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2377 - 2388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主題地圖與網頁資源保存之探討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8秋
卷期: v.46 n.1
頁次: pp.55-80
摘要: 網路資源已成為目前重要的資訊管道,其內容豐富多元,可提供一般民眾資訊檢索及學術界研究參考所需。然而網站成長得快,消失得也快,今日所看到的網站內容,很可能隨時因伺服器關閉、網站改版等因素而無法再次被利用。網頁資源可以是記錄人類社會某一段時間的數位化資訊,包括當時的視覺設計藝術、風格,及包含在其網頁內的各類資源,十分具有文化保存的價值。由於數位資訊保存的脆弱特性,在網頁資源的保存上必須透過實驗發展策略性的典藏與管理方式,因應不同版本HTML描述的網頁,必須考慮瀏覽器的支援及長久保存的問題,包括標準化、符合未來應用的長久格式、資料萃取與重組等因素。基於這些需求,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網站資源長期保存的解決方案,因此採用標準化的方式,依據資料結構的角度分析網站資源的組成模式與特性。在研究設計主要是採用轉置方法,將網頁資源原始資訊依據主題地圖語法重新組織網頁結構,以提供網頁內涵描述與整體資訊內容的有效管理與應用。(作者)
關鍵詞: 網路資源,長久保存,主題地圖,網頁轉置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Empowering Student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Pratices Using a Collaborative Digital Library for School Projects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8秋
卷期: v.46 n.1
頁次: pp.5-29
摘要: 此篇論文是檢視共建數位圖書館(CollaborativeDigitalLibrary,CDL)可在數位資訊的環境中支援資訊素養的培養。假設是數位圖書館在學生檢索、使用並共同建置數位圖書資源時,將有助於資訊素質的提升。為了說明上述假設,作者以Eisenberg及Berkowitz’的Big6模型為基礎的資訊素養模型來實驗,並以此模型中的資訊素養評量標準來描述共建數位圖書館的特性。共建數位圖書館的焦點在於學生的課業以專題學習的方式來進行,如此便支持了研究與學習必須的特定資訊行為,如尋找資訊、瀏覽、檢索、分享、蒐集、過濾及使用。關於老師對於數位圖書館的看法令人很振奮,他們認為數位圖書館與目前學生的課要需求相關,並且透過專題學習的方式可提昇資訊與學習的技巧。(作者)
關鍵詞: 共建數位圖書館,資訊素養,電子出版,專題學習,Big Six Model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圖書資訊相關系所的專利課程規劃與設計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8秋
卷期: v.46 n.1
頁次: pp.31-54
摘要: 專利是公司創新研發投入的績效指標之一,亦可提供國家競爭力的參考資訊。由圖書館或資訊中心提供積極性的專利資訊服務的角度出發,本文提出圖書資訊系所專利相關課程的規劃與設計。首先,說明專利資訊及其資訊需求的特色,以及整理台灣地區學術界與產業界開設專利課程的概況。其次,分析圖書資訊系所開設專利課程的一系列由淺入深,由廣而專精的課程規劃。此外,針對圖書資訊專業提供專利檢索服務的SWOT分析,並提供專利檢索人才教育的數點建議。(作者)
關鍵詞: 專利檢索,課程規劃,課程設計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中國大陸學術期刊評價現狀與走向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8秋
卷期: v.46 n.1
頁次: pp.111-145
摘要: 為了反映當下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的現狀,採用文獻調研法和比較研究方法,分別評述了管理部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學術團體和期刊資料出版商評價期刊的概況,比較了各自的異同,分析了學術期刊評價的進展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措施和今後發展走向。(作者)
關鍵詞: 中國學術期刊,學術期刊評價,期刊評價體系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線上學習中電腦媒介溝通之個別差異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8夏
卷期: v.45 n.4
頁次: pp.505-524
摘要: 線上學習最重要關鍵在於學生能夠藉由線上學習的環境,達成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以及在這些互動過程中所產生協同學習的結果。然而學生在線上討論區參與討論互動的特質可能與學生本身特質有關。學生參與線上互動的程度與學習的關係值得進一步分析。本研究進行過程主要以線上學習課程「電腦人因」為例,蒐集學生線上學習討論的資料。在這個課程中,為了助長學生自導式的學習,透過課堂任務的指定,以及專題研究的完成,鼓勵學生進行必要的線上互動。本研究主要的重點在於觀察(一)學生個別差異在課業相關之線上討論參與線行動表現的關係,以及(二)線上活動參與與學習表現的關係。配合質性與量化的方式,搜集學生學習過程與成果資料,並針對學生發佈的文字資料進行歸類分析,然後依規類分析結果進行數量的統計。其中各種個別差異的指標,包括性別、認知型態、學生讀書學習策略。學習過程中,教學上也依據學生特質做了對應的調整以因應學生學習需求。除了線上學習紀錄之外,研究並蒐集了學生的學習檔案、學習作業與專題成果,以便於進一步的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學生個別差異與線上表現的特定項目具有顯著相關。而學生線上學參與的程度不同,學習表現結果亦具顯著差異(p<0.0001)。(作者)
關鍵詞: 電腦為媒介之溝通,網路為本互動,網路為本討論,個別差異,高等教育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Observing Strategies Used by Children When Selecting Books to Browse, Read or Borrow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808
卷期: v.45 n.4
頁次: pp.483-503
摘要: 本文敘述:1.利用兩間兒童公共圖書館調查追蹤兒童的借閱行為;2.描繪選定兒童的資訊尋求行為模式。隨機選擇43位7-12歲使用過BayanBudiman兒童圖書館與PetalingJayaandtheKualaLumpur兒童圖書館的兒童進行分析,並觀察他們進入圖書館後選擇想要瀏覽的書籍,以及選擇要使用或借閱書籍的行為。研究分兩階段蒐集數據:1.觀察兒童進入圖書館後的行為,尤其是當他們選擇瀏覽、閱讀或借閱一本書達15-20分鐘後;2.並對這些小孩進行半結構式的問卷訪談。再依據Belkin等人的資訊搜尋策略(ISS)轉換兒童們的瀏覽與選擇行為,按照觀察與訪談兒童的行為描繪說明兒童的選擇過程。結果顯示:1.當選書結合了其他策略時,例如藉由作者或系列找一本書,或利用主題找書等方式,直覺或自然地看過去,然後認出組成那本書的特徵,就以瀏覽的方式最受到歡迎;2.兒童以書的故事情節、插圖、封面設計與排版作為選擇的依據;3.搜尋行為的本質應為非線性的行為。大多數經常使用圖書館的兒童,在選書或找書時並沒有什麼困難。有少數表示,他們有時候會受不了圖書館大量的館藏或是在開始瀏覽的前就已經產生問題而感到困擾。當兒童在找書時,他們寧可使用視覺的線索而非文字的訊息,這也意味著兒童圖書館需提供足夠的視覺環境刺激,讓找書變得多樣而有趣。(作者)
關鍵詞: 資訊尋求行為,自行借閱,兒童借閱行為,兒童圖書館,公共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說故事對組織記憶影響之研究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8夏
卷期: v.45 n.4
頁次: pp.461-482
摘要: 知識經濟時代,組織重視知識管理,除將組織成員的知識匯整,也藉以來促進組織內的資訊或知識分享。組織記憶為組織無形資產之一,其保留了組織的過去經驗與知識,可用於支持現行組織決策,進而提高組織效能。因此,組織記憶的建構與發展也成為知識管理的一項重要課題。故事有助於組織文化的保存,而組織文化為組織記憶的儲存體(Retentionfacilities)。因此,說故事對組織記憶的影響不容忽視。另外,大學生在知識經濟占有重要地位,而其組織記憶亦會影響組織成員的思考、行為和態度,利用說故事方式將有助於大學精神、理念與記憶文化的傳承。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探討及深度訪談法,以世新大學為個案研究,了解說故事對組織的重要性,說故事對於組織記憶的影響及說故事是否能有效傳達及建立組織價值觀。研究結果發現:(一)說故事對於組織文化的重要性在於藉由說故事的方式讓組織成員與組織產生情緒上的連結,進而認同組織;(二)說故事的確能保存組織文化,亦有助於經驗與知識的傳承,及組織記憶程序的獲取、儲存與維持;(三)說故事能有效且正面的傳達組織的價值與精神。本研究透過探討說故事對組織記憶影響,可供企業組織或大學組織記憶的建構與發展之參考。(作者)
關鍵詞: 知識管理,故事,組織記憶,說故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大學生對新聞資訊的詮釋研究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8夏
卷期: v.45 n.4
頁次: pp.443-460
摘要: 鍵於資訊詮釋與資訊設計息息相關,本研究試圖了解大學生與新聞資訊的互動現象,期望研究結果有助於在系統或文本資訊設計時,由使用者角度出發,或以使用者需求和偏好包裝資訊,以達到與使用者或閱讀者溝通的最大效益。本研究以接收分析理論、詮釋學的教化、共通感及詮釋社群等概念為研究架構,採用質性研究設計法,應用大聲思考法和深度訪談法等工具,於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間蒐集12位受訪者資料。本研究發現:相關、聯結、傳統、教化、共通感、詮釋社群和權威等概念,可用以理解大學生的新聞資訊詮釋。大學生在閱讀並與新聞資訊的對話互動,可概念化為:直覺式回應和延遲性回應兩大特色。大學生在詮釋資訊是採用下列三個原則:直覺認知與情緒反射、價值判斷和移情式的詮釋與推理。(作者)
關鍵詞: 訊息設計,詮釋資料,接收分析,詮釋社群,閱聽人研究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The Relationships Existing between Planning, Organizing, Staffing, Coordination and Physical Facilities and Availability of Postgraduate Theses in Universities in South-South Zone of Nigeria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808
卷期: v.45 n.4
頁次: pp.433-441
摘要: 本文探討奈及利亞南區大學行政職能規劃、組織、人員編制、協調和物質設施以及研究論文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採用0.05顯著性來考驗五個虛無假設,樣本來源為奈及利亞南區任意抽樣一所大學,針對169個圖書館員與圖書館行政人員和44位研究所行政人員。本研究採用兩種調查方法,分別是LALOQ屬性與TCADS量表,在測試的假設中使用皮爾森積差相關。本研究發現,人員編制、物質設施、協調、規劃與研究論文有顯著關係存在,本研究最後提出建議,適當的規劃、組織、人員配置和協調職能,以及由大學圖書館提供足夠的物質設施,將使得奈及利亞南區大學的研究論文隨時適當地提供給使用者。(作者)
關鍵詞: 規劃,人員編制,物質設施,論文可及性,圖書館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應用資訊檢索技術於論文評閱者推薦模式之評估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8夏
卷期: v.45 n.4
頁次: pp.409-431
摘要: 隨著傳統期刊逐漸採用電子形式出刊,也帶動投稿及評閱過程愈來愈多採用電子自動化之潮流。目前一般的線上投稿暨評閱系統雖然功能逐漸齊備,但仍少有推薦評閱者功能。為評估現有可推薦評閱者技術之表現,本文分別用標題、關鍵詞、摘要、全文4種不同長度的論文表示方式,搭配7種評閱者匹配法,其中包括向量空間模式下的4種相似度匹配法,及應用於OpenConf線上投稿系統中的3種主題式匹配法,交叉組合出4×7=28種推薦模式。測試結果顯示,向量空間模式匹配法優於主題式匹配法。又所有推薦模式中,以摘要為論文表示方式,搭配向量空間模式的餘弦相似度匹配法,其推薦效果最好。(作者)
關鍵詞: 向量空間模式,論文表示方式,評閱者推薦模式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電子童書之互動程度對三年級與五年級兒童閱聽成效之影響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8春
卷期: v.45 n.3
頁次: pp.371-402
摘要: 互動程度對電子書閱聽成效之影響力未有定論。本研究期望了解不同互動程度對不同性別、年級兒童閱聽電子童書之成效所造成的影響。本研究設計為一2×2×3之三因子獨立樣本實驗,以基隆某國小159名三年級與152名五年級學童為研究樣本;採用現有網路電子童書修改後為刺激物,操控無、低、高三種互動程度。藉由實驗與問卷了解不同互動程度是否影響不同年級與性別之參與者的閱聽成效。研究結果發現:一、年齡與互動程度交互影響整體閱聽成效,低互動能加強三年級的閱聽成效;二、低互動增強三年級圖像記憶表現,高互動則造成干擾;三、高互動在任何條件下皆未帶來任何顯著的助益;四、女生有較良好的整體閱聽成效表現;五、具備電腦設備與網路經驗正面影響閱聽成效,而電子書的閱聽經驗則否;六、電子書的閱讀經驗有巨大的區域性差異。(作者)
關鍵詞: 電子童書,互動程度,閱聽成效,年齡,性別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服務科學」背景下圖書情報機構的服務創新
書刊名: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出版日期: 2008春
卷期: v.45 n.3
頁次: pp.357-370
摘要: IBM所得出之SSME(ServicesSciences,Management,andEngineering)實為圖書情報機構的創新服務。服務是一種創造與獲取價值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服務科學與服務創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卻具有緊密的聯繫。服務科學包含了服務創新,而服務創新是「服務科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服務科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在「服務科學」的背景下,傳統的服務創新方式已難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圖書情報機構要實現「以人為中心」,就要實現體驗型服務和專業化服務;而要實現「創造價值」,則需要實現創新型服務。最後,文章以上海圖書館為實例,對圖書情報機構實現服務創新進行了解釋說明。(作者)
關鍵詞: 服務科學,服務創新,體驗型服務,專業化服務,創新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