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5569 - 558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共圖書館館藏的組織、行銷與閱讀氛圍
書刊名: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出版日期: 200403
卷期: v.21 n.3
頁次: pp.1-18
摘要: 館藏行銷應充分反應顧客的需求,並使館藏方便利用。改變圖書館館藏的組織、陳列及標示是增進館藏使用的重要行銷作法。本文除介紹館藏組織、館藏行銷、館藏陳列及展示、館藏標示的作法,並以國外公共圖書館的經驗,說明可採行的創意措施。(作者)
關鍵詞: 館藏組織,館藏標示,館藏促銷,館藏展示,書架陳列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
書刊名: 實戰智慧叢書
出版日期: 2004
卷期: 300
頁次: 494p.
摘要: 30年前出版的管理學書籍都只探討管理的某個層面,本書是第一本將管理視為整體的管理書籍,也是兼顧管理現有企業和創新未來企業的第一本著作。內容無所不包、文章淺顯易懂;章節簡短卻又能完整說明管理的基本概念,讓忙碌的讀者能快速讀完;並將經理人的意義從「階段」轉變為工作、功能和責任。這也是本書自1954年出版至今,依然被奉為管理學聖經的原因。(編者)
關鍵詞: 杜拉克,管理學,Peter Drucker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Design of an Integrated and Effective Platform for Gene Expression Data Mining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10
卷期: v.30 no.2
頁次: pp.20-33
摘要: 本文係簡介基因表現之資料探勘平台—GeneFilter。作者先由基因表現探勘的重要性談起,兼論目前現有基因表現分析軟體之不足。接著,作者進一步說明GeneFilter的系統架構、分析方法及實際應用情況。GeneFilter為整合性之基因表現分析平台,具有高效率、高自動化與網路化等特性,除整合各種生物知識庫外,亦具備視覺化模組,可供使用者彈性地呈現分析結果。文中不僅詳細論述作者所設計之基因表現標準化分析流程,包括資料正規化(datanormaliZation)、基因過濾(genesfiltering)、基因集群(genesclustering)與基因計分(genesScoring)等,亦舉例說明GeneFilter應用現況。(編者)
關鍵詞: 基因表現,資料探勘,GeneFilter,生物統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學習現況與未來發展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10
卷期: v.30 n.2
頁次: pp.92-106
摘要: 人類智慧記錄逐漸以數位方式表達呈現,以網路方式出版、傳輸,學習資源的相貌改變至此,學習的方式也同樣逐漸從定點、定時的方式,改變為不定時、不定點,即所謂數位學習或彈性學習。此種學習方式不只影響教學活動之規劃與實施,並可能影響學習行為、改寫學習理論。更有甚者,學習成為新興經濟產業—數位學習產業,也衍生知識分配和科技的社會建構等新問題。本文討論數位學習與圖書資訊學的關係、數位學習發展背景與現況、名詞定義,以及數位學習研究議題,包括數位學習技術標準面、數位學習產業面、數位學習品質面、數位學習科技社會建構面等,本文建議政府及各教學機構重視並撰擬數位學習發展策略,作為發展數位學習之指導綱領。(作者)
關鍵詞: 數位學習,數位學習策略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際與北美地區檔案描述標準發展現況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10
卷期: v.30 n.2
頁次: pp.59-68
摘要: 檔案描述是檔案管理的核心工作,對於蒐集到館的檔案資料進行內容資訊的描述工作,其最終目的是促進檔案資訊能便於查檢與利用。本文主要目的即是針對檔案的智能描述工作的國際間的標準進行探討,涵蓋的範圍包括:國際檔案理事會(ICA)所制定的檔案描述規則,以及北美地區包括美國與加拿大兩國的檔案描述規則。針對上述國際與北美地區檔案的描述規範之內容進行探討與分析。(作者)
關鍵詞: 檔案,描述標準,國際檔案理事會,美國,加拿大,計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Design of an Integrated and Effective Platform for Gene ExpressionData Mining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10
卷期: v.30 n.2
頁次: pp.20-33
摘要: 本文係簡介基因表現之資料探勘平台—GeneFilter。作者先由基因表現探勘的重要性談起,兼論目前現有基因表現分析軟體之不足。接著,作者進一步說明GeneFilter的系統架構、分析方法及實際應用情況。GeneFilter為整合性之基因表現分析平台,具有高效率、高自動化與網路化等特性,除整合各種生物知識庫外,亦具備視覺化模組,可供使用者彈性地呈現分析結果。文中不僅詳細論述作者所設計之基因表現標準化分析流程,包括資料正規化(datanormaliZation)、基因過濾(genesfiltering)、基因集群(genesclustering)與基因計分(genesScoring)等,亦舉例說明GeneFilter應用現況。(編者)
關鍵詞: 基因表現,資料探勘,GeneFilter,生物統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he Develop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Chinese Rare BookCollection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y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10
卷期: v.30 n.2
頁次: pp.143-147
摘要: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蒐藏中文善本書的歷史已超過四十年,收藏書籍逾二萬五千冊,其中古籍善本中文線裝書超過八百五十種合一萬四千冊,出版年期由元朝(1260-1368)至清乾隆末年(1795)。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在歷經兩年的等備後,特藏之古籍善本書庫於2002年4月啟用,收藏中文和外文善本書、手稿及其他具收藏價值之書籍,提供學者及學生作學術研究之用。本文即說明該校特藏資料的發展背景、歷史與管理策略,尤其著重古籍善本書庫最新文建立的環境控制機制,以及與上海圖書館間的館際互借合作活動,包括中文善本的聯合展覽以及合作編訂善本書書目的計畫等。(編者)
關鍵詞: 中文善本書,中文古籍,善本書庫,館際合作,書目,文獻保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he Develop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Chinese Rare Book Collection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y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10
卷期: v.30 n.2
頁次: pp.143-147
摘要: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蒐藏中文善本書的歷史已超過四十年,收藏書籍逾二萬五千冊,其中古籍善本中文線裝書超過八百五十種合一萬四千冊,出版年期由元朝(1260-1368)至清乾隆末年(1795)。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在歷經兩年的等備後,特藏之古籍善本書庫於2002年4月啟用,收藏中文和外文善本書、手稿及其他具收藏價值之書籍,提供學者及學生作學術研究之用。本文即說明該校特藏資料的發展背景、歷史與管理策略,尤其著重古籍善本書庫最新文建立的環境控制機制,以及與上海圖書館間的館際互借合作活動,包括中文善本的聯合展覽以及合作編訂善本書書目的計畫等。(編者)
關鍵詞: 中文善本書,中文古籍,善本書庫,館際合作,書目,文獻保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生資訊素養課程設計與評鑑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10
卷期: v.30 n.2
頁次: pp.134-142
摘要: 本論文以大學開設資訊素養課程為主題,探討課程的設計育評鑑,以及其與通識教育的關係。首先闡釋大學生資訊素養的意義以及ACRL大學生資訊素養能力標準,其次探討資訊素養課程的設計,包括課程要件、課程規劃、課程發展與教學法,其次研究資訊素養課程的評鑑原理與應用。為應證理論,以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與台灣大學二校資訊素養課程個案說明課程設計與評鑑,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作者)
關鍵詞: 資訊素養,課程設計,課程評鑑,資訊素養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LiveTrans-Cross-Language Web Search through Live Mining of Query Trandlations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10
卷期: v.30 n.2
頁次: pp.11-19
摘要: FII5
關鍵詞: 跨語言檢索,檢索引擎,LiveTrans,ED 本文介紹具中,英文查詢詞彙翻譯功能之網頁跨語言檢索系統—iveTrans。作者首先說明跨語言檢索系統之背景,接著論述LiveTrans的系統架構,相關技術與驗證成果。 LiveTrans為實驗性之整合式檢索引擎,meta-Search engine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科技大學非資訊類系「資訊能力」課程規劃之調查與分析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04
卷期: v.30 n.1
頁次: pp.96-113
摘要: 本文係針對科技大學非資訊類系一年級新生的資訊能力課程予以重新規劃其課程目標,並利用問卷調查法進行校內教師、校外學者專家與本校非資訊類系新生三方面的問卷調查。本研究所臚列之基礎資訊能力課程分為四大分類,分別為「資訊概念」、「資訊操作技能」、「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技能」與「資訊安全、資訊道德與資訊倫理」。藉由問卷了解校內教師與校外學者專家對課程內容重要程度之評分;以及本校非資訊類系新生之資訊能力自評和對各分類納入資訊能力課程的需要程度。在內容效度上,設定課程目標的重要效度指標為75%以上的受調教師或專家學者均選擇該項目為重要以上的選項,且學生的課程需求效度指標為50%以上的受調學生均選擇需要以上的選項。若有課程目標項目不符會此二個指標時,則須修正課程目標項目。由結果知所規劃課程目標項目中,僅「資訊科技發展史」之內容效度低於所設定之標準而須予以修正,其餘課程目標均符合所訂之內容效度標準。另外在改進意見與課程重要度問卷調查上,校內、外教師的看法大致是一致的,且均認為「資訊安全、資訊道德與資訊倫理」這個部分是最重要的項目,而學生則認為這是課程內容中,需要程度最低的。教師認為「資訊蒐集技能」和「組織與應用資訊技能」這兩方面比「篩選分析資訊」要來得重要。教師認為「資訊概念」課程的重要度最低,因為現代學生已略具資訊概念,此點與學生自評其「資訊概念」的能力較好不謀而合。另外在新生畢業類科來區分,高中職畢業於資訊類科的新生,其技能方面之能力自評明顯較優,且對於技能方面課程需求度也較高,但是在「資訊安全、資訊道德與資訊倫理」的能力自評與課程需求度則反而較低,顯示技能高的學生之資訊倫理道德方面之知識需特別注意與強化,以免誤入歧途。(作者)
關鍵詞: 資訊教育,資訊能力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科技大學非資訊類系「資訊能力」課程規劃之調查與分析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04
卷期: v.30 n.1
頁次: pp.96-113
摘要: 本文係針對科技大學非資訊類系一年級新生的資訊能力課程予以重新規劃其課程目標,並利用問卷調查法進行校內教師、校外學者專家與本校非資訊類系新生三方面的問卷調查。本研究所臚列之基礎資訊能力課程分為四大分類,分別為「資訊概念」、「資訊操作技能」、「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技能」與「資訊安全、資訊道德與資訊倫理」。藉由問卷了解校內教師與校外學者專家對課程內容重要程度之評分;以及本校非資訊類系新生之資訊能力自評和對各分類納入資訊能力課程的需要程度。在內容效度上,設定課程目標的重要效度指標為75%以上的受調教師或專家學者均選擇該項目為重要以上的選項,且學生的課程需求效度指標為50%以上的受調學生均選擇需要以上的選項。若有課程目標項目不符會此二個指標時,則須修正課程目標項目。由結果知所規劃課程目標項目中,僅「資訊科技發展史」之內容效度低於所設定之標準而須予以修正,其餘課程目標均符合所訂之內容效度標準。另外在改進意見與課程重要度問卷調查上,校內、外教師的看法大致是一致的,且均認為「資訊安全、資訊道德與資訊倫理」這個部分是最重要的項目,而學生則認為這是課程內容中,需要程度最低的。教師認為「資訊蒐集技能」和「組織與應用資訊技能」這兩方面比「篩選分析資訊」要來得重要。教師認為「資訊概念」課程的重要度最低,因為現代學生已略具資訊概念,此點與學生自評其「資訊概念」的能力較好不謀而合。另外在新生畢業類科來區分,高中職畢業於資訊類科的新生,其技能方面之能力自評明顯較優,且對於技能方面課程需求度也較高,但是在「資訊安全、資訊道德與資訊倫理」的能力自評與課程需求度則反而較低,顯示技能高的學生之資訊倫理道德方面之知識需特別注意與強化,以免誤入歧途。(作者)
關鍵詞: 資訊教育,資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