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5077 - 508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華人音樂期刊篇目資料彙編1950-2000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6冊
摘要: 本書收1950年至2000年12月創刊之正式或非正式出版以文字為主的音樂論述期刊140多種,4440多期。所收音樂期刊分為七大類,每類以創刊年月先後排序,希望對台灣的音樂學術研就有所裨益。(編者)
關鍵詞: 音樂學,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落差再定義與衡量指標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69p.
摘要: 過去研究數位落差議題通常以知識鴻溝理論為基礎,因此大多著重在「接近使用」的定義與研究,相較於資訊科技所具備的多樣特性,這樣的解釋可能有所侷限。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問題在於釐清「數位落差」這個字義應該包含哪些概念?應該如何的被測量?除了反省「數位落差」早期接近使用上的定義,並且將其延伸至「資訊素養」議題(這兩種觀點皆是偏向於個人所擁有的資源),接著則進一步利用社會、科技、生態的觀點檢視這些資源在日常生活中能否適切應用,這些應用層面包含工作層面與生活層面。研究中,以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檢測題目是否可信,以及是否有效,得出衡量數位差四個潛在變項分別為「資訊近用」、「資訊技術」、「網路素養」、「工作溝通性」,而這四個潛在變項總共有19個觀察變項,將各指標進行基本配適標準、整體模式配合度、以及模式內在品質的考驗,研究結果接受這個模式大致是接近於理想中的模式,並且具備有良好的建構信度與收斂效度,因此,數位落差這個概念利用這些指標來衡量是可行的。另外,在驗證知識鴻溝理論的部分,優劣勢的個人社經地位會影響資訊近用與資訊技術,在本研究中得到證實;但是從社會、科技、生態的觀點來探討數位落差,就網路素養的部分,過去的研究鮮少觸及這個部分,在本研究的發現,直接影響網路素養的為資訊近用這個變項,與知識鴻溝理論有所差異,並點出了知識鴻溝理論解釋的侷限性;工作溝通性的部分,成因涵蓋的面向較廣,教育程度、資訊近用、資訊技術、以及網路素養皆是影響因素,但是除了個人資訊近用的程度,仍須考量網路素養的因素,方能在資訊社會中獲取較高的工作溝通性,因此從這些結果當中可以明瞭,知識鴻溝解釋數位落差現象有其限制存在,必須輔以社會、科技、生態的觀點,方能補抓數位落差議題在當代的意義。(作者)
關鍵詞: digital divide,知識鴻溝,驗證性因素分析,社會-科技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6:民國二十一年八月至九月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690p.
摘要: 《事略稿本》仿《春秋》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年編撰。本書第十六冊,自民國二十一年八月至九月止,包括剿匪、汪兆銘辭職風波、康藏衝突、成立北平軍事委員會分會、滿洲國等重要史事。(編者)
關鍵詞: 人物傳記,民國史,蔣中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地區資訊教育數位落差問題探討-階層線性模式之分析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67p.
摘要: 資訊社會中,數位落差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除了過去認為社會階層會對於數位落差有影響之外,更多的論述在探討個人之外的影響因素為何。台灣地區自實施九年一貫教育以來,學校對於資訊教育的推行不遺餘力,然而在這過程中是否會因為學校之間的差異,而造成學生在資訊教育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數位落差現象,值得深入研究。而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台灣地區學生數位落差之現況,藉由分析學生個人因素,以及學校、教師等環境因素對於學生之影響,以了解學校資訊教育環境對於學生在數位落差方面之實際影響與所具備的重要性。研究採用次級資料分析法,以台灣地區國中學生與國中教師為研究對象,共有國中學生19489人、國中教師367人。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個人的家庭社經地位雖然在數位落差的形成上仍有影響,但其影響程度已明顯的減少,顯示由社會階層的差異與數位落差之間的關聯已不如過去強烈。相對地,在學生個人方面,以資訊素養對於數位落差的影響程度較高。而在學校層面,給予學生足夠使用的資訊學習環境、鼓勵學校舉辦各類活動時多使用資訊科技作為輔助、以及給予積極推行資訊教育的校長或行政人員獎勵等,都有助於促使學校在資訊教育上更進一步,對於學生的資訊應用能力也可以有所提升,進一步達到縮減學生間數位落差的目的。(作者)
關鍵詞: 數位落差,資訊教育,資訊素養,階層線性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地區資訊教育數位落差問題探討:階層線性模式之分析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67p.
摘要: 資訊社會中,數位落差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除了過去認為社會階層會對於數位落差有影響之外,更多的論述在探討個人之外的影響因素為何。台灣地區自實施九年一貫教育以來,學校對於資訊教育的推行不遺餘力,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會因為學校之間的差異,而造成學生在資訊教育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數位落差現象,值得深入研究。而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台灣地區學生數位落差之現況,藉由分析學生個人因素,以及學校、教師等環境因素對於學生之影響,以了解學校資訊教育環境對於學生在數位落差方面之實際影響與所具備的重要性。研究採用次級資料分析法,以台灣地區國中學生與國中教師為研究對象,共有國中學生19,489人、國中教師367人。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個人的家庭社經地位雖然在數位落差的形成上仍有影響,但其影響程度已明顯的減少,顯示由社會階層的差異與數位落差之間的關聯已不如過去強烈。相對地,在學生個人方面,以資訊素養對於數位落差的影響程度較高。而在學校層面,給予學生足夠使用的資訊學習環境、鼓勵學校舉辦各類活動時多使用資訊科技作為輔助、以及給予積極推行資訊教育的校長或行政人員獎勵等,都有助於促使學校在資訊教育上更進一步,對於學生的資訊應用能力也可以有所提升,進步達到縮減學生間數位落差的目的。(作者)
關鍵詞: 數位落差,資訊教育,資訊素養,階層線性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5:民國二十一年六月至七月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664p.
摘要: 有關民國二十一年六至七月蔣中正與各方往來電文、演講稿、日記等,特別是圍剿中共、清鄉和考察人才之史料。(編者)
關鍵詞: 人物傳記,民國史,蔣中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藏書之愛:愛德華.紐頓的藏書趣聞軼事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664p.
摘要: 對於讀書人來說,藏書可算是人生的最大樂趣。那種求書不得,輾轉反側,得之視若珍寶的心情,相信每位愛書人都深有體會。《藏書之愛——愛德華.紐頓的藏書趣聞軼事》一書,讓愛書的人與藏書大師一起走入書籍的世界。該書分別選自著名藏書家紐頓的五部同類著作:《藏書之樂,及其相關逸趣》、《洋相百出話藏書,兼談藏書家的其他消遣》、《最偉大的書,與其他零篇》、《搜書之道》以及《蝴蝶頁:文藝隨筆集》。(編者)
關鍵詞: 藏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軍事社會科學各學門研究成果摘要集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656p.
摘要: 軍事社會學包含軍事政治學、軍事倫理學、軍事傳播學、軍事社會學、軍事社會工作學、軍事心理學、軍事管理學、軍事藝文學、政治作戰、相對敵情研究、戰爭哲學、軍事歷史學與軍事體育學。本書將以上十三個軍事社會科學學門歷年的研究成果以內容摘要方式,分專書、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學術研討會論文、研究報告編纂成,並摘列該學門定義、研究課題、關鍵詞、研究資源鏈結,一方面作為後續研究的重要參考,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研究成果的累積,吸引更多優秀學者參與軍事社會科學研究。(編者)
關鍵詞: 軍事社會學,研究目錄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借我一生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653p
摘要: 余先生不把本書當作自傳和回憶錄,而稱之為「記憶文學」。在尊親辭世後,家人發現遺留的文字資料,開始尋訪前輩的人生歷程,卻發現最重要的答案,已隨父親的去世而失去。敘述1949年後浙東農村的社會變革,對於度過文革和受到誹謗,也提出描繪和思考,正如自由:「我歷來不贊成處於創造過程中的藝術家太激動,但寫這本書,常常流淚不止。」。(編者)
關鍵詞: 回憶錄,余秋雨,記憶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統計學與Excel資料分析之實習應用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640p
摘要: 學過統計學的人,大概都不會忘記那段試圖背誦艱深符號和公式的痛苦經驗,尤其是手拿著計算機進行統計分析的窘況。本書利用Excel軟體的資料分析功能,解讀統計學原理念,透過實例一步一步說明操作步驟,及結果的解釋方式,使統計學成為一門實用的學問,而不是單單是紙上談兵而已;並附有作者精心設計的範例,記載各實例分析的結果,讀者可對照分析手中資料,達到邊做邊學的效果。(編者)
關鍵詞: 統計學,Excel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統計標準與電子圖書館服務使用評量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63p
摘要: 壹、圖書館統計修訂緣起一、緣起與修訂目標二、修訂計畫內容三、研究方法與步驟貳、圖書館統計標準發展一、圖書館統計規範二、電子圖書館服務使用評量議題參、圖書館統計標準修訂草案全文一、圖書館統計標準正文架構二、電子圖書館服務使用評量規範三、細項統計與總數估算四、CNS13151圖書館統計標準修訂全文肆、參考書目(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統計,統計標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蘋果寶貝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63p
摘要: 本書內容在描述小舞收到鄉下外婆送來蘋果、娃娃和一封信之後,剛開始她並不喜歡蘋果寶類將它放在走廊儲物櫃裡放蘋果的箱中,半夜發現蘋果寶貝吃了五個蘋果,在驚嚇之際被強迫要喜歡它,後來因為違背約定,被施下詛咒……,全書充滿著童趣,適合提供給低年級小朋友閱讀。(編者)
關鍵詞: 兒童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