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425 - 2436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訂補
書刊名: 國家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97年 n.1
頁次: pp.139-184
摘要: 王重民先生(1903-1975)是中國近代著名版本目錄學專家。自1939至1947年鑑定整理美國國會圖書館館藏中文古籍,其成果彙集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二冊,收六朝唐寫本,宋金元明善本共1,777種,於1957年由美國國會圖書館在華盛頓出版,中國大陸因當時與美國阻隔,此書甚少見到。文革後,其遺稿《中國善本書提要》經訂正出版,共收錄北京圖書館(現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和美國國會圖書館三館所藏善本約四千四百餘種。近年筆者參加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善本書數位化整理項目,有幸親睹該館豐富典藏,重新檢閱當年王重民前輩所鑑定諸書,得意非淺;然其中亦發現一些訛誤疏漏,可作補充商榷。(作者)
關鍵詞: 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中國善本書提要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當代學目錄」發展之探討─從傳統走向現代
書刊名: 國家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97年 n.1
頁次: pp.1-23
摘要: 中國的目錄學發展源遠流長,累積了豐富的成果。目錄學有其時代性,臺灣當代目錄之學有傳承中國古代目錄學的的精華者,亦深受西方目錄學的影響。尤其,大量引進國際及歐美圖書資訊與編目的方法,用以處理華文文獻。可以說,西方的目錄思想與方法已在國內生根,成為中國文獻目錄學不可分離的一部分。當代舉凡分類法、編目法、主題法以及資料庫的建置等都有蓬勃的發展,而與我國古典的目錄有著顯著的不同。本文首述傳統目錄學的承繼,包括:分類法的變革、訪杜威法的採行、目錄學理論的探究與專科目錄的編纂、編目法之承繼與取法西洋;次述書目控制的理念與實踐,包括:書目控制的緣起與意義、書目控制的探討與實踐;其後探討書目資訊規範化的發展,包括:書目規範與標準的研訂、機讀目錄之興盛等;再次探討網路環境下的書目控制,包括:元資料(Metadata)的興起、FRBR與RDA的發展趨勢、文獻計量學的研究;結論中歸納出:當代目錄學研究與實踐的成果、圖書館人扮演目錄工作的積極角色、當代目錄與目錄學新發展的探討等。(作者)
關鍵詞: 當代目錄學,書目控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王質《詩總聞》新論
書刊名: 國家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97年 n.1
頁次: pp.113-138
摘要: 王質是南宋著名的《詩經》學家,其《詩總聞》在經學史家的論述中,屬於宋代《詩經》學中新派的名著,不過,「新派名著」這樣的印象可能讓讀者誤以為王質是徹底的反傳統說《詩》者,其實跟真相有一段差距。本文考察王質面對經文與《詩序》的態度,藉以瞭解其解經的基本立場,並說明《詩總聞》的著述體例與解經方法,以此觀察王書的特質與得失,全文以文獻分析與批判為主要方法,此外,也借用了柯林伍德提出的歷史觀點與西方流行的互文性理論,前者旨在確認《詩總聞》的書寫動機與在《詩經》學史上的意義,後者或許能讓讀者對於《詩總聞》本身的價值與在《詩經》學史上的定位可以有更清晰的概念。透過本文的說明,可知宋代新舊兩派的《詩經》研究者對傳統大抵都抱持著相當尊重的態度,南宋早期「最廢《序》」的王質也認為三百篇是神聖的經典。他拒絕讓《詩序》進入傳統中,所以他以己意說《詩》,但王質既然有三百篇出自聖人的概念,則其解《詩》意見的寬容度必然也就有嚴重的侷限。當《詩經》學史上的王質被劃歸至宋代說《詩》中的新派大將時,筆者以為,《詩總聞》其實是一本「新中帶舊」的著作,而「舊的成分」在書中不是僅具點綴的作用而已,相反地,保守的、傳統的精神貫穿在《詩總聞》對三百篇的論述中。此外,《詩總聞》在體例上的推陳出新,也引起學者的注意,「十聞」的隨興運用,正暴露出該書撰述地不夠嚴謹。(作者)
關鍵詞: 詩經,聖人,詩序,王質,詩總聞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藉Web of Science論文分析成功大學近五年之學術研究概況
書刊名: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10
卷期: n.17
頁次: pp.72-84
摘要: 本研究利用美國ThomsonScientific(前身為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ion,ISI)出版之三大引文索引資料庫,包括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SSCI)、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資料庫(Art&HumanitiesCitationIndex,A&HCI)以及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等。進行成大2002至2006年間發表的文獻量化分析,藉此歸納本校近五年之學術研究概貌。分析結果指出,近五年成大為WebofScience(WOS)收錄之文獻數量是逐年遞增的,且以SCIE文獻佔多數,近九成九;文獻類型以期刊論文居多,比重高達九成;另,近五年文獻之平均被引用次數有4.57次,其中,被引用次數超過100次者有14篇,更有4篇之被引用次數高達300餘次;而投稿期刊之影響指數亦是逐年遞增,反應投稿期刊的影響力愈高,其近五年平均值為2.01;至於文獻之學科主題分佈,主要為跨學科之材料料學,以AppliedPhysicsLetters收錄篇數最多,國內出版品則以JournaloftheFormosanMedicalAssociation收錄篇數最多。(作者)
關鍵詞: 科學引文索引,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期刊引用報告,影響指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LibTube:應用影音網站行銷圖書館資源初探
書刊名: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10
卷期: n.17
頁次: pp.53-71
摘要: 在圖書館2.0的時代,圖書館期望應用網路2.0概念與技術親近使用者,將資源與服務向外發散傳播,使得多媒體與影音網站成為積極有力的圖書館行銷引擎。本研究以問卷調查大學師生、觀察統計分析影音網站等方式,探索利用影音網站行銷圖書館之現況及讀者需求,並實驗性邀請讀者共同參與製作圖書館影音資源,進而對應用影音網站行銷圖書館資源提出5點建議:1.善用YouTube成為圖書館的行銷引擎LibTube;2.參酌讀者需求,提供利用指導、館藏行銷的影片;3.提供軟硬體設備,鼓勵讀者參與影音資源製作;4.尋求影片品質、下載速度與檔案大小的平衡點;5.親近讀者行銷圖書館資源與服務。(作者)
關鍵詞: LibTube,YouTube,行銷引擎,影音網站,圖書館2.0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Web 2.0、Blog...然後呢?:由BLOG@TKULib來思考
書刊名: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10
卷期: n.17
頁次: pp.37-52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網誌在圖書館服務之應用,並舉淡江大學圖書館BLOG@TKULib計畫為例,說明圖書館建置BLOG的目的是希望能增加資訊傳播的管道,以更貼近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並增進圖書館的形象及增加與讀者溝通的管道。但事實上證明讀者並不認為這些服務有什麼特殊,甚至不認為圖書館推出這項服務對他們而言比較方便。因此,作者認為圖書館在推出新的一項新服務時,圖書館必須評估是否真的適合使用,符合使用者所需,最重要的是要能持續下去才是真正的重點。(編者)
關鍵詞: Web 2.0,BLOG,部落格,圖書館服務,圖書館行銷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LIBRARY 2.0!?
書刊名: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10
卷期: n.17
頁次: pp.24-36
摘要: 不論Library2.0或Web2.0都是大家熟悉不過的名詞,現代人的生活和網路密不可分是當前社會普遍的現象,且隨著網路業界的一些動態可發現這個世界正改變著,網路與電腦息息相關,網路技術持續發展中,特別是Web2.0對圖書館帶來的影響,因此作者介紹Web2.0的基本概念及常見的工具,接著探討Library2.0的定義與現況,以及目前國內外圖書館如何運用Library2.0的技術。並從Web2.0的工具,包括Blog、RSS、Wiki、等面向進行探討,最後提出圖書館面臨的困境以及建議。(編者)
關鍵詞: Web 2.0,Library 2.0,Wiki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訊使用者、需求面與提供者:學術圖書館的新挑戰
書刊名: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10
卷期: n.17
頁次: pp.1-9
摘要: 本文針對資訊使用者的需求探討學術圖書館該如何提供資訊檢索服務,由於讀者和參考館員認知上的差異,館員常面臨讀者無法清楚且正確描述自己真正需求的挑戰,導致圖書館無法滿足讀者真正的需求。因此每間圖書館除了充分了解自身的定位,並注意政治、預算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等,在與使用者間的互動上,必須考慮資料的選擇、描述、檢索、排序、分享等議題。當然,在滿足讀者資訊需求的同時,亦能重視隱私權與智慧財產權的議題,藉由來自資訊使用者需求的各項挑戰提昇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品質。(編者)
關鍵詞: 資訊使用者,使用者互動,學術圖書館,資訊提供者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資數位媒體與資訊服務的整合
書刊名: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10
卷期: n.17
頁次: pp.10-23
摘要: 本文透過洛杉磯國際機場2006年乘客調查報告書(LosAngelesInternationalAirport)、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之報導、網路醫生網站(WebMD)症狀檢查員(SymptomChecker)功能、AirTran航空公司互動式航線路徑圖及Kartoo搜尋引擎等實例,說明如何將數位媒介與資訊服務作有效的整合。目前圖書館在資訊使用者的服務上可謂完善,但仍有許多值得開發的新空間,藉由不斷來自資訊使用者需求的各項挑戰,可提昇圖書館各項服務的品質。因此,圖書館可根據上述五種實例做為服務讀者的借鏡。(編者)
關鍵詞: 數位媒體,資訊服務,讀者服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後五十歲的選擇
書刊名: 商業思潮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253p.
摘要: 五十歲來臨前,要先準備好如何萌發人生二度櫻花林。當你努力到35歲,發現在公司未來升遷無望時,該如何計畫好迎接五十歲以後的人生第二春?對上班族而言,在平均壽命七十八歲的時代,退休後的人生還很長。如果說三十歲是工作的巔峰期,那麼,在適宜思考人生未來的五十歲以後,就是行動期。等到那時,能夠不受限於知識和經驗,將自己的生存方式做徹底的整頓,開拓嶄新的人生,相當重要。對於上班族而言,無論是二十世代、三十世代、四十世代,「重新開機」被大前研一視為進步的必需過程。一旦在工作岡位讓自己染上「上班族遺傳基因」,就會養成自己的奴性。往後,更無法在工作上突破瓶頸。要清除「薪水階級」的自己,也許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是,即使自己不重開機,一旦年屆退休,仍會被強制刪除。既然如此,何不提早十年自己先重開機,然後從容準備退休後二十年的生活?「沒時間,是藉口」。如果具有充實第二個人生的計劃,加上相信自己還可以做的自信心,相信五十歲之後,也還能精力充沛地到處跑跳。大前研一以自身的經驗提到,五十歲前後,是一生中最能看清全盤人生,並開始倒數計時的時候。如果能用這種方式再活個二十五年、三十年,人生的幸福濃度勢必比原來更高。日本首席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將在本書中傳授如何充實第二個人生的祕訣。(編者)
關鍵詞: 生涯規劃,退休,職場生涯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漫畫年鑑:對漫畫文化發展的另一種思考
書刊名: 動漫探索系列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207p.
摘要: 在2006年5月出版的《台灣漫畫文化史》一書中,試圖結合漫畫文本與社會文化的發展史來看漫畫的可能性。而這本《台灣漫畫年鑑》則是以不同於《台灣漫畫文化史》的另一種角度來認識台灣漫畫。也是我們希望學術所能對台灣的漫畫發展所做的一些基礎建設。這是一本編年史形式的年表書,十九世紀之前與當時的漫畫各成一章,進入二十世紀後的漫畫,每十年氛圍一個章節,直至目前的二十一世紀初期。本書除台灣漫畫外,也加入了世界漫畫的部份,並整理了台灣與世界各國的重要漫畫文化發展事件,來做為一種對漫畫與其文化的理解。而對於漫畫有興趣人士的人來說,本書亦可作為一本工具指南書。年表的設計正文則分成全球文化與技術發展重要大事、台灣與世界漫畫紀事,以及名作,還有與漫畫相關的雜誌刊物,以及評論專書的列舉,富有參考價值。(編者)
關鍵詞: 漫畫推薦書目,編年史年表,漫畫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國內公共圖書館青少年服務之探討
書刊名: 書府
出版日期: 200812
卷期: n.29
頁次: pp.78-94
摘要: ”近年來公共書館對讀者越來越重視,但是針對青少年所進行的讀者服務卻較不常見,要如何為這些正處於叛逆與自我價值混淆期的小大人們提供服務,是圖書館經常碰到的問題。本研究首先從最基本的「青少年」定義出發,除了瞭解這個群體的屬性與各方面特色之外,也針對他們特殊的資訊需求做剖析。從「生活」、「休閒」、「教育」這三項層面著眼,配合目前國內外公共圖書館對青少年所提供的服務,探討還有哪些可以進步的空間。期望能夠從既有的文獻中萃取出「青少年服務」之中心概念,將此觀念應用至實際的公共圖書館工作中。(編者)”
關鍵詞: 讀者服務,青少年服務,公共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