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6181 - 619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資訊專業人才能力培育研討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35p.
摘要: 本研討會針對圖書資訊學教育與專業人才能力培育的議題,研討課程設計、市場需求、學習應用等三方面之績效及未來發展方向。會中專題演講題目及演講者分別是:e世代圖書資訊從業人員應加強之專業能力/楊美華;從專案導向學習談如何提升圖書館館員專業知能/景祥祜、黃勵立;建構館員資訊服務新視野:圖書館之社區營造思維/陳佳君;從做中學:以多媒體服務為例淺談圖書館員專業能力的自我培育/童敏惠;從KALIPER報告探討圖書資訊學系學生之專業學習與應用/邱子恆、陳雪華;由圖書資訊學教育標準探討碩士生的專業學習/王梅玲;資訊時代圖書館員專業職能的探討/駱英豐;從業界實務需求面探討圖資領域的學習型組織文化/劉淑德。(編者)
關鍵詞: 圖書資訊,核心能力,專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漢英搭配辭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English collocations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345p.
摘要: 我們在學習英文時,常常苦於將中文句子逐字翻譯為英語後,有時卻不能得到好的或通順的英語,這就是所謂的「搭配」問題。為了解決從中文找尋其英文搭配示例,本辭典集結專家學者意見,並了解學生和一般使用英語人員的需求,而出版了這本搭配辭典。本辭典收入常用的漢語單字條目2,500多個,收詞以方便實用為主旨,且示例也很豐富,不僅反映生活上的各方面詞語,也包括政治、經濟、科技領域的一些用語,全書依照注音符號排列,書前有筆畫檢字表以及細目(每一中文辭目的出現頁數),書後附有世界各國、地區、首都(或首府)及貨幣名稱表。(編者)
關鍵詞: 字辭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野生蘭:野外賞蘭大圖鑑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30p
摘要: 臺灣是蘭科植物的寶庫,共多達101屬322種以上的蘭花,從海邊一直到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都有蘭科植物的蹤影。本書從認識臺灣野生蘭、野生蘭的家、尋訪蘭蹤經驗談等章節開始介紹,而後按照野生蘭的棲地環境排列,分低海拔、中海拔及高海拔,依序介紹了120種常見或特有、珍稀的臺灣野生蘭,每種蘭花的描述項目包括:學名、英名、植株大小、莖與葉子、花期、花序及花朵、生態環境和分布範圍,也附有彩色照片,提供讀者能快速了解臺灣野生蘭花。書末附有野生蘭花期指南、有蘭名而不是蘭科的植物及中名、學名索引和花形花色索引,是野外尋蘭的入門參考書籍。(編者)
關鍵詞: 蘭花,野生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醫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中英文摘要彙編.九十一年度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26p.
摘要: 九十一年度鑑於中醫藥基因體研究之重要性,配合「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積極進行「基因體醫學國家型科技計畫:中醫藥基因體相關研究計畫」,冀由發展中醫藥實證型研究,將中醫藥推入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新紀元。衛生署中醫藥會每年均將前一年度委託研究計畫成果摘要收錄成冊,出版「年度中醫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中英文摘要彙編」,提供計畫主持人、中醫藥各界及衛生署中醫藥研擬相關業務政策參考之用。(編者)
關鍵詞: 中國醫藥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品牌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例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24p.
摘要: 圖書館是服務的機構,以服務為目的、因使用而存在。圖書館的服務人員透過專業能力,以便於顧客利用的角度整理、組織、儲存與加值資訊,致力於提供能滿足顧客的資訊需求、有效益的資訊服務。圖書館的經營,既為滿足民眾的資訊需求,提供專業的資訊服務,但當人們有資訊需求時,圖書館卻不是滿足民眾資訊尋求來源的第一選擇。此外,為吸引民眾利用圖書館,圖書館紛紛運用行銷策略,行銷圖書館的館藏與活動,鼓吹圖書館的價值,然而卻始終忽略行銷圖書館的服務形象,未能以一致的溝通策略,經營顧客對圖書館的形象認知,亦缺乏整體檢視的機制來衡量圖書館服務提供與顧客對服務提供的認知間之關係。品牌策略即可協助圖書館,強化民眾認知,建立圖書館是資訊品質的保證、服務品質的保證、專業品質的保證、滿足需求的保證,並透過圖書館品牌形象,傳達一致的訊息,塑造圖書館在民眾心中的極大價值,使圖書館成為民眾有資訊需求的優先選擇,占有資訊服務第一品牌的領導地位。本研究即透過對企業界產品品牌、服務業之服務品牌與非營利組織公益品牌的經營理論與應用實務之分析,形成圖書館品牌經營之概念架構,並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為個案進行實證研究,研究設計以臺北市立圖書館之顧客以及服務人員為研究對象,探知台北市立圖書館品牌經營現況,與顧客及服務人員認知之差距,以建構圖書館品牌經營策略,塑造圖書館專業資訊服務的領導品牌形象,積累圖書館在顧客心中之價值。由本研究成果發現,臺北市立圖書館帶給民眾最主要的品牌聯想是安靜、閱讀與知識。受調顧客解決資訊需求的第一選擇,以上網為優先,問人為第二選擇,僅在前兩順位無法滿足需求時,才選擇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顯示臺北市立圖書館在專業資訊服務的領導地位角色不甚突出;且在到館利用的顧客當中,以高年齡層之顧客對圖書館品牌經營有較明顯的認同,強過青壯年齡層的顧客對於臺北市立圖書館品牌經營的認同度,顯示臺北市立圖書館需加強與青壯年齡層顧客間關係的培養;此外,高涉入顧客對臺北市立圖書館的服務形象功能面評價比起中低服務涉入程度的顧客為高,顯示利用愈多圖書館服務的顧客,與圖書館互動機會愈多,對於圖書館服務的表現,有較高的評價;此外,顧客對於「臺北市立圖書館重視顧客」與「臺北市立圖書館重視服務品質」的認同度低於服務人員,顯示在臺北市立圖書館品牌現況中,在顧客導向與服務品質上的表現,顧客與服務人員有明顯的認知差距,且顧客評價較低。雖然如此,顧客仍肯定臺北市立圖書館的重要性,顯示顧客仍相當看重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價值,此即圖書館品牌經營最核心的優勢;且臺北市立圖書館擁有忠誠的顧客群,表示願意經常使用與推廣圖書館的服務。臺北市立圖書館的服務人員也清楚明瞭其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是臺北市立圖書館最重要的資產。最後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對圖書館品牌經營策略與對臺北市立圖書館品牌經營之建議。就圖書館品牌經營策略之四項建議為:(一)挖掘品牌形象、塑造感性體驗;(二)打造品牌識別,展現專業品牌;(三)顧客導向的執行力是圖書館品牌經營之動力核心;(四)整合圖書資訊學界努力,行銷圖書館品牌。對臺北市立圖書館品牌經營策略的建議為:(一)強化圖書館競爭優勢,建立臺北市立圖書館的獨特性;(二)經營每一次的顧客體驗,塑造感性的品牌形象;(三)打造獨特的品牌識別,闡揚臺北市立圖書館對顧客的助益,包括以願景使命定位圖書館的專業資訊服務、以服務價值傳遞圖書館品牌特性、以服務策略實現品牌承諾、以實體設備營造品牌環境、以資訊資源展現品牌表現、以服務人員發揮品牌關鍵影響力;(四)緊固品牌關係,重視顧客導向。(作者)
關鍵詞: 品牌,圖書館行銷,臺北市立圖書館,品牌策略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愛上讀書:與好書的心靈相遇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24p.
摘要: 從這一本書裡,吸收十五本好書的智慧,分享閱讀每本好書的「驚豔」與「發現」,以及享受與書神的相遇、與作者的相知。種種的相逢並非偶然,透過閱讀,將遭遇先知、神仙、隱者、創意人、夢之神、幻想、孤獨。愛上書,可以很隨興、很自由,更可以有創意;讀書中,自己的經驗與作者的智慧相互激盪,便可創造出新機緣,開啟另一頁的生命之旅,也成就了自己富足人生的私房書。(編者)
關鍵詞: 書評,推薦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料整理快捷術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24p.
摘要: 您正苦惱報章雜誌、網路資訊、MEMO資料、文件不知如何分類:資料一堆就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文件;書籍不知該丟還是該留、無法有效善用書中知識;效率至上的時代、這一切都必須改進!因為資訊整理是所有工作的基礎,閱讀本書將幫您創造出「不為整理而整理」的環境,節省更多的時間,讓資料變資訊、達到真正「有效利用資訊」的目的!(編者)
關鍵詞: 檔案管理,個人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在閱讀的密林中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24P.
摘要: 本書共分三輯。第一輯以文學類為主,評介書籍包括「哈利波特」系列、安徒生童話、飯島愛的《柏拉圖式性愛》、高行健的《靈山》、李敖的《上山.上山.愛》、村上春樹的《神的孩子都在跳舞》和《約束的場所》、七等生的《思慕微微》,以及王度廬的《臥虎藏龍》、哈金的創作。第二輯以社會科學、傳記類為主,評介書籍包括:《張榮發回憶錄》、《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文莤小妹大》、《中國「六四」真相》,以及《台灣論》、《神學士:歐瑪爾與賓.拉登的「全球聖戰」》、《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華爾街世紀》、《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等。第三輯為「台灣雜誌發展小史」,概論台灣自二○至九○年代各類雜誌的出版背景及期時代意義、影響。(編者)
關鍵詞: 書評,閱讀指南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科技專案重要成果暨專利彙編,民國91年度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24p
摘要: 經濟部委託相關研究機構執行科技專案,在長期技術累積下,所產生之研發成果相當豐碩,為落實研發成果實際應用於產業界,即編印了本彙編。全書分為總論、技術研發成果篇、專利應用成果篇、技術移轉成效篇及執行機構成果暨專利服務窗口5大部分,內容涵蓋:科技專案技術研發成效、科技專案專利運用成效、科技專案獲證專利總覽、重要專利統計圖、科技專案研發成果授權廠商總覽、科技專案專利應用廠商總覽、促成新公司成立總覽、人才擴散總覽……等。另外,亦可以連線到「科技專案成果知識庫」(http://doit.moea.gov.tw)做線上全文檢索。(編者)
關鍵詞: 科技專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國國小教師網路資訊行為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18p.
摘要: 網路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亦是人們取得資訊的重要管道與來源,故應從使用者的角度探究網路資訊使用者的?正需求,方能適時的將網路資訊與使用者需求結合起來,提供使用者滿意的服務。本研究從使用者的觀點,調查並探索國小教師因資訊需求而產生的網路資訊行為,特別針對工作與非工作兩個面向,探詢國小教師的網路資訊需求,網路資訊搜尋及網路資訊使用行為,並有系統地描述國小教師之網路資訊行為;其次,比較國小教師工作與非工作網路資訊行為之異同;最後,探詢國小教師對網路資訊的看法,進而提出建議以供資訊服務業者作為改善資訊系統與資訊服務品質的參考。本研究以質量並重的研究方法調查並探索我國國小教師的網路資訊行為。首先透過網路問卷調查瞭解我國國小教師的網路使用經驗,接續再以深度訪談探索國小教師網路資訊行為的情境、網路資訊搜尋行為的方式及對網路資訊的看法。經由網路問卷調查,本研究蒐集到245位國小教師的基本資料與網路使用經驗,透過社會科學統計軟體,獲知國小教師的網路使用目的、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利用活動及重視的網路資訊評估項目,除作統計描述外並可促進資料的比較分析,得以初步掌握我國國小教師的網路資訊行為。在深度訪談部分,共訪談30位國小教師。依資訊需求、資訊搜尋與資訊使用三方面比較國小教師的工作與非工作網路資訊行為。接續,提出六項國小教師網路資訊行為的特徵:網路資訊行為受到工作任務與生活情境主導、各種人際網路具有重要性、顯性資訊與隱性資訊並重、在網路資訊的評估上特別著重適用性及正確性、教學中對網路資訊會加以轉化之後再使用、工作與非工作網路資訊搜尋行為界線模糊。最後歸納深度訪談研究結果,提出國小教師網路資訊行為模式。將研究發現作一概括性總結,歸納結論包括:1.國小教師的網路資訊行為受情境因素主導;2.整體而言,國小教師的網路資訊需求以教學為主;3.國小教師為網路資訊使用者,亦為網路資訊提供者;4.網路資訊融入教學的關鍵在於國小教師的網路素養能力;5.我國國小教育方面的網路資源缺乏整合;6.國小教師並不熟悉圖書館目前所提供的服務。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分別對教育主管機關、國小教師、網路資訊服務提供者及圖書資訊服務人員提出建議。最後,對教師網路資訊行為領域,提出進一步的研究建議。(作者)
關鍵詞: 國小教師,網路資訊行為,資訊需求,資訊尋求,資訊使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私閱讀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16p
摘要: 閱讀除了靠自己、反應自己,還有什麼別的方法和說法?「1993年5月20日我開始主編聯合報《讀書人》周報,不知不覺,十年過去了,那不是短時間……」本書精選了蘇偉貞開始主編《讀書人》周報至今所發表有關出版的文章,並按發表年代來編排;通過這樣的安排,我們可以看到身為作家、卻也是編輯的蘇偉貞,這十年來的閱讀歷程與編輯歲月的記錄。雖然作者認為這是她個人的「私閱讀」,但我們不也是藉由這些文字來閱讀她?。(編者)
關鍵詞: 中國文學評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第二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12p.
摘要: 本研討會之目的,乃是要提供相關技術研究人員,共同討論之論壇。就各項相關之技術領域,交換研究經驗,以提昇國內之相關研究,並加強研究社群之互動。本研討會也是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參與機構,與相關學術、研究單位、與產業的互動的橋樑。各典藏機構可以透過這個研討會,尋求技術合作支援之學術研究或產業團隊。歡迎產業界參與,透過系列研討會,參與國家典藏工作,並共同創造產學合作之機會。會議內容包含六大議題:工作流程、數位典藏系統、服務與應用、數位權利管理與多媒體、數位典藏技術、進階檢索技術與語意網等,專題演講題目和講者分別是:一、工作流程:1.影像數位化系統建置之探討─以故宮器物數位攝影系統建置為例/張志光等;2.標準作業程序(SOP)於數位典藏建置之初探-以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計畫為例/黃如足、梅士杰;3.數位典藏管理系統分析與設計-以故宮書畫典藏為例/范紀文、何建明、李德財;4.建立珍藏資料掃校自動化流程新典範--傅斯年圖書館珍藏掃描及校驗管理系統/林妙樺。二、數位典藏系統:1.國家圖書館古籍影像檢索系統:兼述古籍文獻典藏數位化系統之建置/國家圖書館特藏組;2.漢代簡牘數位典藏系統之設計與實作/黃國倫、李家豪、何建明;3.以生物分類架構為基礎的動物學數位典藏系統/鍾子帆等;4.影音數位典藏系統-以台灣設會人文電子影音數位博物館為例/王祥安、范紀文、何建明。三、服務與應用:1.數位博物館「互動式學習設計」之創意研究/許素朱;2.一個純粹網頁開發資料庫應用之研究-以網際網路圖書管理系統為例/程裕繁、裘錦天;3.線上數位恐龍園區的建置方法研究/唐文華、劉馨韓;4.多媒體檔案管理系統應用於數位典藏之探討/陳心渝等;5.TheImplementationofWirelessGuided-ViewSystemfortheDigitalMuseum/Rong-YuhHwang;6.應用個人化技術於數位博物館之開發/陳旭揚、梅興。四、數位權利管理與多媒體:1.以安全執行環境限制之內容保護平台/林宗伯、洪偉能、黃世昆;2.HidingAuthenticableGeneralDigitalInformationbehindBinaryImageswithReducedDistortion/Chin-HsuanTzeng、Wen-HsiangTsai;3.數位典藏灰階圖照之彩色化技術/楊豐銘、方鍵、林祺政;4.利用特寫鏡頭偵測與主角辨識技術來自動建立電影摘要/范世鎮、劉志俊;5.音效資料的內涵式分類及其在電影資料庫的應用/葉億真等。五、數位典藏技術:1.XML文件版本管理/陳耀輝、蔡政霖;2.ARI–TheArchiveResourceIdentifier/Chao-ChinChou、Jan-MingHo;3.統整式數位典藏知識內容建構、管理及展現模式/徐典裕;4.數位典藏系統之權限控管/張益嘉、林金龍、何建明;5.由後設資料驅動的動態著錄系統/林宗德、陳宏儒、施學琦。六、進階檢索技術與語意網:1.運用智慧型多重代理人技術於數位典藏的資源搜尋與管理/林光龍、許永真、林士睿;2.以CIDOCCRM為基礎之數位博物館SemanticWeb架構設計/王建和、陳百薰、洪政欣;3.BuildingaSemantic-WebPortalUsingFrame-basedSystem/Ching-LongYeh、Jia-YangChen、Chih-HsienLin。(編者)
關鍵詞: 數位典藏技術,系統設計建置,文獻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