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5581 - 5592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適性化遠距學習系統之設計與實現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04
卷期: v.30 n.1
頁次: pp.85-95
摘要: 非同步遠距教學系統透過網際網路,運用現代傳播科技進行學習活動。透過此種教學方式,學習者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學習。然而此種學習方式尚有需要克服之困難,例如額外設備經費及人力之支出,數位內容傳輸速度之瓶頸,學習介面操作之熟練,…,等等皆面臨描挑戰之考驗。其中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學習活動,因學習者之學習能力及前備知識等因素之差異,致使同樣一份學習教材並不能完全適用於所有學習者來進行學習活動。因此如何透過非同步遠距教學系統進行適性化之學習即為本研究所探討之內容。文獻中曾針對不同的適性化策略進行相關之研究,諸如網站調適之策略即包含下列探討方向:(1)型態的調適,(2)個人化與轉換,(3)內容導向與存取導向,及(4)自動化的程度。其中,內容導向的調適(又稱作內容呈現的調適)亦可分針對文字與多媒體呈現方式的調適。而在存取導向的調適(又稱作導覽調適)方法中,又有(1)直接導覽,(2)鏈結適性化排序,(3)適性化隱藏鏈結,(4)鏈結適性化註解,及(5)導覽地圖的調適等五種策略。本研究將針對以上所述及之方法進行探討,期能將難易度適中之適當教材呈現給個別學習者,以達到最大學習之成效。本研究進行之步驟如下,首先針對適性化遠距教學系統,探求學習者之學習模式及教材難度的關聯性,並據以建立適性化學習模式,其中包含學習者的能力值、用功的程度、學習興趣、課程難度、學習時間等因素。並依此適性化學習模式,以網路法律相關知識為例,建立一個適性化遠距學習系統,此系統依據學習者之學習能力與學習過程中之表現,利用適性化學習模式調整學習者學習之教材內容、達到適性化學習之目標。本系統已實作完成,並架設於Windows系統上,其中程式之撰寫與課程之編撰則利用ASPNet及Flash6.0。此系統完成後經數間國小學習者試用,並採問卷調查進一步驗證與分析本系統之優缺點,以作為系統改進的參考。本系統不僅從理論觀點分析適性化學習系統之模型,亦實際建立此學習系統模型之適性化學習環境,經實驗結果顯示本研究提出之適性化學習模式為一可行之策略。(作者)
關鍵詞: 適性化,法律知識,遠距教學,多媒體,適性化學習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適性化遠距學習系統之設計與實現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04
卷期: v.30 n.1
頁次: pp.85-95
摘要: 非同步遠距教學系統透過網際網路,運用現代傳播科技進行學習活動。透過此種教學方式,學習者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學習。然而此種學習方式尚有需要克服之困難,例如額外設備經費及人力之支出,數位內容傳輸速度之瓶頸,學習介面操作之熟練,…,等等皆面臨描挑戰之考驗。其中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學習活動,因學習者之學習能力及前備知識等因素之差異,致使同樣一份學習教材並不能完全適用於所有學習者來進行學習活動。因此如何透過非同步遠距教學系統進行適性化之學習即為本研究所探討之內容。文獻中曾針對不同的適性化策略進行相關之研究,諸如網站調適之策略即包含下列探討方向:(1)型態的調適,(2)個人化與轉換,(3)內容導向與存取導向,及(4)自動化的程度。其中,內容導向的調適(又稱作內容呈現的調適)亦可分針對文字與多媒體呈現方式的調適。而在存取導向的調適(又稱作導覽調適)方法中,又有(1)直接導覽,(2)鏈結適性化排序,(3)適性化隱藏鏈結,(4)鏈結適性化註解,及(5)導覽地圖的調適等五種策略。本研究將針對以上所述及之方法進行探討,期能將難易度適中之適當教材呈現給個別學習者,以達到最大學習之成效。本研究進行之步驟如下,首先針對適性化遠距教學系統,探求學習者之學習模式及教材難度的關聯性,並據以建立適性化學習模式,其中包含學習者的能力值、用功的程度、學習興趣、課程難度、學習時間等因素。並依此適性化學習模式,以網路法律相關知識為例,建立一個適性化遠距學習系統,此系統依據學習者之學習能力與學習過程中之表現,利用適性化學習模式調整學習者學習之教材內容、達到適性化學習之目標。本系統已實作完成,並架設於Windows系統上,其中程式之撰寫與課程之編撰則利用ASPNet及Flash6.0。此系統完成後經數間國小學習者試用,並採問卷調查進一步驗證與分析本系統之優缺點,以作為系統改進的參考。本系統不僅從理論觀點分析適性化學習系統之模型,亦實際建立此學習系統模型之適性化學習環境,經實驗結果顯示本研究提出之適性化學習模式為一可行之策略。(作者)
關鍵詞: 適性化,法律知識,遠距教學,多媒體,適性化學習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資訊六大技能強化知識之建構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04
卷期: v.30 n.1
頁次: pp.75-84
摘要: 當學習的速度、知識的吸收能量、與創新能力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下,個人競爭力的代言時,如何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成為教學的重要議題;而由知識的建構過程中落實學習能力的訓練被視為是有效的模式。資訊素養是個人由資訊的需求至應用,建構其知識的能力;而資訊六大技能(Big6skills)則被視為培養資訊素養的最佳模式,也就是個人知識建構養成的最佳典範。資訊的獲得對於財務金融的活動是關鍵性的要素,資訊素養對於財金系學生而言也更顯得重要,本研究即以資訊六大技能為基礎,設計知識的建構流程,同時,融入合作學習理論,設計教學案例,展現財金知識建構的過程,亦即以全球網際網路為資訊源,結合Excel建構EVA模型,進行財金資訊的搜尋、整理、分析與應用,本案例可作為投資決策分析的模式、以及學生資訊素養的程序訓練。(作者)
關鍵詞: 資訊素養,資訊六大技能,知識的建構程序,學習能力,EVA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資訊六大技能強化知識之建構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04
卷期: v.30 n.1
頁次: pp.75-84
摘要: 當學習的速度、知識的吸收能量、與創新能力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下,個人競爭力的代言時,如何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成為教學的重要議題;而由知識的建構過程中落實學習能力的訓練被視為是有效的模式。資訊素養是個人由資訊的需求至應用,建構其知識的能力;而資訊六大技能(Big6skills)則被視為培養資訊素養的最佳模式,也就是個人知識建構養成的最佳典範。資訊的獲得對於財務金融的活動是關鍵性的要素,資訊素養對於財金系學生而言也更顯得重要,本研究即以資訊六大技能為基礎,設計知識的建構流程,同時,融入合作學習理論,設計教學案例,展現財金知識建構的過程,亦即以全球網際網路為資訊源,結合Excel建構EVA模型,進行財金資訊的搜尋、整理、分析與應用,本案例可作為投資決策分析的模式、以及學生資訊素養的程序訓練。(作者)
關鍵詞: 資訊素養,資訊六大技能,知識的建構程序,學習能力,EVA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知識管理導向教學系統之研究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04
卷期: v.30 n.1
頁次: pp.66-74
摘要: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的時代,知識在這個世紀將會更重要。貧苦的人因擁有知識而改變人生;富者因擁有知識而更加富貴,國家,社會亦然。有鑑於此,許多國家都開始注重知識管理的工作,學者也大力投入研究,大家與時間競賽,期盼搶得先機,能為人民帶來康樂的生活。本研究以知識傳授為主,結合知識管理、線上學習及遠距教學等理論,規劃並開發一套知識管理導向的教學機制與平台,做為教學輔助工具。本研究可幫助老師規劃教學過程,存放教學資料:幫助學生線上學習、發問問題、繳交作業,並記錄學習過程,累積課程的授課資料,成為完整的知識庫,可為未來線上學習與遠距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本研究之架構分成兩部份進行,第一部份是知識管理機制的建立。首先,我們要搜集知識管理相關文獻,找出可應用之相關理論,再將其精要和現行教育系可改良之處相評比,規劃出一套可行之機制。第二部份是採用資訊系統設計規劃時常用的方法-雛型法(Prototyping),開發一個知識管理導向的教學輔助系統,來驗證本研究之可行性。因本研究之教學機制與平台,累積了大部分學科的教學資料,成為完整的教育知識庫,教育單位不需龐大的經費,只要各級學校配合政策進行,就可透過各種網路,開放給學生與社會大眾學習,達到「有教無類」的教育最高境界。(作者)
關鍵詞: 線上學習,遠距教學,教學輔助系統,外顯知識,內隱知識,知識地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知識管理導向教學系統之研究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04
卷期: v.30 n.1
頁次: pp.66-74
摘要: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的時代,知識在這個世紀將會更重要。貧苦的人因擁有知識而改變人生;富者因擁有知識而更加富貴,國家,社會亦然。有鑑於此,許多國家都開始注重知識管理的工作,學者也大力投入研究,大家與時間競賽,期盼搶得先機,能為人民帶來康樂的生活。本研究以知識傳授為主,結合知識管理、線上學習及遠距教學等理論,規劃並開發一套知識管理導向的教學機制與平台,做為教學輔助工具。本研究可幫助老師規劃教學過程,存放教學資料:幫助學生線上學習、發問問題、繳交作業,並記錄學習過程,累積課程的授課資料,成為完整的知識庫,可為未來線上學習與遠距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本研究之架構分成兩部份進行,第一部份是知識管理機制的建立。首先,我們要搜集知識管理相關文獻,找出可應用之相關理論,再將其精要和現行教育系可改良之處相評比,規劃出一套可行之機制。第二部份是採用資訊系統設計規劃時常用的方法-雛型法(Prototyping),開發一個知識管理導向的教學輔助系統,來驗證本研究之可行性。因本研究之教學機制與平台,累積了大部分學科的教學資料,成為完整的教育知識庫,教育單位不需龐大的經費,只要各級學校配合政策進行,就可透過各種網路,開放給學生與社會大眾學習,達到「有教無類」的教育最高境界。(作者)
關鍵詞: 線上學習,遠距教學,教學輔助系統,外顯知識,內隱知識,知識地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融入生物科教學之教材製作與教學策略初探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04
卷期: v.30 n.1
頁次: pp.55-65
摘要: 身處全球化、多元化、生活化的世紀中,學校教育很難再以過去的知識,教育今日的學生,使其應用於未來的工作與生活,因此世界各先進國家無不提出教育改革來適應新的學習型態,其中落實資訊教育並且善用資訊科技為重要目標。在進行資訊融入教學時除了教師、學生需具備資訊基本素養,學校提供資訊基礎環境外,優質的教材是資訊融入教學的靈魂。運用電腦科技可以製作優質教材,讓抽象知識及肉眼看不到的微觀世界以模擬動畫的方式,具體呈現在學生眼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學習。本研究即嘗試發展生物教學的軟體,並評估結合不同的教學策略後其教學效果如何。軟體製作的過程先由資料搜集開始,經過教材研究分析後,組織架構為心臟、血管、血液、循環等四大學習單元,以flash5設計軟體及動畫,再配合線上測驗以評量學生對單元的學習成效。在融入教學上嘗試兩種不同的方法,一個是在普通教室中以筆記型電腦結合單槍投影機設備教學,另一個是利用網路平台讓學生上網主動學習、教師從旁協助,此外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討論區提出相關的問題彼此討論,以培養表達、溝通與分享資訊的能力與習慣。歷經實地的教學後,初步發現本研究所發展的軟體配合兩種不同的資訊融入模式能吸引學生注意和提升其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成就也有正向的幫助;對教師來說,可以節省教學時間,並促進學生真正的理解,即使對低成就學生,課程內的動畫設計,也能吸引其注意而對該動畫要表現的科學概念印象深刻,因此對教學效益也有幫助;另外也發現如將教學軟體架設在網路上,有能讓學生居家學習的優點。本研究將生物科電腦教材設計、校園教學環境安排、施教策略與實驗結果等過程紀錄與檢討,期待對資訊科技融入生物科教學有所貢獻。資訊科技及網際網路的影響已經改變了學習型態,讓九年一貫的教育政策早日實現,利用電腦與網路的特性融入教學,創新、有效、主動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以適應未來的生活,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自我學習努力成長的方向。(作者)
關鍵詞: 資訊融入學科教學,國中生物教學,生物教學策略,電腦輔助教學,資訊融入學科教學策略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素養融入國小五年級自然科教學之研究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04
卷期: v.30 n.1
頁次: pp.41-54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素養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之可行性及實施情形,以協同行動研究法為架構,由研究者與一位國小五年級自然科任教師共同規劃、設計十二節課(四八○分鐘)的資訊素養融入自然科教學課程,並於其班級上實施實驗教學。本研究以台中市S國小五年級C班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質化研究方法,以觀察、訪談、量表及作品分析等方式來蒐集資料,研究結果發現Big6課程有助於培養學生資訊素養,可以增進國小自然科教學效果,但是在整個實施過程中,仍有一些困難需要克服解決。綜合本研究的發現、缺失與限制,研究者於文末提出幾項建議,供教育上的應用及未來研究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資訊素養,Big Six,六大步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素養融入國小五年級社會學習領域:以選賢與能主題為例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04
卷期: v.30 n.1
頁次: pp.26-4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藉由Big6的理念架構將資訊素養融入社會課程中。本研究採協同行動研究法,由研究者與合作的國小五年級老師以Big6模式為架構,共同規劃選賢與能主題課程。研究結果顯示資訊素養可融入相近內涵的學習領域,以使二者各蒙其利,但資訊素養議題也應清楚地納入九年一貫相關學習領域的能力指標中,才能解決資訊素養融入課程中時間不足和課程統整的問題。(作者)
關鍵詞: 資訊素養,社會課程,Big6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素養融入國小五年級社會學習領域:以選賢與能主題為例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04
卷期: v.30 n.1
頁次: pp.26-4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藉由Big6的理念架構將資訊素養融入社會課程中。本研究採協同行動研究法,由研究者與合作的國小五年級老師以Big6模式為架構,共同規劃選賢與能主題課程。研究結果顯示資訊素養可融入相近內涵的學習領域,以使二者各蒙其利,但資訊素養議題也應清楚地納入九年一貫相關學習領域的能力指標中,才能解決資訊素養融入課程中時間不足和課程統整的問題。(作者)
關鍵詞: 資訊素養,社會課程,Big6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香港與新加坡資訊教育之比較研究
書刊名: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出版日期: 200404
卷期: v.30 n.1
頁次: pp.114-131
摘要: 本研究旨在比較台灣、香港、新加坡之中小學資訊教育的發展與現況,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與G.Z.F.Bereday的比較研究法,所獲得結論如下:一、台灣與新加坡資訊教育實施都是由上而下模式,香港則是由下而上的模式。二、台灣、香港與新加坡因政治、文化的差異,造成香港與新加坡政府強調典型的菁英主義。台灣教育改革後,全面提升學生的資訊基本能力,重視資訊教育普及化。三、台灣、香港、新加坡三地都由政府主導成立教材資源中心,台灣補助成立「學習加油站」;香港成立「香港資訊教育城」;新加坡政府也成立「教材資源中心」和「數位媒體館」。四、三地皆以課程整合模式來推動資訊教育。其中以新加坡政府推動最徹底,規定實施30%的上課時間應用資訊科技整合於教學中;香港則應用25%的上課時間融入教學,並推動校本課程:台灣九年一貫課程改革,「運用科技與資訊」為十大基本能力之一,並強調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五、全面提昇教師資訊科技素養,台灣「NII人才培訓計畫」,經由各大專院校推廣培訓教師資訊科技能力;香港將教師應用科技的能力分為四級,以此標準來全面培訓教師;新加坡則以扇形方式推廣全國教師資訊科技能力。六、台灣城鄉數位落差大。新加坡、香港都是城市國家,較少城鄉數位落差的問題。七、為全面推動資訊教育,台灣設置「種子學校」、香港為「先導學校」、新加坡的「示範學校」均受政府補助其硬體設備及教學應用經費,來做帶頭示範學校。八、在經費與設備方面,新加坡每年經費補助最多,設備最齊全;香港政府除了教育署的經費外,尚有優質教育基金補助資訊教育相關設備:台灣教育部1999年擴大內需方案,提前完成中小學電腦教學環境建置。本研究根據上述結論,提出建議如下:一、資訊教育政策實施宜考慮由下而上的運作模式,推展以學校為中心的執行模式。二、加強整合政府單位及民間提供之教學資源,以建構共享網路平台。
關鍵詞: 資訊教育,資訊科技素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資訊學相關概念在知識組織之應用
書刊名: 圖書館學刊
出版日期: 200406
卷期: n.32
頁次: pp.70-83
摘要: 知識管理涵蓋知識從生產、蒐集、組織、儲存、傳遞、利用到創新與再利用的整個生命週期,在每一環節中最有效的管理方式與工具都有差異,因此不同學域的專家從不同環節研究知識管理。圖書資訊專業一向關心人類知識的蒐集、組織、儲存、與利用等議題,其中組織整理記錄性知識更是該學科專家之所在,適合以知識組織為核心能力參與知識管理的相關研究。因此本文探討知識組織工具、代碼系統、館藏發展、領域分析和資訊傳播管道等圖書資訊學相關概念在組織知識資源之應用。(作者)
關鍵詞: 知識管理,知識組織工具,代碼系統,館藏發展,領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