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9865 - 987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道德規範與倫理價值
書刊名: 智庫叢書
出版日期: 200009
卷期: 16
頁次: 303p.
摘要: 「道德」之所以要做規範並以法律相佐,在於道德的產生是由族群共同的文化與習俗而形成。道德規範彰顯與否在於社會風氣,而社會風氣好壞則多受到來自所謂社會上層人士(諸如:政治人物、學者專家…等)的影響。作者以熱愛臺灣的心,針砭出今日社會亂象與急功好利,源於政府錯誤的施政作為、政黨鬥爭以及大眾盲目追求物質滿足…等現象。也期望藉由本書點出此一現象,促進社會風氣的向上提升。(吳天智)
關鍵詞: 倫理學,道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技術學院餐旅類科學生資訊需求及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以景文技術學院為例
書刊名: 景文技術學院學報
出版日期: 200004
卷期: n.44
頁次: pp.57-67
摘要: 臺灣地區的資訊環境,隨著通訊網路的架設及通訊功能的完備,已正式進入了資訊化的環境,特別是網際網路(Internet)的引進,對圖書館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本文主旨在探究Internet對於技專校院圖書館讀者服務(ReaderService)中之參考服務、圖書館利用教育、及館際合作等三種服務類型之影響,並提出未來讀者服務型態新發展方向之建議。(作者)
關鍵詞: 讀者服務,網際網路,Reader service,Internet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博物館與建築:邁向新博物館之路:博物館館長論壇論文集
書刊名: 博物館與建築:邁向新博物館之路:博物館館長論壇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232p.
摘要: 序………………………………………………………………………………………6議題一:博物館的記憶與願景一個大型機構的更新………………………………………………………11大英博物館羅伯.安德生館長南海視窗-國立歷史博物館營運與空間…………………………………45國立歷史博物館黃光男館長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的現況與未來願景…………………………………65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普羅高普索夫館長應用舊有建築的新博物館-由舊建築邁向新博物館之路………………81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肯森.郭克館長俄羅斯國立美術館-二十一世紀柴特亞高夫美術館的未來發展趨勢…113俄羅斯國立柴特亞高夫美術館佩茲紳科副館長議題二:展覽空間與空間藝術專題演講台灣近年博物館傳達的訊息………………………………………………133Dialogue建築雜誌總編、建築師金光裕先生巴塞隆納:高地的博物館…………………………………………………141西班牙高地建築博物館代表馬克.巴瑞教授博物館的建築與形式:以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為例……………………175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陳義一館長展覽空間與空間藝術………………………………………………………191立陶宛色立昂尼斯國家美術館道格理斯館長問題與討論……………………………………………………………………………213附錄……………………………………………………………………………………221
關鍵詞: 博物館,管理,建築,論文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博物館管理
書刊名: 博物館管理
出版日期: 200007
頁次: 207p.
摘要: 作者因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處主任及館長多年,對於博物館之規劃與經營有十數年之經驗,此書實為作者實務經驗的紀錄,對學習博物館管理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書依博物館管理的整體來看,根據作者豐富的實務經驗,對規劃與建築著墨較多,對博物館建築之籌劃與實務作有系統之介紹。其他則廣泛地討論博物館之功能與行銷、觀眾服務、組織人事及經營、經營文化等等,可以說是全面性的介紹了博物館的管理實務。由於近年縣市政府與民間多有籌劃博物館之計劃,而又格於國內資料之嚴重不足,即使有也未能較全面的分析與陳述。將來,更由於資訊流通之需求,博物館管理與規劃,將更形突顯其重要性。因此,此書實為一本重要的教材和參考文獻。(編者)
關鍵詞: 博物館學,博物館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博物館展示環境與參觀行為之研究
書刊名: 博物館展示環境與參觀行為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226p.
摘要: 本研究之主要動機,在瞭解如何在展示環境中,呈現合於人性及行為使用的空間機能分配,以促使觀眾在參與展示之中,得以增進參觀與學習行為之實施,提升參觀經驗。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博物館展示與觀眾行為之相關問題。綜合研究結果發現,博物館展示設計的規劃,應首先考慮人的行為問題,而在設計過程方面,必須探索如何滿足使用者行為的需要,並研究影響觀眾的心理性因素,以便使博物館工作更加符合觀眾心理活動的客觀規律,並以達成高度的功能價值與美學價值的為目標之設定。(編者)
關鍵詞: 博物館,展示設計,參觀行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博物館展示設計之設計思考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兩個特展為例
書刊名: 博物館展示設計之設計思考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兩個特展為例
出版日期: 2000
摘要: 在博物館的各項業務當中,展示是博物館彰顯其功能的最主要方式。展示設計思考上的差異,乃是促成展示良窳的關鍵。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索展示設計者的內在思考,試圖瞭解展示設計者碰到問題時的解決過程,以及影響博物館展示設計的關鍵性因素。(編者)
關鍵詞: 博物館,展示設計,設計思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博物館展示的本質:以布雷希特的戲劇理論觀點出發的展示美學
書刊名: 博物館展示的本質:以布雷希特的戲劇理論觀點出發的展示美學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96p.
摘要: 本論文主要內容,是對博物館展示的本質進行相關論述的梳理與聯結,再以布雷希特對戲劇的看法和實踐,作為博物館展示工作的啟發與思考;其目的是想藉此揭露博物館展示的建構與脈絡,進而在從事博物館展示的工作中,能有溝通的哲學基礎,與適切地掌握展示的元素質性和創造技巧。(編者)
關鍵詞: 博物館,展示設計,劇場,間離效果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博物館利用叢書
書刊名: 博物館利用叢書
出版日期: 200009
卷期: 1-10
頁次: 10冊
摘要: 本書係由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策畫,邀集國內11位博物館專家及資深工作者,將其經營的理念至實務作徹底的詮釋與介紹。內容包括《如何籌建博物館》、《如何經營小型博物館》、《如何經營文化中心》、《如何開發博物館的社會資源》、《如何進行博物館藏品徵集編目與收藏管理》、《如何作好預防性文物保存》、《如何實施博物館教育評量》、《如何規劃博物館教育活動》、《如何建立義工制度》等10種。(編輯部)
關鍵詞: 博物館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博士論文研究歷程中情境與資訊行為之探索:以植物分類學為例
書刊名: 博士論文研究歷程中情境與資訊行為之探索:以植物分類學為
出版日期: 200001
頁次: 200p.
摘要: 人們所身處的情境與其接觸資訊的活動有著密切關連。雖然情境(context)的重要性已經為學界所認同,此一名詞亦廣為使用,但由於缺乏明確而系統化的界定,幾乎所有未能定義但又與資訊行為有關的現象都被規劃到「情境」概念當中。因此就學術研究的角度而言,學界對情境一詞的概念卻相當籠統模糊,同時亦未能系統化的說明情境與資訊行為的關係。文獻中顯示我們迫切地需要一套思考架構與分析性的語言,以幫助我們:(1)釐清情境之概念與意涵;(2)解釋情境在資訊行為架構中之定位;(3)系統化地展現情境與資訊行為之關係。為釐清上述的混淆現象,本研究提出以下三個研究問題,試圖探索植物分類學博士論文研究的歷程中:1.構成博士論文研究的情境為何?2.博士生採取了哪些資訊行為?3.情境與資訊行為有何關係?透過回答上述問題,研究者希望達成四項目標:第一、辨識與資訊行為有關之重要的情境。第二、建立描述情境的分析性語彙。第三、辨識情境與資訊行為之關係。第四、建立描述情境與資訊行為之關係的思考架構。由於此一議題屬於探索性質,因此研究者採取開放的態度,運用自然探究法,希望根基於實證資料來建構理論。研究策略上採用個案研究設計與自然研究取向。資料蒐集方面結合深度訪談、受訪者日誌、與受訪者文件等多元的資料以獲取整體的理解。資料分析方面以紮根理論與內容分析方法,進行單一個案與跨個案的分析比較。在增強研究品質與可信度上,除了加強研究者的背景知識外,同時亦採納三角交叉驗證、研究同儕參與討論,與受訪者在驗證等數種策略。研究結果發現,就巨觀層次而言,博士論文研究的整體情境就如同一場知識發現的旅程。就次巨觀層次而言,整個博士論文研究歷程由一個個特定時空點下的狀況所構成。就微觀層次而言,博士論文研究歷程中情境包含了四項因素,分別是:學界生態、任務類型、問題類型,與資訊可及性。後三個構面同時可用已描述此一情境在特定時空點下的狀態,共同構成了博士論文研究歷程中各種特定的狀況。本研究以實證資料具體描述情境概念多元面向、多層次、與動態的三項特質。就資訊行為方面,研究者以意圖、資訊來源、活動,以及資訊標的物等四個面向,辨識出五種資訊行為類型:尋求型、降低不確定型、吸收型、傳佈型、與增加價值型。就情境與資訊行為關係方面,本研究具體說明了在不同的層次上,情境與資訊行為之間呈現多元關係。整體而言,資訊行為是對情境的覺察與回應;在次巨觀層次上呈現對應關係;在微觀層次上呈現互動關係與單向影響關係。總結而言,就實務、理論、研究三個層面,本研究具有如下貢獻。就實務層面而言,本研究揭露了植物分類學研究在資訊之使用偏好上的特色,以及博士研究歷程當中的資訊行為。針對學術圖書館的資訊服務提出四點建議:1.增進圖書館與館外資源在取用上的鄰近性,以滿足資訊並置與比對的需求。2.館藏淘汰的政策須基於於對使用者資訊行為的理解而設計,同時依學科特性分別制定。3.辨識資訊可及性低、或變異程度大的狀況、做為提供資訊服務的切入點。4.圖書館可定位為跨學科的資訊互動中心,營造虛擬與實體的空間、活動,讓相關學域的研究人員與文獻資源發生互動。就研究方面而言,本研究展示了質性資料之蒐集與分析應用於探索性研究與理論建構的效果。未來的研究方向包括:1.以相同取向方法探討其他學科領域博士論文研究歷程,並將其現象與本研究之發現比較。2.繼續發掘其他的可能情境因素,並進一步探討情境因素彼此間之關聯性。3.整合資訊行為領域與資訊檢索領域對狀況的研究發現。4.發展並測試「面為情境」導向的資訊行為思考架構。在理論方面,本研究具有如下貢獻:1.提供實證資料以具體描述情境、資訊行為、與兩者關係。2.釐清界定情境的意涵,提議「以狀況表徵情境」,並發展用以描述情境的分析性語彙。3.建立一個思考架構,並提出一組假設前提來說明情境與資訊行為之間多元的關係。4.根據研究者對情境與資訊行為之關係的理解,提出以「面對情境」的新取向思考資訊行為。(作者)
關鍵詞: 情境,資訊行為關係,質性研究,紮根理論,資訊尋求行為,資訊需求,博士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都柏林核心集與圖書著錄
書刊名: 都柏林核心集與圖書著錄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218p.
摘要: 本書是作者在都柏林核心集的第四本專書,主要從網頁與書籍的整合處理角度,來探討如何架構圖書館新的圖書著錄舞台於都柏林核心集之上。作者嘗試從編目規則、機讀編目格式、機讀權威記錄格式等三方面,來探討架構新圖書著錄舞台時,所可能會面臨的課題,並且介紹個人在此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圖書著錄與都柏林核心集」,主要重點在闡述圖書與網頁合併處理的理念、可行性、與實務考量事項。同時也有作者近年來在都柏林核心集上的移植成果彙整介紹,做為本書後面其他章節的開場白與指引。第二、三、四章分別從編目規則、機讀編目格式、機讀權威記錄格式等三個角度,來探討如何應用都柏林核心集於圖書著錄的工作。並且在每章中均有「重要課題探討與分析」一節,來闡釋重要觀念和深入的剖析機讀格式的主要缺失:檢索點、資料重複,欄號內資料過於龐雜等課題。第五章「結語與資料著錄的未來趨勢」,乃是作者從理論探討與實際系統建置個案中,個人所歸納出的心得與體察出的時代趨勢。首先從四個角度來分析了書籍與網頁的可能合理之著錄詳簡趨勢,另外也探討「著錄的模擬介面」和「資料著錄與資料格式分離」(SOCAF)兩個重要的概念。(編者)
關鍵詞: 機讀編目,元資料,資料描述格式,電子資料處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終身學習與公務人力發展
書刊名: 終身學習與公務人力發展
出版日期: 200006
頁次: 339p.
摘要: 作者現任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主任委員,就其多年從事公職之體驗,推動建立一套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制度。本書闡述終身學習社會、人力資源發展之概念、解析公務人力發展策略。並探討先進國家之制度,檢討我國現制施行之成效與需求更建構我國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制度,以培養優質公務人力。讀者在閱讀過後,應能更加瞭解政府對於推動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方面所作的努力。(編者)
關鍵詞: 公務人員,在職訓練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美麗五千年‧人與自我篇(附影音光碟片)
書刊名: 終身學習光碟系列
出版日期: 2000
頁次: 31p.
摘要: 國立歷史博物館為配合九年一貫「人文與藝術」新課程的實施,特別製作本篇專輯,並附上光碟以提供中小學教師作為教學內容之參考。本書內容主要以藝術為開始,描寫藝術家「常玉」、「席德進」的藝術生活、藝術思想、創作過程並介紹他們的作品。從作品中來探索他們如何用色彩、線條、構圖及主題,以細膩而深刻地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用畫筆來刷出自己對生命的經歷及認識。藝術與人生是相呼應的,盼望經由此書的引領,幫助讀者也能像藝術家那樣用畫筆紀錄自己的生命,開啟自己藝術的心靈之旅。在書末並針對「常玉繪畫藝術」的欣賞主題,設計出四個單元的教學活動,且附有問題,希望藉由讀者的作答而能體驗出學習藝術的樂趣。(編者)
關鍵詞: 人文,藝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