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961 - 97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基於專案屬性資訊之知識探勘與再利用平臺發展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1006
卷期: v.8 n.1
頁次: pp.97-136
摘要: 企業在面對產業環境快速變革之際,如何透過知識管理以創造組織價值活動,並善用智慧資產提升組織核心能力,已成為企業提昇商業智能的重要議題。專案計畫的執行為公司內重要的知識管理活動,專案包含了多項知識密集性高的工作,本研究透過歷史專案與工作集合中萃取所需的資訊,設計專案情境屬性資訊模式(project-in-context,PIC),提出基於專案屬性資訊之知識發掘與再利用平台。因此本研究主要內容包括:(1)專案資訊擷取:分析專案執行過程各階段所需的相關知識物件,透過知識工程的程序,由歷史工作集合中萃取、分析工作相關文件資訊;(2)專案知識發掘:結合文件探勘與資料探勘技術,萃取重要專案概念並根據PIC模型定義之知識物件以分析物件間的關聯;(3)專案屬性資訊利用:研究由主動搜尋與被動遞送的角度設計與探討由專案屬性建構情境資訊利用之實際運作模式。由專案計畫管理的角度出發,本研究提出之方法與系統可協助知識工作者快速的瞭解工作脈絡並有效解決問題。(作者)
關鍵詞: 資料探勘,知識發掘,知識再利用,專案情境資訊模式,文件探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資訊再尋獲之檢索行為初探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1006
卷期: v.8 n.1
頁次: pp.29-57
摘要: 上網重複查詢先前瀏覽資源之資訊再尋獲行為十分常見,但由於網路環境之變動性及資訊尋獲情境之多元性,資訊再尋獲與一般尋獲或查詢行為可能存在異。本研究以實驗、觀察、訪談、問卷等方法,嘗試瞭解網路使用者之資訊再尋獲檢索行為特性;同時,也分析比較尋獲與再尋獲兩階段之檢索歷程特性。研究結果顯示,相較資訊尋獲行為,使用者於資訊再尋獲過程中所使用之檢索工具更為多元、也會交互使用多種檢索策略尋得先前情境線索、其所採用之檢索技巧較為複雜、與系統的互動也較為頻繁。根據實驗結果,資訊再尋獲雖較尋獲階段所花費時間較短,但其所需認知心力及檢索困難度也增加不少。一般而言,受試者對再尋獲的結果多感滿意,但也表示若系統能提供更多回想支援功能,再尋獲的檢索成效其實應該更高。此外,本研究也提供不同檢索任務類型對資訊再尋獲影響之初步分析結果。最後,本研究針對網路資訊檢索系統及個人資訊管理層面提出一些改善建議。(作者)
關鍵詞: 網路資訊檢索行為,資訊尋獲,資訊再尋獲,個人資訊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wo H-mixed Synthetic Indic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Research Performance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1006
卷期: v.8 n.1
頁次: pp.1-9
摘要: 本文提出了兩種H混合綜合指數(h-mixedsyntheticindices),即S=100×1g(h×CPP)及T=100×1g(R×h×CPP),以作為研究表現評估指數。其中CPP為平均被引用率(citationsperpublication),h為h指數(h-index),R為R指數(R-index)。透過這些組合,將可分別測量所有出版品、出版品輸出與影響、H核心區(Hirschcore)中總引用之平均引用率,利用此兩種H型混合綜合指數S與T,將快速地利用可得的數據,製作一個全面性的學術成果評鑑。所得數值愈大,學術成果則愈佳。當S<100或T<100時,則表示學術成就之貧乏。(編者)
關鍵詞: 綜合指數,Synthetic Index,h指數,H-index,H混合指數,H-mixed Index,學術成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專題式學習小組溝通行為與成員角色之研究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1006
卷期: v.8 n.1
頁次: pp.137-164
摘要: 資訊融入教學雖然已普遍為教育現場所接受,然而透過科技應用所產生的彈性學習機制,如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習者互動溝通與提升學習表現,則是近年來重要的研究議題。本研究以北部某大學一門實施專題式學習之課程為研究場域,以成員角色與溝通行為為焦點,進行小組互動歷程的分析,以瞭解專題式學習之成員角色與溝通行為對其學習表現的影響。結果發現小組在專題執行階段,相較於準備與完成階段,具有最多的程序性、任務性與社會性之三類型溝通行為;成員在任務性角色、社會情感性角色,以及角色轉換的歷程中,對應不同的專題式學習階段也有不同的影響力。最後本研究亦針對研究結果提出討論與相關建議。(作者)
關鍵詞: 專題式學習,小組互動歷程,溝通行為,成員角色,電腦中介溝通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inkage Indexes: Co-assignee, Reciprocal Citation, Patent Coupling and Co-patent
書刊名: 圖書資訊學刊
出版日期: 201006
卷期: v.8 n.1
頁次: pp.11-27
摘要: 本文檢驗四項指標,包括:共同專利權人(co-assignees)、互惠引文(reciprocalcitation)、專利聚合(patentcoupling)及共同專利(co-patent),透過不同的引用關聯性來揭示所引起關聯之意涵。本研究以布萊德福德模式分析(Bradfordmodelanalysis)為基礎而進行相關性分析,分析包括6,274基因工程專利,及16位主要專利權人(primaryassignees)。研究結果顯示有四種典型,包括:技術關聯(technologicalaffiliated)、技術競爭對手的關聯(technologicalcompetitorcorrelated)、商業合作(commercialcollaborated)和技術分離(technologicalisolated)。(編者)
關鍵詞: 關聯性指標,Linkage Indexes,互惠引文, reciprocal citation,專利聚合,patent coupling,共同專利,co-patent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北大學者談讀書
書刊名: 資優學園 22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43p.
摘要: 古人說:「思之思之,思之不得,鬼神通之。」實際上使之「通」者並非「鬼神」,而是在不斷思考中使智商有所提高,然後回過頭來增助於自己對問題更進一步、更深一層的思考,成為良性循環,最終乃臻於彼岸。希望親愛的讀者能從本書所收的幾十篇文章中有所領會,並在自己的求學方面得到裨益。(編者)
關鍵詞: 讀書,文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裝幀時代:臺灣絕版書衣風景
書刊名: 裝幀時代:臺灣絕版書衣風景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17p.
摘要: 本書從1950年開始延展,包括廖未林、梁雲坡、楊英風、龍思良、朱嘯秋、高山嵐、陳其茂、黃華成八位書封設計名家,介紹他們的生平梗概及創作理念,並羅列出各自最具代表性的封面設計,讀者將可看見他們秉持著藝術創作的理念,以手工繪圖創作出一幅幅燦爛的書封作品。在電腦製作主導書籍封面設計的今日,《裝幀時代》為台灣保存了彌足珍貴的書封手工繪圖史,也提醒了新一代的書封美術設計者,他們的身分不僅是設計者、更是藝術家,也為讀者帶來全新的書封設計欣賞觀點。(編者)
關鍵詞: 印刷,設計,圖書裝訂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會念書的狠角色才能生存;Study enthusiasts surivive!
書刊名: 會念書的狠角色才能生存;Study enthusiasts surivive!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310p.
摘要: 履歷越來越漂亮,年輕人卻反而找不到工作。他們就業時遭遇挫折的原因,在於社會並不需要只會讀書的象牙塔人才。本書主張應該學習創意性解決問題及「念書的方法」,同時具體提出以腦科學為基礎的念書技巧。這是人生的前輩送給年輕挑戰者的寶貴智慧。儘管時局艱困,但願與本書結緣的朋友仍然能夠充滿希望,活出更美好的人生。(編者)
關鍵詞: 讀書法,唸書技巧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開放近用的機會與展望;Prospect of open access
書刊名: 開放近用的機會與展望;Prospect of open access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44p.
摘要: 本報告進一步呈現和推衍了開放近用其它諸多的發展面向,在學術影響、學術出版、商業和法律等面向。然而就學術發展的要求以及技術上的可行性而言,開放近用仍需加深其開放的範圍:開放近用的論文,作者在研究過程中所產生的、支撐論文論證的原始資料應一併附加於論文上開放,以及論文所引用的文獻之立即取得,這些都是研究機構或政府單位在推動開放策略之時,必須預先設想考量的。此外,受政府補助的研究成果以及政府出版品,也應以開放近用的原則對全體社會朝向開放。本報告考慮到開放近用的各種觀察角度,包括政府的角度。並且,在最後對政府決策單位提出了五點建言:參與國際社會的開放近用運動;鼓勵國內學術研究者投稿開放近用期刊;獎勵國內學術期刊採取開放近用出版模式;建置全國使用的開放近用文獻之搜尋平台;以及整合電子學術資源。(編者)
關鍵詞: 資訊檢索,資源共享,網路資源,學術性讀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焚書之書
書刊名: 焚書之書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380p.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納粹黨在德國已經掌權,意圖所在不只是絕對的政治勢力和清除猶太人,而且對全體人民思想行動全面監控。1933年五月十日納粹假大學生團體之手,發動全國性反動思想的清除,舉行全國性焚書活動,數以萬本書籍付之一炬。七十五年後的今天,這些作家和其作品早已被遺忘。佛克衛德曼(VolkerWeidermann),以呈現戰後德語文學史聞名,試圖重新喚起社會的記憶,改變這些不該被遺忘的作者,已經被遺忘的命運。黑名單上有九十二個德國作家和三十五個外國作者。包括國際知名的有海明威、傑克倫敦、茨威格、雷馬克等。本書描述這些作家個人及作品的特色,以傳記和回憶錄的形式呈現給今日的讀者。目的是讓被遺忘的從遺忘中走出來,把他們的生命、他們的著作呈現給今日的讀者。重新光耀當時被焚毀的書,重現當時多數文人面臨公義道德勇氣的抉擇、流亡的生活,賦予他們悲劇性的生命一個現代的意義。將焚書之人當時的勝利,在今日轉成潰退慘敗。(編者)
關鍵詞: 禁書,作家,德國文學,出版品檢查,國家主義,德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都柏林核心集最佳實務指引
書刊名: 都柏林核心集最佳實務指引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54p.
摘要: 本書深入研析都柏林核心集15個元素的內涵,每一個元素均包含元素的定義、修飾詞、使用規範,以及範例。使用規範的說明參考國外圖書館、博物館及檔案館等領域的都柏林核心集最佳實務,讓使用者能確實解元素之內涵與使用限制,並就其使用情境選擇適當的描述策略。最後再輔以數位典藏計畫中的各項實例,實例亦盡量多樣化以涵蓋各典藏領域,為使用者提供較為精確的描述建議,提升各計畫後設資料的正確性及內容品質。(編者)
關鍵詞: 都柏林核心集,數位典藏計畫,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第八次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合作會議圖書館中文資源與數位典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體字版)
書刊名: 第八次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合作會議圖書館中文資源與數位典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體字版)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65p.
摘要: 「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合作會議」(以下簡稱「共建共享合作會議」)係以兩岸多地的合作交流作為背景逐步醞釀而來,它是一個專門針對圖書館中文資源的藏品發展及合作分享所規劃形成的團體,最初它以兩岸多地的圖書館合作型態來發展,寢至目前它已逐漸朝向國際化的專業團體邁進。本次會議以圖書館中文資源與數位典藏為主題,故會議另稱為「圖書館中文資源與數位典藏學術研討會」。本書內容彙整參與「第八次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合作會議暨圖書館中文資源與數位典藏學術研討會」所邀請的國內外圖書館界學者專家發表有關中文資源與數位典藏的論文。包括:中國國家圖書館中文數字典藏及共享/張志清,數字資源建設與共享—以北京大學圖書館為例/別立謙;肖瓏副;朱強,AReportontheChineseDigitizationProjectsoftheHarvard-YenchingLibraryatHarvardUniversity/JamesK.M.Cheng(鄭?文),香港地方文獻數碼館藏:香港圖書館及其他相關機構數碼化建設調查/劉淑芬;陳世斌,澳門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概況/王國強,DigitisingoldChinesebooksinGermanyandEurope/Dr.MartinaSiebert,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之回顧、現況與展望:以臺灣為例/李德財;陳淑君,數位資源的典藏管理與知識服務:臺灣的策略與實踐/顧敏;宋美珍,文獻資源共建共享的互動機制——以臺灣佛教數位典藏為例/杜正民,中國科技史數字圖書館項目/高瑄,古籍聯合目錄資料庫項目/俞小明,中文名稱規範資料庫項目/何以業,中文元數據標準研究及其示範數據庫項目/肖瓏,全球中華尋根網項目/肖禹,FromaVirtualLibrarytoaVirtualResearchEnvironment:HowtoSupportResearchintheFieldofAsianStudies/MatthiasKaun。(編者)
關鍵詞: 文獻數位化,資源共享,館際合作,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