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309 - 132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學習者觀點探討數位學習認證規範實施成效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214p.
摘要: 數位學習的普及已成為現今重要的學習途徑之一,然其教學品質之掌控一直是教育界及相關學者關注的議題;由相關單位制定之數位學習認證規範或品質指標,目的即藉由規範或指標確保數位學習者所接觸之線上教學活動具有一定品質,並能預期良好學習成效。然而線上教學品質的好壞,當屬參與課程的學習者感受最為直接,因此,本研究期望從學習者的觀點探究數位學習認證規範對於數位碩專班實施之影響,並藉由學習者需求之了解針對規範內容與教學機構服務提出修正建議。為達本研究目的,研究者以教育部96年度頒佈之數位學習認證規範為主軸,針對特定數位碩專班學習者施以問卷調查及個別訪談,經由統計分析與訪談資料彙整,了解學習者之學習行為,及其對數位碩專班實施成效和數位學習認證規範的看法。研究結果顯示,學習者之參與動機以獲得學分或學位為主;教材工具以網路學習平台的使用程度最高、類型主要為簡報檔案及影音資料;其平均課業準備時數以每週6-10小時為多,課餘活動以作業撰寫為主;而學習者之潛在需求則多為「提高遠距課程之比例」,「獲得線上學習輔導人員支援」次之。此外,綜合學習者需求及其對於規範和數位碩專班實施的看法,研究者按「學習活動設計」、「教學管理與系統服務」及「數位碩專班整體規劃」之規範架構依序說明本研究結果;最後依據研究結論,針對認證規範內容、數位碩專班及數位課程之實施等實務層面提出數點建議,並指出未來相關研究的可行方向。(作者)
關鍵詞: 數位學習,數位學習認證規範,數位學習課程,學習者需求,學習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拍照前先學會想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213p.
摘要: 最新器材加上精準技術,不一定等於好照片。真正的攝影達人,了解什麼是「美」的照片,知道如何面對拍攝主題,懂得處理拍照中的挫折,更清楚自己處於什麼階段、怎麼做才能確實進步。他們擁有攝影眼,更具備攝影腦!而這本書,就能帶領你像攝影師一樣思考,培養你的攝影腦。書市中,教你調光圈、快門,運用不同鏡頭,按部就班拍出理想照片的書,已經太多。但是,要真正拍出打動人心、吸引人的好照片,牽涉到的,不只是攝影用具及技術層面,而是怎麼想、怎麼看、怎麼發揮創造力,也就是說,要拍出好照片,一定要先學會「想」;要提升自己的層級,這更是絕對的關鍵。本書探討的主題包括:1.創造力與攝影眼的培養;2.創造有力量的作品;3.哪些東西上鏡頭,以及去哪裡尋找最好的攝影題材;4.如何處理主題;5.面對失敗、打破成規、改變想法;6.取景、裁切、後製,以創造畫面的基調、傳達作者的訊息;7.了解你的層級,以便向前邁進;8.如何創造畫面;9.畫輪廓草圖,以創造有力的構圖;10.研究偉大的攝影作品,並從中學習;11.評價作品;12.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並成為一位有自覺的攝影者。(編者)
關鍵詞: 攝影技術,數位攝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人文學研究者對專業網路社群認知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213p.
摘要: 網路社群因具有整合資訊的特性,因此近幾年來已廣泛應用在各種領域,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人文學研究者對網路社群的需求與使用經驗,進而對納西手稿網路社群雛形提供功能上的建議,以了解受訪者對專業網路社群之認知。根據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訪談法,以文獻探討所得之網路社群概念設計訪談大綱,以十位大專教師與十位大專院校學生為受訪對象,透過訪談過程了解二十位受訪者對網路社群之使用經驗,並對以納西手稿為主題建置之專業社群提供應用在研究或教學時的功能需求,最後研究者將對受訪結果進行分析與比較。本研究發現,受訪教師使用網路社群類型以知識分享平台為主,如維基百科,受訪學生參與的社群類型則較為多元;受訪教師以了解學術資訊為使用社群的主要動機,學生則是為解決生活上的疑問;此外,教師主要透過檢索得知網路社群,學生則以同儕推薦為主;受訪者在社群中均以瀏覽資訊為目的,較少參與互動;與社群無關的意識形態問題及使用外文是受訪者參與社群時的困擾。對於研究者建立的納西研究社群雛形功能建議部份,受訪者不贊成在社群中有推舉專家的機制,對於網路社群提供即時通訊功能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此外他們認為若網路社群提供共同編輯功能,社群管理者的角色相形重要,他們也排斥過多的成員聯繫功能。最後本研究根據受訪者對專業網路社群的需求提出以下建議:專業網路社群需有社群管理者,主要工作是將成員所提供的學術資訊進行認證與標示,並要求成員提供參考資料,以維護社群資訊的權威性;根據社群主題提供與成員學術相關的資訊,以滿足學術研究之需求。(作者)
關鍵詞: 人文學者,Web 2.0,專業網路社群,納西手稿,訪談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都會區銀髮族對公共圖書館空間需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211p.
摘要: 由於銀髮族為圖書館重要使用族群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討都會區銀髮族使用圖書館之原因、於圖書館內活動情形、圖書館現況與使用圖書館內各項設施及設備之情形以及銀髮族對圖書館環境之需求。本研究主要透過法規比較及實地觀察訪談以瞭解銀髮族與圖書館空間之關係。針對規範圖書館一般及特有設備及設施與美、英、日、新加坡、香港等地區之殘障法規、其它相關法規及標準相比較,以瞭解圖書館環境之現況。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簡稱北市圖)之總館、文山分館、萬華分館及西湖分館為研究地點,透過實地非參與式觀察法及半結構式訪談法蒐集資料,將觀察內容加以整理分析,並透過訪談57位65歲以上銀髮族,瞭解其利用圖書館之原因與、實際利用情形及其對圖書館空間之需求。研究發現銀髮族使用圖書館原因主要以瞭解時事及增長知識為主;圖書館選擇考量則以距離遠近為主;在圖書館中從事的活動以閱讀報章雜誌為主,因此主要活動區域亦以期刊報紙閱讀區為主。北市圖的空間環境現況多數符合現行法規標準,其中尤以總館符合度最高;實際使用上,多數銀髮族對於圖書館現有各項設施及設備感到滿意;在環境需求方面,銀髮族之生理及心理特性會對其利用圖書館造成影響,銀髮族因其利用圖書館之經驗豐富,會將北市圖與其它圖書館相比較,進而影響其對於圖書館環境之需求。本研究最後提出關於銀髮族對圖書館空間需求之綜合建議為:閱覽區與兒童區應清楚區隔,以避免相互干擾;雜誌、報紙及字辭典可一同擺放,以利閱讀時參照;門及櫃台位置與入口方向一致,以簡化動線;而關於銀髮族對設施及設備需求之建議為:應有適當照明角度及高度以利閱讀;提供多樣式的桌椅以滿足不同需求;為便於使用,電梯按鈕材質及形狀應慎選且燈光應足夠;書架高度及架間距離應適當,以利書籍取用;為求明確辨識,標示宜採對比色且放置於適當位置。(作者)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圖書館空間,無障礙空間,銀髮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H-index 應用於大學學術評估之探討:以臺灣大區大學為例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209p.
摘要: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100所大學為例,將h-index應用於大學學術評估,藉由h-index同時評估質與量之特性,評估臺灣地區大學1998年至2007年間之研究成果,並進而了解h-index應用於不分領域及分領域之大學學術評估指標之實際特性。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不分領域及分領域之h值表現、並比較不同領域h值之差異性,及探討不分領域之h值、g值與A值表現、並針對同h值學校修正h值,以及探討合適的h值統計時間長度、及各領域對不分領域h值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於臺灣學校之不分領域h值表現中,各校h值同值現象顯著,且若以累積年份形式統計不分領域h值,較以單年度統計效果為好。至於各校分領域h值特性,可由h值為0數多寡看出社會科學、理學、工程科學為多數臺灣學校均有發展之基礎科學,且臺灣學校各領域間h值具有顯著差異,應分領域進行比較。再者,g-index之數值大小及名次與h-index較接近,卻仍具有容易同值之缺點;A-index反映出各校被引次數較高文章之表現,因可解決數值過小及同值問題,較適合作為評比臺灣學校論文表現指標之一;而本研究修正h值之公式維持原始h值大小,但其結果明顯受到論文數影響。在探討合適的h值統計時間長度上,六年累積年份為較合適的不分領域、農業科學、社會科學、理學、工程科學h值統計時間長度;臨床醫學則為四年,生命科學為五年。至於各領域對不分領域h值之影響力,臺灣學校不分領域h值乃受到所有領域之平均影響,並未由特定領域操控。經由本研究之實證結果發現臺灣地區學校h值普遍較低且容易同值,相較之下A-index較適合應用於臺灣學校之論文成果比較;而不同領域間h值有顯著差異,應分領域進行評比,尤以理學領域最適合應用h值評比。若欲得知各校相對排名可使用各種時間長度統計h值,若希望了解臺灣學校h值於數值上之代表性,則建議取六年以上時間長度統計之。(作者)
關鍵詞: h指數,g指數,A指數,大學學術評估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高雄市史蹟賞析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208p.
摘要: 本書委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楊玉姿副教授將高雄市具有歷史史蹟之建築蒐集、整理、研究、並將相關的資料撰寫成書。全書收錄有領事館、工場、火車站、學校會館等九處不同類型的古蹟,包含有英國領事館、楠梓天后宮與橋碑、高雄火車站等。文中除附有珍貴照片說明外,並記述各古蹟的歷史、文化資產級別、興建年代等。(編者)
關鍵詞: 古蹟,歷史性建築,高雄市,文化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知識部落格使用者信任傾向與對部落客意見領袖特質之研究:以國內圖資部落格為例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208p.
摘要: 在web2.0的時代裡,部落格成為後知識經濟時代的主流趨勢之一,而部落格不僅被使用者作為個人心情抒發的管道,同時也成為知識分享與傳遞的管道之一。部落格不僅在學術及課程管理的工具上得到利用,更成為個人知識管理的利器之一,藉由部落格進行知識管理,將個人學習的過程與經驗透過部落格的發布,讓有興趣的使用者也能加入其中參與討論與互動。在透過部落格進行知識分享的過程中,部落客如同意見領袖角色般結合其專業知識及所蒐集之資訊進行整合,將完整資訊與知識與使用者進行分享並產生互動。本研究為了探究知識部落格使用者對部落客信任傾向及對部落客意見領袖特質之認同是否影響其使用部落格之行為,藉由問卷調查及半結構式訪談法,針對國內圖資部落格使用者進行資料分析與訪談。為了分析圖資部落格使用者之使用行為及影響之因素,問卷調查蒐集373位曾經使用過圖資部落格使用者進行調查,了解其對部落客具備意見領袖特質及對其信任傾向之認同情形,同時針對目前仍在使用圖資部落格使用者進行分析,以了解影響其持續使用之因素;半結構式訪談法則針對目前仍在使用圖資部落格之11位受訪者進行訪談,以進一步了解其對部落客具備意見領袖特質之認知情形及信任傾向。研究結果發現,使用者多數同意部落客符合意見領袖之特質,同時對於部落客為意見領袖之角色表示認同。在影響使用者使用部落格之因素方面,部落客之個人特質、部落客具備之先備知識及部落客所能帶給使用者之延展性為影響部落格使用者持續使用部落格之因素。此外,「長時間投入心血經營」被使用者視為可能影響使用者之個人特質因素中最重要特質,而「渴求資訊特質」被使用者視為可能影響使用者之先備知識因素中最重要特質,在延展性因素中則未達到顯著性差異,表示其下三種相關特質皆可能被視為是重要特質。在使用者信任傾向之因素方面,受試者與受訪者皆認同信任傾向會影響其使用行為,其中對「透明度越高表示對其信任傾向也越高,而對「對部落格依賴程度高」與「對部落格傳達的資訊不會產生質疑」不能充分反映出使用者對其信任傾向。(作者)
關鍵詞: 知識部落格,意見領袖,信任傾向,意見領袖特質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典藏臺灣記憶:館藏臺灣學研究書展專輯. 2009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206p.
摘要: 本專輯收錄本館98年辦理的四檔「館藏臺灣學研究書展」,以及「文字與非文字的交錯-臺灣懷舊蒐藏特展」的展示資料。四檔書展包含「年中行事與風俗類、「文學類」、「宗教類」及「產業類」,每個主題以文字說明搭配大量的圖片來呈現,專輯中所收錄之圖片近千張,許多都是極為罕見的珍貴圖片。專輯最後並羅列出所有展示書目,以利讀者查詢。本專輯不論對於從事臺灣相關研究、或對於瞭解早期臺灣社會有興趣的讀者,皆能有所助益。(編者)
關鍵詞: 臺灣史,日據時期,展覽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基督教神職人員的工作角色、任務與資訊行為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205p.
摘要: 基督教神職人員與其他醫藥、法律、教學、工程等專業群體一般,需要具有聖經及神職工作的專門知識,以應用於神職工作的任務上。上帝的「呼召」為神職人員選擇從事神職工作的依據,因此,他們的工作不僅具有宗教的神聖性,同時也受到一般人對神職專業的要求,而必須負起教會的經營管理與輔導信徒的責任。本研究主要目的在透過瞭解神職人員的養成過程,與其影響養成的因素,並進一步瞭解神職人員的工作角色與角色相關的任務,以及因工作任務而產生的資訊尋求行為,希望研究結果能對神職專業人員的養成訓練與資訊服務有所建樹。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提出下列研究問題:一、基督教神職人員的養成過程為何?影響其養成的因素有那些?二、基督教神職人員在工作場域,扮演那些角色?與角色相關的任務為何?三、為完成與角色相關的任務,基督教神職人員如何尋求資訊?資訊來源有那些?影響尋求資訊的因素為何?四、基督教神職人員如何使用及傳播資訊?以完成工作任務。本研究採質性取向,以深度訪談為蒐集資料的主要方式,選擇任職於大臺北地區中大型基督教會,且工作經驗資深的神職人員為研究對象。研究者共訪談七位任職於六所基督教會的神職人員,共蒐集七位受訪者的訪談資料及一位受訪者的著作。以神職人員的工作任務為資料分析的單位,進行資料的分析與歸類。研究結果發現:一、神職人員的養成過程,可歸納出「進入神學院前的經歷」、「神學院的學習」、及「教會工作的經歷」等三個階段。其中以「教會工作的經歷」為其神職工作的主要養成階段。在該過程中,神職人員分別受到工作、環境、人際關係及個人等四方面的養成因素所影響;二、在工作角色與任務方面,神職人員在教會內外及個人場域中,分別扮演經營管理與行政者、發表者、教導者、關懷者、公共關係、學習者等六個工作角色。其任務包括規劃發展目標與策略、推動教會活動、講道、帶查經/教主日學、探訪、關懷輔導……等共十七項;三、神職人員為完成工作角色的相關任務,其尋求資訊的來源有六大類,分別為:人際資料(包含教會內與教會外)、會議資料及行政文件、文字資料(印刷式/網版式/手寫式,例如:書、雜誌、筆記)、影音資料(其他神職人員的講道錄音或影音)、個人知識(包括個人工作經驗、對教會情況的瞭解、對聖經經文的熟悉度)、聖靈啟示的想法與圖像等;四、神職人員透過人際之間的溝通互動、單向的口語講述、文字寫作等三種方式執行工作任務。其任務的結果,在經營管理與行政者角色方面,則是訂出教會發展目標及策略、促使教會活動及工作順利執行、決策工作提案、維持神職人員與信徒領袖間的和諧關係、瞭解工作情況。發表者角色的任務結果,則是寫作形成文章、書籍。教導者角色的任務結果,則有現場的口語講述、文字資料(文章、書籍)、影音資料及錄音資料;關懷者角色的任務結果,則是信徒得到關懷安慰,協助解決困難,或緩和衝突與改善關係;公共關係角色的任務結果,則是代表所屬單位與其他人士單位建立關係;學習者角色的任務結果,則是提昇工作能力,增加對特定主題的瞭解,掌握社會現況,並提昇靈性品格。本研究根據上述發現針對基督教神學教育機構、資訊服務單位提出下列建議:一、教會實習工作的學習與範圍;二、人際溝通技巧與處理人際衝突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三、專業經理人管理技能的培養;四、資訊服務單位的空間改造;五、專業資訊資源的通告服務;六、網路資源整合平臺;七、開設網路與資訊科技探討與應用課程。此外,對於未來研究,研究者建議應針對中小型基督教會的神職人員,進行相關的探討研究。至於神職人員應用網路資訊科技的議題,亦值得未來關注。(作者)
關鍵詞: 基督教神職人員,宗教專業人員,工作角色,工作任務,資訊尋求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委外製作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200p.
摘要: 本計畫針對公私立機關與公開徵選計畫等工作夥伴從事各類物件數位化的工作流程及相關技術進行調查與記錄,並且結合各項數位化技術與工作流程相關的國際標準,編撰成為一系列「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叢書」,此本照片為整合相關計畫間數位化工作經驗,進而歸納分析出一套參考指南,提供依循的準則和參考規範給欲進行數位化單位。(編者)
關鍵詞: 文獻數位化,文物典藏,委外制作,數位化工作流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推廣活動彙編. 97年度
出版日期: 2009
頁次: 200p.
摘要: 為提昇推廣活動的品質與成效,本書彙集臺北市立圖書館過去一年舉辦推廣活動的經驗和紀錄,編印成冊,作為日後各公共圖書館設計推廣活動及館際交流活動辦理經驗的參考。(編者)
關鍵詞: 推廣服務,臺北市立圖書館,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2009數位化論文典藏聯盟年會--變革、創意、加值:迎向e世代圖書館新挑戰
出版日期: 200908
頁次: 1冊
摘要: 數位化論文典藏聯盟自2001年規劃籌設至今,已獲得許多高等教育與學術單位的支持及參與,至今年(2009)6月在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的主機已累積國內86所圖書館,共有106,210多筆美加地區數位化博士論文全文檔可供查詢及下載,將歷年來挑選之北美學術研究文獻提供國內師生讀者應用典藏。近年來,各大專院校在教育部、國科會等部門協助下,圖書館界分別籌組不同的學術聯盟,引進國際間權威、知名及最新的電子出版品,充分發揮成員協力,節約經費而達成資源共享之目的,不但使得台灣碩博士研究素質逐步邁向國際化水準,並為台灣未來的學術研究力耕耘出更堅實的基礎。隨著e世代的來臨,圖書館服務邁入新的里程碑,發展出各種創新加值,更便利讀者使用的資訊服務,大幅地節省了尋找研究資料的時間,提昇研究效率。本聯盟為持續數位化論文典藏及推廣合作,本年度年會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圖書館承辦。會議中將探討「e世代圖書館所面臨的挑戰,應如何變革、加入創意、創造加值」,由研究者的角度出發,邀請圖書館學相關學者專家探討:如何提升學術研究機構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力?e世代圖書館服務的關鍵變革為何?並就數位論文使用與推廣實例加以探討;另外也將就本聯盟最新現況與營運計畫提出報告與討論。E世代圖書館服務的關鍵變革/陳昭珍;E世代圖書館服務的績效評量/柯皓仁;數位論文之徵集、使用與推廣經驗/楊智晶;NewDevelopments,NewPlatform/朱志堅;ChineseContentDevelopment/呂德章;聯盟現況及未來營運計畫報告/陳雪華。(編者)
關鍵詞: 數位典藏,圖書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