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973 - 98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第八次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合作會議圖書館中文資源與數位典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書刊名: 第八次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合作會議圖書館中文資源與數位典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165p.
摘要: 「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合作會議」(以下簡稱「共建共享合作會議」)係以兩岸多地的合作交流作為背景逐步醞釀而來,它是一個專門針對圖書館中文資源的藏品發展及合作分享所規劃形成的團體,最初它以兩岸多地的圖書館合作型態來發展,寢至目前它已逐漸朝向國際化的專業團體邁進。本次會議以圖書館中文資源與數位典藏為主題,故會議另稱為「圖書館中文資源與數位典藏學術研討會」。本書內容彙整參與「第八次中文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合作會議暨圖書館中文資源與數位典藏學術研討會」所邀請的國內外圖書館界學者專家發表有關中文資源與數位典藏的論文。包括:中國國家圖書館中文數字典藏及共享/張志清,數字資源建設與共享—以北京大學圖書館為例/別立謙;肖瓏副;朱強,AReportontheChineseDigitizationProjectsoftheHarvard-YenchingLibraryatHarvardUniversity/JamesK.M.Cheng(鄭?文),香港地方文獻數碼館藏:香港圖書館及其他相關機構數碼化建設調查/劉淑芬;陳世斌,澳門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概況/王國強,DigitisingoldChinesebooksinGermanyandEurope/Dr.MartinaSiebert,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之回顧、現況與展望:以臺灣為例/李德財;陳淑君,數位資源的典藏管理與知識服務:臺灣的策略與實踐/顧敏;宋美珍,文獻資源共建共享的互動機制——以臺灣佛教數位典藏為例/杜正民,中國科技史數字圖書館項目/高瑄,古籍聯合目錄資料庫項目/俞小明,中文名稱規範資料庫項目/何以業,中文元數據標準研究及其示範數據庫項目/肖瓏,全球中華尋根網項目/肖禹,FromaVirtualLibrarytoaVirtualResearchEnvironment:HowtoSupportResearchintheFieldofAsianStudies/MatthiasKaun。(編者)
關鍵詞: 文獻數位化,資源共享,館際合作,文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讀者書評文類分析研究:以科學普及類書評為例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0冬季
卷期: v.48 n.2
頁次: pp.269-298
摘要: 由於資訊科技及網路的發展,充斥於網路上各種形式的讀者書評成為讀者選書的另一參考來源。書評之於科學普及類圖書又尤為重要,因為書評身為科學傳播的入口途徑。本研究分析網路讀者書評之結構與格式、網路文類特徵與寫作內容特性。研究對象為aNobii網路閱讀社群網站之讀者書評共897篇,逐篇分析且歸納書評之內容,以期提供圖書館、出版社、閱讀推廣等單位了解網路讀者書評,拓展其應用範圍。(作者)
關鍵詞: 讀者書評,網路書評,科普,內容分析,文類分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文件檔案價值鑑定基準之研究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0冬季
卷期: v.48 n.2
頁次: pp.247-268
摘要: 本研究以電子文件之檔案價值為研究主題,從專家學者之觀點了解鑑定電子文件檔案價值的評估項目,以期能對電子文件鑑定的議題有更為深入的了解,進而能提供檔案管理實務界規劃電子文件鑑定策略時之參考。本研究採用德菲法來收集進行相關資料。整體結果顯示電子文件的檔案價值是個多元面向的概念,須同時從宏觀與微觀的層次來思考檔案價值的評估。其評估準則應以社會和機構因素為引導,以內容資訊為主要考量。至於電子文件所依賴的資訊系統及提供有關該資訊系統的操作說明和支援性文件則是未能在填答者之間形成共識。(作者)
關鍵詞: 電子文件,檔案價值,檔案鑑定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協同合作模式建構研究者知識之研究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0冬季
卷期: v.48 n.2
頁次: pp.203-246
摘要: 研究者初次進入一個研究領域時,最常遭遇的困難是不了解該領域相關知識。在無明確搜尋目標與模糊關鍵詞語情況下,研究者即便是利用搜尋引擎想在有限時間找尋到正確需要的資訊是非常困難的。為解決此困境,本研究提出「以協同合作模式讓研究者共同創造領域內的知識內容及知識結構」之概念與機制,以保存研究領域的知識,提供研究者方便查詢、瀏覽領域知識結構,相互分享研究知識與經驗。本研究以資訊架構領域作為實例,讓該領域研究者在Wiki協作平台上進行文獻閱讀心得分享、主題知識共筆、參考文獻關聯引用等。研究者所分享之概念關鍵字,經過整理分析可成為知識組織與分類的元素,再透過其語意關係之界定,描述知識概念間之連結,並以主題地圖技術建構資訊架構領域之知識結構,以作為研究者完整便利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知識管理,知識分享,協同合作,主題地圖,Wiki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學術研究問題解決過程之不確定性分析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0冬季
卷期: v.48 n.2
頁次: pp.175-201
摘要: 本研究以Wilson(1999)問題解決模式為研究框架,探索研究人員問題解決之不確定性。採取問卷調查蒐集134份問卷資料,並深入訪談14位研究人員。研究人員對於以各種資訊資源管道解決問題之重視程度以學術性電子期刊資料最高。就不確定程度的分析:「陳述結果」與「問題解決」階段之不確定程度顯著高於「問題確認」與「問題定義」階段(p<0.05)。研究結果亦反映研究問題解決過程的許多不確定因素,例如:「我會擔心我在研究過程所蒐集的數據資料是否深入」、「我會擔心自己所蒐集之研究數據資料是否呼應我所提出的研究假設」等題項的反應之不確定感較高。訪談資料顯示研究過程的不確定歷程,涵蓋研究執行過程中內在與外在的各層面因素,而突破障礙的信念與暢通之圖書資訊資源獲取管道為研究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作者)
關鍵詞: 不確定性,資訊搜尋,問題解決,學術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政治大學數位典藏建置與應用探討智慧財產管理與機制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0冬季
卷期: v.48 n.2
頁次: pp.149-173
摘要: 政治大學近年來積極發展數位典藏計畫,為提昇其有效加值應用,而進行智財藍海策略研究。然而在數位典藏加值時,卻面臨許多智慧財產管理問題。本研究緣自智財藍海策略研究計畫,旨在探討政大數位典藏之智財管理機制與模式,研究範圍包括政大數位典藏計畫、數位內容計畫與資料庫,主要研究目的包括:(一)探討政大數位典藏計畫智財價值與管理。(二)調查政大數位典藏計畫與資料庫現況。(三)研究政大數位典藏與資料庫的智財管理問題。(四)建議數位典藏之智財管理與機制。(五)對政大未來的智財管理中心提出建議。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與焦點團體訪談法,首先調查政大數位典藏與資料庫現況,選取重要個案,蒐集資訊分析與智財問題。其次舉行焦點團體訪談,邀請數位典藏計畫建置單位與學者專家共同研討。調查研究發現政大有23個單位建置60種資料庫與數位典藏網站,從中選擇5個案進行研究分析。焦點團體訪談從四方面討論:數位典藏發展策略;數位典藏建置問題解決;數位典藏加值應用模式;與智財權保障機制。最後總結個案研究與焦點團體訪談結果,對數位典藏應用的智財管理機制與策略提出建議。(作者)
關鍵詞: 數位典藏,數位圖書館,數位內容,數位學習,智慧財產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應用辯論於國小六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為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0 夏
卷期: v.47 n.4
頁次: pp.499-53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將辯論應用於國小六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以提升學生資訊素養和學科內容理解的可行性。研究者與資訊素養老師和社會老師根據社會課本單元以「應立法保護複製人的存在」和「網路對小學生的影響是利大於弊」為辯題,讓學生進行兩次辯論活動。辯論活動的引導均依照Big6資訊素養模式,由釐清問題開始,再思考尋找資訊的策略,之後進入取得、使用與統整資訊的過程,最後舉辦正式的班級及班際辯論競賽。末了,引導學生評估自我的學習過程與結果,並根據辯論結果,設計此議題可行的社會行動方案。整個研究進行一學期,主要以參與觀察、訪談及文件分析等方法來蒐集資料。研究結果發現經由Big6模式,辯論可應用於社會學習領域教學;藉由教師間的協同教學,可讓辯論活動及後續的社會行動更容易實踐於課程。另外,有系統的資訊素養課程規畫與推廣也是不可忽視的課題。(作者)
關鍵詞: 社會學習領域,資訊素養,辯論,社會行動,Big6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由宏觀鑑定觀點檢視1949-2000年都市建設類國家檔案之主題分類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0 夏
卷期: v.47 n.4
頁次: pp.459-497
摘要: 「見證國家發展,創造國家智慧資產」是台灣因重視本土歷史文化,希冀促發社會大眾利用檔案之興趣,從而整理國家檔案之核心理念。本研究以著重呈現社會價值的宏觀鑑定觀點,在配合台灣暨有機關檔案來源及建構檔案資訊檢索系統前提下,以案例分析檢視英國、紐西蘭、中國大陸三個不同國家檔案系統中,有關都市建設類檔案分類架構及檔案主題內涵,並利用台灣重要事件記略與層面索引典概念,整合出台灣1949-2000年都市建設類國家檔案主題分類架構。研究結果可供國家檔案徵集、鑑定、移轉及管理機制與檔案資訊系統建構運用。(作者)
關鍵詞: 檔案鑑定,主題分析,歷史研究,國家檔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科技大學教師看法探討數位教學與數位學習需求對圖書館服務之影響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0 夏
卷期: v.47 n.4
頁次: pp.429-457
摘要: 近幾年來國內科技大學開始推動教師運用資訊傳播科技(ICT)於課程教學之中,其中不少學校也已開始正式推動網路遠距課程。鑑此,本研究針對北部景文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及中華科技大學等三所科技大學專任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於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間發放了926份問卷,共回收545份,其中無效問卷19份,總回收率約為57%。本研究綜合利用百分比、平均數、T檢定及ANOVA檢定等統計分析方法,達成下列四項研究目的:一瞭解科技校院教師對圖書館配合學校推動數位學習與數位教學所應提供之服務需求;二解析不同背景教師(包括性別、所屬學科、教授課程、職級、數位教學經驗等)對圖書館所應提供之服務需求看法的異同;三解析科技校院教師對圖書館在數位學習環境中角色定位的看法;四提供科技校院圖書館面對數位學習環境重新規劃其服務內容與提升其服務品質之參考建議。(作者)
關鍵詞: 數位教學,數位學習,圖書館服務,教師,科技大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資訊系統的演變與發展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0 夏
卷期: v.47 n.4
頁次: pp.403-428
摘要: 圖書資訊系統是圖書館作為徵集、組織與服務圖書資訊資源的重要工具,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圖書資訊系統也從傳統的卡片目錄逐漸蛻變成不同的多元樣貌,如整合式圖書館系統、聯合目錄、電子資源管理系統、亞馬遜網路書店與Google圖書等。本文旨在探討圖書資訊系統的歷史發展與未來方向,採取個案研究為方法,以主要趨勢的演變歷程為主軸,依序選取4類14個案進行討論,分析各式圖書資訊系統的特色,進而從物件類型、物件精細度、資源範圍、組織方式、聚合方式、聚合資源、呈現方式、軟體導入模式、社會化線上目錄、設計方式、運作方式與取用方式等12種觀點提出研究發現與建議。(作者)
關鍵詞: 圖書資訊系統,圖書資訊資源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出版從業人員專業能力之研究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0春季
卷期: v.47 n.3
頁次: pp.371-397
摘要: ”隨著數位出版逐漸成為下一波出版主流趨勢,傳統出版產業人才的培育也必須配合產業轉型,以加速出版產業之數位化,有鑑於此,本研究以數位出版產業為對象,探討數位出版產業從業人員所需具備之專業能力,以供傳統出版人員轉型時之參考。研究首先採用文獻探討方式,以了解數位出版產業之現況,再透過層級結構問卷發送,以FuzzyAHP層級分析法建構完整能力層級、指標。研究結果顯示:(一)數位版產業主要之職務可分為行銷企劃人員、內容製作人員、程式設計工程師三項。(二)數位出版從業人員所應具備之專業能力,共包含4大構面,7大項目及32個能力指標。(三)數位出版產業對專業能力之需求,能力構面上,以「系統開發」能力權重值最高,而能力指標中以「了解數位檔案加密方式」權重值最高,同時也最為數位出版從業人員所需要。(作者)”
關鍵詞: 數位出版從業人員,專業能力,能力指標,模糊層級分析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應用 Google Analytics 於數位典藏網站計量分析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10春季
卷期: v.47 n.3
頁次: pp.343-369
摘要: ”數位典藏系統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供使用者使用,因此,必須從使用者角度評估系統的設計,以充分掌握使用者需求,發掘系統潛在問題,藉以改善系統、提升品質與增進使用者滿意度。本研究選擇以使用者到訪率極高的數位典藏網站-「台灣棒球維基館」為對象,利用著名的網站計量軟體GoogleAnalytics做為主要分析工具,再輔以問卷調查結果,希望能掌握使用者的多樣面貌,包括:誰在使用?何時使用?何地使用?使用何物?如何使用?為何使用?使者者滿意度為何?以做為網站經營、管理、改進的依據。本研究也建議各個數位典藏網站可逐步導入網站計量工具,有效地分析網站營運成果,解析網站使用客群,據以調整網站未來經營方向。(作者)”
關鍵詞: 數位典藏,網站計量,網站分析,紀錄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