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577 - 58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在DK的出版歲月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89p.
摘要: DK從家用圖文工具書、童書到旅遊指南,皆以獨樹一幟的面目---生動活潑的圖像去掉背景搭襯純白的底面---遍佈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的書店架上。本書作者為DK的創社元老,後來晉升為集團的總發行人。他筆下的DK興亡史寓含雙重的內涵。一是彼得.金德斯利其人的遠見和天才,見人所不能、做人所不能而帶動起一場出版革命。一是DK這一家出版社從倫敦南區的小工作室壯大到業務遍及全球的奇航,有雲霄飛車般的高潮迭起、離奇古怪,時而驚心動魄,時而滑稽突梯,在在教人驚歎。(編者)
關鍵詞: 出版業,參考工具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第三次全國圖書館會議辦理情形紀要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87p.
摘要: 本紀要係針第三次全國圖書館會議辦理情形,分別整理歸納、統整議題,廣泛蒐集、參考有關文獻,並延請圖書館界學者專家,合作撰擬各議題所達成決議的實施情形。各項議題編撰體例,主要內容分為決議、現況、本案當前問題及解決方案研擬、參考書目,俾利閱者回顧近十年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成果,並作為第四次會議之討論方針。該次會議概分為七大討論主題:圖書館組織與管理、閱讀運動、圖書館資訊服務、圖書館教育、館際合作、圖書館與社會、落實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今循例彙整該次會議中,共計26項議題所達成決議內容的追蹤整理報告,編印專冊。(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學,會議,圖書館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別想擺脫書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87p.
摘要: 本書的主題很特別,源自於艾可小時候被追問的一句話:「告訴我,小安伯托,你看書是想知道書裡頭有什麼,還是因為你喜歡看書?」多年來,艾可深深地思索自己和書本的關係,並發覺書的種種影響:書籍紙張單純的香氣滋養,竟然能讓人定心安神。一個書櫃就像是一群活生生的朋友,孤單沮喪時總能在它們身上得到溫暖。而夜晚在圖書館工作的氛圍,更讓他有了《玫瑰的名字》裡圖書館謀殺案的想法……不過,身為愛書人也是有煩惱的:電子書會改變我們的閱讀習慣嗎?紙本書的未來將會如何呢?那些被人們遺忘的書,隔了幾個世代之後還有重新出頭的機會嗎?有了網路上天下地豐富的資料之後,還需要看書嗎?該如何決定書櫃的秩序,把某一本書放在另一本書的旁邊?當人死了之後,那些心愛的藏書又該何去何從呢?為了要討論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文壇大師艾可於是和影壇大師卡里耶爾有了跨界的閱讀交流,而他們兩位作為愛書人、收藏家和研究者的獨到觀點,也讓這本書成為所有「讀者」都絕對不能錯過、穿越古今書史的精采即興演出!(編者)
關鍵詞: 書史,閱讀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共圖書館中階主管有效領導因素之探討:以臺北市立圖書館為例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80p.
摘要: 本研究藉訪談資料及受訪者所提供文件之內容分析,探討臺北市立圖書館(以下簡稱北市圖)中階主管領導才能的因素與模式,期望藉此研究對於公共圖書館領導議運用學術及研究型圖書館之理論與模式,以驗證其異同。本研究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目的,並提出研究問題及其背景。第二章探討領導,及其相關理論與模式,並簡述國內外領導議題之研究,說明主管之角色及組織之功能。第三章說明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研究工具、概念架構及其進行流程,如何整理及分析研究結果。第四章根據訪談內容、業務報告及教育訓練文件,羅列研究發現。第五章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綜合討論與分析。第六章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並針對未來可提昇領導才能的作法及可發展的議題提出建議。本研究以北市圖分館主任之領導經驗分享與文件分析,結果發現:1.中階主管承上啟下影響分館與總館團隊運作,例如:凝聚共識的模式。2.中階主管的領導特質與個人核心價值。3.北市圖中階主管有效領導培育模式。4.北市圖的中階主管有效領導分館內外部人員的人際關係。5.中階主管有效領導能力與運用社會資源之模式。6.北市圖分館的領導者,在第一線服務工作時,領導與經營管理分館所需具備之領導才能,囊括五大構面及其因素;例如:組織發展構面之願景和使命因素,個人特性與領導特質構面之領袖魅力與角色形塑之因素,人際關係構面之有效溝通因素,社區經營與社會資源運用構面之協同合作與互惠因素。此外,受訪者所提供之業務報告內容分析中發現,分館主任執行館務工作運用之領導才能尤重於社區關係之經營、社區服務網絡之建立,以及來自於社會資本的運籌帷幄之靈活程度。最後,本研究針對個人的專業學習與成長、人際關係、領導特質與個人特性構面;北市圖的主管、領導培育;圖書館組織提出建議,並對於日後研究者,提供相近議題的進一步參考。(作者)
關鍵詞: 領導因素與模式,公共圖書館,中階主管,分館主任,臺北市立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科技奴隸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80p.
摘要: 「科技發展」有如人定勝天,只要有科技,所有事物都是可以改變的,但波斯曼擔心的是人在運用科技改變事物的同時,也被技術制約,成為科技的奴隸。我們現在沒有辦法想像沒有電腦、電視、手機等科技產物的日子,就如同我們忘記過往諸多思想家在簡陋的物質環境中可以完成至今影響深遠的作品。作者不反對科技,但是擔心人們運用科技的同時,卻忘記了科技的負作用影響!(編者)
關鍵詞: 科技社會學,技術發展,全球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莫伯驥五十萬卷樓藏書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74p.
摘要: 本文分為五章,第一章介紹莫伯驥的生平,以明其藏書背景,採傳記方式,列其事蹟、志趣;第二章分析莫氏藏書的來源,及整理利用之情形,並以繪製表格以明其藏書之內容和版本,最後論述圖書散失狀況;第三章綜論莫氏之藏書目錄;第四章對《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之解題內容作一分析,舉例說明其義例,藉以呈現莫氏在目錄版本學上的成就和特色。第五章:略述《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之優缺點,以說明其價值。(編者)
關鍵詞: 傳記,私家藏書,私藏目錄,研究考訂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組織基礎班研習手冊.99年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72p.
摘要: 為維護圖書館書目品質的要求及培育編目人力,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與國家圖書館合辦「99年資訊組織基礎班」,加強資訊組織之基礎訓練課程。本次研習班於99年8月2日至8月6日假國家圖書館421教室舉行。本書為研習班之授課資料,課程內容包括:專題演講-資訊組織委外作業實務/吳英美、資訊組織簡介/藍文欽、文獻編目及實務/任永禎、文獻分類及實務/陳友民、主題分析/鄭恒雄、視聽資料編目概論/牛惠曼、編目資源應用/鄭玉玲。(編者)
關鍵詞: 圖書編目,圖書分類,主題分析,資訊組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行政院新聞局推介中小學聲優良課外讀物.第32次.July 2010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72p.
摘要: 將適合學齡前至國中階段之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給大小朋友們參考。(編者)
關鍵詞: 推薦書目,青少年讀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理直氣平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72p.
摘要: 閱讀、生命教育、資訊教育、創造力教育這四個政策,在我離開教育部後的十年,一直持續在推動,雖然有時政府的力道不足,但民間的活力無窮,在台灣各角落有自發性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推手是洪蘭老師。她以上山下海的行動把優質教育的理念散布到許多學校,並且把很多人生的實例寫在專欄裡,這些文章散在各報章雜誌,集結為「講理就好」系列,由基因到神經系統,到行為表現,到教學現場的教與學,有系統的為將來的教育藍圖鋪陳更卓越的理論基礎。(編者)
關鍵詞: 言論集,生命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學生」晨讀10分鐘:成長故事集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71p.
摘要: 古人從經驗中得知「一日之計在於晨」,今人從實驗中得到同樣的結論,人在睡眠的第四個階段會分泌跟學習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serotonin)和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當我們一覺睡到自然醒時,這些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已經補充足了,學習的效果就會比較好。也就是說,早晨起來讀書是最有效的。二十篇故事各自精采,就像是許多為你敞開的窗子,觀看著窗外的雲影天光,我們感到被瞭解、被安慰,當天空拉起黑幕,星星一顆顆升起來,對著星星許願,我們相信明天的自己更從容,也更自由。(編者)
關鍵詞: 青少年文選,成長故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小書房大天地:西方文學閱讀地圖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71p.
摘要: 在當代英美作家作品中,作者透視他們獨特的人生視鏡,以及文字之外的「心事」。文學之外,作者以平易近人的文字暢談近幾年來文學大獎,爬梳諾貝爾文學獎百年來的發展史,並對此做了鉅細靡遺的整理與分析。同時以身為讀者的身分,分享閱讀英美文學後的生活隨筆與觀察雜感,感性與知性兼具。(編者)
關鍵詞: 文學評論,作家,文學獎,文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瘋狂書迷俱樂部
出版日期: 2010
頁次: 268p.
摘要: 如同舉世聞名的偵探福爾摩斯與亞森.羅蘋,麥斯威爾.連也是全球知名的書中名探,成千上萬的瘋狂書迷不但日以繼夜的捎來信件,還紛紛成立部落格、聊天室,更新維基百科,並在討論區接力杜撰故事情節。造就這股風潮的幕後推手就是天后級推理小說家愛狄森,素以擁有怪癖聞名,尤其喜愛在書寫小說前花上數月的時間,製作袖珍型娃娃屋,鉅細靡遺地複製出書中的謀殺場景與物證,引發書迷熱烈討論,甚至還有書迷不惜祭出高額賞金,只為了得知麥斯威爾.連的新消息。狂熱的書迷搖身一變成為跟蹤狂,闖入愛狄森的家中,偷走袖珍型人偶,讓飽受困擾的她變得更加怪異,誓死捍衛自己的作品與個人隱私。寄宿於愛狄森家中的教女芮瑪,因而捲入謎樣的偷竊事件中,也讓同時是愛狄森書迷的她,正式引爆出一場跨越歷史、挖掘虛擬與真實的攻防戰……。《珍.奧斯汀讀書會》作者凱倫.裘依.芙勒以其特有的筆觸,搭配顛覆的想法,創作出古怪又惹人喜歡的角色。在本書中,她結合推理、陰謀和虛擬實境,探討「失去」對人的意義,並探究真實與虛構之間的關係。(編者)
關鍵詞: 推理小說,犯罪小說,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