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8809 - 882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重建現代化的巴比塔:機器翻譯的歷史和現狀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109
卷期: v.8 n.1
頁次: pp.27-39
摘要: 本文介紹了機器翻譯的歷史和現狀,著重地介紹基於規則的機器翻譯、基於語料庫的機器翻譯、基於實例的機器翻譯、口語機器翻譯、互連網路上的機器翻譯,分析了這些機器翻譯系統的理論基礎和處理技術。(作者)
關鍵詞: 機器翻譯,自然語言處理,計算語言學,語料庫,電腦技術發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行動通訊與資訊擷取之結合:無線應用通訊協定與XML之探討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103
卷期: v.7 n.6
頁次: pp.93-104
摘要: 隨著網際網路與行動通訊的需求日益增加,無線應用通訊協定(簡稱WAP)針對數位式行動電話系統與其他的行動元件,定義了一套開放、標準的網路通訊架構。WAP提供了完整具有發展性的無線上網功能,使得資訊存取更為無遠弗屆,“通訊服務”與“資訊擷取”分別擁有了新生命並緊密地串聯在一起,一般人可享受到“隨時”“隨地”獲取資訊的便利。本文將介紹WAP的整個架構,從基本架構到應用環境,進而介紹未來在無線領域上,資訊的編排、撰寫及存取應有的新發展。此外,本文將針對WAP所定義之WML標記式語法,及其與XML可延伸式標記語法之關聯、WML與HTML之差異、WAP對資訊存取與傳播的影響等議題加以探討。(作者)
關鍵詞: 無線應用通訊協定,電傳視訊,WAP,XM,DTD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Semiotics and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Visual Images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106
卷期: v.7 n.4
頁次: pp.81-100
摘要: Cleo是一份針對18至35歲讀者所發行的澳洲雜誌,創刊於1972年。為慶祝其成立25週年,該雜誌特別收集過去300幅的雜誌封面,並於1997年11月重新出版。為了解這些封面影像的變遷過程,以及比較前後時期的不同處,除從髮型、衣著辨識以外,還利用內容分析的方式深入探究。本文主要內容即以Cleo為例,針對影像內容分析的假定、實作、限制及各項優點加以概述,探討其作為研究方法的可能性。(編者)
關鍵詞: 內容分析,符號學,影像,質化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主體、認同看質化的閱聽人研究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106
卷期: v.7 n.4
頁次: pp.69-79
摘要: 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有關綜藝節目對青少年負面影響的問題又引起社會廣泛的討論。然而,以社會菁英為代表的主流論述卻主要是遵循效果論傳統,以被動、易受操控的觀點來看待閱聽人。本文試圖平衡這種偏見,就有關閱聽人研究的各種理論作一分析與討論,並主張質化取向的閱聽人研究,體認閱聽人相對自主以及具備批判及創造的潛力,去除對邊緣/弱勢族群容易被媒介文本擺佈的偏見,一方面回復閱聽人的主體性,讓他們各自呈現與文本接觸的經驗,而另一方面也兼顧多頻道環境的接收脈絡,並從多面向的角度來觀察個人收視行為與外在社會結構間的關係。(作者)
關鍵詞: 主體性,認同,閱聽人,效果研究,文化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差異、經驗、與主體性:女性主義質化研究的政治哲學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106
卷期: v.7 n.4
頁次: pp.59-68
摘要: 本文試圖探討女性主義質化研究的政治哲學,從女性主義研究具有政治意識的源起,探究在強調身體、性/別、身分等的差異中,其不同/差異(difference)的研究根基是如何產製政治意涵的?又從其性/別差異的研究動機中,強化女性經驗的研究方法,其主體性的陳述是如何構連政治意涵的?以及,女性的私密經驗又如何轉化為具有政治意識的公共知識(publicknowledge)的範疇?(作者)
關鍵詞: 差異,經驗,主體性,女性主義質化研究,公共知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真實與詮釋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106
卷期: v.7 n.4
頁次: pp.47-58
摘要: 質化研究經緯萬端,在此試圖觀照質化研究的認識基礎。本文主要藉由探討與延伸現象社會學者AlfredSchutz對唐.吉軻德的現象學分析,進而思考質化研究的若干概念問題,並特別著重「真實」、「了解」、「詮釋」等觀念。首先,我將簡要敘述與重新整理Schutz對唐.吉軻德冒險過程所進行的分析,其次說明其中涉及的「真實」概念與相關問題,接著探討「了解」的三個層面(常識性經驗、認識論問題、社會科學方法),最後討論常識詮釋與科學詮釋的關係,並探討質化研究經常觸及的詮釋問題。本文期望透過重新釐清概念基礎能有助於我們去思考質化研究所面對的問題與困難。(作者)
關鍵詞: 質化研究,現象社會學,舒茲,真實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理性主義與相對主義:質化研究問題的來源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106
卷期: v.7 n.4
頁次: pp.37-46
摘要: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存在於質化研究中的四大問題,包括微、宏觀連結;主、客觀觀察;具體與抽象對應;以及缺乏強而有力的解釋系統等問題。本文進而追溯此四大問題的來源乃根植於理性主義與相對主義的科學方法論中。(作者)
關鍵詞: 質化研究,理性主義,相對主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綜論質性研究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106
卷期: v.7 n.4
頁次: pp.15-36
摘要: 在本文中,我們絕非僅針對社會學中的質性研究傳統做一分析和介紹;我們也不是排它的想讓質性研究取代量化研究。我們的方式是以各種不同學科、研究法、性別、年齡等的研究者以其自身的訓練和學養,提出一個儘量完整的有關計質研究的說明。而此說明的目的,在於向讀者們提供一個有別於較熟悉的、優勢的(以及所有因此而生的弊病)和傳統的替代性研究傳統。終極而言,本文所追求的是一個不同視野展現;而這個展現的企圖將對研究者在方法上的補充和輔助有著實質的貢獻。(作者)
關鍵詞: 質化社會學,方法論,田野工作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知識的戰爭《Owning the Future》[Seth Shulman著 (吳書榆譯)]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106
卷期: v.7 n.4
頁次: pp.139-140
摘要: 本文介紹「知識的戰爭」一書,按字面來看就是擁有未來,若從書中內容來看,其實鋪陳的就是誰掌握專利,誰就掌控未來。在本書中,作者特別關注所有權在概念領域中的擴張情形,理論上,專利應該是對於實際應用的保障,而非概念本身。本書內容介紹與多案例並予以分析,資料甚為豐富,提供我們不少實例參考與思考的角度,可看性甚高。(編者)
關鍵詞: 知識,專利,智慧財產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論科學精神>[王大珩 于光遠主編]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106
卷期: v.7 n.4
頁次: pp.137-138
摘要: 「論科學精神」這本書是因應中國打擊邪教運動興起而出現。此書集大陸各科研單位菁英的意見,成員來自各個科學院、大學、研究所,學科分佈甚廣,有科學、工程、社會、中文、哲學等相關學科及商界人士,因此所代表的看法可謂五花八門。()
關鍵詞: 科學精神,實證,唯物主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106
卷期: v.7 n.4
頁次: pp.1-13
摘要: 本文首先思考方法論典範與知識發展間的學術脈絡,進而主要分析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兩大研究取向之主要相異點。比較與對照分析的重點包括「知識論、方法論與相關典範」、「理論意涵、研究目標與研究者立場」、以及「研究策略、資料與研究方法」等面向的根本差異。其次,本文進一步介紹質化研究方法的五個主要傳統,包括傳記、現象學、紮根理論、民族誌學、與案例研究等,同時針對此五大傳統的研究焦點、研究對象、研究主體、資料分析、以及資料收集、記錄與儲存方式等面向作一比較說明。最後,本文以質化研究的應用與未來發展作為結尾,並說明質化研究在傳播與圖書資訊研究上的發展概況。本文結尾指出,質化研究不僅是進行研究的一種「操作技術」,更是一門研究者應學習如何與被研究者、文獻與研究場域互動,進而建構與瞭解社會真實的「詮釋藝術」。(作者)
關鍵詞: 質化研究,量化研究,方法論,研究方法,典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Usage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書刊名: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106
卷期: v.7 n.4
頁次: pp.101-109
摘要: 當個人電腦變成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時,質化研究者亦不可避免地將其應用在質化研究的領域。事實上,電腦可應用於研究過程中的任何一個階段,例如:加入有利於編輯、翻譯、修正的註解;附上利於後續檢索的關鍵字或標籤;從資料庫中取得內文;連結相關資料以形成資訊網;描繪圖表以利理論的發現與探討等。本文主要論述電腦在質化資料分析的應用,特別是有關於程式與軟體的種類、選擇程式時的考量,以及軟體的取得來源及方式等。(編者)
關鍵詞: 質化研究,質化分析,套裝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