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449 - 246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解嚴前(1949-1986)臺灣佛教的印經事業:以「臺灣印經處」與「普門文庫」為中心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12
卷期: n.48
頁次: pp.19-36
摘要: 解嚴前的臺灣佛教由荒蕪到蓬勃,緇素大德的講經弘法固然是推動佛教興盛之因,但是印經事業的提倡,從無到有,亦是其中的關鍵因素。朱鏡宙倡導的「臺灣印經處」是戰後臺灣佛教印經事業之始,雖然鏡宙居士主導的印經會僅十三年(1948-1962),但是卻為「臺灣印經處」及臺灣佛教印經事業奠下了可觀的基礎。其間全臺有不少印經處或以寺院、或以個人名義出現,某個程度上皆是仿「臺灣印經處」的經營模式,而「普門文庫」在民國61年成立,則是標誌著臺灣佛教與印經事業的興盛新指標。本文以「臺灣印經處」與「普門文庫」為中心,探討解嚴前(1949-1986)臺灣佛教印經事業的發展過程。(作者)
關鍵詞: 朱鏡宙,臺灣印經處,道安法師,普門文庫,證嚴法師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佛經語言研究綜述:音義的研究(下)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12
卷期: n.48
頁次: pp.112-118
摘要: 在佛經研究的歷史上,有一本非常值得推崇的大作,它形成於唐代,也就是佛教最興盛的時代,集大成的一本著作—慧琳的《一切經音義》一百卷。這是一部偉大的佛學著作,也是偉大的語言學著作,空前絕後。這裡頭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索,特別是文字的問題、詞彙的問題、音韻的問題、訓詁的問題。慧琳的《一切經音義》都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資料。《慧琳音義》的產生不是突然的,而是前有所承的。其後也有一系列的音義產生,這些都是佛經語言研究的珍寶,包括:玄應的《一切經音義》、希麟的《續一切經音義》、慧苑的《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可洪的《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等。學者們在這方面作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我們把佛經音義的研究分成四個部分觀察,主要是依照材料來分類。如果依照內容性質分類,對於玄應、慧琳一系音義的研究,涵蓋了佛經語言的各個層面,包括:佛經文字的研究、佛經聲韻的研究、佛經訓詁、字義的研究、佛經詞彙的研究、佛經音義的比較研究、佛經版本的考察與校勘等。本文把海峽兩岸研究佛經音義之學的相關論著做了結集分類,分別加以介紹評述,希望能提供佛學研究的參考。(作者)
關鍵詞: 佛經語言學,慧琳音義,可洪音義,玄應一切經音義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日本佛教工具書編輯特色略述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n.47
頁次: pp.98-102
摘要: 本引言內容主要在敘介有關日本佛教工具書在編輯上的一些特色、日本佛學學者對佛教辭書編撰的態度,在內容上的嚴謹篩選,以及出版技術的審慎精細等,這些都表示了編纂者認真投入,詳細用心的規劃。除此之外,並推介了一些重要的佛教相關專門外語辭典,這些點滴的引介,期盼能喚起我學術界的關心和注意。(作者)
關鍵詞: 佛教,辭書,事典,宗派,詮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國工具書編輯之特色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n.47
頁次: pp.83-97
摘要: 工具書是輔助治學的重要工具,中國在國家領導人的重視、黨政高層的共識所形成的政府決策,以及知識精英義不容辭的犧牲奉獻下,不僅設立了專門的執行單位,並設有獎勵的機制,更編輯有理論基礎的相關著作、論文集和刊物,甚且舉辦會議來交匯意見。在長久資源累積下,近年來已創立出一門新興學科「工具書學」,它整合了目錄學、索引學、辭書學、文摘學(摘要學)、年鑑學,並加入綜述、述評和書評的三次文獻概念,建構了工具書的學術地位。本文就大目錄學的範圍,舉證了綜述、辭書、百科全書、手冊、年鑑、大事記、地圖集等編輯實例,希望藉由中國在工具書編制上的成就,作為台灣編輯工具書的參考和啟迪。(作者)
關鍵詞: 工具書,參考書,中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Accelon,一個開放的數位古籍平台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n.47
頁次: pp.68-82
摘要: 本文以電子佛典發展的三個階段為經,以佛典數位化的種種困難和解決方案為緯,總結筆者這十幾年來從事電子古籍相關工作的心得和感想。探討的範圍包含了缺字、文字編碼、文字格式,以及數位內容所有權等。最後,本文提出了一個開放源碼的數位古籍平台架構,以降低古籍數位化的製作、維護和發行,以及使用的門檻。(作者)
關鍵詞: 電子佛典,缺字,數位內容之所有權,開放源碼,維基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近二十年來台灣地區佛教工具書編輯概況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n.47
頁次: pp.6-21
摘要: 本研究探討臺灣地區民國76年1月至95年12月止(1987年1月至2006年12月止)所印製的紙本佛教工具書之出版概況,並依字辭典、百科全書、目錄索引、摘要、年鑑、年表與大世記、名錄七種資料類型項度,瞭解臺灣地區佛教工具書的出版主題分布、工具書出版類型、編輯技術發展概況;最後針對未來佛教工具書編輯提出建議。(作者)
關鍵詞: 工具書編輯,傳統工具書,紙本工具書,佛教出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法鼓山年鑑的編製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n.47
頁次: pp.57-67
摘要: 法鼓山為聖嚴法師所創辦的佛教團體,成立於1989年。2002年起設立年鑑編輯組專責編製法鼓山年鑑,至2007年為止,已陸續完成2002、2003、2004、2005、2006單年各一冊年鑑;1989年至2001年,合編為《1989~2001法鼓山年鑑》,三冊一輯。本文就以下四部分:一、企劃與定位,二、編輯作業,三、推廣,四、電子化,詳細闡述年鑑編製的方式、流程、關鍵技術等,以及年鑑的應用範圍,並述及其意義與價值。本文除分享紙本編輯經驗外,也分享發展電子化格式的過程與成果,希望年鑑中的歷史資料能活化、立體化,以作為組織未來發展運作的參考,同時也提供社會各界,例如宗教界、佛教界、文化界、教育界之用,充分發揮「今人之鑑,後人之師」的功能。(作者)
關鍵詞: 法鼓山,年鑑,企劃與定位,編輯,電子化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概述《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之編製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n.47
頁次: pp.48-56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的編輯方法及編輯相關作業,如內容選錄、分類、資料著錄、紙本與電子資料庫銜接等問題,更針對《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與《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2000~2006)》之差異作一比較。(作者)
關鍵詞: 學位論文,提要,工具書編輯,佛教工具書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目錄索引編製:以《當代臺灣佛教佛教期刊論文目錄》為例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n.47
頁次: pp.43-47
摘要: 臺灣近三十年已出版的「佛教期刊論文目錄」有五種:1.《中華民國六十年來佛教論文目錄》(1912~1971)。2.《中國大陸宗教文章索引》(1949~1992)。3.《中國佛教美術論文索引:1930~1993》。4.《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5.《當代臺灣佛教期刊論文目錄.1977~1999》。本文首先對以上五種目錄索引概略性的介紹。其次,提出編製佛教專科目錄索引時,應考量以「佛教」的概念涵蓋「佛學」,擴大收錄相關的論文;「類目」的設立也要反映當代研究的趨向,隨時增加新的類目。最後,以彙編一部民國初年迄現在的佛教論文目錄為目前出版的目標。(作者)
關鍵詞: 佛教,佛學,時代劃分,類目網頁,新類目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從文本到數位:談《佛光大辭典》之編製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n.47
頁次: pp.36-42
摘要: 「佛教的工具書」一向擔任進入佛法大海、探究佛教教義之重要角色。《佛光大辭典》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佛教教義、歷史、宗派、人物及法器等,可以說包羅萬象,應有盡有,是佛教史上一項空前的巨著。而《佛光大辭典》在編輯製作中,廣泛的搜集資料、嚴謹的體例編排、多元的檢索功能,並具實用性、通俗性、學術性之應用善巧。當然,在編製過程中,也遇到有關電腦操作、圖片與資料處理等困境,在此一並提出供教界參考。而《佛光大辭典》更隨時代資訊發展,開發易於攜帶、操作、儲存、應用的PC版與PDA版,在內容上增設了中英文佛學辭典,使佛教的工具書,從文本走入數位化。將來希望能再充實《佛光大辭典》的內容與網路應用功能,更期許教界有心人士,為未來佛教的研究與發展,再編製宗派、教義等不同類別之辭典,增廣佛學應用上之方便。(作者)
關鍵詞: 體例,檢索,圖片,特色,困境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藏經與佛教工具書的數位化編纂:以CBETA電子佛典與數位經錄計畫為例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n.47
頁次: pp.22-35
摘要: 本文擬以CBETA藏經全文資料為基礎,輔以資訊技術的運用與配合,就「佛教藏經目錄數位資料庫」及「淨土薈萃線上辭典」兩部數位化工具書的進展做報告。國科會「佛教藏經目錄數位資料庫」,目標為建構多種語言的經錄資料庫。期待透過數位化技術,完成古人所無法整理的多語言、多版本的經錄比對,進而建立可連結全文的線上閱讀系統。本計畫以CBETA現有的數位典藏為基礎,以歷代佛典經錄建構數位文獻資料,配合當代資訊科技與XMLTEIMarkup等標準規範進行內容開發,將傳統紙本工具書做資訊時代的呈現與應用。除了數位工具書的成果介紹外,本文擬以資訊技術協助人文研究的角度出發,介紹建立數位工具書相關資源的累積、技術的應用與開展的過程。另外對佛學研究領域內,數位化工作目前所需加強的環節、資訊技術可能的開展等略作描述。(作者)
關鍵詞: 數位工具書,電子佛典,經錄,佛學數位資料庫,TEI XML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佛教語言研究綜述:音義的研究(上)
書刊名: 佛教圖書館館刊
出版日期: 200806
卷期: n.47
頁次: pp.134-140
摘要: 在佛經研究的歷史上,有一本非常值得推崇的大作,它形成於唐代,也就是佛教最興盛的時代,集大成的一本著作—慧琳的《一切經音義》一百卷。這是一部偉大的佛學著作,也是偉大的語言學著作,空前絕後。這裡頭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索,特別是文字的問題、詞彙的問題、音韻的問題、訓詁的問題。慧琳的《一切經音義》都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資料。《慧琳音義》的產生不是突然的,而是前有所承的。其後也有一系列的音義產生,這些都是佛經語言研究的珍寶,包括:玄應的《一切經音義》、希麟的《續一切經音義》、慧苑的《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可洪的《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等。學者們在這方面作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我們把佛經音義的研究分成四個部分觀察,主要是依照材料來分類。如果依照內容性質分類,對於玄應、慧琳一系音義的研究,涵蓋了佛經語言的各個層面,包括:佛經文字的研究、佛經聲韻的研究、佛經訓詁、字義的研究、佛經詞彙的研究、佛經音義的比較研究、佛經版本的考察與校勘等。本文把海峽兩岸研究佛經音義之學的相關論著做了結集分類,分別加以介紹評述,希望能提供佛學研究的參考。(作者)
關鍵詞: 佛經語言學,慧琳音義,可洪音義,玄應一切經音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