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5125 - 513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讀史閱世六十年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494p
摘要: 作者是中國早年考取庚子陪款獎學金到美國留學的青年學子,透過本書不僅能對作者生平事蹟與著作等有概略認識,更反映出早輩留學海外的青年知識份子探求學問、開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學思歷程,書中並附有私扎和學術評估密件,詳述過去六十多年讀史閱世的心得和體會。作者可說是真正學貫中西的世界級歷史學家,本書對歷史社科內外的廣大讀者都能具有一定的可讀性。(編者)
關鍵詞: 史學,中國近代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日藏書票交流展:二○○四年木雕藝術創作采風展作品集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48p.
摘要: 台灣藏書票協會成立後,首次舉辦國際性展覽活動,計有台灣、日本展出精品125件,彙編成冊供民眾欣賞。(編者)
關鍵詞: 藏書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古典詩析賞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487p
摘要: 想了解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嗎?本書精選205首臺灣古典詩,有關史事、山川文物、風土民情、人間苦樂,呈現先人自古以來生活於這塊大自然土地上多元化的種種面貌,告訴我們先人如何血汗開拓、生根發展,或起事迭起、悍衛鄉土,或湖畔相約、酒會高歌,每首詳加註釋與語譯,深入具創意分析與鑑賞,遙遠歷史,詩人以其詩句化做對臺灣愛與關懷的火燄,永恆熠熠發光。(編者)
關鍵詞: 臺灣古典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廣播在台灣發展史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479p
摘要: 每天只要打開收音機,無論音樂性、談話性、新聞性的廣播節目,24小時不斷的放送各式各樣的訊息,在這樣大量流通資訊的時代,廣播依然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作者投入廣播業近四十五年來,本書是他收集數十年的廣播史料,詳細介紹廣播界的人事物,並附上各電臺概況、簡介、法規、以及廣播名人等等,內容趣味豐富,為臺灣八十年的廣播史,作一次整體回顧。(編者)
關鍵詞: 廣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的學思行:胡述兆教授回憶錄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476p.
摘要: 第一位回國服務的圖書館學博士,也是創設我國第一所圖書館學研究所博士班的臺大名譽教授-胡述兆先生,利用剛剛退休的這兩、三年間,撰寫了他過去七十多年豐富而又多釆多姿,且對國家、圖書館界貢獻良多的歲月,今春已出版為《我的學思行:胡述兆教授回憶錄》一書。顯示了一位知識份子,功成名就後,歸隱山林,怡然自得的閒適;但前言、後語之間,厚達368頁(不含著作目錄和其它附錄、照片等篇幅),20餘萬言的文字內容,卻是胡教授波濤洶湧,奮鬥一生的經歷;他年輕時,響應愛國號召,投入青年軍行列,後來隨政府遷臺,在臺復學後,即刻苦求學、力爭上游,前後在國、內外獲得五個碩士、一個博士學位的驚人紀錄;還有他在美國工作多年,並獲有高薪且終身的職位,卻仍毅然放下一切,回來為自己的國家和母校服務,這種作者稱之的「小故事」,背後蘊藏的精神是值得尊敬和佩服的。(編者)
關鍵詞: 胡述兆,回憶錄,圖書館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我的學思行:胡述兆教授回憶錄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476p
摘要: 壹、我的家世貳、自啟蒙到高一參、投入青年軍行列肆、退伍復學伍、從大陸到台灣陸、十年寒窗--台大、政大柒、赴美留學與學留捌、紐約結連理生活入坦途玖、在賓州的歲月拾、回國講學拾壹、台大任教拾貳、大陸探親與兩岸交流(編者)
關鍵詞: 胡述兆,傳記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現代小說讀本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470p
摘要: 本書不同於一般的現代小說讀本,除了精選16篇作品之外,更特別設計了「評析」、「延伸閱讀」、「相關評論引得」等單元,協助讀者閱讀。此外,本書附有兩岸現代小說大事年表,更於小說選文中穿插了六篇「文學方塊」,扼要地介紹與當代小說發展有關的本地文學運動及西方思潮,方便讀者完整地檢視其發展脈絡。(編者)
關鍵詞: 現代小說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共圖書館強化計劃:新書選購資訊網暨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光碟系統教 育訓練手冊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46p.
摘要: 為配合公共圖書館強化計畫,國家圖書館新近完成「新書選購資訊網」暨「中華民國出版圖書目錄(SinoCat)」建置工作。而本書乃為配合以上系統之教育訓練課程而出版,內容介紹公共圖書館「線上採購機制」整體架構及功能,提供學員操作系統時隨身翻檢參考之用。(編者)
關鍵詞: 館藏採訪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目標導向之SOM應用於文件分群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46p.
摘要: 在這篇論文中,我們提出一目標導向之SOM(Goal-OrientedSelf-OrganizingMap,GOSOM)來將文件依使用者的目標分群。GOSOM是基於Self-OrganzingMap(SOM)加以改良,可讓使用者指定想要的分群結果種類。使用者指定的目標是透過潛在語意分析(LatentSemanticAnalysis,LSA)方法,來分析其與輸入向量(InputVector)的關係。GOSOM適當地加強了輸入向量的特徵,以致於在分群過程中計算相似度時,可將分群結果導向使用者想要的目標。此外,我們也提出一個權重的多數決(WeightedMajorityVoting)方法,將分群結果以使用者的觀點作適當標記。最後,GOSOM提供了一個使用者相關回饋(UserRelevanceFeedback)的機制,以改善分群的結果。我們實作了「目標導向文件分群系統」(Goal-OrientedDocumentClusteringsystem,GODOC)來驗證GOSOM優於傳統的SOM模型。實驗結果證明,相較於傳統的SOM,GOSOM在準確率上(Accuracy)平均增加21.67%、求全率(Recall)則增加28.47%。(作者)
關鍵詞: Self-Organizing Map,目標導向,潛在語意分析,文件分群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焦慮的意義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468p
摘要: 社會的進步,除了為人類帶來更繁榮的生活,同時也帶來各樣的焦慮,就我們的眼光來看,它充滿負面的意義,但作者卻透過不一樣的思維模式,帶領我們更深一層的來思考,進而推展出焦慮的正面意義,是相關於創造力與原創性,並將焦慮做文化、哲學、生物學和心理學等各方面的詮譯,可提供對於今日社會的壓力和焦慮有充份感受者,以及對焦慮的意義有研究者參考。(編者)
關鍵詞: 焦慮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百年桂冠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464p
摘要: 成立於1901年的諾貝爾獎,至今已逾百年。它不但是全球權威,更是學術的最高榮譽與肯定。然而,諾貝爾獎到底是人類文明的見證,還是百年歷史造就其地位?本書分成「諾貝爾獎世紀慶典」等五輯,透過歷屆的文學得獎者,剖析西方百年來的文學潮流,探討評審的品味與風格,讓人明瞭諾貝爾獎本身的意義為何。此外,本書更收錄歷年得獎作家作品、頒獎評語,資料更是彌足珍貴,值得細讀。(編者)
關鍵詞: 諾貝爾獎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天下第一報:紐約時報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463p
摘要: 《紐約時報》1951年創立,在歐克斯、沙茲伯格及小沙茲伯格的用心經營之下,被定位為風格嚴肅、作風嚴謹的報紙,在新聞界擁有權威地位,對於美國及全世界報紙都具有深厚的影響力。作者花費5年的時間進行採訪和蒐集資料,將第一手訪談資料彙整成書,主要是在探討《紐約時報》從1970到90年代,報紙風格、編輯策略和編輯方針的轉變,作詳實的評析。(編者)
關鍵詞: 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