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357 - 136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數位資料庫開放國內免費授權使用說明會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1冊
摘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開放國內免授權,會中介紹多個史語所相館的資料庫,其建置沿革與功能說明,以及史語所數位資源的展示。會中專題演講題目及演講者分別是: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的建置沿革及功能介紹/張瓊月;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介紹/黃婷鈺;歷史語言所藏漢代簡牘數位典藏資料庫簡介/魯珊;墨影留形-甲骨文、青銅器、佛拓、遼金元拓片資料庫介紹/施汝瑛、吳璧秀、張繼凌、陳毓華;中研院史語所漢代石刻畫象拓本資料庫使用介紹/洪藝珊。(編者)
關鍵詞: 中研院,漢籍資料庫,善本圖籍資料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學術電子書聯盟第二年會員大會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1冊
摘要: 臺灣學術電子書聯盟會員對於學術電子書的工作報告,說明大專校院學術電子書共購共享計畫。會中專題演講題目及演講者分別是:專題演講/項潔。(編者)
關鍵詞: 大專校院,學術電子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閱讀與典藏研討會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1冊
摘要: 處於全球經濟不景氣,充滿變動的環境,突顯閱讀安定心靈、達成充實自我的重要性。而數位科技的進展與網路世代閱讀習慣的改變,使圖書館對於數位閱讀與數位典藏上必須持續關注。會中演講題目及演講者分別是:閱讀典藏在香江/尹耀全、高玉華;架構一個學術社區平台/朱志堅;從近年文史聯合性資料庫發展看新時代文獻的產生/劉寧慧;網路與書之間的越界閱讀/郝明義。(編者)
關鍵詞: 數位閱讀,數位典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的原鄉路:「部落.部落格.圖書館」研討會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1冊
摘要: 後現代文化,多元、去核心價值......新世界、新秩序已然來臨。歷史上圖書館一直維繫文明的延續,當全球化席捲而來,民族文化面臨存亡絕續,再造新文明,圖書館可以扮演什麼角色?部落格因應新秩序而生,新工具、新思維。圖書館如何引進部落格,再創新服務?本研討會請到國家圖書館館長顧敏先生以Library2.0為題發表演說「悅讀‧享聽‧創新資訊坊—Library2.0的世界」。會中專題演講探討三大主題:一、部落格與全球化:1.全球化觀點的地域文化/蕭新煌;2.部落格的文化意義/查理王。二、Web2.0與圖書館服務新趨勢:1.新世界‧圖書館的新角色/陳昭珍;2.部落客談圖書館部落社群/Ted、XXC、老頑童。三、新工具新思維:1.部落格開發工具分析比較/吳豐嘉;2.部落格,圖書館的「新實踐」/李逸文。(編者)
關鍵詞: 部落格,Library2.0,全球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龍園的故事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199p.
摘要: 金坑溪畔有戶吳姓人家,先祖選定溪畔山內「龍穴」的龍首之處建設家園。故事描述金粉嫂夫婿早逝,只留下大宅、一片龍眼林和四個兒子……;一條由碎石道路修築成的公路上,「往龍園」的客運車帶給遊客一個尋幽的去處,也帶來金粉嫂的喪子之痛,雖然面臨許多困境,但這些曲折,卻也成為「龍園」新生的力量……。本書以龍園吳家人的變遷為敘述主軸,描繪出臺灣農村轉型的境況。(編者)
關鍵詞: 成年人,青少年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贏在軟實力:華人企業領袖的二十堂課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199p.
摘要: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先生與執行長王力行女士,邀集十九位華人領袖及專家,分享他們在各領域的經驗及智慧。從他們的成就,可以看見,有一種力量,深植於社會各角落,影響深遠;有一種力量,吸引他人改變行為,浸透人心──這就是華人新世紀的力量,也就是《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倡導的「軟實力」。(編者)
關鍵詞: 軟實力,企業領導,企業經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到底是誰的錯?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199p.
摘要: 童年的記憶就像永遠盛開的花朵,濾過歲月的斑痕,留下的是生命的輝煌。本書收集了十七篇桂文亞的兒童文學作品,既有兒童散文的真實親歷性,又有兒童小說引人入勝的架構和情節。其中最突出的作品,是涉及生離死別這些人生的重大主題--也是兒童文學中最難以碰觸的藝術呈現領域。寫童年有許多寫法,本書強調兒童視角的敘述策略,「兒童意識的生動呈現」是這本書最大的特色,篇篇都是樸實耐讀的佳作。(編者)
關鍵詞: 兒童讀物,兒童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國書法簡明史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199p.
摘要: 為協助參觀者培養欣賞書法藝術的眼光,並具備書法欣賞的入門知識,作者運用淺顯流暢的文筆、搭配全彩豐富的配圖,以臺北故宮的歷代書法館藏為經,其他各大美術館所藏書法名跡、相關時空背景、書家之情感心境,與收藏流緒為緯,再輔以〈中國書體的演變〉、〈書法藝術的新發展〉,以及〈書畫家活動及歷史事件年表〉單元,為參觀書法展的最佳導讀。(編者)
關鍵詞: 書法,故宮,書畫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戀上書:一本書是如何做出來的?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198p.
摘要: 書本紙材怎麼選?怎麼裝訂?又是怎麼印刷的呢?讀者習於翻閱書籍,對「書的身體」之了解卻是少之又少,到底書本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呢?日本書界知名編輯松田哲夫先生實地參訪製作書本之現場並參與實作,他以親身之經驗,加上專家意見,從拆解一本書開始,帶領讀者梭巡裝幀、造紙、裝訂、油墨、印刷等構成書本之流程,其鉅細靡遺之介紹更能讓讀者輕鬆窺探書籍製作之殿堂。(編者)
關鍵詞: 書籍製作,書籍裝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張乃熊藏書研究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197p.
摘要: 張乃熊(1890~1945)為民初之藏書家,繼承其父張鈞衡多數的適園藏書,且精於版本目錄學及鑒賞。對日抗戰期間,因守藏圖書不易,張乃熊編成《?圃善本書目》出售藏書,最後售予代表國立中央圖書館的「文獻保存同志會」,其多數藏書現存國家圖書館。本研究針對張乃熊藏書進行分析探討,以瞭解其藏書的特色及始末。本論文的研究問題為:1.了解張乃熊藏書的特色及價值;2.了解張乃熊售出藏書的過程。張乃熊藏書的特色為:1.多名家遞藏;2.重視宋元古本之蒐羅;3.收錄明刊本極多,且多有善本;4.孤本及珍稀本眾多;5.同時重視刊本及鈔稿本的蒐羅;6.重視蒐羅黃丕烈校跋本;7.重視蒐羅鄉邦文獻。在張乃熊將藏書售與文獻保存同志會的過程中,雖然多次反覆游移不定,但最終仍售出藏書。在民初社會的動盪中,富人藏書崛起,最後歸於公家,張氏適園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今日適園藏書成為國家圖書館最大宗且完整的故家舊藏,且深具版本及研究價值,張乃熊對於保存傳承文化上的貢獻實功不可沒。(作者)
關鍵詞: 張乃熊,?圃善本書目,張鈞衡,適園藏書,藏書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補文淵閣四庫全書之元人別集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195p.
摘要: 拙作行將完成,始於國家圖書館,拜讀楊訥、李曉明兩位先生,所編「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遺」。經仔細對,其所補之元人別集,與拙作並無重複。且二者纂補之原則,取材之領域,亦不相同。蓋楊李二氏,所補之元人別集六十種,其中三十九種,乃補入與作者有關之他人著作。二十一種,方為增補作者之作品。(編者)
關鍵詞: 四庫全書,別集,元代,文淵閣四庫全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 2008年度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195p.
摘要: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以年度為範圍,蒐集具有歷史研究取向與學術規範的專書與論文書目,語文包括中、日、英三種。每年七月出版前一年度的研究成果,2008年度為本書第四集。為便於讀者檢索利用,本書目分為總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人物傳記、史料等六大類。每個類別,再依據所研究的時期分為通論、史前與早期、清代、日治、戰後等五個時期。「補遺」單元,收錄上年度截稿後陸續出版之書目。(編者)
關鍵詞: 臺灣史,目錄,專題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