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9889 - 990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第二次全國圖書館會議辦理情形紀要
書刊名: 第二次全國圖書館會議辦理情形紀要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120p.
摘要: 壹、設置專責機構,統一規劃全國圖書館事業事宜1貳、強化國立中央圖書館之組織,提升國家圖書館之職能3參、從速完成圖書館法立法,奠定圖書館營運之法律基礎8肆、研訂圖書館標準,俾為圖書館經營之準則11伍、修正著作權法公開展示權及重製權有關條文,以利用架制及館際合作之施行15陸、請訂定各類圖書館圖書資料損耗率,以利正常營運19柒、請確定對大陸出版品及資訊之管理辦法,以促進學術發展19捌、充實大專院校圖書館資源,俾符學校教學與研究之需求26玖、提高中小學圖書館之專業地位,促進學校圖書館全面發展及正常運作33拾、修正大學規程,使圖書館組織編制更具彈性38拾壹、提升縣市文化中心圖書館地位,支應其營運條件,開展其業務41拾貳、建立公共圖書館系統,普及圖書館服務43拾參、落實輔導鄉鎮圖書館,使城鄉文化得以均衡發展56拾肆、請制頒公共圖書館規則,俾便辦理讀者資訊62拾伍、建立圖書館合作制度,促進資源共享65拾陸、推動全國館藏發展計畫,合作採訪完整之圖書資訊79拾柒、進行合作編目工作,加速全國書目資訊網早日連線82拾捌、推動合作流通工作,加強讀者服務84拾玖、整體規劃全國資訊網路系統,以達成館際合作,資源分享之目的88貳拾、制訂圖書資訊服務政策,謀求全國資訊體系之發展90貳壹、制頒圖書館資訊服務的相關法規,強化資訊服務功能94貳貳、建立資訊硬體製造及軟體技術標準規格,提升連線服務效能98貳參、推行圖書館資訊服務作業標準及規範,有效分享資訊資源101貳肆、積極參與國際資訊活動,以宣揚我國資訊研究成果,提升我國資訊服務水準,並促進國際資訊交流103貳伍、因應各類圖書館服務的要求,充實圖書館養成教育106貳陸、培養善於利用圖書及圖書館之民眾,增進其利用圖書館之機會109貳柒、延攬圖書館專業人員,提升圖書館服務水準113貳捌、推動圖書館員在職教育,使圖書館知能與時並進114貳玖、請訂定「圖書館師」專門職業檢覈辦法,提升圖書館專業地位及服務品質117參拾、請改善現行考用作業,俾免長久懸缺,影響業務118(作者)
關鍵詞: 全國圖書館會議,圖書館行政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眼科學圖譜:臨床癥候與鑑別診斷
書刊名: 眼科學圖譜:臨床癥候與鑑別診斷
出版日期: 200005
頁次: 485p.
摘要: 全書架構按照眼球各部位分成眼瞼、眼窩、結膜、鞏膜、角膜、前房、瞳孔、虹彩、水晶體、玻璃體、視神經盤、眼底、斜視、眼球震顫共14章節,每一章節進入正文之前另有條列索引,每一條目同時採中英對照,以便快速導讀各章內容。在書中同時收錄非常豐富且珍貴清析的照片,搭配條列式的描述方式來說明各種病徵,遇到文字不易理解的部份,則附有照片使人一目瞭然。另附錄中「與眼科相關的罕見全身性疾病」,在每一疾病名稱之後主要從遺傳方式、眼球表現、全身表現等三方面條列分述。本書原著JackJ.Kanski大師兼顧邏輯性與實用性,對提供眼科醫師鑑別診斷的思維有很大的幫助。(編者)
關鍵詞: 眼科學,圖譜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清代臺灣三十三種地方志采訪冊紀略人名索引
書刊名: 清代臺灣三十三種地方志采訪冊紀略人名索引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1,633p.
摘要: 本索引係根據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從民國四十六年(1957)至六十一年(1972)出版的「臺灣文獻叢刊」(以下簡稱文叢)中,有關清代臺灣之「省」、「府」、「州」、「廳」、「縣」志、采訪冊、紀略等,凡三十二種,以及七十四年(1985)中國大陸北京中華書局印行之蔣毓英「臺灣府志」。本書為求周延,也將連橫在民國七年完成的「臺灣通史」收錄於後,該書亦文叢之一種,總計涵蓋三十四種志書,取其中之「人名」與所在頁行數編輯而成,但仍以「清代臺灣三十三種」名之。主要旨趣在於:一、方便學者針對主題能迅速而完整的獵取各書資料之所在;二、比較和對照個別人物在各書之中的記述內容;三、清楚的瞭解歷史人物之活動記錄;四、辨識人物的身份異動情形;五、提供各書文字印刷上之校對;六、便利傳記資料之編寫;七、將人物姓名整理在一起,必然能浮現出一些歷史現象,幫助讀者去挖掘問題,提供這些歷史現象之統計和分析之基本資料;八、在鄉土資料的檢索上,若能配合地方的碑文、古文書資料的運用,更能為地方構織出一幅較為完整的歷史風貌。(作者)
關鍵詞: 臺灣,傳記,索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與資訊科學的遞嬗
書刊名: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
出版日期: 200010
頁次: pp.17-52
摘要: 本文從圖書館學的起源與變遷,探索資訊科學的興起與轉折,解析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的傳承與融合,進而觀測在網際網路與電子圖書館的衝擊下,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的未來走向。(作者)
關鍵詞: 文獻學,資訊科學,資訊檢索,電子圖書館,電腦科學,傳播學,認知科學,圖書館學,網際網路,Cognition science,Communication,Computer science,Digital libraries,Documentation,Information retrieval,Informat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小圖書室資源管理系統之設計與製作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012
卷期: n.52~54
頁次: pp.53-55
摘要: 嘉義縣溪口國民小學圖書室,在該校及嘉義大學協助下,利用擴大內需計畫之經費,規劃開發該校圖書室資源管理系統。該系統預計達成之具體目標包含:圖書資料分類建檔、借閱者資料建檔、設計可多人同時使用之管理軟體及建立可上網使用之資料庫等。作者將其構想、硬體規劃及軟體規劃於文中詳細說明。最後,期許這套管理系統能滿足校內學生和老師對圖書室自動化及網路化的需求,並希望未來技術更進步後,錄音(影)資料、多媒體CAI等皆能加入圖書室的內涵,提供更多樣化服務。(編者)
關鍵詞: 學校圖書館,圖書資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學校為架構的網路學習社群經營模式:亞卓市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012
卷期: n.52~54
頁次: pp.31-36
摘要: 以教育應用觀點來看,網際網路是提供教育研究的另類空間,重新思考網路學習的可行性及經營學習社群的方法。以往的網路學習策略,多以提供教學資源,設立虛擬校園或虛擬課室來進行網路教學與討論,目的在模擬現實生活中的課堂教學內容與策略。本論文以學校為基礎,思考網路上學習社群的組織方法、自治化的經營模式及成員互動的機制,將網路學習的範圍予以擴大,包括參與的對象和學習內容。並實際設計一個以城市為隱喻的教育網站,實現這個理念。(編者)
關鍵詞: 網路教學,遠距教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教育科技、教學資源中心與教學資源共享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012
卷期: n.52~54
頁次: pp.3-10
摘要: 教育科技的目的係運用各種資源來提昇教學品質,而教學資源中心即是一個以教學為主體的機構,故其主要目標在於提供卓越教學所需的各項教學支援服務。作者認為,一所學校欲建立教學資源中心,其發展方向與重點為:一、配合學校整體發展與階段性的需要;二、建立正確運用科技觀念;三、成為教師教學的即時支援;四、製作配合課程與教學的教材;五、規劃適當的學習環境;六、建立此中心的良好形象等。此外,作者於文末以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系為例,說明其架設教學資源中心的經驗。(編者)
關鍵詞: 教育科技,教學資源中心,教學資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資訊素養為基礎之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之探討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012
卷期: n.52~54
頁次: pp.19-29
摘要: 「資訊素養」為邁向下一世紀重要的教育目標,作者認為培養國民終身學習的理念,資訊素養教育應從國小階段開始,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實施。據此精神,作者分別闡明素養的本質、資訊素養的內涵、資訊素養在教育上的應用、資訊素養教育之教材與課程,以及資訊素養的評量等。其次探討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的內涵,作者認為圖書館利用教育應以資訊素養為基礎,將資訊素養融入利用教育,並安排循序漸進的課程,進而協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問題與困難。(編者)
關鍵詞: 資訊素養,學校圖書館,多媒體教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探索影響空大學生使用教學性多媒體光碟因素之研究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012
卷期: n.52~54
頁次: pp.11-18
摘要: 本文旨在了解空大學生利用教學性多媒體光碟的情形,進而歸納影響其使用行為之因素。作者以空大「非選修資訊類科目」的學生為對象,利用立即回憶測驗的方式評量其學習成效,並採現場觀察法的方式調查學生實際使用多媒體光碟的上機情況,以及其對語音與影片兩項媒體的偏好程度。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自評的電腦素養顯著影響其測驗的成績,空大學生使用多媒體光碟的前提可說是電腦素養以及自學習慣的養成;而互動式光碟設計則可提供學習者思考、整合,甚至回憶複習的機會。因此,綜合研究結果,作者針對空大教學性光碟提出若干建議,包括:將其定位著重於課內重點整理與課外補充教材,使用簡單又直接的互動介面,以及強調成人學習者的互動需求等。(編者)
關鍵詞: 教學媒體,多媒體光碟,遠距教學,空中大學,CAI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走出資訊媒體的迷思、發揮教育資源的成效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012
卷期: n.52~54
頁次: p.2
摘要: 作者認為,教育媒體不應一昧追求最新、最炫的硬體設備,而是應著重於學習訊息的傳達以及學習環境的營造。教育界應走出以往對資訊媒體的迷思,將教育科技的重心放在各類資訊媒體資源之設計、應用、管理和評鑑上;藉由老師的課程設計、學生的參與歸納,以及學校的管理機制,共同建立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具有互動、開放、多元、有目的、合作的學習社群,讓教育資源能真正地發揮效益。此外,在所有教育資源推廣活動中,教育工作者還應積極培育學生的資訊素養,使其了解如何掌握、利用資訊,而不至於在資訊大海中迷失方向。(編者)
關鍵詞: 資訊媒體,教育科技,資訊素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虛擬世界的網路美學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006
卷期: n.51
頁次: pp.9-13
摘要: 互動科技是九○年代最熱門的觀念之一,在近幾年來,更成為視覺藝術、音樂、舞蹈及戲劇等運用最廣泛的元素。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與擴充,改變了人們對物理空間、認同與社區的定義,同時也為藝術開創新的可能性與自由度,擴展無限的想像空間,發展新的創作模式,更改變人的審態度。但是,網路虛擬世中的色情、暴力、以及穩私權的侵犯,也已經形成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作者針對網路美學進行探討,首先從歷史觀點看倫理學對科技藝術的衝擊;其次討論美學與倫理在哲學界的不同主張;續而提出全球資訊網網站設計美學的六項條件:包含界面、內容、互動、速度、簡化、清晰。最後,作者認為應以守中致和的哲學來面對資訊時代的來臨。(編者)
關鍵詞: 網路美學,網際網路,虛擬世界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時代數位影像對美感價值的衝擊與影響
書刊名: 教學科技與媒體
出版日期: 200006
卷期: n.51
頁次: pp.2-8
摘要: 數位影像科技的發展歷史雖短,但對於視覺藝術以及影像文化的發展所造成的影響卻是非常深遠的。由於數位影像常藉由不同的創作形式與媒體,來表達對現視覺經驗反省思考的結果,因此影像創作風格亦隨時代社會背景與美感經驗價值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隨著網際網路及多媒體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數位影對文化傳統發展具有前所未有的影響力。本文即探討數位影像本質及其應用如何影響個人對藝術文化的認知,如何改變影像文化的傳播,以及改變個人與社會美學價值判斷。作者同時藉由對數位影像所具有的複製性、傳達性,以及藝術來探討數位影像複製理論對資訊社會美感價值的衝擊與影響。(編者)
關鍵詞: 數位影像,美感,數位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