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搜尋結果為 1849 - 1860 (總計 18424 筆資料)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文學年鑑:2007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542p.
摘要: 本年鑑係收錄2007年有關臺灣文學研究的整體觀察與資料匯集,概分為特稿、創作與研究綜述、人物、著作與出版、會議與活動、大事記、名錄和索引八部分,以編年體形式記錄2007年臺灣文學的創作、出版與研究史料。該工具書自1996年開始編輯,已延續積累了12本史料成果,不僅具體呈現臺灣文學工作者對於基礎工程的重視與努力,也為臺灣專科性年鑑編纂工作,立下美好典範。(編者)
關鍵詞: 臺灣文學,臺灣文學年鑑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朱熹的思維世界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533p.
摘要: 道學在北宋儒學復興運動中,原本只是一個旁支,到了南宋卻逐漸發展成主流;而道學一詞的內涵,在程朱學術被欽定為「正統」後,也由原先較寬闊的理解,變成專指程朱學術的狹義用法,使得同時代其他道學人物的貢獻被後人所忽略。本書雖題為《朱熹的思維世界》,事實上是一部南宋道學史,書中有別於傳統的論述,為此領域提供一個長期欠缺的獨立新觀點。全書將南宋的道學發展分成四個時期,並將朱熹置於其中的歷史脈絡中,一方面探討朱熹與當時學者的論學過程與思想交流,考察其如何逐步建構自己的思想體系,最後甚至突破政治的禁錮,取得道學權威的地位。一方面則析論當時的歷史背景與政治氛圍,並闡述各時期道學代表人物的思想與對道學的貢獻,呈現道學在發展過程中的多樣性與開放性,讓世人一窺道學在定於一尊前較完整的風貌。(編者)
關鍵詞: 宋代儒學,南宋道學史,人物思想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台灣地區的世界文學翻譯作品:書目計量分析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521p.
摘要: 翻譯是一個通過語言代碼或文字符號的轉換來傳遞訊息的過程,文學翻譯除了必須遵循「忠實、通順、易懂」的一般翻譯原則,還必須提供文學欣賞的價值,所以可以說文學翻譯是一種藝術,涉及兩個民族的審美觀點和意識。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既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載體之一。本研究採用書目計量學研究方法,旨在探討1950至2008年間,台灣地區世界文學作品翻譯成中文作品的概況,透過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NBINet)蒐集的書目資料,進一步觀察不同地區的作品被翻譯成中文的情形,接著再以「書目單位」、「包含重印本」、「不含重印本及新版」三種計算方式,進行洛卡定律、普萊斯平方根定律及80/20定律等三大學術生產力定律,加以驗證翻譯文學作者與翻譯者生產力之可行性,以作為未來相關研究參考之用。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台灣地區世界文學翻譯作品概況為:(1)翻譯文學的作品國別集中在英、美,其次為法、德、俄;(2)翻譯文學作品呈現穩定成長;(3)翻譯文學出版社出版量集中在21所出版社當中;(4)被翻譯最多的文學作品、作者、與最多產的翻譯者皆集中在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及俄國;(5)翻譯文學各分區分佈情形大不相同。2.歐美文學翻譯作品生產力定律驗證情形為:(1)被翻譯作者生產力及翻譯者生產力與洛卡定律均不相符;(2)書目單位計算的低生產力作者比例與洛卡定律最為相近;(3)不含重印本計算的低生產力翻譯者與洛卡定律最為相近;(4)翻譯文學作者與翻譯者的生產力與普萊斯平方根定律驗證及80/20定律驗證均不相符。(作者)
關鍵詞: 翻譯文學,書目計量學,洛卡定律,普萊斯定律,80/20定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地區大型集團企業研究.2008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514p.
摘要: 本書為《臺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第二十五版之改版,以總資產額及營收總額達50億以上為收錄標準。本書紙本與光碟同時發行,紙本以橫切面剖析臺灣排名前100大集團企業,而光碟則以個別集團為主,全書共有5篇,各篇之內容依序為:影響篇,提供集團的資產總額排名;結構篇,提供集團個別結構圖;家族篇,提供家族性集團之家族表總體分析;深耕篇,提供分子企業主要行業概述;總覽篇,提供檢索總表。適用於對商業、投資有興趣之讀者。(編者)
關鍵詞: 企業聯營,集團企業,臺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黑天鵝效應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504p.
摘要: 所謂黑天鵝,是指看似極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它具三大特性:不可預測性;衝擊力強大;以及,一旦發生之後,我們會編造出某種解釋,使它看起來不如實際上那麼隨機,而且更易於預測。Google的驚人成就就是一個黑天鵝事件;九一一也是。作者認為,黑天鵝潛藏在幾乎每一件事的背後──從宗教之興起,到我們個人生活中的大小事件。為什麼要等到事情發生之後,我們才認得出黑天鵝現象呢?部分的答案是,在應該注意普遍現象時,人們長久以來卻習慣注意特定事件。我們習慣注意已經知道的事情,卻一而再再而三忽略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因此,我們無法真正地評估機會;我們很容易將事情簡化、予以敘述、分類;而且我們不夠開放,沒能珍視那些能夠想像「不可能事物」的人。多年來,作者一直在研究我們是怎樣欺騙自己,以為自己知道的比實際上知道的還多。我們總是只看到無足輕重的事情,而大的事件卻繼續在你我的驚嘆聲中出現,並形塑著這個世界。本書試圖解釋我們對於「我們所不知道的事物」所知道的一切。作者提出簡單得令人吃驚的技巧,協助讀者面對黑天鵝現象,並從這些意外的大事件獲益。(編者)
關鍵詞: 資訊理論,預言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中型集團企業研究.2008年版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502p.
摘要: 本書於2008年首次出版,收錄未達大型集團標準(及總資產及營收額達臺幣五十億元以上),或達到大型集團標準,但資產排名未列入300大集團之企業,共計213個集團。全書分為綜合排名、個體分析兩部分,前者包含資產總額及各項指標排名;後者依資產總額排序,介紹前一百名企業之核心人物、沿革及背景、組織與管理關係、規模與地位、經營績效與財務狀況、分子企業2006年財務狀況總表等,而百名之外,僅列基本資料,詳細資料另見光碟。書後附有分子企業名稱與核心人物總覽。(編者)
關鍵詞: 企業聯營,集團企業,臺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人文出版社30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96p.
摘要: 沒有出版社,文化就很難傳播,一個國家的出版史可以說是一個國家文化傳播的歷史紀錄,現在臺灣終於有自己的出版史的專書。本書詳細介紹30家具有文歷史價值的出版社歷史,內容包含各出版社的創立因由與創立者的故事,各出版社的出版特色及數十年來的歷史演變,也介紹各出版社的重要書系,從這些出版脈絡我們可以據以了解出版是如何對各類型文化與學術的發展產生影響與貢獻。(編者)
關鍵詞: 文化傳播,人文出版社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作業基礎成本制導入圖書館經營之研究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96p.
摘要: 圖書館屬於非營利機構,強調的是服務使命,一般而言是不重視服務成本的。近年來由於教育經費縮減,資料成本日益高漲,相關學者就各個面向不斷提出各種改善方法,如加強營運績效、核心館藏的採購等。過去圖書館作業通常以直接成本來計算各項作業所消耗的成本,但在各項作業在執行時,間接成本其實常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主要則是希望應用作業基礎成本制,試著取得作業中的直接成本,亦希望能找出每項作業中相同支出的間接成本,這不僅可作為該項步驟的標準成本外,許多作業也可藉由許多小步驟的標準成本,組合成該項作業的標準成本,此更可做為各單位在編列預算時之重要參考依據。(作者)
關鍵詞: 圖書館,作業成本,作業基礎成本制,標準成本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以個人化標籤推薦系統探討網路標籤使用行為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8p.
摘要: 隨著web2.0時代的來臨,網路應用掀起一股tagging風潮。資訊的消費者將資訊貼上標籤不只是管理個人的檔案,也管理個人的知識。同時藉由網路的分享,共享標籤更是讓知識傳遞及匯集的速度到達前所未有的境界。標籤推薦可以提供候選字以及標籤關聯性使得知識管理、資訊取回、搜尋排序更有效率。在觀察社會標籤系統(socialtaggingsystem)中由使用者、標籤、文件所形成的三分關聯網路(tripartitenetwork)之後認為,社會標籤系統中一個好的推薦系統應展現使用者們所形成的群體智慧,以眾人的智慧幫助個人,也以個人的力量幫助眾人。在過去的標籤推薦演算法在尋找相似人群以及相似標籤上的侷限,本論文提出一個基於社會網路分析理論的使用者標籤推薦的演算方法「派系篩檢法(CliqueFitering)」,演算法的架構主要是衍生於協同過濾法(CollaborativeFiltering)但其中演算的精神來自於社會網路中的派系過濾法(CliquePercolation),在使用者對文件貼標籤或使用者想利用標籤對文件進行過濾的情境(scenario)下提高標籤推薦的準確度。以這種演算法,可以直接應用在標籤推薦系統中,不需系統對於字詞有所認知,可以適用於現行以社會標籤為管理的應用系統中,並且也可以將結果應用在其他個人化的系統當中。除此之外,也以目前最多人使用的論文文獻檢索系統CiteULike作為範例,利用社會網路的分析方法,分析其中人際之間標籤使用的群聚行為,發現標籤的使用反映人的思考,標籤使用的習慣有「物以類群、人以群分」的小世界行為模式。(作者)
關鍵詞: 群眾分類,社會標籤,社會書籤,標籤系統,推薦系統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臺灣鄉鎮舊地名考釋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86p.
摘要: 本書共有4章16小節,先按區域分章,每章之下,再以小節區分各縣,內容從北臺灣開始介紹,接著是中台灣、南台灣及澎湖、東台灣,每個鄉鎮皆詳細敘述其地理位置、歷史、轄區沿革及歷次改名,偶附碑文之彩照,各縣之後,皆列有鄉鎮地名沿革一覽表以及參考書目。書後的結語,記述鄉鎮舊地名命名緣由,可歸納為自然環境、原住民族社名、人文設施、拓墾、軍防、政治教化、神仙傳說、外來語譯名等類別,藉由地名由來,可讓我們了解臺灣史地文化,無輔助索引。(編者)
關鍵詞: 地名學,臺灣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不見天日之書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73p.
摘要: 本書是一本關於佚書之作、也是一本關於書的悲喜劇,一個關於文學的偵探之旅。從紙草到光碟,從手抄本到網頁,我們一直努力為人類智慧與靈魂尋求永恆的流傳媒介,企圖保住那些「命懸一線」的遺產——雖然這是一場不可能打贏的戰爭,失落不是反常,不是背離,而是常態,是規律,是不可逃脫的必然。而失落的書總是給人某種圓夢的衝動,就像是一個你從不敢開口邀舞的對象,就因為它在想像中是十全十美而更顯迷人。(編者)
關鍵詞: 書籍,流傳媒介
資料類型: 學術性
題名: 文學好因緣
出版日期: 2008
頁次: 468p.
摘要: 《文訊》自1983年7月發行創刊以來,已經度過25個年頭。藉《文訊》25週年慶,特別集結1984至1990年間,《文訊》「筆墨專欄」中的44篇文章,按作家出生年月日排序,編撰成書,並在引出文章之前,簡述作家的生平及相關著作。本書內容主要是魏紹徵、蕭傳文、王逢吉等44位前輩作家,自述與文學的不解之緣、與創作的心路歷程。讓讀者透過當時的文章,體悟作者創作的努力與堅持。(編者)
關鍵詞: 文訊,筆墨專欄