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629 - 264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館向前行:21世紀的思維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51p.
摘要: 本書中的許多想法與觀點,是作者從事多年圖書館暨中文資訊應用實際工作的所思所得,以及教學相長的知識成果,其中許多的觀點屬於21世紀圖書館學、資訊科學、和知識管理的研究新苗,尚有相當的持續發展空間。身為一個跨20世紀和21世紀的雙世紀圖書館工作者,作者僅以最誠摯的心情,期盼圖書館事業不被忽視,持續發展,繼續貢獻人類文明的進程。(編者)
關鍵詞: 圖書館,圖書館自動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典藏商業授權應用之探討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46p.
摘要: 在市場法則之下,數位內容透過商業化授權所獲得的效益與產值特別突出,而數位典藏產出為數眾多的數位內容,為我國文化藝術長久之累積,透過商業化授權的概念,進行後續的內容設計與加值,文化產出將更形多元,文化精神易於傳播與延續,方能締造細水長流的產業價值。要能完整發揮授權精神,須藉由智財擁有者、授權代理商、設計製造商、行銷通路平台,上中下游分工協力,加上政府單位的協調與政策法令的配合。本研究以瞭解授權基本知識與探討國際授權產業發展為基礎,並訪談調查國內目前以數位內容進行商業化授權應用之10家文化藝術領域業者,彙整國內外授權應用之發展現況,期對我國發展授權產業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作者)
關鍵詞: 授權,數位典藏,商業化授權,數位內容,商品授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透視質性研究:18位研究者的反思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44p.
摘要: 一般介紹質性研究法的書籍往往給人不切實際的印象:誤以為只要遵循書中揭櫫的程序與原則,即可輕鬆達陣。殊不知,實際投入之後,往往枝節橫生,灰頭土臉之餘,不免落得壯志未酬身先亡的下場。本書編者特此網羅18名質性研究工作者現身說法。第一人稱娓娓道來的反思故事,邀請讀者親臨現場,如實感受質性研究最真實的重重內幕。讀者可以見識研究新手初試啼聲之初,如何度過槍林彈雨的震撼教育。而前輩學者箇中甘苦的回顧,除了分享身經百戰練就的卓越功力之外,識途老馬的忠告與加持也提供了諸多逢凶化吉的良方。本書採故事敘說方式,可讀性極高,具體而微地呈現質性研究日常面臨的諸多複雜困境與課題。方法論取徑包括:歷史研究、傳記/自傳研究、現象學研究、敘事研究、深度訪談、口述歷史、俗民誌、批判俗民誌、參與行動研究、協同研究等。領域包括:人類學、傳記學、歷史、教育、醫療、管理、輔導、心理、民族學、法律、幼教等。本書適合研究新手綜合研習,也適合資深老手針對特定問題情境之參照,不論何種程度都可以從中獲益,更加圓融地迎向質性研究各階段的挑戰。(編者)
關鍵詞: 質性研究,研究方法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老貓學出版:編輯的技藝&二十年出版經驗完全彙整
出版日期: 200712
頁次: 342p.
摘要: 從寫書、爬格子到出書以致如何行銷書,筆名老貓的作者就像化身貓的個性般,冷眼旁觀卻又靜逸溫順的一一敘述著,二十年來在出版業的經驗與甘苦,以及對此行業的一份堅持與熱情。本書對想投身出版領域的學子與新手們,是很好的指南。在諸多教人如何做產品行銷的書籍中,如何行銷該本書想必是更重要的課題,書中有關國際行銷的物流與管理相當精彩,有心人不妨看看一探奧秘吧!(編者)
關鍵詞: 出版,編輯,行銷,出版業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杜拉克的最後一堂課:現代管理學之父給全球經理人的箴言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37p.
摘要: 本書是杜拉克親自邀請作者為他寫書,經16個月的定期晤談後完成。藉由杜拉克所談及的企業事件,深入淺出的為讀者剖析每個事件背後的管理意涵,讓讀者更深切的了解其管理觀念。本書探討顧客、組織的創新與變革、組織運作的合作與協調、人與知識、決策機制的建立、執行長的角色等議題,亦是杜拉克的管理哲學,書中涵蓋杜拉克一生著作的精髓,與數十年來管理的精闢見解和心得。(編者)
關鍵詞: 管理學,現代管理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認識古籍版刻與藏書家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32p.
摘要: 本書旨在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論述與古籍有關的基本知識,並介紹歷代著名藏書家的藏書特色及其軼聞軼事,進而希望國人養成讀書的習慣與藏書的風氣,以建立書香社會。全書分兩部分:上編為「認識古籍版刻」,談論古書的刊刻方法、行款及裝訂等知識,下編為「認識藏書家」,共介紹二十四位著名藏書家。(編者)
關鍵詞: 版本學,私家藏書,傳記,藏書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在教室說錯了沒關係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2p.
摘要: 小時候,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老師問問題時,很想要舉手發言,可是又不敢舉手。作者在書中大聲的告訴小朋友:「在教室…..說錯了沒關係!只要大家踴躍發言,意見不同沒有問題,答案錯了也沒有關係。因為教室原本就是讓我們學習的地方,別害怕說錯,別笑別人說錯。儘管安心的舉手,儘管安心的說錯吧。」相信作者的這段話,也是所有老師的心聲,課堂上師生熱絡的互動,更是師生雙贏的關鍵。(編者)
關鍵詞: 日本文學,兒童讀物,兒童文學,繪本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Google關鍵字行銷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28p.
摘要: 在網路發達的時代,上網行銷變成了常態。本書介紹時下當紅的google廣告。內容包括:撰寫廣告內容、高點選率、流量的另類來源、發展高品質關鍵字清單、有機搜尋取得高排名、Google工具箱、分割測試、引人注目的URL等。從這些篇章來探討,如何使廣告主的廣告更有效被網路使用者發覺,進而增加其曝光率,以確實達到讓廣告主能更節省成本之目的。是一本商業廣告參考書。(編者)
關鍵詞: Google,行銷,關鍵字,商業廣告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失物之書
出版日期: 200707
頁次: 324p.
摘要: 每個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而每個小孩心裡,都有個未來的成人靜靜等候。很久很久以前,名叫大衛的男孩,失去了母親。喪母的悲傷和痛楚,父親旋即再婚的驚愕和衝擊,對繼母及新生兒弟弟的嫉妒與憎惡……深深的恨意,幻化成大衛內心猙獰的怪獸,醜惡、恐怖,無止境膨脹壯大。幼小的大衛,如何戰勝心中的惡魔?失去的能夠復得嗎?怎樣才能找到成長的勇氣和力量?和母親一起閱讀的童話、神話與傳說,從黑夜裡召喚大衛,喚他進入了一個個殘酷、血腥、征伐的歷險。那裡如同真實的人生道路,充滿了險惡和重重難關。唯有不逃避、唯有原諒,唯有重拾那本被遺忘的「失物之書」,大衛才能得到新生。每個孩子、每個成人,都有一本「失物之書」,那是我們愛與被愛的起點。若你也曾痛失至愛,深深被刺傷,不再信任這個世界,你的那本「失物之書」,在哪裡呢?(編者)
關鍵詞: 奇幻小說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檢索文獻老化現象之研究-兼論同時法與歷時法之特質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24p.
摘要: 本研究採用同時法與歷時法二種文獻老化研究方法,進行資訊檢索領域下系統研究及使用者研究二種主題文獻之老化研究,主要研究重點有二,一是資訊檢索領域下,系統研究及使用者研究二種不同主題文獻老化現象之差異性;二是同一主題文獻下,同時法與歷時法二種不同老化研究方法之文獻衰退情形是否一致。同時法研究是針對現時某一特定文獻之引用參考文獻進行分析,並測得其引用年齡中數。本研究自LISA資料庫取得2006年資訊檢索領域下系統研究及使用者研究二種主題之相關文獻,作為同時法研究樣本,並利用T檢定檢測系統研究及使用者研究二種主題文獻老化現象之差異。在同時法研究結果方面,系統研究及使用者研究二種主題文獻之引用年齡中數分別為7.25歲與7.98歲,系統研究主題文獻同時法老化速度快於使用者研究主題文獻,但差異不大,T檢定結果亦顯示同時法系統研究及使用者研究二種主題文獻之老化速度無顯著差異。歷時法研究是分析過去某特定期間所發表之文獻,其逐年被引用情形,並計算其被引用半衰期。本研究利用LISA資料庫取得1996年資訊檢索領域下系統研究及使用者研究二種主題之相關文獻,作為歷時法研究樣本,並利用WOS資料庫,取得其自1996年至2006年間逐年被引用情形。在歷時法研究結果方面,系統研究及使用者研究二種主題文獻之被引用半衰期分別為5.12歲與4.99歲,系統研究主題文獻之歷時法老化速度較使用者研究主題文獻稍慢,二者差異不大,T檢定結果亦顯示歷時法系統研究及使用者研究二種主題文獻之老化速度無顯著差異。在同時法與歷時法二種研究方法比較部份,就文獻老化速度而言,同時法之引用參考文獻數量於高峰期後,呈現顯著文獻衰退現象;而歷時法達到被引用次數最高峰後,則未呈現明顯文獻衰退現象,可知同時法文獻老化速度較歷時法文獻老化速度快。在柯史(K-S)檢測方面,檢測結果發現,不論系統研究主題文獻或使用者研究主題文獻,同時法與歷時法之文獻老化現象皆不一致。因此,本研究重要研究結論有二:一是資訊檢索領域下,不會因主題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二是資訊檢索領域下,同時法所測得之文獻老化現象與歷時法所測得之文獻老化現象不一致。(作者)
關鍵詞: 文獻老化,資訊檢索,同時法研究,歷時法研究,引用年齡中數,半衰期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隱字書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19p.
摘要: 本書以15世紀發明印刷術的年代與現代交錯為其背景,帶領讀者走入書中世界。一本完全空白的書本,配合著劇中主角所經歷的事情,忽然在空白的紙張上浮現出相對應,或是耐人尋味讓人好奇的文字,經由這本所謂的「隱字書」,帶領主角們走向冒險。期盼那些魔法文字出現的渴望與好奇,也為這樣的驚奇冒險故事拉開了序幕。這是一本可以玩味的有趣書籍,頗值得一看。(編者)
關鍵詞: 隱字書,奇幻文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數位資訊保存策略
出版日期: 2007
頁次: 317p.
摘要: 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數位資訊大量快數的成長,估計現在約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資料是產生於數位世界的原生數位資料,預計在2004年全世界的資料將會有14%的資料是數位的形式。在大量資料數位化/電子化或原生數位資料不斷產生後,即面臨了資訊安全、保存與典藏的問題。這些問題將與傳統紙本印刷上的問題是截然不同。本文的目的就是在探討數位資訊保存的議題,首先提出數位資訊保存所面臨的問題,接著探討數位資訊保存的方法與策略,然後進一步討論數位資訊保存除了技術以外所要考慮的因素,最後提出一些建議。(編者)
關鍵詞: 數位化典藏,資料保存與維護,元資料,後設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