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5053 - 5064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BOT相關模式應用研究:政府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案例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87p.
摘要: 人類的進步在於知識與經驗與的累積。近年來,透過資訊通信科技的發展,宣示了一個嶄新的資訊服務時代來臨,公共圖書館一向自許為資訊社會中重要的角色,是提供民眾終身學習最主要的場所,然而隨著電腦及網路科技的日漸普及,資訊的取得更快速也更加多元化的同時,我國圖書館卻苦於經費的縮減,無法完全、有效的發揮功能。反觀美國舊金山公共圖書館,在受到全球不景氣與政府財政大幅刪減的影響之下,為維持館務運作,反而積極對外募款,籌措財源,來協助圖書館業務之推動。因應經濟不景氣,要走出公共圖書館目前的困境,而政府經費又有限的條件下,為有效運用既有資源與民間資金,所以提出興建BOT圖書館的看法。此外,隨著1999年嘉義市火車站倉庫改建為嘉義另類空間,台北酒廠成為華山文藝特區,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課題,儼然成為文化政策中的主要訴求對象。「閒置空間再利用」除了避免空間的重複投資,造成資源的浪費以外,也重新活化空間的機能。「閒置空間再利用」是新政府上台後的施政主軸之一,文建會於九十年度編列超過一億元的預算,各縣市也紛紛提出各類閒置空間規劃計劃,如今「閒置空間再利用」已經成為文化新顯學,這是台灣文化建設思維的成長,也是台灣文化環境另一種新的可能。本研究將探討目前國內外閒置空間的運用狀況、蒐集國內外閒置空間與BOT之相關應用實例,彙整出可行的閒置空間再利用與BOT之相關實施模式,提供未來圖書館實行BOT模式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興建-營運-轉移,風險管理,委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光陰十帖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87p.
摘要: 畫家專注用心用情,巧手慧心,創作篇篇書畫文刻,全書靜物主題藉以十篇散文,記述流逝生命光陰中段段無限感觸、感動與感恩:曾經年輕狂放、躁動不羈的生命成長歷練與沈澱:學畫習書的體悟與精進;慈顏至親長輩之養育、教誨、扶持與死別;佛蹟之旅的奇遇與悸動;與以油畫系列創作表達對佛陀及佛法敬愛的心路歷程。(編者)
關鍵詞: 光陰,手藝人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日藏書票交流展專輯.2004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86p.
摘要: 古今愛書人總愛在心愛的圖書上蓋上自己的章,作為擁有作為的標記,而西方圖書因紙質較厚,較宜在圖書內頁張貼藏書票,東方藏書章與西方藏書票功用有異曲同工之妙。1999年亞洲藏書票展在台南舉辦時曾提昇台南藏書票風氣。此次臺日藏書票交流展的展出希望能對臺灣藏書票文化挹注一股活泉,並開創出這種文化的更深層面。(編者)
關鍵詞: 藏書票,藏書章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教師對電子期刊資料庫評價之探討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86p.
摘要: 由於目前國內的電子期刊資料庫館藏仍以西文為主,而教師一向是西文期刊的核心使用者,因此選擇以大學教師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的動機在於發掘影響大學教師者對於電子期刊資料庫需求的因素,包括使用過與尚未使用電子期刊資料庫之潛在使用者。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參考能直接由使用者處取得主觀認定價值的方法-條件評估法(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CVM)設計訪談大綱,創造三個虛擬的財貨市場-效用降低、效用維持及分擔動機,透過實地訪談,以付費意願(WillingnesstoPay,WTP)接受與否,請大學教師對電子資料庫做價值認知的表達,據以觀察其需求狀況。研究結果發現,影響大學教師使用電子期刊資料庫需求的變項,主要歸納成個人行為與認知兩大部份。行為因素主要來自本身需求被滿足而肯定電子期刊資料庫的使用價值,影響變項包括:有承接研究計畫、符合教學需要以及曾經有使用經驗。認知因素則顯示,因為認可電子期刊資料庫的內容價值,不在乎其檢索介面不同(光碟單機及web介面),或者是個人目前所未使用的資料庫,均願意支持圖書館繼續典藏。觀察所顯示的需求特徵則有:重視檢索的時間成本甚於資料數量、使用價值的評價來自感受到研究與教學活動的直接受益、資料的可及性影響教師的評價及不同學科背景並未影響評價的程度。(作者)
關鍵詞: 電子期刊資料庫價值,付費意願,條件評估法,大學教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金字塔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86p
摘要: 本書讓非建築專業的人也能產生共鳴,同樣能感受先人智慧美,藉由簡單的文字介紹和生動的建築圖畫作為引導,了解人類史上偉大的建築之一金字塔。首先,隨著時間的流程生動的描繪出當代建造的時空背景,再藉由敘述的方法將建築金字塔的智慧交代其中,它是故事書也是知識書,作者將知識的生命展現出來,金字塔彷彿躍然紙上,原來建築是如此蘊含生命與美感。(編者)
關鍵詞: 建築,金字塔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社群學習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84p.
摘要: 網路科技影響學習方式的改變,甚至對高等教育的本質造成衝擊,網路學習方式,讓學習可以非同步進行,但也暴露出互動的不足。「合作式學習」最常被用來支持網路學習,正因為需要學習者彼此的合作,因此更凸顯學習者之間溝通互動的重要。本研究則著重於對網路學習社群的同步溝通互動,因為有良好的溝通互動,學習社群才能夠完成團隊的目標,達到學習的績效。除了對網路學習社群樣本的線上officehour進行分析之外,本研究亦對傳統課程進行問卷調查,雖然網路與傳統學習方式,其外在環境無法完全一致,但本研究以變項控制方式,針對學習社群的溝通網絡予以比較。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非正式學制的在職進修人士;研究結果說明個人因素、課程環境對網路學習與傳統學習之間的關係,個人因素當中以報名學習的動機最為重要,將會影響網路學習社群的表現,與個人的中心性;而網路課程的設計,則會影響學習社群團隊的溝通密度與團隊中心性。研究亦發現網路與傳統學習社群溝通網絡的差異,網路學習的互動功能,可以提供給傳統學習課程一個同時溝通互動的機制,有助於加強學習社群的團隊溝通密度與團隊的中心性,因此,現階段網路學習與傳統學習應該是相輔相成。網路學習正處於實驗階段,目前網路學習社群的分類多集中於兩端,即涉入程度較深的圈內人,以及處於游難邊緣的遊客,本研究認為此乃因為時間的關係,假以時日,網路學習被更多人接受之後,網路學習者將會往圈內人的學習社群方向發展。(作者)
關鍵詞: 網路學習,社群,溝通網路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模糊分類應用於圖書館資訊選粹服務系統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83p.
摘要: 本研究應用模糊詮釋資料之概念於圖書館的分類與編目上,除加強書目資料的關聯性,提升檢索結果的廣度外,亦能依諸者屬性提供模糊資訊選粹服務。首先,我們對於分類編目、詮釋資料、模糊理論、機讀編目格式、資訊選粹服務、標題表……等不同領域的研究進行探討;接著,闡述模糊詮釋資料之定義,並以模糊理論模型解釋其意涵;再者,我們提出圖書模糊分類與編目之實務作法,實際將模糊詮釋資料以中國機讀編目格式註錄至書目資料庫中,並合了ISO2709標準。接著,再對讀者進行模糊分類,以便在讀者與類別之間建立輕重程度不同的關聯性,並將圖書模糊分類與讀者模糊分類進行模糊比對後,提供傳統資訊選粹服務以外的資料篩選與輕重程度排序功能,以盡可能合讀者需求的方式,提供適切的個人化模糊資訊選粹服務。最後,本研究發展一套實驗型的模糊資訊選粹服務系統,利用模糊住釋資料在相關圖書與類別、讀者與類別之間建立不同程度的聯繫,使用者透過此系統的模糊檢索模組,可以從檢索出的資料中,掌握書籍間的相關性,以便進一步查找相關書籍;透過模糊資訊選粹服務模組,可以主動提供讀者具備輕重程度的新知服務資訊,以便滿足讀者的實際資訊需求。並極力運用各種方法加強圖書館藏的可及性,讓讀者因為方便而樂於利用,進而達到提昇館藏使用率。(作者)
關鍵詞: 模糊理論,模糊編目,模糊詮釋資料,模糊檢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採購參考手冊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83p.
摘要: 本手冊係根據公共圖書館強化計畫-建置公共圖書館線上採購機制計畫下,於民國92年11月27至28日,由國家圖書館主辦、臺北市立圖書館承辦之「公共圖書館館藏發展與採購實務研討會」決議和結論編印成書,以便圖書館採購人員在最短時間內,對圖書資料採購作有概略性的瞭解。(編者)
關鍵詞: 圖書採訪,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SPSS12統計建模與應用實務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832p.+1光碟
摘要: 本書以風趣、明快的筆調,在介紹軟體操作的同時,輔以相對應的統計學知識。內容以SPSS的最新版本SPSS12.0Windows的基本功能為基礎,配以大量應用實例學習,並針對輸出結果給予詳盡地統計解釋與分析。同時為了方便讀者學習,在有關統計分析的各章最後,附上了代表性的習題,供讀者自行上機練習用。內容包含SPSS12.0forWindows簡介、資料搜集與檔案的建構、資料管理、統計學簡介、敘述性統計與基本統計分析、統計推定與假設檢定、無母數檢定、?歸分析、群集分析、判別分析、信度與多維尺度分析、因素與對應分析、相關分析、復選題分析。而在附錄中涵蓋了中英對照統計學常用字彙、SPSS12.0新增功能簡介、SPSS12.0常用函數一覽表、SPSS公司部份軟體簡介,並附有參考資料供讀者進一步查閱。(編者)
關鍵詞: 統計分析,統計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網路部落格使用對個人賦權之影響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82p.
摘要: 從1997年開始,部落格(Blog,或稱網誌)的風氣就在世界各地開始蔓延,一直到2004年中左右,這股浪潮終於也席捲了台灣的網路世界,一直延燒到2005年,部落格儼然是接替電子郵件、BBS、MSN最火紅的網路工具。雖然它的基本型式和傳統的個人網站沒有太多不同,但部落格在操作維護上的簡單易用,讓人們大大省去了研究程式、撰寫HTML的煩惱與時間,可以把更多的精神花在內容創作上;而它迴響或留言的機制,透過RSS進行互相引用的特性,更讓每個人的部落格有機會串連在一起,形成一個綿密而龐大的虛擬網絡。於是,許多人每天開始花越來越多時間在Blogging上,撰寫、分享自己的心情與所見所聞,回覆留言,瀏覽別人的部落格…等等,甚至遠遠超過對正職工作的認真。愈來愈多朋友是透過部落格互相認識的,因為部落格的使用,重新建立了一個新的生活圈,從虛擬的線上互動,甚至延伸到線下的網聚。很多人會說,使用部落格改變了他們的人生。然而,部落格使用究竟帶給這些人什麼樣的改變呢?真的全都是正向有益的嗎?因此,本研究試圖從權力的觀點,來瞭解部落格之使用對於個人的影響究竟為何?TimJordan指出「網際權力」是在網際空間以及網際網路上建構文化與政治的權力形式,本研究以此一概念作為主軸,探討網際權力的運作面貌,並且進一步去瞭解網際權力對於個人的真實生活面向上,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透過對多位部落格玩家訪談的結果,發現部落格之使用對他們在網際權力的上影響是相當明顯易見的,隨著經營部落格時間愈久,付出的心血愈多,也愈能在部落格的圈子裡得到相當的肯定。更因為部落格上引用與迴響機制的透明化,讓他們可以很清楚看到別人的回饋。然而,線上的虛擬權力並非也代表著線下真實生活的權力,目前國內絕大部份的部落格使用者,仍然將部落格的圈子與真實生活的圈子劃分得很開,彷彿是兩個世界的分身一般。儘管如此,本研究最後還是舉出一些例子,證明透過部落格的使用,的確有可能發揮一定的影響力,達到增權的效果。但在這些部落格串連運動之中,雖然發起者登高一呼起了帶頭的作用,然而最後活動(運動)的成功,靠的還是大家的力量,而非任何一個單獨個體。最後,筆者仍然期望在未來國內部落格環境愈趨成熟,使用者愈來愈普遍時,有一天部落格經營者的影響力,不再只侷限於線上的虛擬社會,而能成為監督、制衡社會的另外一種「草根媒體」的力量,當然,伴隨而來的,將是更大的社會責任。(作者)
關鍵詞: 部落格,網路,所見所聞,網際網路,影響力,使用者,生活面,賦權,博客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知識社群系統之建構:以交大圖書館為例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82p.
摘要: 虛擬社群是最近新興的議題,具有類似興趣的使用者在網路上漸漸形成群組,利用網路分享彼此的知識,能大幅增加資訊的再使用率和資訊潛在價值,進而達到共同學習的效果。知識社群最能發揮內隱知識的傳遞及知識的創新,為知識管理社會化之工具。因此,本研究利用知識社群的理念,開發一個具個人化推薦功能的知識社群系統,將知識社群的理念應用至圖書館的環境中,讓圖書館的使用者能藉由與同好間的交流互動而學習知識。其中的推薦功能是利用關聯規則分析及協力式過濾,根據使用者過去的借閱記錄,自動尋找和其興趣類似的同好,再依同好的借閱記錄來推薦使用者圖書分類及社群內的討論區,可以減少使用者找尋並加入社群所花費的時間。本研究的目的在於(1)設計開發一個圖書館知識社群系統;(2)經由知識社群提供個人化推薦服務以加快使用者搜尋速度;(3)加強使用者、資源及專家之間的互動,提高使用者的學習效率。在使用者試用過雛形系統後,讓使用者填寫需求及滿意度問關,調查結果顯示使用者需要且滿意這種知識分享模式,而個人化推薦功能也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因此本研究所採用的知識社群模式可作為日後企業或學校建立知識管理系統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知識管理,知識社群,個人化推薦,協力式過濾,Fuzzy Apriori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圖書館電子期刊採購問題探討
出版日期: 2004
頁次: 81p.
摘要: 電子期刊的推陳出新以各式各樣的型態服務讀者,使得圖書館的經營型態與服務方式須連同一併改變。圖書館目前面臨圖書經費緊縮、期刊訂費及服務費飛漲等種種的問題,而圖書館如何以有限的經費去滿足讀者需求實為困難。以大學圖書館為例,政府逐年減少對公私立大學補助。大學在有限經費的情況下,行政單位實無法獨厚圖書經費而刪減教學研究經費。經費不足一直都是我國大學圖書館經營所面臨的一大困境。電子期刊的持續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因此,如何運用有限的經費,購買合適的電子期刊館藏,是大學圖書館必須正視的問題。因此,本研究透過訪談調查的方式了解,目前大學圖書館電子期刊採購情形,及電子期刊產業中的交易行為及產品計價方式,從經濟學學理的角度瞭解電子期刊的特性,了解廠商的計價策略。探討出版商的合併對於圖書館採購的影響,透過訪談意見的彙整與歸納,提供給圖書館作為未來之參考。本論文之研究目的在為探討我國大學圖書館於採購電子期刊時,所面臨的計價問題與銷售方式。透過瞭解圖書館界之需求,及其對電子期刊產業的看法。為圖書館尋找新的採購方式,提高採購效益,讓圖書館有更多的資源以服務讀者。具體而言,本研究的目的如下(1)探討大學圖書館採購電子期刊之方式及所遭遇問題(2)探討電子期刊產業及經濟特性(3)探討大學圖書館對電子期刊採購之看法與未來期望。本研究結果顯示:(1)大學圖書館經費不足(2)電子期刊佔館藏的比例越來越重(3)電子期刊價格攀升(4)處理電子期刊的資源及人力不足(5)採購管道仍以聯盟與代理商為主(6)電子期刊的成本未反映到價格上(7)產業結構獨大化與圖書館議價力降低(8)出版商選擇性的差別取價(9)現行套裝式期刊不夠彈性。本論文就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四點建議:(1)採購經費及資源增加(2)加強聯盟採購方式(3)電子期刊使用評比(4)吸收多方面的採購人才。(作者)
關鍵詞: 電子期刊,定價策略,經濟分析,產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