見的研究調查,益發重要。本文以政治大學之作者為實證研究對象,研究發現作者對於機構典藏的認同著重在學術上的回饋;學校英協助作者確認授權相關事宜;典藏的資料類型以能展現研究成果為主,至於影響作者參與意願的因素,則可分為著作權相關議題、整體成效、機構典藏的服務方式以及激勵制度等四個主要因素。最後根據研究發現,分別就學術單位發展機構典藏以及政府單位推動機構典藏提出建議。(作者)
關鍵詞: 機構典藏,開放取用,自行典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應用無線射頻辨識技術之創新應用與實作
書刊名: 圖書與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0702
卷期: n.60
頁次: pp.1-11
摘要: 本研究主要考量圖書館在有限的經費之下,如何擴充RFID應用的範圍,而不僅只取代條碼與磁條,改善盤點、錯置與順架等功能。因此本文描述世新大學圖書館應用RFID超高頻(UHF)讀寫器的長距離感應特性,實驗圖書館內錯架或下落不明書籍進行區域定位尋找、書刊使用次數之計算和閱讀時間之統計、以及即時性導覽資訊的圖書館三種創新應用與服務模式,並說明架構之分析與實作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與解決方案。(作者)
關鍵詞: 無線射頻辨識,自動化辨識,RFID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時代中小學教師個人知識管理概念構架研究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712
卷期: v.2 n.1
頁次: pp.97-122
摘要: 個人知識管理的概念在近幾年受到重視國外也有一些著名的大學為學生開設個人知識管理的課程,期望學生在資訊的搜尋,知識建構、組織、分析、利用、分享等層面,能夠更具競爭力。如果學生需要個人知識管理的能力,那麼以知識工作者和知識傳遞者為職志的教師,在數位時代中,形成有效的個人知識管理技能與慣習,顯然有其重要性。本系列研究的終極目的是希望透過了解教師個人知識管理行為的特質,進而產生一套有用的教師個人知識管理工具。然而要達到該目的,首先需要探究教師個人知識管理活動,亦即在設計系統之前,先分析教師的需求和活動,建立一個教師個人知識管理的概念架構。本研究採深度訪談法,訪問資訊行為豐富的中、小學教師,以質化分析方法,整理教師個人知識管理的相關活動,並予以歸納為教師個人知識管理的概念架構。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個人知識管理有四項重要活動:獲取、評估、組織、創造。研究結果並顯示教師重視知識管理各項活動的面向,包括「價值」、「程序」、「技能」和「工具」,除了工具面屬於技術範疇,前三者都是屬於人文範疇。研究建議未來教師個人知識管理系統開發,應同時關注人文與技術。人文方面的系統開發,能夠關照教師的個別特質和需求,提供教師對於個人知識管理的態度建構、瞭解、自我學習和應用的途徑;技術方面系統開發,能夠提供良好工具,支援教師從事教學資源之收集、組織、創造,並能設計教學活動、經營教學現場和教學活動、提供教學資源分享的便利途徑。(作者)
關鍵詞: 個人知識管理,知識管理,教師資訊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結構與資訊行為:臺灣越南配偶研究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712
卷期: v.2 n.1
頁次: pp.81-96
摘要: 近年來,臺灣男性與東南亞婦女結婚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然而,這些外籍配偶和她們的婚姻卻沒有被公平的對待,她們常被媒體描述為貧窮、教育程度低、為金錢出賣愛情的一群。這樣的現象引起作者的好奇與關心,並認為其實外配偶在臺灣這個她們不熟悉的環境中學習適應的過程是辛苦的,是需要被幫助的,我們應該關心的是她們如果尋求幫忙及引發的資訊行為為何?從中找出資訊服務所能著力的點,幫助她們早日融入臺灣社會,這樣對臺灣社會不論是人力面或物質面的生產而言才有助益。這也形成本研究的動機。本研究採質性研究設計,以深度訪談法蒐集研究資料,受訪者均為越南婦女,研究期間為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受訪者計二十三位。本研究以紀登斯(AnthonyGiddens)的結構化理論為概念架構,理論中的概念如規則、資源、權力等,為本研究資料分析提供了指引。本研究發現外籍配偶很少尋求幫助或資訊,也就是說其資訊行為是非常貧瘠的,紀登斯的結構化理論可以用來解釋這樣的現象。文末並將結果與Chatman的研究結果相比較,但聚焦在圓周生活理論和資訊貧窮理論。最後,本文強調傳統和宿命論對人們資訊行為的重要影響。(作者)
關鍵詞: 資訊行為,紀登斯,結構化理論,外籍配偶,圓周生活理論,資訊貧窮理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自動分群搜尋引擎之使用者評估研究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712
卷期: v.2 n.1
頁次: pp.55-80
摘要: 本文由使用者角度,分別採用實驗、觀察、問卷、訪談及檢索過程記錄分析等方法,就檢索效率、檢索效益及滿意度等範疇,評估比較分群與排序條例列式搜尋引擎之檢索表現。整體而言,排序條列式搜尋引擎能在較快的時間內、找到品質相當且數量較多的相關網頁,使用者對檢索結果的滿意度也較高。且分群搜尋引擎則具有突顯重要概念、提供多元思考及降低資訊超載等特性。此外,使用者對於個別群集的接受度較整體群集架構來得高。分群搜尋引擎提供了嶄新的檢索經驗,但仍有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分析探討,本文最後則提供一些觀察與建議。(作者)
關鍵詞: 網路使用者研究,搜尋引擎評估,Web Clustering Search Engine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開放資訊取用期刊對學術傳播系統之影響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0712
卷期: v.2 n.1
頁次: pp.21-54
摘要: 由於學術期刊的持續上漲,造成圖書館極大的經濟壓力,形成所謂的期刊危機。為因應此一危機,保障學術傳播的未來,開放式資訊取用(OpenAccess)的概念遂應運而生。開放式資訊取用的觀念不只是新的期刊商業模式,更與學術傳播的運作息息相關。本文探討學術期刊的經濟環境,分析造成期刊危機的原因為何,介紹支持及反對開放式資訊取用的理由,並由學術傳播系統的功能、組成要件、傳播管道等三種不同角度,探討開放式資訊取用在學術傳播系統中成功運作的條件為何。(作者)
關鍵詞: 學術傳播,商業模式,Open 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