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6193 - 620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北市區里界說,2003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11p+2光碟
摘要: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為提供各機關業務上參考及宣揚地方特色,故編印此書。以臺北市12個區為基礎,將各區的概況做整體的介紹,著錄項目包括:地圖、區界、基本資料、歷史沿革、特色、文化資產、機關團體、公共設施(如醫院)名錄。各區之下,再分為「次分區」,次分區中除了提供各里的地圖外,也提供里長的姓名、電話、辦事處的地址、里界、基本資料(如戶數)、歷史沿革、機關團體與公共設施。書後附單位名稱、行政區、次分區及里名之綜合索引,本書兼有地圖集、統計與名錄等諸多參考工具書功能。(編者)
關鍵詞: 行政區,區里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北植物園自然教育解說手冊:蕨類篇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08p
摘要: 全世界目前已知的蕨類約有10,0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地區,而臺灣的原生蕨類植物大約有600多種,就蕨類種數和土地面積來看,算是蕨類植物相當密集的地區。臺北市立植物園為加強民眾對蕨類植物的認識,蒐集了150種以上的蕨類植物,並編輯本手冊,以利民眾參考。全書從蕨類植物的定義、演化、生態、基本構造、繁殖方式開始入門,進而將為37科,並附上彩色照片及短文介紹,最後加上蕨類植物的教學運用章節,書後附有學習單、參考文獻、中文索引,本手冊提供解說人員及和眾參觀植物園蕨類植物區時參考輔助之用。(編者)
關鍵詞: 自然教育,解說,蕨類植物,台北市立植物園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最新世界地圖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08p
摘要: 本地圖集依照亞、歐、非、美、大洋洲、北極海及南極洲之順序,依序呈現各洲全圖、分區圖以及重要城市之街道圖。書前附有:世界地圖索引、世界地形圖、世界行政區域圖、世界交通圖、世界時區圖、世界語言分布圖。在書後還附上各國簡介,約佔全書四分之一篇幅,列出各國中英文國名、位置、土地面積、人口、首都、主要民族、語言、宗教、幣制、國家簡介、地理、氣候、經濟產業及旅遊景點,有點類似《世界年鑑》一書中所提供的<世界各國簡介>,但資料較為簡略,書後並有地名索引。(編者)
關鍵詞: 地圖集,世界地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教育小辭書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08p
摘要: 本書是名符其實的小辭書,收錄辭目100條,每條1,000字左右,小巧精緻,既可當工具書查詢,也可以當知識性書籍閱讀。辭目類型包括教育政策、教育理念、教育思潮、教育實務4種。每一辭目之釋文內容,包括:意義、來源及發展、重要內涵教育的應用及評述5方面。全書依照中文辭目之筆畫順序排列,書後附有英文索引。《教育小辭書》主題明確,收辭嚴謹,不以篇幅取勝,卻以內容見長,提供一個出版專科辭典的模式。(編者)
關鍵詞: 教育學,字辭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當知識份子遇到政治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07p
摘要: 海德格、施米特、班雅明、柯耶夫、傅柯、德希達,一連串西方當代思潮最閃亮的名字,為什麼,一遇到政治,全都錯得離譜?這是二十世紀最匪夷所思的現象:背後既無槍桿子的逼迫,也沒有權位或金錢的收買。所以他們的錯誤並不能以墮落或膽怯去解釋。更不能說,他們是一時糊塗,因為,自始至終,他們都理直氣壯,並不覺得自己有錯。六位大師,六條政治歧路。他們的故事充滿二十世紀的激情與失落,他們的思想依然宰制今日有關人類處境的各種論述。本書一一檢視他們的生涯背景與思想脈絡,最後則以柏拉圖的故事作終。柏拉圖也曾介入政治,結果是挫敗地離開。這些都有助我們理解,知識份子該不該參與政治,或參與政治時,該如何拿捏分寸。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是存在主義的扛鼎之作。這位二十世紀公認最偉大的哲學家,摯友是受盡納粹折磨的雅斯培,情人是猶太裔的漢娜.鄂蘭。但他倆的規勸都不能阻止他加入支持納粹、迫害猶太人的行列。至死他都不願道歉。今日談到憲法、主權、合法性、恐怖主義,都要提到施米特。舊日的希特勒御用法學家,如今卻成了新左派的理論源頭。時下,大家都把班雅明貼上馬克斯主義者的標籤,只知道他為逃離納粹,而草草服毒身亡。但本書透過修勒姆與阿多諾的眼睛梳理他的思想脈絡,看他如何陷入渴望彌賽亞與暴力的空想之中。他還在空想,世界已經群魔亂舞。科耶夫是「歷史終結論」的始作俑者。他的學說因冷戰結束而人盡皆知。但自由主義巨擘史特勞斯卻一眼就看出他的暴政傾向。傅柯最愛討論知識與權力的關係,也喜歡走上街頭。從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何柯梅尼的伊斯蘭革命,都被他稱頌過。他以為愛滋病是一齣騙局,是權力者虛構出來的偽知識。果然,他就死於愛滋病。後結構主義的另一位英雄德希達,在柏林圍牆倒塌之後也開始解構起政治來了。他說,正義是只能等,民主則絕不可能。(編者)
關鍵詞: 知識份子,極權主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香藥草植物圖鑑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07p
摘要: 本圖鑑全套共分14輯,本書是第14輯,為全套書的補遺與新品種介紹,目為推廣原住民部落休閒產業的發展,以及分享「原住民種苗繁殖訓練計畫」之研發成果,農委會與原住民委員會共同編印本書。本書將近百種香藥草分成22科排序,個別介紹香藥草的屬名、別名、生長型態、光照、繁殖季節、繁殖方式、溫度、土壤條件、水份管理,並以短文簡述其特性、應用及主要化學成份,每一品種均附精美彩圖,完整呈現植株的特徵和色澤,並有香藥草植物繁殖方法簡表、中英文索引等附錄。本書可協助讀者進一步認識新奇植物、提高栽培興趣,適用對象為一般香藥草植物栽培者、休閒產業人士與消費者。(編者)
關鍵詞: 香藥草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管理員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04p.
摘要: 他的人生經歷平凡得不值得一睞。從二流大學畢業,到現在一直在這個城市的圖書館就職──普通到沒有什麼不能讓人知道的,只除了,他是個同性戀這件事。他注意那個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來借還書的男孩子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一個美麗的意外,讓他終於能和這個早就知道名字的男孩相識。但現實畢竟和戲劇或小說裡不同啊──儘管他已經愛上了男孩、儘管男孩已經將他視作家人一般的存在……他還是不敢對男孩訴說心中那個唯一的秘密,直到──一個平凡的圖書館管理員,一段平凡的相遇,交織出豐富雋永的書香戀曲。(編者)
關鍵詞: 言情小說,圖書館員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媒體之經驗設計與導覽設計整合應用-以畫家芙麗達.卡蘿網站設計為例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02p.
摘要: 數位媒體具有跨國界、無時空、低成本、易存取以及易傳輸等特性。不同於以往的傳統媒體形式,數位媒體將資訊透過互動、即時、數位的方式重建、保存、與搜尋。由於這樣的特性,數位媒體已逐漸普及於人類的生活之中。但是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數位媒體均面臨著相同的問題:透過數位媒體所傳輸的資訊,以何種型態呈現給使用者最為有效?如何引導使用者吸收?資訊是否能夠轉變為知識、智慧進而得到體驗?透過這些問題,本探討閱覽了相關的設計理論之後,採用經驗設計與數位媒體導覽設計等二種設計觀點,將二者整合為一,以提出一套設計方法解決上述問題。所謂的「經驗設計」即是在於探討「經驗」的塑造與成型,以營造出注重使用者感受與使用經驗的環境。尤其在數位媒體的領域中,媒體的設計已經由過去的系統導向轉變為注重人們的使用經驗。因此,經驗設計的思維應用在數位媒體領域,能夠塑造出符合人們體驗的環境,促進使用者對於資訊產生共鳴。「導覽設計」的思維,則是以迅速、有效的方式,引導使用者找到所需的資訊,減輕迷失、挫折或困惑。因此,導覽設計應用在數位媒體中,能夠引導使用者遊歷,以及容易取得資訊。由上述觀點中,可以看出經驗設計與數位媒體導覽設計的整合,目的在於協助設計者創造出符合使用者經驗、引導使用者遊歷的數位媒體環境,進而提升設計品的素質、縮短設計者與使用者之間在溝通上的差距。(作者)
關鍵詞: 數位媒體,經驗設計,導覽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小榕樹:台中縣兒童文學創作專輯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01p.
摘要: 為了倡導台中縣中小學師生參與兒童文學創作的風氣,一年一度全將國中小學師生的「兒童文學徵文」活動已邁入第十七屆。本書收錄活動部分得獎作品,分有童詩、散文、童話故事、少年小說四大部份,內容多元,相當適合學生閱讀。(編者)
關鍵詞: 兒童文學,作品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回到起初:科學大師發現的起點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01p
摘要: 科學不斷的往前,科技不斷的更新。作者逆流回溯科學史,尋找起初,回到源頭,述說12個古典大師的故事,呈現出這些科學開創者不凡的心靈。原來一般觀念中冷冰冰的科學,其實是那麼豐富、多采,有人情味。除了科學成就的突破外,這些大師科學家都具有博學、興趣廣泛的文藝復興精神,多才多藝,更難得是他們無私奉獻的濟世胸懷。焦耳、歐姆、楊格……這些科學課本中熟見的名詞與定律之名,其實背後都代表了一個偉大的人格和無數迷人的故事。12篇主題人物分別為:能量不滅定律發現者焦耳、電阻定律發現者歐姆、物理學大師楊格、生物圖鑑先鋒始祖露易斯、化學原子論提出者道爾頓、分子學說創始者亞佛加厥、植物保育先驅弗畢綺、圖書館學教育之父威廉森、生理化學之父海爾蒙、電磁學之父奧斯特、兒童心臟醫學奠基者道希葛、兒童文學作家波特。(編者)
關鍵詞: 科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悅讀.閱讀:書海漫遊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00p.
摘要: 這是一本由台中縣長億高中全體師生撰文推薦好書,帶領讀者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閱讀切入點的引導手冊,本手冊中推薦的書籍,涵蓋領域極廣,該校均有館藏,請大家一起閱讀,享受悅讀。(編者)
關鍵詞: 推薦目錄,書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共圖書館館藏發展與採購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03
頁次: 200p.
摘要: 此會議分成五個場次進行,討論「公共圖書館館藏發展」、「圖書、期刊、視聽資料的選擇與徵集」、「電子資料庫與網路資源之採購與實務」、「圖書資料採購與政府採購法之關係」及「綜合座談」。會中就公共圖書館採購相關議題,做一現況剖析,予以通盤檢討,並配合國家政策、社會需要,前瞻未來發展之方向,研擬可行之措施,以供決策單位採行實施,並為各級圖書館進行採購之參考。自提升採購效率觀點看政府採購法/查錫安;公共圖書館館藏發展指南與策略/王梅玲;縣級公共圖書館之館藏發展/何文慶;從聽聽柳丁花開的聲音淡談古坑鄉立圖書館如何結合地方產業/謝淑亞;公共圖書館視聽資料的選擇原則/姜又梅;公共圖書館館藏圖書資訊徵集經驗談:以國立臺中圖書館為例/施慧如;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選擇與採訪;以桃園縣政府文化局為例/賴月容;淺談鄉鎮圖書館圖書資訊之採購/黃碧珠;公共圖書館共同資料庫採購實務/彭慰;視聽資料、電子資源採購實務探討/賴忠勤;閱選訂購模式經驗分享;以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為例/林彥君;折扣標採購模式經驗分享/王玟;選擇性招標圖書採購經驗分享;以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圖書採購為例/余慧賢;分批或分別採購模式說明/俞何雄;線上選書與採購模式說明/李莉茜;採購法與圖書資料採購問題探討圖書館界的觀點/陳昭珍;從發行商角度審視圖書採購圖書的潛在問題/張豐榮;出版人與圖書館人談選書採購/王榮文;內部審核與圖書採購/施炳烓。(編者)
關鍵詞: 館藏發展,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